猪场细节管理——转群

合集下载

养猪场精细化管理,专家都是这样做

养猪场精细化管理,专家都是这样做

养猪场的精细化管理,专家都是这样做的!精细化养猪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精、细、严、快、稳。

(1)精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养猪不是高科技行业,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含量,养猪五大环节中任何一项都需要技术支撑;一个猪场需要适合本地和本场的品种,需要适合本场猪只的营养,还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需要完善的猪群保健措施,还需要将所有技术措施落实下去的管理技术。

精湛的技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年不断学习与总结的积淀。

二十年前,一个五年的兽医大学毕业生,在兽医站实习一年后才有就诊资格;而我们现在的从初中毕业就读中专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就可以到猪场任技术员,基础知识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很难达到猪场的要求;技术不精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设计一个猪场,猪舍大小尽可能以周为单位转群,以达到全进全出的要求;猪舍设计要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以解决通风、保温、采光等的要求;猪舍地势高低更是影响舍内小气候的因素;而如果把粪场和装猪台放在上风向则更是害处多多;如果不考虑技术因素,设计出的猪场始终会存在隐患。

营养供应需要技术,自己配出的饲料比不过饲料公司生产的饲料,因为饲料公司在营养方面考虑的更全面,有更高的性价比。

合理的饲喂程序可保证猪在各阶段的最佳营养需求,以防止营养落差引起的猪群不适。

环境不理想是许多猪场问题的根源,舒适的环境下猪会保持很强的抗应激能力,身体的抗病机制比较完善;环境不适的应激是导致猪抗病能力降低的最大因素,据我们了解,每个猪场大面积暴发疾病前,都有环境不适为前提。

冬天传染性胃肠炎,是因为气温低;夏天易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和乙脑,是因为和蚊子有关;秋冬季易发生呼吸道病,是因为气温变化大,因保温会引起舍内空气质量不良。

在养猪各环节中,种猪阶段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阶段,现在许多高新技术对猪的生产水平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基因技术,让引进品种的繁殖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大白或长白母猪胎产十四头以上活仔已经变得很容易;批次生产采用同期发情技术,给生产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而光照刺激促进母猪发情的技术也越来越被养猪场接受;充分合理利用这些技术,是提高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

保育猪转群与销售标准化操作

保育猪转群与销售标准化操作

保育猪转群与销售标准化操作一、保育猪的转群管理保育猪的转群管理是猪场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保育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同时也影响着猪场的养殖效益。

转群是指将不同生长阶段的保育猪根据其体重、品种、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群,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养殖。

1.1 转群的原则(1)按照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转群。

通常情况下,保育猪在出生后的第3-4周开始断奶,之后进入断奶小猪舍,然后会进入生长猪舍,最终进入育肥猪舍。

在整个转群过程中,应该根据猪只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地转移和分群。

(2)保持转群的稳定性。

每次转群都可能会给保育猪带来一定的压力,为了减小这种压力,转群时一定要注意群体结构的稳定性,尽量减少混群,减轻猪只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3)做好转群后的观察和调整。

转群后要及时观察猪只的食欲、活动情况和精神状态等,如果发现有猪只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1.2 转群的操作步骤(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进行转群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消毒舍内环境、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设计好转移路径等。

(2)合理选取转群时间。

在确定好转群时,应该选择在猪只的生长低谷期进行转群,这样可以减少猪只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有利于猪只的适应和调整。

(3)按照转群原则进行操作。

在进行转群时,要按照转群的原则,合理地分群和转移猪只,并确保群体结构的稳定性。

(4)做好转群后的观察和管理。

转群后要及时观察猪只的状态,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一、保育猪的销售标准化操作保育猪的销售是猪场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收入和猪场的运营效益。

为了提高保育猪的销售效率和质量,需要进行标准化的销售操作。

2.1 销售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销售计划。

在进行保育猪销售前,要制定好相关的销售计划,包括销售时间、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等。

(2)做好猪只的检疫工作。

在销售前,要对猪只进行全面的检疫和体检,确保猪只的健康状况良好。

猪转群与调教技术

猪转群与调教技术

转群与调教技术一、分群1、转入前先按计划计算每栏大约放多少头(尽可能留一个空栏备用)。

2、转入时先把猪群从中间往后放置,这样把大小仔猪挑出往两边放即可,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以饲料间方向起始按大——中——小排列。

