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清单大全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

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

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各国纷纷制定并推行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以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水、大气、土壤和噪音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

一、水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为了确保水体质量,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水样采集、分析和评价方法等,通过测定水中溶解氧、COD、氨氮等指标,判断水体是否达到相应的环境标准。

同时,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还明确了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质量控制要求。

二、大气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和日益严重的问题,对健康和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各国都制定了大气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空气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等,通过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SO2、NOx等指标,评估大气的质量状况。

规范还要求检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土壤土壤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土壤环境,各国都制定了土壤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土壤采样、样品处理和化学分析方法等,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养分等指标,评估土壤的质量状况。

同时,规范还要求检测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噪音噪音污染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为了保护噪音环境,各国都制定了噪音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噪音采样、数据处理和评价方法等,通过测量不同环境下的噪音水平,判断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

规范还要求检测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并明确了测量人员的资质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结起来,环境保护检测技术规范在水、大气、土壤和噪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水污染物的种类与来源
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病原体和营养 盐等
• 重金属:铅、汞、镉等 • 有机物:农药、染料、抗生素等 • 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营养盐:氮、磷、钾等
水污染物的来源
• 工业生产:废水排放、事故泄漏等 • 农业生产:农药、化肥使用等 • 生活排放:生活污水、垃圾渗透等 • 自然来源:地下水侵蚀、降雨冲刷等
• 根据质量评价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监测技术的精度和效率 •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技术的持续改进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噪声污染的特点与影响
噪声污染的特点
• 无形性:噪声污染无法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测量来评估 • 扩散性:噪声污染容易扩散,影响范围较大 • 累积性:噪声污染长期累积,可能导致慢性损伤
噪声污染的影响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听力损失、心理压力、睡眠质量下降等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动物生活习性改变、植物生长受抑等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影响居民生活、干扰正常工作、降低土地利用价值等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 生态环境状况监测 •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 生态环境预警与应急响应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生态环境监测 技术在支持政 策制定、评估 治理效果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

01
•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 据 • 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 为公众提供生态环境信息
生态环境监测 技术的实践
• 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 环境规划与政策制定 • 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 •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环境保护标准、技术规范清单.xls

环境保护标准、技术规范清单.xls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房间空气调节器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电池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蚊香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规范 轻型汽车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造纸行业废纸制浆及造纸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试行) 造纸行业非木材制浆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造纸行业木材制浆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煤炭采选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 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铝电解废气氟化物和粉尘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含多氯联苯废物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电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味精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池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焦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内循环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 制糖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铬盐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合成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饮料制造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水解酸化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铅冶炼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环境统计技术规范 污染源统计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 制浆造纸企业环境守法导则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环境信息系统测试与验收规范—软件部分 环境信息交换技术规范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环境信息网络验收规范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 环境信息数据字典规范 环境数据集说明文档格式 环境数据集加工汇交流程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1. 引言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准确监测和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的技术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技术规范,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2. 监测目标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目标是评估室内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常见的监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二氧化碳(CO2)浓度:反映空气的新鲜程度,高浓度可能导致人员疲劳、头痛等症状。

•PM2.5和PM10颗粒物浓度:衡量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甲醛浓度:判断装修材料和家具的污染状况,高浓度可能导致眼疼、喉咙痛、过敏等症状。

•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全面评估室内空气中的有机物含量,可能引起呼吸系统不适、头晕等症状。

•温度和湿度:影响人体的舒适感受和健康状况,高温和高湿度可能引起中暑、脱水等问题。

3. 监测方法3.1 仪器设备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需要使用专业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监测仪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CO2浓度监测仪:用于测量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选择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显示功能的仪器。

•颗粒物浓度监测仪:用于测量室内PM2.5和PM10的颗粒物浓度,选择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准确度的仪器。

•甲醛监测仪:用于测量室内甲醛的浓度,选择具有低检测限和高灵敏度的仪器。

•TVOC监测仪:用于测量室内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选择具有多功能和多传感器的仪器。

