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简介500字

合集下载

乐山大佛的历史与简介文字版

乐山大佛的历史与简介文字版

乐山大佛的历史与简介文字版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

它是一座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
年(803年)。

在其建造过程中,受到唐王朝几次征召而未能成行。

在贞元十九年(803年)唐文宗下诏“议其事”时,任太子中允的孟郊也被召赴成都主持此事。

由于工程浩大,“士民罢归”。

当时朝廷每年拨百万钱用来修造大佛,但由于农民起义不断,钱不能按时拨到。

后经朝臣劝谏,文宗才决定停止修造,改为“依山开凿”。

大佛的头部和胸部在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就已经完成;四肢和躯干则于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才全部完工。

整个佛像高71米,头高10米,耳朵有5米长,眼睛能容下3
个人;鼻子长1.1米、嘴巴长3米、脖子和手的长度则各为3.7米、脚的长度为8.8米。

—— 1 —1 —。

乐山大佛导游词讲解500字精选6篇

乐山大佛导游词讲解500字精选6篇

乐山大佛导游词讲解500字精选6篇乐山大佛导游词讲解500字(篇1)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

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

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

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

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

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

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

如果人挨人站着。

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

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

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

那么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相传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

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

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

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

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

”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

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

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

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那么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山大佛导游词讲解500字(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

中国世界文化遗乐山大佛500字作文

中国世界文化遗乐山大佛500字作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
哎呀,说起咱们四川的宝贝疙瘩,那乐山大佛简直是名声在外,响彻云霄嘞!这座大佛,嘿,坐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那气势,简直是“雄起”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你站到凌云山脚下一看,哎哟喂,那佛像大得吓人,跟座山似的。

据说啊,这乐山大佛有七十多米高,光是一个脚趾头,就比我屋头那张大床还长。

它笑眯眯地望着江面,不管春夏秋冬,风雨雷电,都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和百姓。

说起它的来历,那也是相当有讲究。

古时候,为了镇住这汹涌的江水,减少水患,海通禅师就发起修建了这尊大佛。

工匠们一锤一凿,花了九十多年的时间,才把这块大石头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你说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多大的功德哦!
每年啊,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要跑到这儿来拜拜大佛,求个平安吉祥。

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人是多得跟赶场一样,热闹得很。

而且啊,这乐山大佛还是个文化活化石,好多专家学者都爱来研究它,说它反映了古代人的智慧和艺术水平,是咱们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呢!
所以啊,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来亲眼看看,感受一下这千年古佛的庄严与神秘,保证让你不虚此行!。

乐山大佛的资料简介500字

乐山大佛的资料简介500字

乐山大佛的资料简介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附近,是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这座佛像始建于唐代,雕刻工程浩大,前后历经90年时间,完成后的佛像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

乐山大佛的建造源于唐代佛教的盛行。

当时,佛教徒们认为,四川盆地山水相间,地势复杂,需要一位强大的佛祖来保护这片土地。

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巨大的佛像,以镇守这片土地。

经过长期的准备,于公元713年正式开工。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数以万计的工匠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一片片巨大的石头雕刻成这座宏伟的佛像。

乐山大佛的特点十分显著。

它的高度达71米,包括佛像的底座在内,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

它的眼睛长3米,耳朵长7米,可谓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

在漫长的历史中,大佛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存完好,向后人展示了唐代石刻艺术的巅峰。

乐山大佛的建造不仅有着深厚的宗教意义,也对当时的旅游业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同时,大佛的建造也促进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和深入。

为了保护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水电站的调度上,有关部门对水电站的运行进行了调整,以避免对大佛造成损害。

其次,为了防止风沙对大佛的侵蚀,相关部门还采取了防风抑尘措施,为大佛的保存提供了保障。

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也被引入,确保大佛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关于乐山大佛的简介

关于乐山大佛的简介

关于乐山大佛的简介
乐山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之麓,是世界上最大的
石刻佛像,也是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和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乐山大佛坐落于岷江和青衣江的交汇处,整座佛像栩栩如生地镶
嵌在峨眉山的岩壁上,依山而建充满庄严肃穆之气。

佛像高约71米,
整个佛身仰卧于山腹之上,庄严肃穆地俯视着江流和城市,气势雄伟
壮观。

乐山大佛的雕刻开始于唐代,历经近100年的工程才最终完成。

佛像的面部表情庄重而慈祥,双目平视远方,给人一种慰藉和平静的
感觉。

佛像的头顶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宝盖,整个佛身通过灌注钢筋混
凝土加固,使其更加稳固耐久。

乐山大佛的建造对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当时
没有现代的机械设备,所有的雕刻和建筑工作都是人工完成。

这需要
大量的工人和雕刻师,也显示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毅力。

乐山大佛的
建造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佛教文化的辉煌。

如今,乐山大佛已成为乐山市乃至整个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膜拜。

乐山大佛的背后是丰厚的佛
教文化,参观者可以感受到这座佛像所传递的宁静和智慧。

同时,乐
山大佛所在的峨眉山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着绚丽的自然风光
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总之,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和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
以其宏伟壮丽的造型和千年不朽的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对古人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崇敬和敬仰。

