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系统及优化中国电信CDMA20001X基础无线参数设置规范
CDMA2000-1X无线性能分析与优化

如果希望在日常的工作当困难,首先要认真学习CDMA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其次要掌握CDMA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所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同时对于CDMA系统的日常网络优化中看到的常见问题应该有比较全面的分析手段。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围绕如何改善CDMA无线通信质量而进行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简要叙述了CDMA网络发展、关键技术、空中接口、呼叫处理以及CDMA网络优化等内容。
CDMA2000-1X无线性能分析与优化
随着中国联通公司CDMA网络用户量的急剧增加,怎样才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话音服务,同时又能得到最低限度的使用成本,成为运营商考虑的重点问题,同时移动通信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移动通信不再局限于移动电话业务,移动数据及多媒体业务成为世界范围内电信市场充满发展潜力的增长点,这就要求运营商始终能够支持高稳定的增值服务。网络优化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被显现出来。CDMA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知识和内容非常庞杂。
cdma1X无线参数规划指导书

CDMA事业部指导书GL XX.XXXX–XXXX 1X无线参数规划指导书文档历史[这个表包含了这个文档的版本历史]目录1目的与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角色和职责 (1)4指导书正文 (1)4.1天线参数规划 (1)4.1.1天线选型 (1)4.1.2天线挂高 (4)4.1.3天线方位角 (4)4.1.4天线下倾角 (5)4.2常用无线参数规划 (6)4.2.1频率规划 (6)4.2.2PN规划 (6)4.2.3初始邻区规划 (9)4.2.4导频集搜索窗规划 (13)4.2.5CI规划 (14)4.2.6LAC及REG_ZONE规划 (15)4.2.7SID/NID规划 (21)4.2.8反向接入参数规划 (21)4.2.9功率规划 (23)5参考资料 (25)6附录1:PN规划示例 (25)7附录2:合适Pilot_INC的求取 (26)7.1从功率干扰的角度分析 (26)7.2从搜索窗的角度分析 (29)7.3分析结果 (31)8附录3:合适PN复用距离的求取 (31)8.1从功率干扰的角度来分析 (32)8.2从搜索窗的角度来分析 (33)8.3分析结果 (34)9附录4:CNO1中PN规划算法 (35)10附录5:CNO1中PN规划方法 (36)10.1简介 (36)10.2导频规划参数设置 (38)10.3可复用导频基站设置 (39)10.4导频复用及偏移信息查询 (41)10.5导频规划 (44)10.5.1手动导频规划 (45)10.5.2自动导频规划 (46)10.6导频复用检查 (47)10.7规划基站选择 (48)11附录6:CNO1中邻区规划方法 (49)11.1简介 (49)11.2参数设置 (50)11.3邻区规划功能 (50)12附录7:后台邻区配置方法 (51)12.1邻区列表配置中相关参数的含义 (51)12.2一般小区邻区配置方法 (54)12.3临界小区的邻区配置方法 (55)12.4跨BSC的邻区配置方法 (56)12.5跨MSC切换时交换侧的配置方法 (60)图目图4-1 覆盖区内落差极大情况的天线选择示意图 (3)图4-2 典型天线方位角设计方式 (5)图4-3 PN规划流程图 (7)图 4-4邻区设置流程图 (9)图 4-5初始邻区设置图 (10)图 4-6伪导频组网示意图 (12)图 4-7LAI配置中的位置区管理界面 (17)图 4-8LAI配置中的全球小区管理界面 (18)图 4-9LAI配置中的虚拟MSC位置管理界面 (18)图 4-10全IP系统后台功率设置 (23)图 7-1手机同时收到近端和远端导频示意图 (26)图 7-2最大允许半径示意图 (29)图 7-3避免远端导频落入近端导频搜索窗示意图 (29)图 7-4避免邻区的两个相邻导频相互落入对方搜索窗示意图 (30)图 8-1导频复用示意图 (32)图 8-2导频复用在邻区的示意图 (33)图 8-3导频复用示意图 (34)图 9-1导频资源分组图 (35)图 10-1导频规划界面 (37)图 10-2导频规划参数设置 (38)图 10-3导频分组及保留情况 (39)图 10-4可复用导频基站设置 (40)图 10-5复用基站的删除 (41)图 10-6导频使用查询界面 (41)图 10-7同PN小区间的距离 (42)图 10-8导频复用情况 (43)图 10-9导频混淆查询界面 (44)图 10-10手动规划界面 (45)图 10-11手动导频规划结果 (46)图 10-12自动规划界面 (47)图 10-13导频复用检查结果界面 (48)图 10-14对规划后网络PN复用检查界面 (48)图 10-15规划基站选择 (49)图 11-1邻区优化主界面 (49)图 11-2邻区规划优化参数设置 (50)图 11-3邻区规划 (51)图 12-1邻区列表配置1 (52)图 12-2邻区列表配置2 (52)图 12-3邻区列表配置3 (53)图 12-4邻区列表配置4 (54)图 12-5一般小区邻区列表配置 (55)图 12-6临界小区邻区列表配置 (56)图 12-7跨BSC的邻区列表配置1 (57)图 12-8跨BSC的邻区列表配置2 (57)图 12-9跨BSC的邻区列表配置3 (58)图 12-10跨BSC的邻区列表配置4 (58)图 12-11跨BSC的邻区列表配置5 (59)图 12-12跨BSC的邻区列表配置6 (60)图 12-13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1 (60)图 12-14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2 (61)图 12-15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3 (61)图 12-16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4 (62)图 12-17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5 (62)图 12-18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6 (63)图 12-19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7 (63)图 12-20跨MSC切换的交换侧配置8 (64)表目表 4-1 PILOT_INC设置表 (8)表 4-2 导频集搜索窗宽度 (13)表 4-3 基站半径与PAM_SZ、接入信道捕获搜索窗宽之间的关系 (22)表 7-1干扰角度分析的全向小区PILOT_INC与最大允许半径结果表 (28)表 7-2干扰角度分析的定向小区PILOT_INC与最大允许半径结果表 (28)表 7-3搜索窗大小和PILOT_INC下限表 (30)表 7-4根据搜索窗分析的指定PILOT_INC时允许的最大小区半径结果表 (31)表 10-1导频规划功能键表 (38)表 10-2导频分组方案1 (39)表 10-3导频分组方案2 (39)表 11-1 邻区优化功能键 (50)前言本文主要用于CDMA网络无线参数规划工作指导,主要分为天线参数规划和常用后台无线参数规划。
中国电信CDMA20001x基础无线参数设置情况查询方法

谢工具第19列
MOD PCH
BTS级
命令:DSP CBTSCFG SET 采用工具“小区半径 CBTSCDMA1XSECTORPA 核查”即可得到 RA
系统级 系统级
谢工具23列 谢工具24列
-32 ~ 0(8dB~0dB)
-6
取值范围: 小区模式 参数范围(chips) 最大小区 半径(km) 普通小区模式 0~1024 125 大小区模式 0~2048 250 推荐范围: 小区模式 最大小区半径推荐范围: (km) 普通小区模式 0~125 大小区模式 126~184、217~250 MAXCELLR 默认值:按照小区实际覆盖范围设置 最大小区半径,单位是千米。基站支持 在该半径范围内的移动台正常工作。从 地理上来说,该值就是要求基站覆盖的 最远距离(从基站处到覆盖的最边缘 处)。用于设置反向公共信道搜索窗大 小。 例:maxcellr = 39,即小区半径 是39km,将公里(直径)转换成码片,5 ×64chips,即为公共信道的搜索窗大小 5~250
基站接入信道 搜索窗
15-40均有 设置
×64chips,即为公共信道的搜索窗大小 。该搜索窗中心将设置在公共搜索窗口 的一半处 系统标识 网络标识 SID NID 13998 4
级别
方法
修改命令
CARRIER级
谢工具第17列
MOD PLTCH
CARRIER级
谢工具第18列
MOD SYNCH
CARRIER级
同步增益的偏 置,同步信道增益 = 导频信道增益 + 同步信道增益偏置。 数值范围:-200~55。推荐范围:-80~61 默认值 : -40,单位:0.25dB。
-40~-32(10dB~-8dB)
