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工作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死因监测工作培训 PPT课件

《死亡登记本》、《死亡医学证明书》在市、区疾控中心领取。
三、掌握新生儿、婴儿等死亡情况
掌握社区内所有出生、死亡的新生儿、婴儿 和孕产妇情况,每月填写《婴儿死亡月报表》上 报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婴儿死亡月报表》格式由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
四、核对、补漏
每季度与辖区街道计生部门、派出所核对死 亡数据(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并将核对结果 和补漏人员信息及时上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调查记录(背面)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被调查 者姓名 死因 推断
与死者 的关系
联系地址 或工作单位 调查者 签名
电话号码
调查日期 年 月日
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为根本死亡原因所下的定义是: (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 那些疾病或损伤,或者 (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用途
1、是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公安部门据此办理注 销户口,作为殡葬火化部门进行尸体焚化的依据。
2、是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卫生部门据此计算一系 列的死亡统计指标,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 依据。
3、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证据提交公安、司法部门。 4、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险、遗产等群众性、社会性凭 证及死亡公证。
2.
小 学
3中 .学
大 不 生前工 4. 学 9. 详 作单位
出生日 期
年月日
死亡 日期
实足 年 月 日 时 年龄
死亡 地点
1
医院病 房
2
急诊室
3
家中、赴 院途中
4
家庭病 床
5
其 他
不 9详
常住户口 地址
可以联系的 家属姓名
三、掌握新生儿、婴儿等死亡情况
掌握社区内所有出生、死亡的新生儿、婴儿 和孕产妇情况,每月填写《婴儿死亡月报表》上 报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婴儿死亡月报表》格式由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
四、核对、补漏
每季度与辖区街道计生部门、派出所核对死 亡数据(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并将核对结果 和补漏人员信息及时上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调查记录(背面)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被调查 者姓名 死因 推断
与死者 的关系
联系地址 或工作单位 调查者 签名
电话号码
调查日期 年 月日
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为根本死亡原因所下的定义是: (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 那些疾病或损伤,或者 (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用途
1、是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公安部门据此办理注 销户口,作为殡葬火化部门进行尸体焚化的依据。
2、是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卫生部门据此计算一系 列的死亡统计指标,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 依据。
3、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证据提交公安、司法部门。 4、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险、遗产等群众性、社会性凭 证及死亡公证。
2.
小 学
3中 .学
大 不 生前工 4. 学 9. 详 作单位
出生日 期
年月日
死亡 日期
实足 年 月 日 时 年龄
死亡 地点
1
医院病 房
2
急诊室
3
家中、赴 院途中
4
家庭病 床
5
其 他
不 9详
常住户口 地址
可以联系的 家属姓名
《死因监测培训》演示课件

• 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 第十七条: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
亡后24小时内完成 • 第二十二条:对病程记录进行详细规定,其中包
括死亡记录与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记录死亡时间 应当具体到分钟;死亡原因、死亡诊断;死亡病 例讨论记录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死亡报告是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一部分
2011年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 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
蒙城县 • 2008年12 月1日起为网络报告
• 合肥市、马鞍山市、铜陵市三市根据自身工作发展需要,已经或正在 把监测范围扩大至全市城乡
• 亳州市谯城区已经中止工作 • 缺陷:缺少公开的完整性评价资料
5、专项死因报告—法定传染病死亡报告
• 法定传染病死亡报告是疫情报告系统内容组成 部分,
• 从1950年开始, 一致发展延续到今天。 • 卫生部网站每月公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 •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
• 《安徽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省95%的县(市、区)
• 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慢性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健 全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逐步建成 慢性病综合监测点,规范人口出生与死亡信息管理。
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的依据 。
6、专项死因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 、孕产妇死亡监测
• 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监 测 (“三网监测”),分别开始于1991、1989 和1986年。
• 2006年卫生部对三网的监测点调整。我省城市布 点11个,农村布点24个 。
• 妇幼系统承办,在基层都是医院、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
亡后24小时内完成 • 第二十二条:对病程记录进行详细规定,其中包
括死亡记录与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记录死亡时间 应当具体到分钟;死亡原因、死亡诊断;死亡病 例讨论记录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死亡报告是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一部分