4、残次猪放最后栏。

5、平时观察到在同一栏仔猪中较小或有病的要及时挑出集中一栏加强饲养,以免天天对这样的仔猪打针或用药而加大其它猪的应激。

二、调教:为了使断奶仔猪养成良好的吃料、睡觉、排泄习惯,从合理分群开始,就要对仔猪进行调教,有利于管理。

1、夏季的调教:(1)仔猪转入时由饲养本单元的饲养员负责调教,其他人员负责分群。

(2)若果气温28℃以上开风扇,使整个空间保持凉爽容易调教。

(3)有仔猪的栏及时放料,以调教食料的定位。

(4)在料槽前面睡觉的地方,及时用喷枪吸水洒湿栏面,这样仔猪容易到这凉爽的地方睡觉,以调教睡觉的定位。

(5)尽可能把饮水器的水关小点,以免过大水压仔猪在那里玩耍睡觉。

(6)把各仔猪拉的粪便集中到饮水器对侧。

在前1—2天内不清理,以调教排粪的定位。

(7)对个别不按设置定位的仔猪实行强制性驱赶(最好在晚上进行)(8)通过以上方法还是不行的只能实行调栏或绑饲料袋在睡觉的地方。

2、秋冬春的调教:球冬春的调教相对夏季容易,只要在进猪时即喂料和在保温板上开着保温灯即行。

当仔猪进入育肥舍后要对育肥仔猪进行调教,使之形成吃料、排粪尿、睡觉“三定”位,有利于保持猪舍卫生及管理。

一般的做法是在育肥仔猪进入猪圈前就要对猪在什么地点吃料、睡觉、排粪尿进行安排好,在排粪尿点撒少量水泼湿,并在此点弄点猪粪,猪进入猪圈后在1—2天内要有专人看守调教仔猪“三定”工作,使猪由不习惯到习惯,形成良好的“三定”要求。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摘要: 转群转群象什么?象水管之间的接口;水管漏水最多在接口处,而猪场问题也多出现在两个环节的衔接时,也就是转群;下面就猪场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转群和大家交流。

一、断奶仔猪转保育1、容易出现的问题仔猪断奶后,身体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母源抗体的消失,使猪对许多疾病没有抵抗力;消化能力差,对饲料要求相当高;环境不适,更容易使猪的抗病能力受到减弱;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断奶仔猪转群时遇到麻烦。

所以断奶仔猪转到保育后,经常出现腹泻、掉膘、高热病、呼吸道病等,带来的损失相当大。

2、应对措施把握好断奶仔猪转群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创造无病环境:实行“全进全出”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在猪进入之前,对猪舍进行严格的清理消毒;如果猪舍没有任何病原,那仔猪进舍后也就很难感染各种传染病。

(2)严把进舍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我认为更应称之为“优进全出”,这里涉及到质量问题,也就是有问题的猪一个也不能进,包括体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猪;无病猪群进入无菌环境才是防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3)适宜的温度:温度的把握要根据产房与保育舍的环境变化考虑;如果保育舍与产房条件相似,如都有保温箱和烤灯,则可以维持原先的环境条件,或者是温度提高1-2℃;如果产房有保温箱,而保育舍没有,则保育舍的温度则要提高;相对于28日龄断奶转群的猪,有铺板的可将舍温控制在25-26℃;没有铺板的网上,则温度可提高到27-28℃;而如果是水泥地面,而且没有铺板,则温度还要更高些;如果水泥地面而且潮湿,那解决的措施就不只是提高温度问题了,铺垫料是最好的办法。

(4)饲料:饲料尽可能保持转群前的饲料。

(5)饮水:饮水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要使用一个缓冲装置,使水温与舍温接近;二是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轻转群过程中的各种应激。

(6)光照:也要维持产房时的光照程序,如果产房是全天光照,保育舍也要先全天光照,而后逐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产房尽管晚上不开灯,但有保温灯,也就相当于有光照,保育舍如果没有烤灯时,也要采用全天光照,以免晚上猪不采食。

猪场管理细节转群2

猪场管理细节转群2

猪场管理细节转群2)核心提示:今天接着探讨转群中的注意问题,即母猪配种后和上产床这两次转群应注意的问题。

3 配种后转群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很少有人重视这个环节,所以配种后并没有转群的时间标准。

如果问猪的一生什么时候最憔悴?多数人会答是在刚出生后,但是猪的生命却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每一个受精卵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出栏肥猪,这么说的话,受精卵就是最憔悴的了,但由于受精卵死亡没人能知道,所能看到的只是母猪空怀、产仔数少。

