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doi:10.19369/ki.2095—9737.2020.05.011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田红(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佳木斯156300)摘要:转群是规模化生猪养殖重要的工作环节,转群工作利于养殖生产管理,同时还利于生猪的生长发育,但是如果转群不当,则会影响到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长发育,因此,要做好猪场的转群管理工作。

转群主要包括断奶仔猪转保育阶段、保育仔猪转育肥阶段、母猪配种后转群以及妊娠母猪上产床。

现对猪场转群易出现的问题和管理措施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转群;断奶仔猪;保育;育肥;母猪;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S82&4文献标识码:B转群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猪饲养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转入相应的圈舍进行饲养,这样进行分群管理不仅有利于日常的生产管理,还有利于生猪的生长发育,因此,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转群管理是细节化管理的重要一环%转群对于各阶段的生猪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转群管理不当会导致猪群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断奶仔猪转保育1.1断奶仔猪转群易出现的问题仔猪在断奶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此阶段仔猪身体也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并且此时母源抗体消失,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另外断奶仔猪此时消化能力较差,对饲料的要求也较高,并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强,会导致抗病能力减弱,这些因素都会对仔猪的群造成不影响$$仔猪转保育后经常会发生腹泻、短期掉膘,甚至还会发生呼吸道疾病等%12仔猪管理断奶仔猪转保育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顺利完成转群工作,并且确保断奶仔猪在转群后尽快恢复,减少损失。

断奶仔猪转群一般实行“全进全出”的模式,在进保育舍前,需要尽可能的创造一个无病的环境,这就需要提前的准备好保育舍,先将保育舍进行彻底的清理和冲冼,然后再进行严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5—0018—02格的消毒,以减少猪舍内的病原微生物。

猪的转群及转群中要注意的事项

猪的转群及转群中要注意的事项

致疾病传播。
疾病预防与治疗
1 2
疫苗接种
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猪只接种疫苗,预防常见 疾病。
定期驱虫
对猪只进行定期驱虫,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3
药物治疗
在猪只出现疾病症状时,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 断并开具药物治疗方案。
04
转群对猪只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应激反应处理
观察应激表现
转群后猪只可能出现拒食、活动减少等应激反应,需密切观察。
密度控制
转入新圈后,要确保猪只密度适中,避免过于拥 挤。
转入后观察
转入新圈后密切观察猪只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 应激、打架等问题。
03
转群后注意事项
猪只适应期观察
观察猪只行为
注意猪只在新环境中的行为变化,如活动量、采食情况等,以判 断其适应程度。
检查猪只健康状况
观察猪只的皮肤、毛发、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对死亡猪只进行剖检和病理分析,明确死亡原因。
比分析
生长性能指标
选取平均日增重、料肉 比等生长性能指标进行
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
收集转群前后猪只的生 长性能数据,确保数据
准确可靠。
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 进行分析,比较转群前
后生长性能差异。
改进措施
根据对比分析结果,提 出改进措施,提高猪只
生长性能。
管理措施优化方向
01
02
03
04
环境控制
改善猪舍通风、保温、光照等 环境条件,提高猪只舒适度。
饲料管理
根据猪只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

疫病防治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治工作,降 低猪只发病率和死亡率。

猪转群与调教技术

猪转群与调教技术

转群与调教技术一、分群1、转入前先按计划计算每栏大约放多少头(尽可能留一个空栏备用)。

2、转入时先把猪群从中间往后放置,这样把大小仔猪挑出往两边放即可,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以饲料间方向起始按大——中——小排列。

