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樊文芳)思维导图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附思维导图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附思维导图第一篇: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附思维导图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附思维导图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芥末堆4月20日讯,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从建设应用到融合创新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表示,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并引发广泛讨论猜测。
教育信息化2.0与1.0有何区别?杜占元认为,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引入外部变量的话,那么,2.0就是要把这些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
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曾于今年一月撰文表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提出两个阶段的构想:♣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新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
他认为,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引发教育的深层变革。
“教育信息化1.0向2.0时代转变,即从重点关注量变向重点关注质变转变;从强调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向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转变。
”教育信息化2.0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在本月17日举办的“新技术支持未来教育展示观摩”活动上,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表示,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1.教育资源观转变。
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思维导图与概念构架

概念构架的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
实践案例:某学校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和概念构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
案例二:跨学科项目中的应用
跨学科项目: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应用: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构架: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跨学科知识
案例三:教师备课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教师备课中的作用: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提高备课效率
概念构架在教师备课中的作用: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分析:某教师在备课中使用思维导图和概念构架,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践操作: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和概念构架进行教师备课
案例四: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跨学科融合加深理解与实践
思维导图与概念构架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跨学科融合如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跨学科融合如何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
跨学科融合对思维导图与概念构架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思维导图与概念构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与概念构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概念构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运用思维导图与概念构架,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与实践
05
案例一:学科课程中的应用
学科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等
思维导图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
激发创造力
浅谈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置

教师发展JIAOSHI FAZHAN 教师•TEACHER2020年9月Sep .2020浅谈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置邹欣欣(岳阳广播电视大学,湖南岳阳414000)摘要:培训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的重要保证。
培训课程的设置要树立以中小学教 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形成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知识课程等在内的培训课程体系。
在培训课程具 体实施时要结合教学案例加强教学理论培训,重视教学实践、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课程的开设。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化发展需求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6-17文章编号:1674-120X (2020 ) 25-0116-01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内,通过持续的专 业训练,习得和提高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 现职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养,成为一个良好的教 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基于此,培训课程的设置和 实施必须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
―、培训课程设置的理念要根据成人教育理论以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整体设计中小学 教师培训课程,坚持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相结合 的原则,突出针对性、专题性、前沿性和实效性,构建开放、参与、研修、实践的培训课程体系。
同时,也应注重教师综 合素质的培训,包括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研究能力、校本培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等,突出培训的实践性,以增强培训内容和模式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
二、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在学校教育的课程设计中曾经有三种课程设计模式产 生较大的影响,即“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环境模式”,其中"目标模式”同样适用于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
培训课 程是培训目标实现的载体,课程设置与培训目标间的一致性 是保障培训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教师思维导图培训计划(3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思维方式。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力。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使教师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
2. 培养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备课和课堂管理的能力。
3. 提高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4. 增强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三、培训对象1. 全体在职教师。
2. 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机构等教师培训人员。
四、培训时间1. 培训周期:2个月。
2. 每周培训时间:2小时。
五、培训内容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的发展历程- 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2. 思维导图制作技巧- 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思维导图的软件应用(如MindManager、XMind等)3.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备课中的应用- 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批改中的应用4. 思维导图在知识整理、分析和创新中的应用- 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 思维方式的拓展- 创新能力的提升5. 思维导图与学生互动- 课堂氛围的营造- 学生兴趣的激发-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六、培训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思维导图的理论知识、应用技巧和成功案例。
2. 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教师的思维导图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提高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法:组织教师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技巧。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思维导图教学设计、备课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讨论,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5. 课后作业法:布置相关作业,要求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检验培训效果。
七、培训评估1. 出勤率:确保参训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课。
教师资格证 - 教育知识思维导图