CDMA2000 1x基站子系统无线指标的测试-广州瑞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86-20-85688090 传真:+86-20-85688290CDMA2000 1x基站子系统无线指标的测试一、引言800MHz cdma2000 1x系统已于2003年3月在我国实现商用,但是由于800 MHz频段上频率资源不足,且非3G标准频段,所以有必要在3G核心频段2.1GHz上实现cdma2000 1x技术。
2003年上半年我国制定了《800MHz CDMA 1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基站子系统》(编号:YDC 022-2003)的标准,该标准中包含了对2.1GHz基站子系统测试的规定。
为了在2.1GHz频段上顺利实现cdma2000 1x系统的商用,信息产业部于2003年6月至8月对在2.1GHz频段上各大厂商的cdma2000 1x单系统和终端进行了测试。
2.1GHz设备主要在射频部分和800MHz设备有所不同,所以本次测试的重点在无线指标。
基站子系统无线指标测试项目包括两部分:发射机性能测试和接收机性能测试。
以下将对2.1GHz频段上cdma2000 1x基站子系统无线指标的测试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发射机性能测试发射机性能测试有三种测试模式:第一种是单导频测试,它是在仅发射导频信道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该测试模式下的测试项目有频率容限、导频时间容限、波形质量等三项;第二种是9码道测试,它是在发射1个导频、1个同步、1个寻呼和6个业务信道的条件下进行的,各信道功率分量如表1所示,在该测试模式下的测试项目有导频信道对码分信道的时间容限、RF输出总功率、导频功率、传导性杂散发射等四项;第三种是3个基本信道加1个业务信道的测试,它是在发射1个导频、1个同步、1个寻呼和建立1个业务信道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该测试模式下的测试项目有码域功率、前向功率控制子信道等两项。
1.频率容限频率容限是指实际CDMA系统发射的载频频率与规定的CDMA系统发射载频频率之间允许的最大差异。
指标要求在所有生产厂商规定的操作温度条件下,实际CDMA发射载频频率与规定的CDMA系统发射载频频率之间的平均频率差异优于指定频率的*5 (*0.05ppm)。
CDMA20001XEV_DO网络优化浅谈

通信与信息技术2009年第3期(第179期)总78cdma2000 1X EV-DO 是由IS-95A/B 标准演进而来的第特殊的切换——前向虚拟软切换(virtual soft handoff )的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目前cdma2000 1X 已有3GPP2确定的定义是,在cdma2000 1X EV-DO 系统中,任何一个时刻对0、A 、B 、C 和D 五个支持cdma2000 1X 及其增强型技术的同一个AT ,最多只有一个扇区在给该AT 发送数据,即只版本,以及EIA/TIA 公布的支持cdma2000 1X EV-DO 的IS-有一条链路;AT 根据前向信道的好坏决定谁是当前的服856和IS-856A 标准。
其中,cdma2000 1X EV (Evolution )务扇区。
AT 选择服务扇区的过程就是虚拟软切换,有时表示标准的发展,DO (Data Only )表示数据业务。
EV-也称快速扇区选择。
DO 技术是对cdma2000 1X 网络在提供数据业务方面的一 4)cdma2000 1X EV-DO 系统能根据前向信道的变化个有效的增强手段,是cdma2000 1X 增强型技术的初级技情况自动调整前向信道的数据速率、调制方式(QPSK 、术,它是专门针对高速数据业务的技术。
8-PSK 、16QAM )、Turbo 编码率(2/3、1/3、1/5)。
信 现在中国电信已经大规模开展cdma2000 1X EV-DO 的道环境好的时候使用较高的速率等级,信道环境差的时建设工作,对于cdma2000 1X EV-DO 网络的优化,目前主候使用较低的速率等级。
前向信道自适应调整机制,是要侧重于性能测试,真正的优化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通过AT 不停地测量前向信道的状况,并将这些信息通过本文侧重从理论的角度对cdma2000 1X EV-DO 的RF 、前DRC 信道以600Hz 的更新速率反馈给网络,网络然后根据向链路吞吐量和反向链路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1x无线网络参数设置

第二批参数发放-cdma20001x参数前言本文档中的参数是《无线网络参数整改》项目发放的第二批cdma20001参数,是本项目网络参数体系的一部分。