4、残次猪放最后栏。

5、平时观察到在同一栏仔猪中较小或有病的要及时挑出集中一栏加强饲养,以免天天对这样的仔猪打针或用药而加大其它猪的应激。

二、调教:为了使断奶仔猪养成良好的吃料、睡觉、排泄习惯,从合理分群开始,就要对仔猪进行调教,有利于管理。

1、夏季的调教:(1)仔猪转入时由饲养本单元的饲养员负责调教,其他人员负责分群。

(2)若果气温28℃以上开风扇,使整个空间保持凉爽容易调教。

(3)有仔猪的栏及时放料,以调教食料的定位。

(4)在料槽前面睡觉的地方,及时用喷枪吸水洒湿栏面,这样仔猪容易到这凉爽的地方睡觉,以调教睡觉的定位。

(5)尽可能把饮水器的水关小点,以免过大水压仔猪在那里玩耍睡觉。

(6)把各仔猪拉的粪便集中到饮水器对侧。

在前1—2天内不清理,以调教排粪的定位。

(7)对个别不按设置定位的仔猪实行强制性驱赶(最好在晚上进行)(8)通过以上方法还是不行的只能实行调栏或绑饲料袋在睡觉的地方。

2、秋冬春的调教:球冬春的调教相对夏季容易,只要在进猪时即喂料和在保温板上开着保温灯即行。

当仔猪进入育肥舍后要对育肥仔猪进行调教,使之形成吃料、排粪尿、睡觉“三定”位,有利于保持猪舍卫生及管理。

一般的做法是在育肥仔猪进入猪圈前就要对猪在什么地点吃料、睡觉、排粪尿进行安排好,在排粪尿点撒少量水泼湿,并在此点弄点猪粪,猪进入猪圈后在1—2天内要有专人看守调教仔猪“三定”工作,使猪由不习惯到习惯,形成良好的“三定”要求。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

垫料是最好的办法。 饲料:饲料尽可能保持转群前的饲料。 饮水:饮水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要使用一个
缓冲装置,使水温与舍温接近;二是水中添加抗 应激药物,以减轻转群过程中的各种应激。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光照:也要维持产房时的光照程序,如果产 房是全天光照,保育舍也要先全天光照,而后逐 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产房尽管晚上不开灯,但 有保温灯,也就相当于有光照,保育舍如果没有 烤灯时,也要采用全天光照,以免晚上猪不采食。
境条件,或者是温度提高 1-2℃;如果产房有保 温箱,而保育舍没有,则保育舍的温度则要提高; 相对于 28 日龄断奶转群的猪,有铺板的可将舍 温控制在 25-26℃;没有铺板的网上,则温度可 提高到 27-28℃;而如果是水泥地面,而且没有 铺板,则温度还要更高些;如果水泥地面而且潮 湿,那解决的措施就不只是提高温度问题了,铺
0c27f5ca 易博
面,而且地面尚未干燥就进猪的情况非常多,必 须重视这个问题。
解决温度问题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舍内 温度,这可以通过升火加温解决;二是提高猪躺 卧区的有效温度,一个方法是使地面变干燥,猪 躺卧后很快将地面暖热,对猪的伤害就小得多
然后带走了那儿堆积了千年的岁月和流沙,不辞道远的一路走来
了;但如果是潮湿的水泥地面,则必须铺设垫料, 可以是干木板,也可以是锯末、秸杆等,垫料使 用前要经过消毒,如日晒或熏蒸。
1 断奶仔猪转保育 1.1 容易出现的问题
仔猪断奶后,身体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母 源抗体消失,猪对许多疾病没有抵抗力;消化能 力差,对饲料要求相当高;环境不适,猪的抗病 能力减弱;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断奶仔猪转群时遇
到麻烦。所以断奶仔猪转到保育后,经常出现腹 泻、掉膘、高热病、呼吸道病等,带来的损失相 当大。

猪场管理细节转群2

猪场管理细节转群2

猪场管理细节转群2)核心提示:今天接着探讨转群中的注意问题,即母猪配种后和上产床这两次转群应注意的问题。

3 配种后转群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很少有人重视这个环节,所以配种后并没有转群的时间标准。

如果问猪的一生什么时候最憔悴?多数人会答是在刚出生后,但是猪的生命却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每一个受精卵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出栏肥猪,这么说的话,受精卵就是最憔悴的了,但由于受精卵死亡没人能知道,所能看到的只是母猪空怀、产仔数少。