教育的严生与发展”教育”一词最阜见于《孟子·尽心上》教育的含义|(广义的精:凡是阳人的知识和麟、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局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脯瞅瞅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芽、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锦耍的人的活动.教育者>主导地位|教育的基本要紊句黝韬i主体地位放育影响放育不是本能本质属性斗被育是一种奇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i是教育区别于真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属性y-{永恒性二、人存在,教育就存在社会属性�;历史性句不同历史阶段,教育有不同的特点相对独立性L丁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生吻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二人物:利托尔话、沛西·能〉口诀:本能笠利西起源巧,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极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慧识模仿”.(-' 人物:孟禄、口诀:心理仿孟禄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人的发展需要.〉人物:如快了斯基、凯洛夫、口诀:米凯凌劳动原始社会1.唯一一个无阶级性、无等级性J2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1.真奇阶级性、等级性;2与生产劳动徊脱寓./ 豆朝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学校中国放育内容:六艺古希腊斯巴这:培养军人与武士;雅典:文艺,培养奴隶主后代AZ社隶奴li、,-A霄一社一牟LV一,4E吉一E’’’’’’-|-i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放育内容:四书五经封建社会西方放会学校的数育内容:乞艺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旱起源于德国教育的终身化• 活到老,学到老1发展1近现代社会|全民多现身|放裔的全民化臼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j极富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m放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学的严生与发展萌芽阶段,.中国古代、世界古代第一本论述数育专著《学记》μ”逝而弗呈苦,强而弗仰,开而弗这“阙霖了启发式原则孔子《ie语》孔子短中国启发式教学的开创者.(己落实)H不愤不启,不佛不发ω体现了启发位原则苏格拉底”产婆术”(-\西方最旱的启发式放育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世界数青史上第一部研究放学法的专著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专+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提出H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大数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系统论述班级搜课制观点泛管教育现代极育学之父、科学数育学之父、传统数育代表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法一步规范.. 一原则·:教育位教学原则,智育德育相结合赫尔巴特)I r l二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I f 观点乍I f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传统三中心,教师在课堂中教教材)|创立阶段|=|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1发展阶段|-康德、最旱在大学里讲摆放育学这门课程现代欲言代表人社威观点‘ 儿童(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新三中心,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掌撞直接经验)《爱弥儿》卢梭观点; 自然主义教育《教育漫话》洛克\观点自刷、绅士教育科学知识最奇价值斯宾嚣〉观点斗课程作为专业术语A放育预备生活说马卡连何二《教育诗》二;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数裔学:;/凯洛夫·'.《教育学》的世界上最旱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科作杨贤江_\《新款育大纲》�-' 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敏裔学蒋{乍赞可夫: 发展位教学理论培根百提出,组斯来实现,巴特来规范,康德来讲搜\现代放育理论的发展f布色纳: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j瓦根舍困、范例数学理论姆有掌握,纳来结掏.瓦很拢范例.高度赞发展,全面和谐好斯基苏德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盹姆;掌担学习理论教育与社会发展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与生产力(经济)的关系,.教育对生产力的促选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放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文化不能决定放育,只能影响放育决定放育的发展水平生严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放育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严的基本途径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放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数育的权利政治功能放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备种政治人才传递、保存纵向,时间上遗传保存J传播、交流〉横向,空间上流动,如孔子学院1更新、创造严创新学校文化\选择、提升马如“职员精华,去莫糟柏”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教育与人的发展顺序性含义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囱低级到离级、由简单到复杂、自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按照发展的序列溢行施蚁,做到循序i辄搓,“梭苗助t是”和“陵节而施”都是萄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启示含义凸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启示教育不能锅”一刀切”H一锅策”,不能对儿童施予”成人化”放育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牢龄阶段变化不平衡(同-方面不匀淫,如身高)臼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l:J不平衡性启示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时期不同(不同方面不同步,如心理/笠理系统)教育耍适时而款,抓关键期亘补性-身体某-万面的机能受损或者缺失时,可通过宾他方面的超妖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身身亘补)亘补性也存在于笠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身心亘补)启示己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妖蕃救失含义乓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个别差异性L启示〉有的放矢地因材施蚁,”一把钥匙开一也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青侨a积极因素内发论来自人自身的内在黑要|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与依靠外在为l 州论J惊人物:苟子、洛克花生:ξ日婆寻找航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可能性子;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I I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弹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能变现实;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需开了外部环境,再好的遗传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l环境飞i孟母三迁、精生淮南则为儒儒生淮北则为权、莲生麻中不挟自rt、与凤凰同行必为竣鸟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投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ι?”· .'学校教育臭苟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l寻7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t.:..::J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苟即时相延时的价值i学校教育真奇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决定作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ζ出淤泥而不染。
教师培训课件思维导图与概念学习

