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室一览表 清朝 皇室 谱系 清史 清室
清朝世系表

清朝皇室宗室世系表曾武林)1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天命2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天聪崇德3清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4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康熙5清世宗宪皇帝胤禛雍正6清高宗纯皇帝弘历乾隆7清仁宗睿皇帝颙琰嘉庆8清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9 清文宗显皇帝奕詝咸丰10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11 清德宗皇帝载湉光绪12 清恭宗逊皇帝溥仪宣统目录1 清太祖篇1-42 清太宗篇5-63 清世祖篇7 4清圣祖篇8-145 清世宗篇156 清高宗篇16-177 清仁宗篇188 清宣宗篇199 清文宗篇2010 清穆宗篇20 11清德宗篇20 12 清恭宗篇20一清太祖篇努尔哈赤的的儿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1 爱新觉罗褚英的儿子爱新觉罗·褚英有三子,封爵位的有两子,为:1 爱新觉罗·杜度,安平贝勒,第一子;崇德七年亡2 待查①3 爱新觉罗·尼堪,敬谨庄亲王,第三子。
顺治十年亡杜度的儿子杜度有七子,封爵位的有五人,为杜尔祜、穆尔祜、特尔祜、杜努文、萨弼尼堪的儿子第一子兰布第二子尼思哈2 爱新觉罗代善的儿子1 长子,岳托,多罗克勤郡王。
崇德四年亡岳托儿子:长子岳洛欢,次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洛洛欢,三子多罗显荣贝勒喀尔楚诨,四子多罗和惠贝勒巴尔楚诨,五子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六子多罗刚毅贝勒祜里布,七子富英武。
2 次子,硕托,已革固山贝子,黜宗室崇德八年被处死硕托儿子:长子喇喀,次子齐兰布,三子岳赛布。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

全方位解析满清皇帝世系表附画像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清代自努尔哈赤称帝至末帝溥仪,共历十二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
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也被列入。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换。
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在这个特定时代的12为皇帝,自然是有开国之君,有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堕落之帝。
清朝皇帝清朝皇帝世系表清太祖名努尔哈赤清太祖名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清太祖名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
明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生于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西南)一个奴隶主之家,父塔克世,母喜塔喇氏,努尔哈赤为长子。
努尔哈赤的父祖有多人受明廷册封,其本人历任明朝建州左卫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等职,深得明廷信任。
青年时,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
后投明辽东守将李成梁,“每战必先登,屡立战功,成梁厚待之。
”他对辽东汉区有较深了解,受汉文化一定影响。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境)都指挥使。
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
他采取“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方针,历时10年,统一了建州各部。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代(后金),1616---1912,凡二百九十六年,历一汗十一帝。
1583年,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于建州起兵。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1625年,迁都沈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清(后金)世系表(1616——1912)(姓氏:爱新觉罗)(1)后金太祖努尔哈赤───(2)清太宗皇太极───(3)清世祖福临───(4)清圣祖玄烨┐1616~16261627~16431644~16611662~1722│┌─────────────────────────────────────────────┘│└(5)清世宗胤禛───(6)清高宗弘历───(7)清仁宗顒琰───(8)清宣宗旻宁┐1723~17351736~17951796~18201821~1850│┌─────────────────────────────────────────────┘│├(9)清文宗奕詝───(10)清穆宗载淳│1851~18611862~1874│└醇亲王奕譞─┬─(11)清德宗载湉│1875~1908│└─醇亲王载沣───(12)清逊帝溥仪1909~1912───民国灭清清亡女真族实为宋时金人的后裔。
相传其祖先叫布库里雍顺,是其母佛库伦感硃果而生,长大后定三姓之乱,被众人推为贝勒,居于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的俄朵里城,号其部落为满洲,姓爱新觉罗氏。
后元代在此设立建州卫。
布库里雍顺之后的几代,部落内乱不断,其首领范察差一点也死在其中。
又数代,至都督(肇祖原皇帝)孟特穆时,移迁至赫图阿喇。
后历世为(兴祖直皇帝)福满---四子(景祖翼皇帝)觉昌安---四子(显祖宣皇帝)塔克世---长子太祖。
清朝帝王世系表

