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知识点牛老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江南学校李友峰
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一、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二、单元重点:
建立1小时、1分钟、1秒的时间观念。
三、单元难点: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进率是60而不是100)。
四、单元知识点:
1、认识秒
2、知道1分=60秒
3、时刻的读法与写法
4、感受1分钟、1小时的长短
5、时间间隔的计算
五、单元易错题
1、单位换算
30秒+90秒=()分 1时20分-30分=()分
48秒+55秒=()分()秒 320分=()时()分
2、时间的计算
(1)4:50开始,5:10结束。
经历多长时间?
(2)3:20开始,8:10结束。
经历多长时间?
(3)学校8:30上课,明明从家到校需要45分钟,他应该最迟什么时候从家出发?
(4)三个好朋友约定去郊游,早上8:00集合,到达郊外时间是9:30。
他们
集合的时间离汽车出发还有25分钟,他们什么时间出发?他们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素材积累】
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摘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一年级时分秒的认识

一年级时分秒的认识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突破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间难点: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本课知识比较抽象,结核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激情导入,设计动画课件来教学。
学法:在课件所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师生齐准备
教师:课件,钟表模型,钟面图片。
学生:钟表模型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数学认识基本的时间单位

数学认识基本的时间单位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数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数学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包括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和年,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秒(Second)秒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通常用s表示。
它定义为铯-133原子振荡中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
秒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用来计算短暂的时间间隔,比如说倒计时、快速运动的速度等等。
2. 分钟(Minute)分钟是由60秒构成的单位,通常用min表示。
分钟常用于计算较短的时间段,比如说会议、旅行时间、甚至是烹饪食谱中的步骤时间。
3. 小时(Hour)小时是由60分钟构成的单位,通常用h表示。
小时通常用于计算较长的时间段,比如说工作时间、电影时长、飞行时间等。
4. 天(Day)天是由24小时构成的单位,通常用d表示。
天常用于计算较长的时间段,比如说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整个工作日或者在一个地方的停留时间。
5. 周(Week)周是由7天构成的单位,通常用wk表示。
周通常用于计算每周的工作日、学校课程、以及循环周期等。
6. 月(Month)月是由几种定义构成的时间单位,通常用mo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是日历月,也就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作为一个月的定义。
然而,从数学角度来看,月并非固定的时间单位,因为月亮的运行轨道是不规则的。
因此,在科学研究或财务上,常用平均月份作为一个月的定义,平均月份为30.44天。
7. 年(Year)年是由几种定义构成的时间单位,通常用yr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是日历年,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作为一个年的定义。
然而,类似于月份,从数学角度来看,年并非固定的时间单位,因为地球的公转速度是会发生微小变化的。
因此,在科学研究或财务上,常用平均年份作为一个年的定义,平均年份为365.24天。
综上所述,数学提供了我们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和年。
《时、分、秒认识》教案

《时、分、秒的认识》教课方案第一节时分的认识和它们之间关系教课目的知识和技术联合详细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 1 时=60 分。
让学生经过体验 1 小时、 1 分钟的时间的长短,初步成立 1 小时和 1 分钟的时间看法。
过程和方法初步体验时、分的实质意义,成立初步的时间看法,浸透数学模型思想。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联合详细实例,感觉时间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养成恪按时间、珍爱时间的优秀习惯。
要点难点要点:成立 1 小时、 1 分钟的时间看法。
难点:经过详细案例和实践活动,成立 1 小时、 1 分钟的时间看法。
教课方案一、激趣导入,引出新知师:哪位同学知道天安门的国旗每日什么时辰升起?请同学们议论沟通,而后再说一说。
生:每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天安门开始升国旗。
师:对,每日日出的时辰,就是升国旗的时辰。
时辰就是某一时间。
设计企图:让学生察看情形图,引出时辰,并让学生理解时辰的含义,而后以看图发言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研究,学习新知例 1,认识时、分。
1、师:请同学们察看钟表,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生: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还有12 个数字和一个个小格。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钟面上的12 个数字把钟面分红了12 个大格,小格有 60 个。
时针走一个大格的时间是 1 时,分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分。
(板书:时针走 1 大格的时间是 1 时,分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分。
)2、师:在人们平时生活中习惯把 1 时叫做 1 小时, 1 分叫做 1 分钟,你知道 1 小时有多长吗?小红:一节课加一个大课间是 1 小时。
小亮:从我家坐汽车到保定需要 1 小时。
小刚:夏季正午要睡 1 小时。
3、师:我们知道了 1 小时有多长,那 1 分钟又有多长呢?下边我计时,同学们数数,看你 1 分钟能从 1 数到几。
小红:我数到了135。
小亮:我数到了149。
小刚:我数到了152。
《时、分、秒》教案