母猪一般一次性排卵16~25个,甚至更多些,受精率约为92% ~98% ,但实际上母猪产仔数比理论数推算的产仔数少得多。

这主要是产前胚胎死亡所造成,其损失约为排卵数的30%~40%,母猪受精后70天内有3次胚胎死亡危机期:第1次是胚胎植入后9~10天,胚胎损失为22%,尤其是配种后9~13天,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大量发生死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大多数异配体和染色体畸变的胚胎也死于此时。

第2次是配种后22~30天,此时正值器官形成阶段,由于胚胎在一定时期分泌某种有利于胚胎发育的蛋白质类物质,胚胎在竞争这种物质时,表现为强存弱亡。

还有一个死亡的高峰是在配后的前三天,如果喂料量过大,母猪代谢过旺盛,也会增加受精卵的死亡。

如果按母猪排卵20枚计算,前一个月时间内就会造成6-8枚的死亡数,而这些死亡的受精卵是不会被发现的,这也是人们忽视配后管理的因素之一。

现在人们对配后三天的减料已经重视,但对配后的转群却没有足够重视。

因为转群不仅是转群本身的应激,而是转群后混群时母猪的争斗更容易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和猪体生理变化。

所以母猪配后转群的时间和配后的管理对胚胎成活关系相当大。

在母猪发情配种后马上转走,对胚胎的成活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在配种后一个月后再转走,避开了胚胎最敏感的配后一月,也能提高胚胎的成活率。

切忌在配后一个月内转群,容易造成受精卵的死亡。

4 妊娠母猪上床在接产时,我们经常发现会有许多死胎,这些死胎多是在产前几天死亡的,而这种现象在规模猪场出现较多,而个体农户却出现很少,这样,我们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规模猪场在妊娠母猪转入产房时的问题了。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精选五篇)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精选五篇)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精选五篇)第一篇: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摘要: 转群转群象什么?象水管之间的接口;水管漏水最多在接口处,而猪场问题也多出现在两个环节的衔接时,也就是转群;下面就猪场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转群和大家交流。

一、断奶仔猪转保育1、容易出现的问题仔猪断奶后,身体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母源抗体的消失,使猪对许多疾病没有抵抗力;消化能力差,对饲料要求相当高;环境不适,更容易使猪的抗病能力受到减弱;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断奶仔猪转群时遇到麻烦。

所以断奶仔猪转到保育后,经常出现腹泻、掉膘、高热病、呼吸道病等,带来的损失相当大。

2、应对措施把握好断奶仔猪转群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创造无病环境:实行“全进全出”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在猪进入之前,对猪舍进行严格的清理消毒;如果猪舍没有任何病原,那仔猪进舍后也就很难感染各种传染病。

(2)严把进舍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我认为更应称之为“优进全出”,这里涉及到质量问题,也就是有问题的猪一个也不能进,包括体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猪;无病猪群进入无菌环境才是防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3)适宜的温度:温度的把握要根据产房与保育舍的环境变化考虑;如果保育舍与产房条件相似,如都有保温箱和烤灯,则可以维持原先的环境条件,或者是温度提高1-2℃;如果产房有保温箱,而保育舍没有,则保育舍的温度则要提高;相对于28日龄断奶转群的猪,有铺板的可将舍温控制在25-26℃;没有铺板的网上,则温度可提高到27-28℃;而如果是水泥地面,而且没有铺板,则温度还要更高些;如果水泥地面而且潮湿,那解决的措施就不只是提高温度问题了,铺垫料是最好的办法。

(4)饲料:饲料尽可能保持转群前的饲料。

(5)饮水:饮水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要使用一个缓冲装置,使水温与舍温接近;二是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轻转群过程中的各种应激。

(6)光照:也要维持产房时的光照程序,如果产房是全天光照,保育舍也要先全天光照,而后逐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产房尽管晚上不开灯,但有保温灯,也就相当于有光照,保育舍如果没有烤灯时,也要采用全天光照,以免晚上猪不采食。

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邓运江
【期刊名称】《吉林畜牧兽医》
【年(卷),期】2023(44)1
【摘要】在进行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对生猪展开转群工作是进行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范的转群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猪养殖的实际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地促进生猪的生长与发育。