cdma20001x无线网络参数主要由协议中的参数构成,由于C网设备芯片只有高通提供,因此各厂家设备无线参数差别不大,基本都是遵照协议实现,自定义参数较少,这些参数在设备中可以设置,在空中接口通过同步、寻呼、接入等控制信道进行传递,不同的设置值会影响到网络和终端的一些操作流程,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这些参数主要由物理层协议3GPP2 C.S0002和层3信令协议3GPP2 C.S0005定义,在协议中主要根据网络和终端的处理过程或者对操作的要求定义,并未明确定义是BTS级或小区级,因此本文档主要依据cdma2000中重要的处理流程进行分类,以方便运维或规划优化工作根据事件的特征进行查询。
本文档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功率控制的参数二、切换参数、搜索窗和邻集列表的参数三、快速寻呼信道和寻呼信道的参数四、补充业务信道的参数五、和业务配置相关的参数目录前言 (1)1功率控制的参数 (5)1.1慢速前向功率控制的参数 (5)1.1.1PWR_REP_THRESH (5)1.1.2PWR_REP_FRAMES (6)1.1.3PWR_THRESH_ENABLE (7)1.1.4PWR_PERIOD_ENABLE (8)1.1.5PWR_REP_DELAY (8)1.2快速前向功率控制的参数 (9)1.2.1FPC_MODE (9)1.2.2FPC_MODE_SCH (9)1.2.3FPC_PRI_CHAN (10)1.2.4FPC_SEC_CHAN (11)1.2.5FPC_{FCH,DCCH,SCH}_INIT_SETPT (11)1.2.6FPC_{FCH,DCCH,SCH}_MIN_SETPT (12)1.2.7FPC_{FCH,DCCH,SCH}_MAX_SETPT (13)1.2.8FPC_{FCH,DCCH,SCH}_FER (13)1.2.9FPC_SETPT_THRESH (14)1.2.10FPC_SETPT_THRESH_SCH (15)1.2.11FPC_SUBCHAN_GAIN (16)1.3反向功率控制的参数 (17)1.3.1RLGAIN_TRAFFIC_PILOT (17)1.3.2RLGAIN_SCH_PILOT (17)1.3.3REV_PWR_CNTL_DELAY (18)1.3.4REV_FCH_GATING_MODE (18)1.3.5DEFAULT_RLAG (19)1.3.6PWR_CNTL_STEP (19)1.3.7RLGAIN_ADJ (20)1.4开环功率控制的参数 (20)1.4.1NOM_PWR (20)1.4.2NOM_PWR_EXT (20)1.4.3INIT_PWR (20)2切换、搜索和邻集的相关参数 (20)2.1软切换门限 (20)2.1.1T_ADD (24)2.1.2T_DROP (25)2.1.3T_TDROP (26)2.1.4T_COMP (27)2.1.5SOFT_SLOPE (28)2.1.6ADD_INTERCEPT (29)2.1.7DROP_INTERCEPT (29)2.2移动台辅助的硬切换参数 (30)2.2.1SF_TOTAL_EC_THRESH (30)2.2.2SF_TOTAL_EC_IO_THRESH (31)2.2.3DIFF_RX_PWR_THRESH (32)2.2.4MIN_TOTAL_PILOT_EC_IO (32)2.2.5RETURN_IF_HANDOFF_FAILED (33)2.2.6COMPLETE_SEARCH (34)2.2.7SEARCH_TYPE (35)2.2.8CF_T_ADD (35)2.3搜索相关的参数 (36)2.3.1SRCH_WIN_A (36)2.3.2SRCH_WIN_N (37)2.3.3SRCH_WIN_R (38)2.4邻集列表参数 (39)2.4.1PILOT_INC (39)2.4.2NGHBR_MAX_AGE (40)3寻呼信道和快速寻呼信道的参数 (41)3.1快速寻呼信道的参数 (41)3.1.1QPCH_RATE (41)3.1.2NUM_QPCH (41)3.1.3QPCH_POWER_LEVEL_PAGE (42)3.1.4QPCH_CCI_SUPPORTED (42)3.1.5QPCH_POWER_LEVEL_CONFIG (43)3.2寻呼信道的参数 (43)3.2.1PRAT (43)3.2.2MAX_SLOT_CYCLE_INDEX (44)4补充业务信道的参数 (44)4.1FOR_SCH_DURATION (44)4.2FPC_SCH_INIT_SETPT_OP (45)4.3REV_SCH_DURATION (46)4.4REV_SCH_DTX_DURATION (47)4.5START_TIME_UNIT (48)4.6USE_T_ADD_ABORT (48)4.7USE_SCRM_SEQ_NUM (49)4.8PREFERRED_RATE (49)4.9DURATION (50)4.10DURATION_UNIT (50)5和业务配置相关的参数 (52)5.1MAX_RATE (52)5.2CODING (53)5.3SCH_RC (53)6附件 (55)6.1功率控制参数 (57)6.2切换、搜索和邻集相关的参数 (64)6.3寻呼信道和快速寻呼信道的参数 (70)6.4补充业务信道的参数 (72)6.5和业务配置相关的参数 (75)1功率控制的参数1.1 慢速前向功率控制的参数慢速功率控制参数可以在PCH信道的System Parameter Message发送给移动台,也可以通过F-FCH信道中的Power Control Parameter Message发送。