2011年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 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
蒙城县 • 2008年12 月1日起为网络报告
• 合肥市、马鞍山市、铜陵市三市根据自身工作发展需要,已经或正在 把监测范围扩大至全市城乡
• 亳州市谯城区已经中止工作 • 缺陷:缺少公开的完整性评价资料
5、专项死因报告—法定传染病死亡报告
• 法定传染病死亡报告是疫情报告系统内容组成 部分,
• 从1950年开始, 一致发展延续到今天。 • 卫生部网站每月公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 •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
• 《安徽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省95%的县(市、区)
• 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慢性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健 全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逐步建成 慢性病综合监测点,规范人口出生与死亡信息管理。
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的依据 。
6、专项死因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 、孕产妇死亡监测
• 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监 测 (“三网监测”),分别开始于1991、1989 和1986年。
• 2006年卫生部对三网的监测点调整。我省城市布 点11个,农村布点24个 。
• 妇幼系统承办,在基层都是医院、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
死因监测工作培训56页PPT

死因监测工作培训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6
《死因监测技术培训》PPT课件

行再编码处理。 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直接用作根本死因 总之,这是一个分步进行,但又是综合的判断外理过程。
37
2021/6/10
修饰规则
选择的死亡原因对于卫生统计 来说,不一定是最有用和信息丰 富的情况。例如:选择了衰老、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等一些 全身性疾病,这并不比选择一个临床 表现、老龄化或疾病的结果更有用。
⑥不要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全身衰”等。
22
2021/6/10
例1:Ⅰ (a)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b) 门静脉高压 (c) 肝硬变
(d) 乙型肝炎
例2:胃癌
23
2021/6/10
例3: Ⅰ (a)肝功能衰竭
(b)胆管梗阻 (c)胰头癌
例4 :Ⅰ (a)外伤性休克
①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 (a)由(b)引起 (b)由(c)引起 (c)由(d)引起;
②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21
2021/6/10
特殊项目
③ (a)行至少要填写一个疾病;
④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a)到(d) 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⑤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 (e)、(f)等行。
29
2021/6/10
特殊项目
2、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指第Ⅰ部分报告的疾病 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间隔时间(时间单位为:分、小 时、天、周、月或年),如询问不清,可以不填。
3、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医院:指第Ⅰ部分报告的主 要疾病最高级确诊的单位。
4、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依据划记;如实行 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X光、心电 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37
2021/6/10
修饰规则
选择的死亡原因对于卫生统计 来说,不一定是最有用和信息丰 富的情况。例如:选择了衰老、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等一些 全身性疾病,这并不比选择一个临床 表现、老龄化或疾病的结果更有用。
⑥不要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全身衰”等。
22
2021/6/10
例1:Ⅰ (a)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b) 门静脉高压 (c) 肝硬变
(d) 乙型肝炎
例2:胃癌
23
2021/6/10
例3: Ⅰ (a)肝功能衰竭
(b)胆管梗阻 (c)胰头癌
例4 :Ⅰ (a)外伤性休克
①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 (a)由(b)引起 (b)由(c)引起 (c)由(d)引起;
②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
21
2021/6/10
特殊项目
③ (a)行至少要填写一个疾病;
④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a)到(d) 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⑤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 (e)、(f)等行。
29
2021/6/10
特殊项目
2、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指第Ⅰ部分报告的疾病 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间隔时间(时间单位为:分、小 时、天、周、月或年),如询问不清,可以不填。
3、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医院:指第Ⅰ部分报告的主 要疾病最高级确诊的单位。
4、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依据划记;如实行 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X光、心电 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死因监测培训课件-防备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协同应对策略
与其他公共卫生领域协 同制定应对策略,提高 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针 对性。
整合数据资源
将死因监测数据与疾病 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 数据整合,提供全面的 公共卫生信息。
跨学科研究合作
促进跨学科研究合作, 共同探究死因监测与公 共卫生的内在联系和发 展趋势。
06
案例分析
某地区死因监测案例分析
。
数据不完整
02
部分地区或医疗机构可能未报告或漏报死因数据,导致数据不
完整。
数据不一致
03
不同地区或医疗机构使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导致数据不一致