《时、分、秒》教案《时、分、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
(三)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正确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非整时的时间。
教具和学具教具:有时针、分针的教具钟面,带有秒针的石英钟,书上起床、上课、睡觉时间的三幅图。
学具:带有时针、分针的`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早上什么时间从家里出来到校上课?晚上几点上床睡觉?晚上几点看动画片?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师说: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是学会了看钟表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时间单位——时、分、秒。
板书课题“时、分、秒的认识”。
教师这儿有3幅图,是咱们班班长每天主要的作息时间。
(展出3幅图P70)师问:第一幅图画的是在干什么?几点钟起床?(上午6时30分起床)师说:对,从不睡懒觉。
师问:第二幅图画的是在干什么?几点钟上课?(上午8时上课)师说:他上学从不迟到。
师问:第三幅图画的是几点钟在干什么?(晚上9时睡觉)师说:他从不贪玩,每天按时休息,以保证第二天更好地学习,我们要向来学习,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学习新课1.认识钟面教师出示没有秒针的教具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数一数:钟面上有多少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大格?(板书: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几个相等的小格?(板书:5个小格)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一共有60个小格)看一看:钟面上有几根针?都是什么样的?师说:短粗一点的针,我们叫它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板书:短粗——时针细长——分针学生在自己的学具钟面上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同桌互相看一看。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01:认识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知识点02:体验时间的长短眨一下眼是1秒。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知识点03:时、分、秒之间的换算1分=60秒 1时=60分知识点04: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思路一:数格子,看钟面,数分针经过的格子再计算思路二:用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计算到达的时刻或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出发时刻+经过的时间出发时刻=到达时刻-经过的时间考点01:秒的认识1.(2022三上·蓬江期中)三个同学赛跑,丁丁用了105秒,奇奇用了80秒,格格用了96秒,()跑得最快。
A.丁丁B.奇奇C.格格【答案】B【完整解答】解:105秒>96秒>80秒,奇奇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路程相等,用的时间最少的跑得最快。
2.(2022三上·兴仁月考)在100米短跑比赛中,小娟用了16秒,小丽用了14秒,小兰用了15秒。
()是第一名。
A.小娟B.小丽C.小兰【答案】B【完整解答】解:16>15>14,所以小丽跑得最快,即是第一名。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本题判断三位同学所用时间的长短即可得出答案,故此解答。
3.(2022三上·微山期末)秒针走4个大格,在这段时间内,你可以完成的事情是( )。
A.跑完400米B.写出自己的名字C.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答案】B【完整解答】解:秒针走4个大格,表示20秒,可以做的事情是写出自己的名字。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所以秒针走4个大格是20秒。
选项A,跑完400米大约需要60秒到70秒之间;选项B,20秒可以写完自己的名字;选项C,吃一顿丰盛的晚餐需要20分钟。
本题据此判断。
4.(2022三上·蓬江期中)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5”,经过了15秒。
三上1(时、分、秒)

时、分、秒
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R· 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培养学 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理解1分=60秒。
一、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计量这样 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时 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 认识这个新朋友。
因为都是7时多,我 们直接用减法计算。
分析与解答
因为都是7时多,我 们直接用减法计算。 45-30=15(分) 拨一拨表,验 证一下。
回顾与反思
这些方法虽然解决了 我们的问题,但解答 的对不对呢?
回顾与反思
这些方法虽然解决了 我们的问题,但解答 的对不对呢?
30+15=45(分), 7:30过15分钟就是7:45 。 解答正确。 45-30=15(分)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课后作业
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R· 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 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学习重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一、引入新课
猜谜语: 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 圈,高个走半天。
【打一常见物】
大约每天睡9 ( )
系红领巾大 约需要 20( )
做熟饭大约 需要 25( )
3. 谁是冠军?
姓名 成绩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小明 15秒 小刚 18秒 小亮 16秒
小军 17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精选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篇1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2、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1分=60秒”;3、通过对秒的体验、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同学们,在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一天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把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让我们再重新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火箭马上就要发射了,我们一起跟着倒计时。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有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同学们才这么激动和兴奋。
同学们,我们刚才倒数的5、4、3、2、1用的什么时间单位?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需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
板书:秒的认识。
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二、学习新知:1、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秒,咱们看看钟面上哪根针是表示秒的?请看大屏幕,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说说看。
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秒针是怎么走的?(一小格一小格的走的)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呢?(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多说几遍。
板书。
咱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一个手势来表示1秒这个时间呢、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2、一秒的价值。
一秒很短一下就过去了,其实1秒钟能干好多事情呢。
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一看。
想不到吧,短短的一秒钟那么有价值,不仅如此有时候一秒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8页例3、例4及第108~109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
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各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
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说一说:1时等于多少分?
(3)汇报。
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
(4)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板书课题:1时有多长。
二、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
教学例3。
(1)说一说:1时有多长?
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
(2)想一想,议一议: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1时?学生充分表述。
三、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例4。
(1)教师: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
教师: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
(2)听一听,说一说。
①教师: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
②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滴答声)教师指出:“时钟滴答1次是1秒。
”
(3)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
分组观察钟面:
①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②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了多少格?
思考: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板书:1分=60秒。
教师:秒可用s表示。
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
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
(1)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4题,填一填。
(2)户外活动,完成第108页第2题,走10步大约用了几秒?
(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
五、课堂总结
【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9~110页的例5、例6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学生齐声答道:8时。
(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教师: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
教师: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4时半)学生们大声答道:4时30分(4时半)。
教师:(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学生高声答道:大约7时。
教师: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拨动指针到2时55分)
教师:对!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
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
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能再具体一点吗?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2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
2、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
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
教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例如:2时55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
教师示范:2时55分,2:55,并说明意思。
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
4、教学例6
学生独立把例6的空填在书上,完成后交流。
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110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0页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