母猪一般一次性排卵16~25个,甚至更多些,受精率约为92% ~98% ,但实际上母猪产仔数比理论数推算的产仔数少得多。

这主要是产前胚胎死亡所造成,其损失约为排卵数的30%~40%,母猪受精后70天内有3次胚胎死亡危机期:第1次是胚胎植入后9~10天,胚胎损失为22%,尤其是配种后9~13天,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大量发生死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大多数异配体和染色体畸变的胚胎也死于此时。

第2次是配种后22~30天,此时正值器官形成阶段,由于胚胎在一定时期分泌某种有利于胚胎发育的蛋白质类物质,胚胎在竞争这种物质时,表现为强存弱亡。

还有一个死亡的高峰是在配后的前三天,如果喂料量过大,母猪代谢过旺盛,也会增加受精卵的死亡。

如果按母猪排卵20枚计算,前一个月时间内就会造成6-8枚的死亡数,而这些死亡的受精卵是不会被发现的,这也是人们忽视配后管理的因素之一。

现在人们对配后三天的减料已经重视,但对配后的转群却没有足够重视。

因为转群不仅是转群本身的应激,而是转群后混群时母猪的争斗更容易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和猪体生理变化。

所以母猪配后转群的时间和配后的管理对胚胎成活关系相当大。

在母猪发情配种后马上转走,对胚胎的成活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在配种后一个月后再转走,避开了胚胎最敏感的配后一月,也能提高胚胎的成活率。

切忌在配后一个月内转群,容易造成受精卵的死亡。

4 妊娠母猪上床在接产时,我们经常发现会有许多死胎,这些死胎多是在产前几天死亡的,而这种现象在规模猪场出现较多,而个体农户却出现很少,这样,我们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规模猪场在妊娠母猪转入产房时的问题了。

保育猪日常管理中转群时的注意事项和要点梳理

保育猪日常管理中转群时的注意事项和要点梳理

保育猪日常管理中转群时的注意事项和要点梳理作为兽医专家,对养殖技术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在保育猪的日常管理中,中转群时是一个关键环节,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和要点,以确保保育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在本文中,将对中转群时的注意事项和要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保育猪群。

首先,当进行中转群时,必须确保选取适当的时间和饲养环境。

由于保育猪在群体中的关系相对脆弱,任何不适当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猪只之间的冲突和压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生长。

因此,在中转群之前,必须确保新环境的稳定性,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此外,选择适当的天气和季节进行中转群是非常重要的,以减少保育猪对温度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度。

其次,为了保证中转群的顺利进行,应注意饲料的转换和消化系统的适应。

当猪只从原来的饲料转变为新的饲料时,他们的消化系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中转群之前,应逐渐将新饲料混合到猪只的原有饲料中,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饲料。

此外,适当控制新饲料的用量和营养成分,以避免猪只消化不良或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在转换饲料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猪只的排便情况和食欲,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量,以确保其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第三,保持合理的空间和群体结构对于中转群也非常重要。

猪只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对于它们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中转群时,务必注意保持适当的空间和合理的群体结构,避免过度拥挤和不平衡的竞争。

养殖者可以根据猪只的年龄、体重和性别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确保每个猪只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社交机会,从而减少争斗和压力。

此外,对于物理环境的适应性也是中转群时需要关注的要点之一。

保育猪在猪舍中需要适应各种物理环境,如饮水系统、饲喂设备和照明设备等。

在中转群之前,需要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适应性,以避免引起猪只的压力和不适感。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它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保障保育猪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最后,定期监测和记录猪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是中转群不可或缺的要点。

养猪技术:猪的转群时必须注意的几个事项

养猪技术:猪的转群时必须注意的几个事项

猪的转群时必须注意的几个事项来源:农帮网作者:朱海宝养猪视频大全尽在农帮网有一些猪场,猪在转群后或购入仔猪后,会出现群体发病,死亡率高的可达90%多,少的也可以达到10%。

大多数专业人士会说这是因为转群过程中出现应激后,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病菌侵入,引起各种疾病。

其实大家可能忽略了,还有几个关键因素会导致猪只转群后容易发病。

(一)转群时仔猪耗能过多在转群时,猪会乱跑,加上人的追赶,从而加大了运动量。

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使得各系统因高度耗能而引起多系统的暂时的衰弱(甚至是虚脱)。