。
数据分析问题和挑战
数据分析方法不科学
数据分析方法可能存在缺陷或不科学,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数据分析结果解读错误
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可能存在偏差或误解,导致误导决策。
05
死因监测的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对死因监测的影响
1 2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死因监测数据进 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远程监测技术
发展远程监测技术,实时收集和传输死因数据, 减少数据延误和失真。
3
智能化报告系统
建立智能化报告系统,自动识别和分类死亡病例 ,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效率。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基于死因监测数据,制定针对主要死因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评估健康干预措施效果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的死因监测数据,评估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
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医疗机构通过分析死因监测数据,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救治水平。
04
死因监测中的问题和挑战
数据质量问题和挑战
数据不准确
01
与其他公共卫生领域协 同制定应对策略,提高 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针 对性。
整合数据资源
将死因监测数据与疾病 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 数据整合,提供全面的 公共卫生信息。
跨学科研究合作
促进跨学科研究合作, 共同探究死因监测与公 共卫生的内在联系和发 展趋势。
06
案例分析
某地区死因监测案例分析
。
数据不完整
02
部分地区或医疗机构可能未报告或漏报死因数据,导致数据不
完整。
数据不一致
03
不同地区或医疗机构使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导致数据不一致
。
数据分析问题和挑战
数据分析方法不科学
数据分析方法可能存在缺陷或不科学,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数据分析结果解读错误
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可能存在偏差或误解,导致误导决策。
05
死因监测的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对死因监测的影响
1 2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死因监测数据进 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远程监测技术
发展远程监测技术,实时收集和传输死因数据, 减少数据延误和失真。
3
智能化报告系统
建立智能化报告系统,自动识别和分类死亡病例 ,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效率。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基于死因监测数据,制定针对主要死因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评估健康干预措施效果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的死因监测数据,评估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
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医疗机构通过分析死因监测数据,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救治水平。
04
死因监测中的问题和挑战
数据质量问题和挑战
数据不准确
01
死因监测报告管理培训课件

03
通过建立数据审核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校验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的及时性控制
及时性定义
死因监测报告的及时性是指报告内容能够及时更新,反映最新的 情况。
监测报告的及时性要求
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提交和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 性。
及时性控制的实现方法
通过建立高效的报告收集和审核机制,优化数据处理流程,提高工 作效率,确保报告的及时性。
报告的重要性
反映地区健康状况
死因监测报告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居民的健 康状况,包括主要死亡原因、死亡年龄分布
等信息,为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依据。
预防和控制疾病
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考核和监督,可以 促进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减
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对死亡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跟 踪一些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采取针对性 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支持。
关领域的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影响了监测报告的质量和
效率。
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加 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引入人工 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数据 采集、处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
性。
移动化、远程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 来的死因监测报告管理将更加移 动化、远程化,方便快捷地进行
为制定新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提供给政府部门作为决策依据
提供关于公共卫生问题 的信息和建议
监测公共卫生系统的绩 效和质量
01
02
03
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 生政策和计划提供参考
04
为政府部门评估公共卫 生资源和投入的有效性 提供依据
06
死因监测培训(共51张PPT)

I51.6 心血管疾病 未特指 I51.9 心脏病 未特指
I46.* 心脏停搏
I48 心房纤颤和扑动
I47.* 阵发性心动过速
〔看作是肝衰、呼衰及肾衰情况〕
编码为J96.*、K72.*或者编码范围为N17-N19
10.不可作为根本死因的情况
看作是死因编码不准确: 〔1〕肿瘤: 继发性或位置不明确恶性肿C76.*、C80.* C97.*
死因监测使用技能培训
2021年5月
死因监测
1、报告对象 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3、医疗机构死亡个案填报 4、报告内容 5、报告程序和时限 6、?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1、报告对象