由于需要进行转群工作的猪群大多为生猪幼崽,因此如果转群工作操作不当,其中的管理方式出现问题,则极易对生猪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严重者会造成生猪幼崽的大面积死亡。

由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完善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邓运江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州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规模化猪场的猪群饲养管理和保健措施
2.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3.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4.规模化猪场的猪群饲养管理和保健措施
5.规模化猪场转群的管理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猪场管理经验之猪群转栏需注意

猪场管理经验之猪群转栏需注意

猪场管理经验之猪群转栏需注意
很多规模化或者自繁自养的猪场,会在猪只生长不同阶段需要给猪进行转栏(转栏就是让猪从这个栏内转移到另一个栏内),也是规模化养猪场必经的一个工作。

在转栏过程中就会又诸多的问题存在,猪不能很好的听从人们的话,不可能按部就班的让猪群轻松完成转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快速有效的完成这波操作呢?
一、转入猪栏前
先给猪栏就行彻底清洗,晾干后再进行彻底消毒,可以采用熏蒸消毒液进行熏蒸、火碱以及喷雾消毒等,彻底消毒后空栏3天以上。

猪群进栏前先检查各项养猪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比如常用的自动喂料线、自动饮水器以及刮粪机等,避免猪群进栏后再去维修让猪只难以适应的情况。

提前做好保温和料槽,还要保证猪舍内温度的提高,温度高于分娩舍2度左右就可以。

二、转入猪栏时
生猪按批次有序进行转移,然后按猪只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栏保持14-18头,对于弱势猪群加大照顾力度,冬天做好保温,避免在门口或者通风口处,对于残疾或存在疾病的猪只进行临时性的隔离喂养。

三、转入猪栏后
先对小猪仔进行诱导式喝水及吃饲料,勤观察饮水器的出水情况,降低饮水器的流水量,开始喂养时要控制饲料量,暂时不要转换饲料,以免引起猪仔肠胃的不适,少量多次进行喂料,等完全适应后,逐渐变成自由采食的模式。

以上就是猪群转栏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希望可以帮到更多的养殖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细节管理——转群的应对措施
摘要: 转群转群象什么?象水管之间的接口;水管漏水最多在接口处,而猪场问题也多出现在两个环节的衔接时,也就是转群;下面就猪场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转群和大家交流。

一、断奶仔猪转保育
1、容易出现的问题仔猪断奶后,身体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母源抗体的消失,使猪对许多疾病没有抵抗力;消化能力差,对饲料要求相当高;环境不适,更容易使猪的抗病能力受到减弱;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断奶仔猪转群时遇到麻烦。

所以断奶仔猪转到保育后,经常出现腹泻、掉膘、高热病、呼吸道病等,带来的损失相当大。

2、应对措施
把握好断奶仔猪转群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创造无病环境:实行“全进全出”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在猪进入之前,对猪舍进行严格的清理消毒;如果猪舍没有任何病原,那仔猪进舍后也就很难感染各种传染病。

(2)严把进舍猪质量关:实行“全进全出”,我认为更应称之为“优进全出”,这里涉及到质量问题,也就是有问题的猪一个也不能进,包括体重小的、体质弱的、有病的猪;无病猪群进入无菌环境才是防止疾病的最有效手段。

(3)适宜的温度:温度的把握要根据产房与保育舍的环境变化考虑;如果保育舍与产房条件相似,如都有保温箱和烤灯,则可以维持原先的环境条件,或者是温度提高1-2℃;如果产房有保温箱,而保育舍没有,则保育舍的温度则要提高;相对于28日龄断奶转群的猪,有铺板的可将舍温控制在25-26℃;没有铺板的网上,则温度可提高到27-28℃;而如果是水泥地面,而且没有铺板,则温度还要更高些;如果水泥地面而且潮湿,那解决的措施就不只是提高温度问题了,铺垫料是最好的办法。

(4)饲料:饲料尽可能保持转群前的饲料。

(5)饮水:饮水有两点应注意,一是要使用一个缓冲装置,使水温与舍温接近;二是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轻转群过程中的各种应激。