陕西电信CDMA 1X与DO网优参数设定规范(doc 11页)

陕西电信CDMA 1X与DO网优参数设定规范(doc 11页)陕西电信CDMA 1X与DO网络网优参数设定规范目录1数据规划的意义 (7)2参数的分类 (7)3参数设置原则 (8)4工程参数规划 (8)4.1站高、方位角、下倾角规划84.2LAC、REG_ZONE规划84.3PN规划95小区参数规划 (10)5.11X小区参数105.1.1系统参数设置(必选)105.1.2驻留和同步信道参数(必选)115.1.3多载波配置(必选) 115.1.4邻区设置(必选) 135.1.5小区半径(必选) 135.1.6功率参数设置 145.1.7前向快速功控参数设置 155.1.8切换参数设置 165.1.9寻呼信道参数 175.1.10接入信道参数 175.1.11功率平衡 185.1.12BTS层二应答 185.1.13GPM消息合并 195.2DO小区参数195.2.1邻区设置195.2.2PN码增量195.2.3反向负荷控制方式205.2.4多载波配置205.2.5其余参数设置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6拆站网优参数建议 (21)7总结 (22)1 数据规划的意义通过对新建基站的参数设定要求,防止由于新建站的参数设定不合理引发的用户投诉或者网络指标下降,网上数据的设定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佳化。
2 参数的分类1、工程参数:包括站高、方位角、下倾角、LAC、PN、REG_ZONE;2、基站、小区、载频级参数:包括邻区、切换、功控、多载波、接入、系统等参数;3 参数设置原则1、工程参数按照规划结果进行设置;2、基站、小区、载频参数通过核查新入网基站站周边基站的参数设置,原则上的所有网优参数未优化前和周边基站小区参数保持一致。
4 工程参数规划4.1 站高、方位角、下倾角规划站高、方位角、下倾角一般由设计院规划提供,但勘测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再次确认,要求如下:1、市于站高不能高于60m、在周边50m范围内不能有阻碍物;2、方位角夹角不能小于90度;3、市区不能出现下倾角为0度的小区、机械下倾角不能大于12度。
CDMA系统及优化-《1X增强网络DTCQT测试指导书(修改(精)

中国电信CDMA网络DT/CQT测试评估系统技术规范(09年修订版版本号: 3.0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无线网络优化中心2009年9月本文件及其附件所包含或披露的任何数据和信息均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保密专有信息。
本文明确保留所有权利。
本材料的接受方在接受本材料的同时同意妥善保管并为本材料和本文中的信息保密,并且同意在未经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明确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不使用、复印、复制本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也不以任何方式向他人泄露本材料的内容。
·2·编写说明:为规范CDMA网络DT/CQT测试评估工作,集团公司制定了《中国电信CDMA 网络DT/CQT测试评估系统技术规范》,对DT/CQT的测试系统进行了阐述,并对DT/CQT测试系统的结构、功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集团公司还组织编制了《中国电信CDMA网络DT/CQT测试评估技术规范》,对各种场景下的DT/CQT测试的测试指标、选点、时间、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规定,以有效指导集团公司、各省公司和本地网开展测试评估工作。