临床表现的编码是S—T段的不能做为根本死因。 各科室指定专人每天收集、整理、核查本科室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登记?居民死亡登记表?,将证明书及时报送公共卫生科; b) 肺气肿
6、?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格式 根本填写要求
一般工程的填写
死亡原因的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格式
根本填写要求
1、按照全省统一的死亡证明书的根本格式及填写要求,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 错项。
2、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红笔或铅笔书写。 3、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不得随意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
根本死因:三期梅毒〔A52.9〕
例:Ⅰ〔a〕慢性心肌炎 〔b〕急性心肌炎
根本死因:急性心肌炎〔I40.9〕
3.修饰规那么
规那么F.后遗症
例:Ⅰ〔a〕脑积水 〔b〕结核性脑膜炎
根本死因:结核性脑膜炎的后遗症〔B90.0〕
例:Ⅰ〔a〕坠积性肺炎 〔b〕偏瘫
〔c〕脑血管意外 根本死因: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I69.4〕
死因监测技术培训培训课件

3
二、死亡信息管理
1、死亡信息的审核
*医疗机构自查;
*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网络审核报告信息。
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孕产妇和5岁
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
对于核实无误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应于7天内通
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
*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根
I10 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 当报告为…的初始前因时:I51.4I51.9(心脏病的并发症和不明确表 述),编码到I11.-(第一卷P395) I11 高血压性心脏病
I11.0 高血压心脏病 伴有心衰(第一卷P381 )
死因监测技术培训
28
规则D:特异性
用特异的诊断替换一般诊断。
当选择的原因以一般性术语描述了一种情况,而在证明书
总原则 (首先应用的规则) 选择规则 (随后应用的选择规则) 修饰规则 (必要时可进行的修饰)
死因监测技术培训
10
1、总原则
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
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Ⅰ部
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
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
I (a) (b) (c) (d)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注意 R95 (婴儿猝死综合征)不被看作是不明 原因。
死因监测技术培训
22
规则B:琐细情况_(1) 用明确的诊断替换琐细情况。
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不大可能引起死亡的琐 细情况,而又报告了一个更严重的情况(除了 不明原因或另一个琐细情况以外的任何情况), 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就好象琐细情况未曾报 告那样。
4
三、居民死亡推断书的填写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填写 例:如某人因早年的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引起肺气肿, 逐渐引起肺心病导致死亡, 第一联:(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性支 气管炎 根本死亡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肺心病 例:如某人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造成颅内损伤导致死亡, 第一联:(a)颅内损伤,(b)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 根本死亡原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颅内损伤。
死因监测工作培训会议
如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2017年12月28日
1
1
2
2017年死因监测存在问题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注意 主要内容 死亡医学证明系统录入与 ICD编码 死因监测工作评价指标 死因监测工作的评价指标
3 44 5
2018年死因监测工作要求
2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原因: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
9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肿瘤死亡病人的诊断依据:目前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凡是 在医院就诊、身体条件不太差、不是很难取到组织的部位都 会做病理的 。肿瘤病人做手术必做病理,肝癌、胰腺癌、脑 癌如果不手术的话一般不做病理。 肿瘤死亡病人的诊断依据为临床及以下的,在死亡数据库 审核时视为小概率事件,不可以填写。 举例:肝癌保守治疗---“临床+ 理化” 食道癌手术治疗---“病理”
12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因推断的注意事项
7.死亡推断的逻辑性:与性别、年龄有关的疾病,如睾丸癌、 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新生儿(围生儿)死因如吸入性肺 炎、先天性疾病等。报告疾病时要考虑年龄与疾病的逻辑性, 如5 岁以下儿童的自杀,5 岁以下儿童的一些慢性病如 COPD、脑梗死、冠心病、老年痴呆等,10 岁以下60 岁以 上的产科疾病等。 8.疾病之间的联系:在死因链填写中如果同时报告两个以 上的疾病,要考虑疾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若没有联系可报 告在其他疾病部分。
13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调查记录填写举例
例:死者生前于2015年2月份因自觉胸闷、食欲不振至 人民医院就诊检查,CT确诊为肝癌,遂至上海医院就诊,治 疗效果不佳,回家中休养,最终死亡。 I a) 肝癌 1月 Ⅱ 【注】本例发病时间、症状、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治疗 经过基本涉及,如果再加上死者既往疾病史及相关情况(如 是否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史,有无特殊嗜好等),就 很完美了。
10年
E11.9
15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写
