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应用实例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案例分享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案例分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了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趋势。
它可以将传统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各类技术进行整合,以实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多种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质量。
本文将分享一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1. 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典型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以上海某汽车厂的机器人制造车间为例,该车间采用了5轴多自由度机器人作为装配生产线,实现了车门、车厢、车顶等部分的自动粘接和轨道定位。
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和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2. 智能仓储系统智能仓储系统是一种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效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存储、检索、装载等一系列操作。
例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运中心就采用了该技术,同一仓库内有上千个货位,小车可以在仓库内自由移动,通过激光、声音等多种传感器技术精确定位商品。
并且系统还具备了预防火灾的特种设备,避免了灾害的发生。
3. 工业机器人去无人区勘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勘测领域应用,可以让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勘测任务,避免人员靠近危险区域。
例如,在一些危险的工矿行业中,通常会存在着一些高温、有毒、噪音大等危险无法进行人员勘测的情况,此时机器人就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
湖南威森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发了一套工业机器人无人区勘测系统,用于巡查、灭火、测量以及污水处理等工作。
4.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例如,工厂某机械加工生产线就采用了该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不间断面料裁剪、自动缝合、自动贴边、自动包装等一系列流程。
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威克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了传感器、计算机、机械控制、机器视觉和机器人技术等多项技术,使得生产线性能完善,操作简单而且高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典型实例

1
优势
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品质和可靠性,利于维护和管理,并且有一定的 生态效益。
2
挑战
需要协调多个领域的专业技能和信息,需要对未来市场趋势和新技术有敏锐的洞 察力。
结论和总结
未来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智慧城市崛起,机电一体 化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应用广泛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行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可 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能源等领域。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和高精度 地图,实现自动驾驶,减少 人为事故,提高交通规划的 效率。
智能设施
借助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传感 器,交通设施变得更加智能 化,如自动收费、智慧路灯、 快速充电等。
流量管理
交通监测和分析系统可以帮 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解决交 通拥堵、路况状况和安全问 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优势和挑战
典型实例1:自动化生产线
质量控制
为了生产一致的高质量产品,生产线上使用了 各种传感器、机器视觉技术,以及即时数据处 理软件。
智能机械
生产线使用了各类高效率的机械装备,如机器 人和自动化部件来执行重复性工作。
实时监控
使用先进仪表和监控系统来跟生产量、质量,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典型实例2:智能家居系统
提高质量
优秀的系统设计可以增加 可靠性和一致性,减少错 误率,提高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
综合考虑
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
高效稳定
2
机械、电气、控制等因素。
设计系统要注重功能稳定性,保证机
电作用的高效协同。
3
安全实用
系统设计要符合安全要求,具有便于 维修、保养和更新升级的特点。
机电一体化实践案例

机电一体化实践案例一、机器人焊接在某汽车制造厂中,机器人焊接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工艺。
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机器人可以精确地执行一系列焊接操作,包括点焊、弧焊、激光焊等。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二、自动化生产线在某半导体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加工和组装。
通过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线上的设备可以相互配合,实现产品的自动化检测、传输、加工和包装。
这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电动自行车装配某电动自行车制造公司采用自动化装配线来组装电动车。
通过将机械、电子、信息等技术与传统制造工艺相结合,自动化装配线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车架、电池、电机等各个部件的组装,并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某重型机械制造厂,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种复杂、危险的任务,如切割、搬运、装配等。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五、自动化包装机在某食品生产车间,自动化包装机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设备。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包装机能够自动识别产品、包装材料,并执行包装操作。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保证了包装质量的一致性。