这是由于:1、猪跟人类不一样。

人类在高强度运动之后会采取种种措施补充能量,让自己的体力得到恢复,而猪不会;2、现代规模养猪大多使用限位栏、高床等面积有限的养猪设备。

猪只长时间在里面生活,运动量很少,突然进行高强度的、剧烈的运动会使猪只短时间内耗能很多出现系统性暂时衰竭;3、猪只在高强度运动过后,由于恢复功能不发达,会使猪只在身体各项机能减弱的时候给病原侵入提供良好的机会。

具体过程为:在高强度运动后,会出现体温偏低(仅有38.3℃~38.6℃)——降低血液循环系统——新陈代谢减慢等等,也会间接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病原趁机侵入。

(二)缺氧使仔猪行动不便,影响采食量因为在转群过程中猪只的高强度运动,导致机体需氧增加,而肺功能跟不上,所以机体停留在一种缺氧的状态。

在缺氧的组织中,大量的糖原会产生“乳糖”,导致猪只局部或全身的酸痛,不愿站立。

严重的猪,因不能站立或者行动不便,会导致饮水、吃料不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三)在猪群过程中,因抓、驱赶猪等等行为,会使猪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缓慢或不会做出反应,病原微生物会数量不断的增加,破坏作用不断增强,猪只健康的机体会收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总结:因猪群转移过程中猪只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导致猪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机体严重的不协调状态;加上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的产生,抑制免疫系统发挥免疫功能;乳酸的产生,使猪只肢体出现酸痛,导致猪不能保证基本的的采食、饮水量,由此导致猪只健康进一步受到威胁,这时猪的抵抗力成负数水平稍有病菌的入侵,就会发病。

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doi:10.19369/ki.2095—9737.2020.05.011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田红(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佳木斯156300)摘要:转群是规模化生猪养殖重要的工作环节,转群工作利于养殖生产管理,同时还利于生猪的生长发育,但是如果转群不当,则会影响到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长发育,因此,要做好猪场的转群管理工作。

转群主要包括断奶仔猪转保育阶段、保育仔猪转育肥阶段、母猪配种后转群以及妊娠母猪上产床。

现对猪场转群易出现的问题和管理措施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转群;断奶仔猪;保育;育肥;母猪;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S82&4文献标识码:B转群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猪饲养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转入相应的圈舍进行饲养,这样进行分群管理不仅有利于日常的生产管理,还有利于生猪的生长发育,因此,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转群管理是细节化管理的重要一环%转群对于各阶段的生猪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转群管理不当会导致猪群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断奶仔猪转保育1.1断奶仔猪转群易出现的问题仔猪在断奶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此阶段仔猪身体也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并且此时母源抗体消失,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另外断奶仔猪此时消化能力较差,对饲料的要求也较高,并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强,会导致抗病能力减弱,这些因素都会对仔猪的群造成不影响$$仔猪转保育后经常会发生腹泻、短期掉膘,甚至还会发生呼吸道疾病等%12仔猪管理断奶仔猪转保育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顺利完成转群工作,并且确保断奶仔猪在转群后尽快恢复,减少损失。