有关疾病报告的说明 (1)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说明: (1)破伤风:应报告引起破伤风的原因(例如:新生儿破伤风、产科 破伤风、其他破伤风等)。 2) 败血症:应报告引起败血症的病因(例如:链球菌性败血症、产 褥期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葡萄球菌性败血症)。 3) 病毒性肝炎:不要笼统地填写为“肝炎”,如果“肝炎”是由于 病毒引起的,应明确报告肝炎的性质和分型(例如: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4) 艾滋病:对于由艾滋病造成的传染病、寄生虫病、恶性肿瘤以及 其他特指的疾病,应明确报告。
8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1.生前主要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 最高诊断单位一般为死前生前主要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 不一定是患者死亡的医院。 一般只√一个。 2.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
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 超、X 光、心电图等特殊检查
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死后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来院途中”、“家中”、 “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填写。 一般只√一个
3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第Ⅰ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是必填内容 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临死前的表现不需要填写 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损伤中毒需报告 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时间间隔必须填写
(a)行的是直接造成死亡的严重疾病、损伤或并发症等。不 需要报告临死的方式,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 竭、多脏器衰竭综合征等。 从(b)行起应填写可能引起(a)行或上一行情况的更早的原 因,即 (c)行引起(b)行、(b)行引起(a)行,从而形成一个合 理的顺序。
10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
必须包括:a.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 b.发病时间、 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疾病的演变和治疗经过等; C. 了解并报告死者既往疾病史及相关情况。
调查记录需与死亡链一致,特别是发病时间要一致。
死因推断与根本死因一致
11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因推断的注意事项
1.传染病、职业病不能死后推断; 2.急性心肌梗塞必须有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3.特异性的脑血管病必须有CT、MRI 等诊断报告; 4.肿瘤必须有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5.精神疾病必须有专科医师明确诊断; 6.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必须有 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14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调查记录填写举例 例:死者4年前因食欲减退、胃部不适,在**医院经胃镜 检查确诊为胃癌后进行了胃癌根治术,近半月来出现胃脘部 持续性剧烈疼痛、进食困难,*月*日在家中死亡。死者既往 患2型糖尿病 10年,一直服用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尚可。
推断死因 I a) 无法进食 b) 胃癌 c) Ⅱ 2型糖尿病 15天 4年
4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第Ⅱ部分按程度填写,用于填写与致死疾病无关,但 对死亡有影响。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都须报告,如精神 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等。 ①第Ⅱ部分报告的情况与第Ⅰ部分报告的情况没有必 然的联系,但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而促进了死亡。 ②第Ⅱ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③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
对损伤/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 因。为避免司法纠纷,可以写明提供外部原因者的情况。 例:I a)颅脑损伤 例:I a) 内脏广泛出血,创伤性 b)据家属xxx提供 b)据随行人xxx提供系驾驶 系高楼意外坠落 小汽车意外与卡车相撞 c) c) 例:损伤中毒: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I a) 颅内损伤 1 小时 b) 颅骨骨折 1 小时 c) 行人走在公路边意外被小轿车撞死 1 小时
5
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
例: 疾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I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Ⅱ 高血压 5年 10 年 30 年
Ⅱ 对围生儿死亡,应优先报告围生儿本身严重的疾病 例:I a)败血症 例:I a)感染性休克 b)化脓性脐炎 b)新生儿感染性腹泻 c) c)
6
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填写 例:如某人因早年的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引起肺气肿, 逐渐引起肺心病导致死亡, 第一联:(a)肺心病,(b)肺气肿,(c)慢性支 气管炎 根本死亡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肺心病 例:如某人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造成颅内损伤导致死亡, 第一联:(a)颅内损伤,(b)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 根本死亡原因: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 第二、三、四联“死亡原因”:颅内损伤。
死因监测工作培训会议
如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 2017年12月28日
1
1
2
2017年死因监测存在问题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注意 主要内容 死亡医学证明系统录入与 ICD编码 死因监测工作评价指标 死因监测工作的评价指标
3 44 5
2018年死因监测工作要求
2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原因: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
9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肿瘤死亡病人的诊断依据:目前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凡是 在医院就诊、身体条件不太差、不是很难取到组织的部位都 会做病理的 。肿瘤病人做手术必做病理,肝癌、胰腺癌、脑 癌如果不手术的话一般不做病理。 肿瘤死亡病人的诊断依据为临床及以下的,在死亡数据库 审核时视为小概率事件,不可以填写。 举例:肝癌保守治疗---“临床+ 理化” 食道癌手术治疗---“病理”