六、数控机床操作在某机械加工厂,数控机床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设备。
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数控机床可以精确地执行各种复杂加工操作,如车削、铣削、磨削等。
这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七、智能电梯控制在某高层建筑中,智能电梯控制已成为重要的设施。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能够根据楼层需求自动调度,并实现快速、平稳地运行。
这不仅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也提高了乘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八、电力系统的监控与维护在某大型工厂中,电力系统的监控与维护已成为重要的环节。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诊断、预防性维护等功能。
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

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将传统的机械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相结合,通过电气、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生产。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包括装配线、加工线等。
通过采用传感器、PLC控制器、伺服电机等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采用数控系统,可以实现机床的自动化控制和加工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采用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可以实现机器人的精准控制和自主运动,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
智能楼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楼宇自动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采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楼宇设备(如空调、照明、安防系统等)的智能化控制和能源管理,提高楼宇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无人驾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通过采用传感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自动控制算法,可以实现车辆的智能导航、障碍物识别和自动驾驶,提高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机械工程的创新和发展。
微型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例子

微型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例子微型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微型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它可以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微型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目标。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微型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例子。
1. 微型化机器人微型化机器人是一种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操作的机器人,它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精确的操作,如微型加工、微型组装等。
微型化机器人通常由微型电机、微型传感器、微型控制器等组成,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微型化操作。
2. 微型化传感器微型化传感器是一种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可以测量微小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微型化传感器通常由微型电子元件、微型机械元件等组成,可以实现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
3. 微型化电机微型化电机是一种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驱动的电机,它可以驱动微型机械、微型器件等进行运动。
微型化电机通常由微型电子元件、微型机械元件等组成,可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驱动。
4. 微型化液压系统微型化液压系统是一种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液压传动的系统,它可以实现微型机械的驱动、控制等功能。
微型化液压系统通常由微型液压元件、微型电子元件等组成,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液压传动。
5. 微型化气动系统微型化气动系统是一种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气动传动的系统,它可以实现微型机械的驱动、控制等功能。
微型化气动系统通常由微型气动元件、微型电子元件等组成,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气动传动。
6. 微型化机械臂微型化机械臂是一种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操作的机械臂,它可以实现微型物体的抓取、移动、放置等功能。
微型化机械臂通常由微型电机、微型传感器、微型控制器等组成,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微型化操作。
7. 微型化机械加工系统微型化机械加工系统是一种可以在微观尺度下进行加工的系统,它可以实现微型零件的加工、制造等功能。
微型化机械加工系统通常由微型电机、微型传感器、微型控制器等组成,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微型化加工。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119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8.1 机器人8.1.1 概述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
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一体化典型产品。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
第二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听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
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