断奶仔猪转群一般实行“全进全出”的模式,在进保育舍前,需要尽可能的创造一个无病的环境,这就需要提前的准备好保育舍,先将保育舍进行彻底的清理和冲冼,然后再进行严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5—0018—02格的消毒,以减少猪舍内的病原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垫料是最好的办法。 饲料:饲料尽可能保持转群前的饲料。 饮水:饮水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要使用一个
缓冲装置,使水温与舍温接近;二是水中添加抗 应激药物,以减轻转群过程中的各种应激。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光照:也要维持产房时的光照程序,如果产 房是全天光照,保育舍也要先全天光照,而后逐 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产房尽管晚上不开灯,但 有保温灯,也就相当于有光照,保育舍如果没有 烤灯时,也要采用全天光照,以免晚上猪不采食。
境条件,或者是温度提高 1-2℃;如果产房有保 温箱,而保育舍没有,则保育舍的温度则要提高; 相对于 28 日龄断奶转群的猪,有铺板的可将舍 温控制在 25-26℃;没有铺板的网上,则温度可 提高到 27-28℃;而如果是水泥地面,而且没有 铺板,则温度还要更高些;如果水泥地面而且潮 湿,那解决的措施就不只是提高温度问题了,铺
0c27f5ca 易博
面,而且地面尚未干燥就进猪的情况非常多,必 须重视这个问题。
解决温度问题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舍内 温度,这可以通过升火加温解决;二是提高猪躺 卧区的有效温度,一个方法是使地面变干燥,猪 躺卧后很快将地面暖热,对猪的伤害就小得多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了;但如果是潮湿的水泥地面,则必须铺设垫料, 可以是干木板,也可以是锯末、秸杆等,垫料使 用前要经过消毒,如日晒或熏蒸。
1 断奶仔猪转保育 1.1 容易出现的问题
仔猪断奶后,身体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母 源抗体消失,猪对许多疾病没有抵抗力;消化能 力差,对饲料要求相当高;环境不适,猪的抗病 能力减弱;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断奶仔猪转群时遇
到麻烦。所以断奶仔猪转到保育后,经常出现腹 泻、掉膘、高热病、呼吸道病等,带来的损失相 当大。
问题,也就是有问题的猪一个也不能进,包括体 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猪;无病猪群进入无 菌பைடு நூலகம்境才是防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适宜的温度:温度的把握要根据产房与保育 舍的环境变化考虑;如果保育舍与产房条件相 似,如都有保温箱和烤灯,则可以维持原先的环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或其它物品,猪也会主动去躺卧。七是分栏定位: 有里外间的猪舍,可在猪入舍时将二者隔开,待 猪在外间活动熟悉后,天黑前将猪赶到里间,因 进入里间前猪多在外间拉屎尿,这样也就形成了 习惯。
打架:如果因为打架死猪,对老板和员工来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说都是不痛快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因 为打架死猪往往在转入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只 要安排人员经常巡视,发现打架及时拉开就可, 如遇到应激大的情况,将猪脱离打架环境,过一 阵就会好转。
密切观察:包括猪的采食量、精神状态、粪
便情况、皮毛颜色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 理。
做到以上这些,保育猪的问题会大大减少; 引用一位专家的话:“如果保育猪养好了,你想 不赚钱都难。”
2 保育转育肥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不要认为保育转育肥问题不多,如果处理不 好,也会带来很大损失。
1.2 应对措施
把握好断奶仔猪转群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 点: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创造无病环境:实行“全进全出”使这一目 标得以实现;在猪进入之前,对猪舍进行严格的 清理消毒;如果猪舍没有任何病原,那仔猪进舍 后也就很难感染各种传染病。
严把进舍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我 认为更应称之为“优进全出”,这里涉及到质量
三点定位:定位做不好,对以后非常不利; 定位可参考以下方法:一是料定位:在预定猪躺 卧的地方撒一些料,猪一般不在料上拉屎撒尿,
但会在上面躺卧;二是粪定位:在猪应该排屎尿 的地方,先放一些脏物,因猪有喜干净的特点, 排泄时会主动走向脏的地方;三是夜间定位:晚 上花一点时间,将躺卧地方错误的猪哄起,赶到 该躺卧的地区,直到它们稳定睡好;四是水定位: 在猪拉屎尿的地方放一些水,甚至占到大部分圈 舍面积,将猪逼到很小的区域,待猪固定躺卧地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能承受的温度下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地面问 题,我们在前面温度内容中讲过,水泥地面会使 有效温度降低 5℃,而潮湿的水泥地面则会使有 效温度下降 10℃,再加上空气温度低,猪从温度 较高的保育舍转到育肥舍,就是一个大幅降温的 过程,对处于应激状态而且抵抗力不高的仔猪来 说,是难以承受的。猪场育肥舍大多数是水泥地
2.1 常见问题
保育转育肥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 个:一是温度不适宜,轻微者造成猪生长缓慢, 料肉比升高;重者引起各种疾病;二是定位做不
好,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三是争斗伤猪, 新猪群建立时,会引起争斗,有些应激较大的猪 往往在争斗中死亡。
2.2 应对措施
温度控制:保育转育肥时,因温度出现问题 多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这往往是温度已经低于猪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点后,将水逐渐撒去。五是木板定位:在需要定 位的地方给猪铺一块木板,猪会主动躺在上面, 也就不会在上面拉屎尿了。六是墙角定位:刚转 入的仔猪一般喜欢在避风的地方躺卧,所以墙角 和墙边就成了猪定位躺卧的地方;所以刚转入的 猪就需要我们为他们设计好墙或墙角;如果需要 猪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躺卧,则要在门口堵一木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