理解。
呈现方式
采用图表、图像、动画 等多媒体手段呈现课件 内容,使内容更加生动
、形象。
文字表达
文字应简洁明了、准确 规范,避免出现歧义和
误解。
色彩搭配
合理运用色彩搭配,突 出重点内容,提高视觉
效果。
课件中的互动环节设计
01
02
03
04
思维导图在教师培
04
训课件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课件导航中的应用
课件结构清晰化
通过思维导图,将课件的主要内 容和结构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 使学员能够快速了解课件的整体
框架和重点。
导航便捷性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课件的导航工 具,方便学员快速定位到感兴趣
的部分,提高学习效率。
层次化展示
利用思维导图的层次化特点,可 以将课件内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 分层展示,有助于学员把握学习
可视化
通过图形、色彩等元素将信息呈现为 直观的视觉形象。
结构化
思维导图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 支和子分支展示信息的层次结构。
灵活性
思维导图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结构 和内容,方便用户进行修改和完善。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
复习总结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设计 ,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等元素进行整合和规划,形成清晰的 教学框架。
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 的认识,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的分类
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和包含范围 ,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等。
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
01
02
03
概念的感知与识别
模块八(10)完成IT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思维导图

作业内容:在每个模块完成的思维导图基础上,总结本模块的培训任务,最终完成“IT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思维导图。
作业要求:同作业内容。
――――――――――――――――――――――――――――――――本模块的培训任务是展示成果与反思培训项目,具体表现为:我们要整理自己的培训成果,利用主题资源制作平台(3.0)制作个人网站来展示培训的作品,然后对培训项目进行反思、评价和总结,以利于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树立培训是短暂的、学习是永恒的理念。
IT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思维导图作业内容:运用VCT模板,将你的学习作品和学习过程集成起来形成“IT教师教育技术培训”VCT作品,并在实施本模块活动2过程中不断补充。
作业要求:同作业内容。
――――――――――――――――――――――――――――――――模块八讨论主题1:主题:“信息化成果呈现与表达方面的技巧”。
讨论、分析这些技巧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整理记录并填入表8-4中。
(链接见活动2第1步)―――――――――――――――――――――――――――――――――表8-4 信息化成果呈现与表达技巧总结表教育技术初级课程培训总结本着终身学习的宗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很高兴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级培训。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对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教学技术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现将学习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首先,平台的课程按照模块化的组织结构设计,包含了丰富的资源、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及精选出的若干教学工具软件,这就帮助了我进行高效率的课程学习,顺利地完成培训任务。
平台的课程深层剖析了教育技术的内涵,让我感受到了教育技术的魅力。
在学习中我也遇到很多困难,通过请教老师和学友,外加自己动脑琢磨、动手操作,这些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就增强了自己发扬坚定顽强的学习精神、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信心。
其次,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从真正意义上更新了教学观念,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解除了我原来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充分认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将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版

当前学校教育制度
层次结构:幼儿儿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高等教育
激发功能(引发功能) 指向功能(定向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内部攻击与外部动机 高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认知内驱力力力(要求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自我提高高内驱力力力(由学业成就而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 要)附属内驱力力力(为获得⻓长着的赞许或同伴的接纳而而表现出 的)
孔子子与《论语》
《学记》 其他教育家及其思想
萌芽阶段的中国教育思想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里里士士多德/昆体良
萌芽阶段⻄西方方的教育思想
培根提出把教育学作为独立立学科
创立立阶段的代表人人物及其思想
规范教育学形成与发展阶段的代表人人 物及思想
教育学的独立立形态阶段(琐碎易易混)
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教学的概念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引导学生生掌握科学文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生智力力力、培养学生生的创造能力力力和实践能力力力 发展学生生体力力力、提高高学生生的健康水水平
小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培养小小学生生高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心理理品质
知识的类型
根据概括水水平: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根据功能: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符号学习(表征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知识的学习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知识学习的类型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并列列结合学习(并列列组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