•温湿度计:用于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选择可靠性高、精度较高的仪器。

3.2 监测方法根据监测目标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监测方法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CO2浓度监测方法:通常采用红外线传感器或基于化学吸收原理的传感器进行监测,将监测仪器放置在室内合适的位置,记录测量值。

•颗粒物浓度监测方法:采用激光散射原理或光学原理进行测量,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和监测位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保护监测标准规范

环境保护监测标准规范

环境保护监测标准规范1. 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环境保护监测的标准规范,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监测对象2.1 大气环境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气象条件等。

2.2 水环境监测:包括水质、水量、水流动态等。

2.3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质地、土壤污染等。

2.4 声环境监测:包括噪音、振动等。

3. 监测方法3.1 大气环境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包括连续监测和间歇监测。

3.2 水环境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水质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和分析等步骤。

3.3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土壤采样和分析方法,包括取样、样品制备和分析等步骤。

3.4 声环境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噪声监测方法,包括测点选择、仪器设备校准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4. 监测参数4.1 大气环境监测参数:包括PM2.5、PM10、SO2、NO2、CO、O3等。

4.2 水环境监测参数:包括总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4.3 土壤环境监测参数: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4.4 声环境监测参数:包括噪声级、频率、持续时间等。

5. 监测设备和仪器5.1 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大气采样器、气象站、分析仪器等。

5.2 水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水样采集器、水质分析仪器等。

5.3 土壤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土壤采样器、土壤分析仪器等。

5.4 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声级计、振动仪器等。

6. 监测频次和报告6.1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监测频次,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6.2 报告:监测数据应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分析和建议措施等。

7. 质量控制7.1 校准和验证:监测设备和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7.2 质量控制样品:合理选择和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8. 数据处理和分析8.1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存储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是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和生存环境的稳定,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该规范旨在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提高监测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便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采样、分析、评价和数据管理等方面。

下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采样1.1 采样点的设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需要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各类工业场所、交通繁忙地段、居民区等场所设置采样点,采样点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设置。

采样点的设置应当准确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状况,严禁人为干扰。

1.2 采样器的选择:采样器应根据监测要求和监测目的进行选择。

大气颗粒物的采集应采用高效低流阻的过滤膜,确保充分采集颗粒物的质量和数量。

VOCs的采集要求采样时间长,因此需要选择大容积采样器或超低流采样器。

1.3 采样条件的控制:采样器的摆放位置和采样时间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控制。

颗粒物采样器应放置在1.5米以上,以避免被尘土和植物干扰。

低流采样器可以采用移动式采样,以达到更好的采样效果。

二、分析2.1 样品的保存:样品采集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和保存。

对于放射性物质、异味物质、揮發性有机物等特殊物质的采样,样品的保存时间和条件要求更高。

2.2 分析方法的选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被测物质的种类、浓度、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及误差等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并且应当参考国家标准和质量认证机构的标准。

对于具有毒性、危险性的物质,应采取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方法。

2.3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监测实验室应实行统一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方案。

每批次样品在分析前必须要进行质量的控制,确保样品与标准物质之间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复性。

三、评价评价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核心。

评价方法应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毒性特性、环境分布特点等因素进行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指用于评估和监测环境质量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范。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可比性和可追溯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监测结果真实可信的基础。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目标和监测参数:明确监测的目标和需要评估的环境参数,包括噪声、水质、空气质量等。

2. 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使用先进、精确的设备和仪器进行监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测方法和程序:明确监测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方法等,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监测设备的校验和维护、样品的质控等,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信度。

5. 数据处理和分析:明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的录入、验证、处理和报告,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环境评估。

6. 数据发布和信息公开:在监测结束后,及时发布监测数据和监测结果,并进行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和监测结果。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对于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对象和监测要求进行制定,以适应不同环境监测的需要。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引言:现代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日益增强,环境监测成为评估和保护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各行各业都需要依照规范和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帮助各行业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在办公室、学校、住宅等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二氧化碳浓度、甲醛浓度、微尘颗粒物浓度等。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两种方式。