·3·目录目录 (41、适用范围 (62、引用标准 (63、术语定义 (74、系统结构 (74.1DT测试系统 (74.2CQT测试系统 (95、系统功能 (95.1总原则 (95.1.1一致性 (95.1.2准确性 (10 5.1.3便利性 (10 5.1.4稳定性 (10 5.1.5通用性 (11 5.1.6安全性 (11 5.2DT测试系统 (11 5.2.1 功能概述 (11 5.2.2 数据采集 (125.2.3 数据处理 (155.2.4 数据展现 (175.2.5 数据管理 (185.2.6 数据分析 (205.3CQT测试功能 (215.3.1 功能概述 (215.3.2数据采集 (225.3.3 数据处理 (255.3.4 数据展现 (265.3.5 数据管理 (265.3.6 数据分析 (266、硬件部分 (276.1硬件功能 (276.1.1硬件系统总体功能 (27 6.1.2硬件组成及配置要求 (28 6.2接口 (286.3物理属性 (296.3.1便携性 (296.3.2适用性 (29·4·6.3.3电源管理 (296.3.4稳定性 (307、测试终端 (307.1硬件要求 (307.2功能要求 (30附录 (32附1测量参数 (32附1.1基本测量参数列表 (32附1.2 CDMA2000 1X数据业务参数列表 (33 附1.3 CDMA20001X EvDo RevA测量参数 (33 附2无线事件记录(E VENTS A NALYSIS (35 附2.1 呼叫事件: (35附2.2 切换事件 (35附2.3 数据业务事件: (35附3测试原始数据格式要求 (37附3.1 DT原始数据格式(1X网络: (37附3.2 DT原始数据格式(EVDO网络: (38附3.3 CQT原始数据格式(1X网络: (38附3.4 CQT原始数据格式(EVDO网络: (39附4《中国电信CDMA网络DTCQT测试分析报告模板》 (39附5《中国电信CDMA网络DT/CQT测试结果汇总》 (39附6《CDMA网络DT/CQT测试异常事件报表》 (39附7《中国电信CDMA网络DTCQT测试评估技术规范》 (39附8《中国电信EVDO网络DTCQT测试技术指导书》 (39·5·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集团组织第三方公司进行DT/CQT测试所采用的测试系统,规定了DT/CQT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业务要求、接口标准、性能指标要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MA系统及优化中国电信CDMA20001X基础无线参数设
置规范
CDMA20001X是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电信公司使用的一种CDMA系统。
CDMA20001X在中国电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其
进行优化和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CDMA20001X的优化主要包括网络参数的设置和优化、信号覆盖的优
化以及数据传输的优化。
在CDMA20001X网络参数的设置方面,首先要设置好基站相关参数,
如天线的高度和方位角、发射功率、邻区关系等。
其中,天线的高度和方
位角的合理选择对信号的覆盖范围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实际
情况下进行调整和优化。
另外,发射功率的合理设置有助于平衡基站与终
端之间的距离和覆盖效果,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邻区关系的设
置有助于避免邻区间的干扰,提高信号质量。
在信号覆盖的优化方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基站位置,确保覆盖面积
和信号质量。
基站布设时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貌、建筑物遮挡等因素,以提
供更好的信号覆盖。
同时,还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流量分布情况,合理
安排基站的密度和覆盖范围,避免出现信号覆盖不足或过剩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通过测量和分析信号质量指标,及时调整基站参数和设置,提高信
号质量和覆盖范围。
在数据传输的优化方面,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如增加基站带宽、
优化调度算法、增加小区容量等。
增加基站带宽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和容量。
优化调度算法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用户的体验。
增加小
区容量可以增加系统的承载量,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效果。
总而言之,CDMA20001X的优化主要包括网络参数的设置和优化、信号覆盖的优化以及数据传输的优化。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基站参数、优化信号覆盖和数据传输,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