年)
咸丰帝奕詝,道光 京圆明园。咸丰十 位11年。葬定陵。
^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 •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
■
公元1861年登基
公元1875年去位
穆宗(载淳)
出生:公元1856年--去
世:公元1875年(在位14
年)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 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 次年卒,年19。庙号“穆 宗”。葬惠陵。“同治”之前的年号为“祺祥”。
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一十年(1592)十
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
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葬 昭陵。
公元1643年登基
公元1661年去位
世祖(福临)
出生:公元1638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去
世:公元1661年(在位18
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 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 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
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与明将 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一年
(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 葬福陵。
1
公元1627年登基
公元1643年去位
太宗(皇太极)
出生:公元1592年--去
世:公元1643年(在位16
年)。年号天聪、崇德。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清朝帝王世袭表
清朝(
公元1616年登基
公元1626年去位
太祖(努尔哈赤)
出生:公元1559年--去
大清皇室一览表清朝皇室谱系清史清室

大清皇室一览表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外祖父王杲●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弟弟——舒尔哈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清世祖章———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 皇五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清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爱新觉罗·承祜( hù )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ǔ)爱新觉罗·允禶(zàn)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táng),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é),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zī),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táo),履懿(lǚyì)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xiáng),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禵(tí),恂(Xún)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wú),愉恪(kè)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lù),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xiè),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jì),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yī),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xī),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hù),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qí),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清世宗宪——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爱新觉罗·弘昀,早殇爱新觉罗·弘昐,早殇爱新觉罗·福宜,早殇爱新觉罗·福沛,早殇●清高宗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历史烟云】清朝亲王世系表