(6)光照:也要维持产房时的光照程序,如果产房是全天光照,保育舍也要先全天光照,而后逐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产房尽管晚上不开灯,但有保温灯,也就相当于有光照,保育舍如果没有烤灯时,也要采用全天光照,以免晚上猪不采食。

(7)密切观察:包括猪的采食量、精神状态、粪便情况、皮毛颜色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做到以上这些,保育猪的问题会大大减少;引用一位专家的话:“如果保育猪养好了,你想不赚钱都难。


二、保育转育肥
不要认为保育转育肥问题不多,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带来很大损失。

1、常见问题:保育转育肥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温度不适宜,轻微者造成猪生长缓慢,料肉比升高;重者引起各种疾病;二是定位做不好,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三是争斗伤猪,新猪群建立时,会引起争斗,有些应激较大的猪往往在争斗中死亡。

2、应对措施
(1)严把质量关:同上;
(2)温度控制:保育转育肥时,因温度出现问题多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这往往是温度已经低于猪能承受的温度下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地面问题,我们在前面温度内容中讲过,水泥地面会使有效温度降低5℃,而潮湿的水泥地面则会使有效温度下降10℃,再加上空气温度低,猪从温度较高的保育舍转到育肥舍,就是一个大幅降温的过程,对处于应激状态而且抵抗力不高的仔猪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猪场育肥舍大多数是水泥地面,而且地面尚未干燥就进猪的情况非常多,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解决温度问题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舍内温度,这可以通过升火加温解决;二是提高猪躺卧区的有效温度,一个方法是使地面变干燥,猪躺卧后很快将地面暖热,对猪的伤害就小得多了;但如果是潮湿的水泥地面,则必须铺设垫料,可以是干木板,也可以是锯末、秸杆等,垫料使用前要经过消毒,如日晒或熏蒸。

(3)三点定位:定位做不好,对以后工作非常不利;定位工作可参考以下方法:
一是料定位:在预定猪躺卧的地方撒一些料,猪一般不在料上拉屎撒尿,但会在上面躺卧;
二是粪定位:在猪应该排屎尿的地方,先放一些脏物,因猪有喜干净的特点,排泄时会主动走向脏的地方;
三是夜间定位:晚上花一点时间,将躺卧地方错误的猪哄起,赶到该躺卧的地区,直到它们稳定睡好;
四是水定位:在猪拉屎尿的地方放一些水,甚至占到大部分圈舍面积,将猪逼到很小的
区域,待猪固定躺卧地点后,将水逐渐撒去。

五、是木板定位:在需要定位的地方给猪铺一块木板,猪会主动躺在上面,也就不会在上面拉屎尿了。

六、是墙角定位:刚转入的仔猪一般喜欢在避风的地方躺卧,所以墙角和墙边就成了猪定位躺卧的地方;所以刚转入的猪就需要我们为他们设计好墙或墙角;如果需要猪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躺卧,则要在门口堵一木板或其它物品,猪也会主动去躺卧。

七、是分栏定位:有里外间的猪舍,可在猪入舍时将二者隔开,待猪在外间活动熟悉后,天黑前将猪赶到里间,因进入里间前猪多在外间拉屎尿,这样也就形成了习惯。

(4)打架:如果因为打架死猪,对老板和员工来说都是不痛快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打架死猪往往在转入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只要安排人员经常巡视,发现打架及时拉开就可,如遇到应激大的情况,将猪脱离打架环境,过一阵就会好转。

三、配种后转群
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很少有人重视这个环节;所以配种后并没有转群的时间标准;如果问猪的一生什么时候最憔悴?多数人会答是在刚出生后;但是猪的生命却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每一个受精卵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出栏肥猪;这么说的话,受精卵就是最憔悴的了;但由于受精卵死亡没人能知道,所能看到的只是母猪空怀、产仔数少等。

受精卵生存于母猪子宫中,减少受精卵只能从加强母猪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应激着手。