12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因推断的注意事项
7.死亡推断的逻辑性:与性别、年龄有关的疾病,如睾丸癌、 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等。新生儿(围生儿)死因如吸入性肺 炎、先天性疾病等。报告疾病时要考虑年龄与疾病的逻辑性, 如5 岁以下儿童的自杀,5 岁以下儿童的一些慢性病如 COPD、脑梗死、冠心病、老年痴呆等,10 岁以下60 岁以 上的产科疾病等。 8.疾病之间的联系:在死因链填写中如果同时报告两个以 上的疾病,要考虑疾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若没有联系可报 告在其他疾病部分。
13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调查记录填写举例
例:死者生前于2015年2月份因自觉胸闷、食欲不振至 人民医院就诊检查,CT确诊为肝癌,遂至上海医院就诊,治 疗效果不佳,回家中休养,最终死亡。 I a) 肝癌 1月 Ⅱ 【注】本例发病时间、症状、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治疗 经过基本涉及,如果再加上死者既往疾病史及相关情况(如 是否有慢性**肝炎、肝硬化史,有无特殊嗜好等),就 很完美了。
10年
E11.9
15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写
有关疾病报告的说明 (1)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说明: (1)破伤风:应报告引起破伤风的原因(例如:新生儿破伤风、产科 破伤风、其他破伤风等)。 2) 败血症:应报告引起败血症的病因(例如:链球菌性败血症、产 褥期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葡萄球菌性败血症)。 3) 病毒性肝炎:不要笼统地填写为“肝炎”,如果“肝炎”是由于 病毒引起的,应明确报告肝炎的性质和分型(例如: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4) 艾滋病:对于由艾滋病造成的传染病、寄生虫病、恶性肿瘤以及 其他特指的疾病,应明确报告。
8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1.生前主要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 最高诊断单位一般为死前生前主要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 不一定是患者死亡的医院。 一般只√一个。 2.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
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 超、X 光、心电图等特殊检查
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死后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来院途中”、“家中”、 “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填写。 一般只√一个
3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第Ⅰ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是必填内容 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临死前的表现不需要填写 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损伤中毒需报告 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时间间隔必须填写
(a)行的是直接造成死亡的严重疾病、损伤或并发症等。不 需要报告临死的方式,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 竭、多脏器衰竭综合征等。 从(b)行起应填写可能引起(a)行或上一行情况的更早的原 因,即 (c)行引起(b)行、(b)行引起(a)行,从而形成一个合 理的顺序。
10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
必须包括:a.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 b.发病时间、 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疾病的演变和治疗经过等; C. 了解并报告死者既往疾病史及相关情况。
调查记录需与死亡链一致,特别是发病时间要一致。
死因推断与根本死因一致
11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因推断的注意事项
1.传染病、职业病不能死后推断; 2.急性心肌梗塞必须有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3.特异性的脑血管病必须有CT、MRI 等诊断报告; 4.肿瘤必须有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5.精神疾病必须有专科医师明确诊断; 6.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必须有 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14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死亡调查记录填写举例 例:死者4年前因食欲减退、胃部不适,在**医院经胃镜 检查确诊为胃癌后进行了胃癌根治术,近半月来出现胃脘部 持续性剧烈疼痛、进食困难,*月*日在家中死亡。死者既往 患2型糖尿病 10年,一直服用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尚可。
推断死因 I a) 无法进食 b) 胃癌 c) Ⅱ 2型糖尿病 15天 4年
4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第Ⅱ部分按程度填写,用于填写与致死疾病无关,但 对死亡有影响。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都须报告,如精神 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等。 ①第Ⅱ部分报告的情况与第Ⅰ部分报告的情况没有必 然的联系,但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而促进了死亡。 ②第Ⅱ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 ③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
对损伤/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 因。为避免司法纠纷,可以写明提供外部原因者的情况。 例:I a)颅脑损伤 例:I a) 内脏广泛出血,创伤性 b)据家属xxx提供 b)据随行人xxx提供系驾驶 系高楼意外坠落 小汽车意外与卡车相撞 c) c) 例:损伤中毒: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I a) 颅内损伤 1 小时 b) 颅骨骨折 1 小时 c) 行人走在公路边意外被小轿车撞死 1 小时
5
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
例: 疾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I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Ⅱ 高血压 5年 10 年 30 年
Ⅱ 对围生儿死亡,应优先报告围生儿本身严重的疾病 例:I a)败血症 例:I a)感染性休克 b)化脓性脐炎 b)新生儿感染性腹泻 c) c)
6
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