【历史烟云】清朝亲王世系表清朝亲王世系表清兴祖(清太祖之曾祖父,名福满)诸子,均号“宁古塔贝勒”德世库(兴祖第一子)刘阐(兴祖第二子)索长阿(兴祖第三子)清景祖-觉昌安(兴祖第四子)包朗阿(兴祖第五子)宝实(兴祖第六子)清景祖(清太祖之祖父,名觉昌安)诸子武功郡王-礼敦(景祖第一子)慧哲郡王-额尔衮(景祖第二子)宣献郡王-斋堪(景祖第三子)清显祖-塔克世(景祖第四子)恪恭贝勒-塔察篇古(景祖第五子)清显祖(清太祖之父,名塔克世)诸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显祖第一子)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显祖第二子)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第三子)二贝勒-阿敏(舒尔哈齐第二子)郑亲王-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第六子,铁帽子)靖定贝勒-费扬武(舒尔哈齐第八子)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显祖第四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显祖第五子)清太祖(名努尔哈赤,年号天命)诸子广略贝勒-褚英(太祖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褚英第一子)敬谨亲王-尼堪(褚英第三子)礼亲王-代善(太祖第二子,铁帽子)克勤郡王-岳讬(代善第一子,铁帽子)颖亲王-萨哈璘(代善第三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萨哈璘第二子,铁帽子)谦襄郡王-瓦克达(代善第四子)镇国勤敏公-阿拜(太祖第三子)镇国将军-汤古代(太祖第四子)三贝勒-莽古尔泰(太祖第五子)辅国公-塔拜(太祖第六子)饶馀郡王-阿巴泰(太祖第七子)温良贝子-博和讬(阿巴泰第二子)端重亲王-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安亲王-岳乐(阿巴泰第四子)清太宗-皇太极(太祖第八子)镇国公-巴布泰(太祖第九子)和硕贝勒-德格类(太祖第十子)镇国将军-巴布海(太祖第十一子)英亲王-阿济格(太祖第十二子)辅国公-赖慕布(太祖第十三子)睿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铁帽子)豫亲王-多铎(太祖第十五子,铁帽子)清太宗(名皇太极,年号崇德)诸子肃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铁帽子)辅国公-叶布舒(太宗第四子)承泽亲王-硕塞(太宗第五子,后改号庄亲王,铁帽子)镇国公-高塞(太宗第六子)辅国公-常舒(太宗第七子)清世祖-福临(太宗第九子)辅国公-韬塞(太宗第十子)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清世祖(名福临,年号顺治)诸子裕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清圣祖-玄烨(世祖第三子)荣亲王(世祖第四子,未命名,二岁薨)恭亲王-常宁(世祖第五子)纯亲王-隆禧(世祖第七子)清圣祖(名玄烨,年号康熙)诸子直郡王-允禔(圣祖第一子)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废太子)诚亲王-允祉(圣祖第三子)清世宗-胤禛(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恒亲王-允祺(圣祖第五子)淳亲王-允祐(圣祖第七子)廉亲王-允禩(圣祖第八子)贝子-允禟(圣祖第九子)敦郡王-允礻我(圣祖第十子)履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怡亲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铁帽子)宁郡王-弘皎(允祥第四子)恂郡王-允礻题(圣祖第十四子)愉郡王-允礻琵(圣祖第十五子)果亲王-允礼(圣祖第十七子)简靖贝勒-允祎(圣祖第二十子)慎郡王-允禧(圣祖第二十一子)恭勤贝勒-允祜(圣祖第二十二子)诚贝勒-允祁(圣祖第二十三子)諴亲王-允祕(圣祖第二十四子)清世宗(名胤禛,年号雍正)诸子端亲王-弘晖(世宗第一子,八岁薨)清高宗-弘历(世宗第四子,初封宝亲王)和亲王-弘昼(世宗第五子)怀亲王-福惠(世宗第七子,八岁薨)清高宗(名弘历,年号乾隆)诸子定亲王-永璜(高宗第一子)端慧太子-永琏(高宗第二子,九岁薨)循郡王-永璋(高宗第三子)荣亲王-永琪(高宗第五子)哲亲王-永琮(高宗第七子)仪亲王-永璇(高宗第八子,八十八岁薨)成亲王-永瑆(高宗第十一子,七十二岁薨)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清仁宗-颙琰(高宗第十五子,初封嘉亲王)庆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其孙奕劻封为铁帽子王)清仁宗(名颙琰,年号嘉庆)诸子穆郡王(仁宗第一子,未命名,二岁薨)清宣宗-旻宁(仁宗第二子,初封智亲王)惇亲王-绵恺(仁宗第三子)瑞亲王-绵忻(仁宗第四子,其孙载漪改号端郡王)惠亲王-绵愉(仁宗第五子)清宣宗(名旻宁,年号道光)诸子隐郡王-奕纬(宣宗第一子)顺和郡王-奕纲(宣宗第二子,二岁薨)慧质郡王-奕继(宣宗第三子,三岁薨)清文宗-奕詝(宣宗第四子)恭亲王-奕(宣宗第六子,铁帽子)醇亲王-奕環(宣宗第七子,铁帽子)清德宗-载湉(奕環第二子,过继给咸丰帝为嗣)清末帝-溥仪(奕環子摄政王载沣的长子,过继给同治帝为嗣)钟郡王-奕硉(宣宗第八子)孚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清文宗(名奕詝,年号咸丰)诸子清穆宗-载淳(文宗第一子)悯郡王(文宗第二子,生未命名,薨)清穆宗(名载淳,年号同治)无子清德宗(名载湉,年号光绪)无子清末帝(名溥仪,年号宣统)无子。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

清朝皇室完整族谱表清朝族谱如下: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
3、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4、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7、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8、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9、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0、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11、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12、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皇帝世系