2.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监测方法主要有现场连续监测、间断性监测和样品分析等。

为了提高监测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和监测时间进行观测。

3. 工业废气排放监测工业废气排放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监测方法需要根据不同废气成分的特点进行选择。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吸附法、吸收法、气相色谱法等。

监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采样装置的使用和数据的准确性。

二、水质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表面水和地下水监测表面水和地下水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磷、总氮等。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水样分析两种方式。

在现场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采样器具的选择和现场操作的规范。

2. 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监测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悬浮物、COD、BOD、氨氮等。

监测方法包括取样分析和在线连续监测。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取样和分析过程中的操作环节。

三、土壤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与方法1. 土壤重金属监测土壤重金属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和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代表性样点和合适的土壤深度。

2. 农田土壤监测农田土壤监测需要考虑的参数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1-12
六、核辐射与电磁辐射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通用要求
GB8999-2021
2021-05-07
2
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
GB11217-1989
1989-03-16
3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
GB12379-1990
1990-06-09
4
放射性固体废物近地表处置场辐射环境监测要求
2013-04-25
八、其他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2-2019
2019-12-05
2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
规范(试行)
HJ/T373-2007
2007-11-12
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589-2021
2021-12-16
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2部分: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DZ/T0064.2-2021
2021-02-22
22
地下水采样技术规程
DZ/T0420-2022
2023-02-01
二、环境空气和废气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1996
1996-03-06
3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
HJ707-2014
2014-10-30
4
环境振动监测技术规范
HJ918-2017
2017-12-28
四、土壤和沉积物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2004-12-09
2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5-2012
6
环境空气颗粒物(PM₂s)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
HJ656-2013
2013-07-30
7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
行)
HJ664-2013
2013-09-22
8
环境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HJ691-2014
2014-02-07
9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HJ/T52-1999
1999-08-18
8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
2002-12-25
9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91.1-2019
2019-12-24
10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91.2-2022
2022-04-15
11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92-2002
2002-12-25
GB/T15950-2023
2023-02-02
5
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
GB23726-2009
2009-05Leabharlann 066核设施水质监测采样规定
HJ/T21-1998
1998-01-08
7
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一般规定
HJ/T22-1998
1998-01-08
8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2021
2021-02-24
2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55-2000
2000-12-07
3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194-2017
2017-12-29
4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二噁英排放监测技术规范
HJ/T365-2007
2007-11-01
5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397-2007
2007-12-07
1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164-2020
2020-12-01
13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165-2004
2004-12-09
14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493-2009
2009-09-27
15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494-2009
2009-09-27
16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HJ495-2009
HJ733-2014
2014-12-31
10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905-2017
2017-12-29
三、噪声与振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HJ640-2012
2012-12-03
2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
HJ706-2014
2014-10-30
2009-09-27
17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6-2000
2000-08-30
18
地下水监测规范
SL183-2005
2005-12-19
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19-2013
2013-12-16
20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1部分:一般要求
DZ/T0064.1-2021
2021-02-22
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HJ630-2011
9
应急监测中环境样品y核素测量技术规范
HJ1127-2020
2020-04-09
10
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1128-2020
2020-06-03
11
辐射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1155-2020
2020-12-30
12
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
HJ1157-2021
2021-03-19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清单
一、水和废水(含大气降水)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方法总则
GB/T13580.1-1992
1992-06-20
2
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GB/T13580.2-1992
1992-06-20
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T14581-1993
1993-08-30
2012-06-06
五、固体废物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7-2007
2007-04-25
2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34330-2017
2017-08-31
3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20-1998
1998-01-08
4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298-2019
七、海洋(含近岸海域)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1
海洋监测规范
GB17378.1~7-2007
2007-10-18
2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442.1~10-2020
2020-12-16
3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HJ730-2014
2014-12-23
4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HY/T147.1~7-2013
4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GB/T5750.1-2023
2023-03-17
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2部分: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GB/T5750.2-2023
2023-03-17
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3部分: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GB/T5750.3-2023
2023-03-17
7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