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标的三元机械。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实例

气动手指松开。
任务二:加工单元 ——气动控制回路
气缸的初始状态:
物料夹紧气缸松开,料台伸缩气缸伸出,
冲压气缸缩回。
加工单元气动控制回路工作原理图
当气源接通后,料台 伸出气缸的初始状态 是伸出位置。
任务二:加工单元
——PLC的 I/O 接线图
加 工 单 元 的 I / O 接 线 图
任务二:加工单元 ——顺序功能图
物料有 物料台无 Q0.1 推料 I0.2 推料到位
M0.2 I0.3 M0.3 推料复位 Q0.0 顶料缩回 I0.1 顶料复位 M0.4 I0.0 顶料到位
图4 供料站的顺序功能图
任务一:供料单元
5、参考程序
图5 供料站参考程序
任务二:加工单元
加工单元的基本功能:把该单元物料台上的工件送 到冲压机构下面,完成一次冲压加工动作,然后再送回 到物料台上.
夹紧检 Q0.1 测 M0.3 料台缩 I0.3 回 缩回到 Q0.2 位 M0.4 加工 I0.5 加工下 Q0.0 限 M0.5 夹紧 I0.4 加工上 Q0.0 限 M0.6 夹紧 I0.2 伸出到 M0.7 位 I0.0 物料无
Q0.1
料台缩 回
物料台重新伸出→到位后机
械手指松开
加工单元的顺序功能图
蓝负、棕正
棕
黑
蓝
蓝
棕
图3 供料单元的I功能图
SM0.1 首次扫描 M0.0 I0.5 M0.1 I0.6
在料仓中有工件,各个执 行机构都在初始位置情况下, 顶料气缸的活塞杆推出,压住 次下层工件,推出气缸将把存 放在料仓中的工件推出到物料 台。在推料气缸返回后,顶料 气缸返回,料仓中的工件下移。 只要料仓中有工件,物料台上 的工件被取走,此工作就继续。 在运行过程中,料仓中无工件 或者物料台工件没取走,停止 运行。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其原理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其原理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指的是将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技术与工程方法。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传统的机械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融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监测、控制和调节,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2.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领域的应用案例:2.1 工业制造在工业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智能仓储系统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并且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升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保障设施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服务。
2.3 医疗健康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智能床位、健康监测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4 家用电器在家用电器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厨房设备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供更智能化、安全性更高的家居生活体验,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机电一体化的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主要原理:3.1 传感器与执行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用于感知和采集机械设备的状态,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信息。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提供的信息,通过执行器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3.2 控制器控制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采集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并判断传感器的信号,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执行器,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一行数据打印结束后(以回车符作为行结束命令),字车快速回到初始 位置,此时初始位置传感器动作,将信息送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开始执 行下一行的打印任务,首先给走纸步进电动机发出走纸一行的命令,然后
• 由于打印头每次所能打印的字符最大高度是固定的,在打印大字符时,每 一行无法打印出一行字符,需要多次换行后才能实现,所以打印机每一行
• (2)字车电动机驱动电路。字车电动机在打印过程中通过齿轮和同步带 驱动固定在同步带上的字车左右移动。与走纸电动机一样,字车电动机也 是一个四相步进电动机,其通常采用集成电路驱动,但是仅用单电压供电。 如图7-13所示,脉冲和控制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输出后加在环形分配器74HC 191上,然后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步进电动机运行。
7.1.1 针式打印机简介
图7-2 点阵式字符的形成和列数据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针式打印机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的控制下各部分协 调工作,实现打印头横向左右移动、打印纸纵向移 动以及打印针的击打等任务,将计算机传送来的数 据打印在纸上,同时对打印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 检测等。针式打印机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由于执行电动机是步进电动机并且没有反馈部分, 因此,它的控制系统属于开环控制系统。针式打印 机的组成如图7-3所示,主要由机械部分和电路部分 组成。
• 另外,微处理器还要执行打印机的状态检测。开机后首先自检,如果自检 不能通过,则进行相应的报警处理。在打印过程中,每打印一行的任务之 前,先进行打印机的状态检测,包括打印头初始位置检测、纸尽和纸张检 测、打印头温度检测等。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4)打印针驱动电路 • 针式打印机是通过打印针击打色带来完成打印任务的,而打印针的击打动
图7-4 针式打印机字车传动机构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2)走纸传动机构
• 走纸步进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机 构后驱动摩擦滚轮,通过摩擦滚 轮的摩擦将打印纸移动到需要打 印的行位置上。对于两边有孔的 专用打印纸,则是借助走纸链轮 的齿穿过打印纸的孔来实现走纸。 走纸的方式较多,根据纸张的传 动方式分为摩擦式和链轮式两种, 而根据纸张的行走方式又分为卷 绕式和平推式走纸方式。在此仅 介绍摩擦式。如图7-5所示为摩擦 式走纸传动机构原理图,走纸步 进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后驱动摩 擦轮运转,为了防止误差导致打 印质量下降,采用双齿轮错齿法 消除误差。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3)主控计算机 • 打印机的主控计算机通常用单片机组成,其本身就是一台