清朝皇帝世系1.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氏努尔哈齐(1616年建国,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其先盖金遗部。
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
布库里雍顺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号其部族曰满洲。
满洲自此始。
元于其地置军民万户府,明初置建州卫。
越数世,布库里雍顺之族被戕,幼子范察走免。
又数世,至都督孟特穆,是为肇祖原皇帝,移居苏克苏浒河赫图阿喇。
有子二:长充善,次褚宴。
充善子三:长妥罗,次妥义谟,次锡宝齐篇古。
锡宝齐篇古子一:都督福满,是为兴祖直皇帝。
兴祖有子六:长德世库,次刘阐,次索长阿,次觉昌安,是为景祖翼皇帝,次包朗阿,次宝实。
景祖承祖业,居赫图阿喇。
诸兄弟各筑城,近者五里,远者二十里,环卫而居,通称宁古塔贝勒,是为六祖。
景祖有子五:长礼敦,次额尔衮,次界堪,次塔克世,是为显祖宣皇帝,次塔察篇古。
时有硕色纳、加虎二族为暴于诸部,景祖率礼敦及诸贝勒攻破之,尽收五岭东苏克苏浒河西二百里诸部,由此遂盛。
显祖有子五,太祖其长也。
母喜塔喇氏,是为宣皇后。
太祖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1616年建后金。
2.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皇太极(1627年即位,年号天聪、崇德。
在位18年)。
太祖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
1636年改国号为清。
3.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福临(1644年即位,年号顺治。
在位18年)。
太宗第九子。
母孝庄文皇后。
1644年入关。
4.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玄烨(1662年即位,年号康熙。
在位61年)。
世祖第三子。
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5.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胤禛(1723年即位,年号雍正。
在位13年)。
圣祖第四子也。
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6.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弘历(1736年即位,年号乾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清皇室一览表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外祖父王杲●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弟弟——舒尔哈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清世祖章———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即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四年立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皇五子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清清圣祖仁——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爱新觉罗·承祜( hù )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ǔ)爱新觉罗·允禶(zàn)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tí),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yìnréng),(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zhǐ) ,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zhēn),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qí),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zuò),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sì),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táng),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é),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zī),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táo),履懿(lǚyì)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xiáng),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雍正即位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禵(tí),恂(Xún)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wú),愉恪(kè)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lù),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xiè),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jì),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yī),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xī),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hù),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qí),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清世宗宪——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爱新觉罗·弘昀,早殇爱新觉罗·弘昐,早殇爱新觉罗·福宜,早殇爱新觉罗·福沛,早殇●清高宗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爱新觉罗·永璜,长子,定安亲王。
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宝亲王侧妃)爱新觉罗·永琏,次子,端慧太子。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时为宝亲王嫡妃)爱新觉罗·永璋,三子,循郡王。
母宝亲王侧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珹,四子,履端亲王,出为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后。
母嘉嫔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琪,五子,荣纯亲王。
母愉贵人珂里叶特氏。
爱新觉罗·永瑢,六子,质庄亲王,出为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后。
母纯妃苏佳氏。
爱新觉罗·永琮,七子,哲亲王。
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爱新觉罗·永璇,八子,仪慎亲王。
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瑜,第九子,早殇。
母嘉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玥,第十子,早殇。
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瑆,十一子,成哲亲王。
母嘉贵妃金佳氏。
爱新觉罗·永璂,十二子,贝勒。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璟,早殇。
母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爱新觉罗·永璐,早殇。
母令贵妃魏佳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庆帝。
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未命名,第十六子,早殇。
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爱新觉罗·永璘,十七子,庆僖亲王。
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清仁宗瑞——颙琰嘉庆长子,未命名,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爱新觉罗·旻宁,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爱新觉罗·绵恺,三子,敦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爱新觉罗·绵忻,四子,瑞怀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爱新觉罗·绵愉,五子,惠端亲王,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清宣宗成——旻宁道光第一子奕纬,生卒时间: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至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寿命:24岁,封爵情况:嘉庆二十四年正月由其祖父嘉庆帝封为多罗贝勒,其父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卒后以皇子例治丧,复追封多罗贝勒,谥“隐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晋为多罗郡王,无子,以从子(载治)为嗣.第二子奕纲,生卒时间: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十月二十三日至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二月初八,寿命:2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顺郡王,谥“与”,无嗣.第三子奕继,生卒时间: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十一月初七日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寿命:一个月,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追封为多罗慧郡王,谥“质”,无嗣.第四子奕詝(咸丰帝),生卒时间: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初九日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寿命:31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六月被其父道光帝密定为皇储,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诏告天下立为皇太子,是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改元咸丰,卒后谥“显”,子2人.第五子奕誴,生卒时间: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十五日至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十九日,寿命:59岁,封爵情况: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正月过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正月晋封与硕敦恪亲王,卒后谥“勤”,子8人.第六子奕(讠斤),生卒时间: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四月初十,寿命:67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与硕恭亲王,后奉旨以与硕恭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忠”,配享太庙,子4人.第七子奕譞,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寿命:51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与硕醇亲王,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十二月光绪帝即位,奉旨以与硕醇亲王世袭罔替,卒后谥“贤”,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宣统帝即位,诏定称号曰皇帝本生祖考醇贤亲王.第八子奕(訁合),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寿命:25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第九子奕譓,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寿命:33岁,封爵情况: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孚郡王,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晋封与硕孚亲王,卒后谥“敬”,无子,奉旨以族子为嗣.●清文宗显——奕詝咸丰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清穆宗毅——载淳同治●清德宗景——载湉光绪●清宣统——溥仪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