介绍乐山大佛作文

介绍乐山大佛作文

介绍乐山大佛作文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代,历经近90年的艰苦创造,于公元803年落成。

大佛坐落在凌云寺东侧的峭壁上,整个造像高达71米,头部高达14.7米,双肩宽达24米,耳朵长7米,鼻子长5.6米,表情庄严肃穆,栩栩如生。

整尊大佛昂首凝视,神情庄严,给人以肃穆威严之感。

乐山大佛所在的乐山市,地处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

而乐山大佛作为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大佛所在的凌云寺,更是佛教圣地,吸引了无数虔诚的信徒前来朝拜。

大佛的雄伟壮观,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乐山大佛的雄伟壮观不仅给人以震撼,更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够雕刻出如此宏大的造像,可见古人的匠心独运和毅力顽强。

大佛的雕刻工艺更是精湛非凡,每一处细节都充满着匠人的智慧和艺术的精髓。

乐山大佛的建造,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大佛的雕刻历经近90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可谓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而这座伟大的工程,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展现了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乐山大佛的存在,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大佛的雕刻工艺更是精湛非凡,每一处细节都充满着匠人的智慧和艺术的精髓。

大佛的存在,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展现了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总之,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大佛的存在,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展现了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乐山大佛作文500字_作文范文_

乐山大佛作文500字_作文范文_

乐山大佛作文500字篇一: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在三江的交汇处,雕刻于唐代,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

今日,我就来领略他的威武与神秘。

船慢行至大佛脚下,大佛的左右两边石壁上分别有两个武士,因为年纪太大所以脸已经看不清楚了,但还是蛮威武的。

大佛是坐着的,双手放在两膝之上,双脚向外分开,目视正前方。

样子十分威武,镇静。

我觉得大佛身上的衣服最有趣。

从远处看大佛的衣服,会看到好几个小洞。

你肯定会以为那是年久失修。

不,其实那几个小洞是鸟儿们的窝,鸟儿们常常在佛头上转几圈然后又飞回窝去了。

以前,还有些人,出于好奇,爬上去看个究竟呢!大佛的脸刻得十分精细。

其中大佛的鼻子是最符合实际的。

在鼻梁上你会发现有一小块突起,那就是人鼻子上的鼻梁骨。

而大佛的鼻孔也是像真人一样的圆三角型。

人们为什么要建大佛呢?大佛又是一座什么佛像呢?这是因为再乐山以前经常发大水,淹没了很多地方,死了很多人。

那时的人又信奉佛教,认为建了大佛就能镇住大水了。

所以不惜人力,物力,建了整整90年,才建好了这座弥勒佛,它高71米,赢得“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盛誉。

也不知怎么了,建完大佛之后,还真没发过大水呢!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西南旅游标志,还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篇二:乐山大佛弹指之间沧桑巨变,风生水转惊涛震撼。

中国,有着许多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圆明园、故宫……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乐山大佛了,因为当我站在佛前,突然觉得我好渺小。

乐山大佛是四川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频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

我看着这尊佛像,眼前浮现了当时人们造佛场景。

有许多能工巧匠聚在一起雕琢大佛,老百姓也来帮忙。

有的烧茶,有的送饭,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的作文500字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的作文500字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
哎呀,说起咱们四川的宝贝疙瘩,那乐山大佛可是响当当的名号,世界文化遗产里头,它硬是占了一席之地,威风得很嘞!
这大佛啊,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远远望去,就像个慈祥的老爷爷,笑眯眯地坐在那儿,守望着这片土地。

它高得吓人,七十多米,脚背宽都能摆好几张桌子打麻将,你说大不大?
传说这大佛是唐代的海通和尚为了镇水患,发动老百姓一锤一凿,辛辛苦苦整出来的。

那时候条件艰苦哦,全靠人力,硬是用了九十多年才搞定,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走近一看,那石刻工艺,简直是巧夺天工,每一根线条都流畅得很,眼睛、鼻子、嘴巴,样样都栩栩如生,好像随时都会跟你眨眨眼、说说话一样。

特别是那双脚,踩在水上,感觉水都温柔了几分,不再那么汹涌澎湃了。

每年啊,不晓得有好多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一睹大佛的风采。

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人山人海,热闹得跟赶场一样。

大家伙儿都纷纷拍照留念,想把这个壮观的景象带回家去,跟亲戚朋友好好摆谈摆谈。

所以说啊,乐山大佛不仅是咱们四川的骄傲,更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份震撼和敬畏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大佛简介500字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是利用了自然山形,借助山河的灵气,使人工雕琢与自然融合。

大佛呈“U”形布局,坐南朝北,背靠凌云山,面向乐山市市中区,乐山市市中区和大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形。

大佛是由海通禅师创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而后经历代君王相继修葺完善,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海通禅师为治愈水患,减杀水势而发起营建这座大佛的。

他先募捐到一笔款项,但还不够营造经费,于是他便利用了江南寺院伽蓝与山门之间同治一线的特点,在临江绝壁上开凿成这座“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弥勒佛像。

大佛在漫长的时间里也经历过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明末张献忠攻打四川时。

大佛残破不堪,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以重修。

1996年12月6日,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