母猪一般排卵16~25 个甚至更多些, 而且受精率也高,约为92% ~98% , 但实际上母猪产仔数比理论数推算的产仔数少得多。

这主要是产前胚胎死亡所造成, 其损失约为排卵数的30% ~40% , 母猪从受精后70天内有3次胚胎死亡危机期:第1次是胚胎植入后第9~10天, 胚胎损失为22%; 尤其是配种后9~13天, 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大量发生死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 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 大多数异配体和染色体畸变的胚胎也死于此时。

第2次是从配种后22~30天, 此时正值器官形成阶段, 由于胚胎在一定时期分泌某种有利于胚胎发育的蛋白质类物质, 胚胎在竞争这种物质时,表现为强存弱亡。

(吴建民(青海省循化县畜牧局, 青海循化)还有一个死亡的高峰是在配后的前三天,如果喂料量过大,母猪代谢过旺盛,也会增加受精卵的死亡。

如果按母猪排卵20枚计算,前一个月时间内就会造成6-8枚的死亡数,而这些死亡的受精卵是不会被发现的,这也是人们忽视配后管理的因素之一。

现在人们对配后三天的减料已经重视,但对配后的转群却没有足够重视;因为转群不仅
是转群本身的应激,而是转群后混群时母猪的争斗更容易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和猪体生理变化。

所以母猪配后转群的时间和配后的管理对胚胎成活关系相当大。

我认为,在母猪发情配种后马上转走,对胚胎的成活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在配种后一个月后再转走,避开了胚胎最敏感的配后一月,也能提高胚胎的成活率。

切忌在配后一个月内转群,容易造成受精卵的死亡。

四、妊娠母猪上床
在接产时,我们经常发现会有许多死胎,这些死胎多是在产前几天死亡的,而这种现象在规模猪场出现较多,而个体农户却出现很少;这样,我们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规模猪场在妊娠母猪转入产房时的问题了。

母猪在妊娠期间,贪吃贪睡,活动很少;如果马上让猪进行长距离的转运,对猪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应激,而如果因为方式不正确,对猪拼命追赶奔跑,或是鞭打,或是摔跤,都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如果因母猪不愿上床而强制的话,伤害就更大了。

只要重视母猪上床工作,注重各个细节,特别是掌握了赶猪的技巧,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赶猪要轻巧简单,首先要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
1、猪有眼:所以猪不会往墙上撞,但猪的眼不亮,它看不清墙是什么东西做的,所以一道布墙都可以把猪挡回去(但不能让猪碰到,否则猪会冲过去)。

2、猪耳朵好使:赶猪时,用一根长一些的杆子击地,猪听到声音会听指挥;后面有声音它往前走,左面有声音它向右拐。

3、猪随群:赶一大群猪比赶一头猪容易,所以赶猪时保持猪的队形是很关键的。

所以,在赶猪时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给猪设计一条路:也就是赶猪时,人为设计一条赶猪路,这条路的墙最好是固定的结实的墙;如果没有,可以使用临时墙,如用铁栏杆代替、用长条的彩条布代替(也可以用饲料包装袋缝合成长条布)、也可以用其它不透光的板等,让猪看见只有向前才是对的,这样一般猪都会顺着人给它设计的路前行。

2、临时墙:也就是猪看不到前面的路,这在向回拦猪时常用,用专用赶猪板、铁栏杆、木板都可,实在没有称手的物品,一个人蹲下也可以让猪返回去;千万不要双腿叉开去拦猪,否则猪会从裤裆中穿过,将人顶一个大跟头。

3、以喊代打:人在后面喊叫,猪往往向前走;但如果人用很细的木条打猪,又没有给猪明确的指示,猪往往不知该如何办,经常返回头来,更加难赶。

4、如果遇到初产母猪不愿上床,这往往与产床高度有关,给猪制作一个上床台,猪就会乖乖地听人指挥了。

这时千万不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因母猪的应激会造成仔猪提前死亡。

5、另外,上床母猪因肚子大,活动不便,遇到光滑的地面容易滑倒,可以在较滑的地面上洒沙土或铺防滑垫,徐州一猪场给猪购置了专用的地毯,平时卷起,使用时铺开,效果很好,成本也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