完整的计算机,因此,除打印头、字车和走纸控制外,也 有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I/O电路等。 微处理器控制着打印机的所有动作和功能,不仅要完成对 打印数据的加工处理和控制机械部件的协调动作,还要根 据选择面板的功能对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及显示。所有这些
图7-5 针式打印机走纸传动机构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2.电路部分 • 电路部分包括接口电路、状态检测电路、主控计算机、打印
针驱动电路、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操作面板与状态指示电 路和电源7个部分,如图7-6所示。
图7-6 针式打印机组成原理图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1)接口电路
7.2.1 VCD影碟机的基本结构
• 7)电源
• 针式打印机由于功耗较大,故均采
用开关电源,将220 V交流电压转变
成打印机各部件使用的直流电压,
如+5 V、+12 V、+24 V等。
图7-14 打印机键盘操作的状态显示电路
7.2 视频播放机VCD 7.2.1 VCD影碟机的基本结构
• 视频播放机(vidio CD,简称为VCD)是一种典型 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将光盘上存放的MPEG-1标 准编码的运动图像及伴音数据解码并重放。它包括 机械部分和电路部分。机械部分的作用是完成光盘 的装卸、旋转和激光头的聚焦、进给等作用。电路 部分则主要是通过激光头读取光盘上的数据信息, 一方面将数据送到解码部分进行音频和视频的解码, 得到音频和视频信号;另一方面由微控制器接收激 光头的信号,控制激光头的聚焦和进给等伺服控制, 同时根据面板或者遥控操作实现光盘的装卸和驱动 控制。如图7-15所示为VCD的结构框图。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图7-12 走纸电动机驱动电路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图7-13 字车电动机驱动电路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6)操作面板与状态指示电路
• 针式打印机的操作面板上有按键和 状态指示灯。用户可以通过状态指
示灯了解打印机的状态,通过按键 进行一定的控制。如图7-14所示, 通常设置电源、准备好、联机和纸 尽4个LED指示灯,LED与限流电阻 串联,显示打印机的状态。
7.1.1 针式打印机简介
图7-1 针式打印机击打原理图
如图7-2所示为一个9针打印头在打印一个“5”和“A”字符时9根打印针的动作情 况,每一根打印针需要用一个驱动线圈,当线圈通电时,实现击打,所以在打印 “5”的第1列时,数据为111001000,第5列时为101000000,第9列时为100111000。 这些数据的组合称为“5”的字形码。实际上,由于字形码有8×8、16×16等格式, 所以只有8根针动作,并且按照反码表示,则“5”的字形码按列就是00011011、1 1111101、…,用16进制表示为1B、FD、…。
3~5倍的反向电动势,会导致开关管损坏,为此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如采用续流保护。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图7-11 打印针驱动电路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5)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
• • (1)走纸电动机驱动电路。走纸电动机在打印过程中通过齿轮或摩擦轮
驱动纸张向前移动,实现打印的换行动作。通常使用的走纸电动机都是四 相步进电动机,为了提高打印质量,其驱动采用双电压驱动。如图7-12所 示,从门阵电路E05A09BA输出了四相驱动信号,经过功率放大管VT39、 VT40、VT41和VT42驱动步进电动机的相绕组。门阵电路E05A09BA的PO T3输出了高低压切换信号,在开始启动瞬间,VT29和VT43导通,步进电 动机绕组中加入35 V电压,启动后VT29和VT43截止,由5 V经过VD44供
7成框图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1.机械部分 • 针式打印机的机械部分包括字车传动机构、走纸传动机构、色带传动机
构和打印头等几部分。 • 1)字车传动机构 • 如图7-4所示为针式打印机字车传动机构,步进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后驱
动同步带,同步带上固定有装着打印头的字车。因此,步进电动机的旋 转运动驱使打印头水平横向移动,将打印头移动到需要打印的位置,等 待打印针的击打动作。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图7-7 针式打印机和计算机之间通信接口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2)状态检测电路 • 为了保证打印机的正常运行和打印质量,针式打印机通常用多个
传感器来检测打印头的初始位置、是否缺纸、打印头是否过热、 打印纸的薄厚等。 • (1)打印头初始位置检测电路。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打印头需 要一个参考位置来确定字符的位置,该参考位置称为初始位置, 位于打印头运行的左侧极限位置。如图7-8所示为LQ-1600K的打 印头初始位置检测电路,它采用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当打印头移 动到左侧时,打印头上的一块片状物挡住光线,光敏三极管截止, 输出为高电平,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确定出初始位置,开始
机电一体化技术
第7章 应用实例
7.1 针式打印机 7.1.1 针式打印机简介
• 针式打印机是使用较早且应用广泛的一种办公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又称为撞击式打印机。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用复写纸复写,完成打印 功能的是打印头内部的多支金属打印针(常见的为24针和9针),打 印头在纸张和色带上运动,当指定的打印针到达指定的位置时,便会 在电磁铁吸合的作用下击打色带,使色带上的色素印在纸上形成一个 色点,如图7-1所示。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多根打印针共同动作形成 若干个色点,由这些色点在纸上形成文字或图画。针式打印机有单色 和彩色两种,单色式仅有一种色带,而彩色针式打印机有4个不同颜 色的色带,在打印的过程中根据颜色命令来变换不同颜色的色带,多 种颜色的点阵组合形成了彩色图案或文字。
• 打印头每打印一行就会到达初始位置一次,当打印头离开初始位 置后,光敏三极管接收光线导通。经过微处理器对信号处理而得 知打印头是否处在初始位置。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图7-8 LQ-1600K的打印头初始位置检测电路
7.1.2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 (2)纸尽及纸张检测电路。打印 机在打印前需要进行纸张有无的检 测。当没有纸张时,打印机纸尽指 示灯发光,打印机停止动作。如图 7-9所示为LQ-1600K的纸尽及纸张 检测电路,它采用常闭型簧片开关 作为纸尽传感器。当有纸时,打印 纸压住簧片开关,开关断开,输出 U的PA1端口,打印机正R常65送工至作C。P 当打印机纸尽时,簧片开关恢复到 原来的闭合状态,PA1端接收到低 电平信号,控制打印机停止当前的图7-9 LQ-1600K打印机的纸尽及纸张检测电路 打印并报警,纸尽传感器安装在摩 擦滚轮下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