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信号的几种常用参数测量

合集下载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电子电路的测量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电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4、交流毫伏表: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有效值。

三、实验原理(一)示波器原理示波器是一种能够显示电信号波形的电子仪器。

它通过将输入的电信号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偏转,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扫描,从而在荧光屏上形成信号的波形图像。

示波器的主要参数包括垂直灵敏度、水平扫描速度、触发方式等。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原理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周期性电信号的仪器。

它通常采用集成电路和数字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如频率、幅度、占空比等,来产生所需的信号波形。

(三)数字万用表原理数字万用表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数转换技术,将测量的电学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测量结果。

它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多种电学参数。

(四)交流毫伏表原理交流毫伏表用于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有效值。

它采用放大和检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和整流,然后通过表头显示出电压的有效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示波器的使用1、开启示波器电源,预热一段时间。

2、调节“辉度”、“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出清晰的扫描线。

3、选择合适的输入通道,并将探头连接到被测信号源。

4、调节“垂直灵敏度”和“水平扫描速度”旋钮,使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合适的大小和周期。

5、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以使波形稳定显示。

6、测量信号的幅度、周期、频率等参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开启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源,选择所需的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

交流参数的测量方法

交流参数的测量方法

交流参数的测量方法《交流参数的测量方法》在电子工程领域,交流参数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交流参数测量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首先,频率是交流参数中的一个关键指标。

测量频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

频谱分析仪可以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并显示出频谱图。

通过观察频谱图,可以准确地确定信号的频率。

另一个重要的交流参数是振幅,即信号的幅度大小。

测量振幅的方法可以是直接测量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也可以使用功率计进行测量。

功率计可以测量电路中的功率,从而间接测量信号的振幅。

此外,示波器也是一个常见的测量振幅的工具,它可以显示信号的波形,并通过测量波形的峰值来确定信号的振幅。

除了频率和振幅,相位也是交流参数中的重要参数。

相位指的是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时间差。

测量相位的方法可以是使用示波器进行时间测量,或者使用锁相放大器进行相位差测量。

锁相放大器可以精确地测量信号的相位差,并提供相位校准和补偿功能。

此外,交流参数的测量还需要考虑信噪比。

信噪比反映了信号中有用信息和噪声的比例。

测量信噪比的方法可以是使用噪声表进行噪声测量,然后与信号进行对比计算。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并计算它们的比值。

最后,温度是一个常常需要测量的交流参数。

测量温度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是使用温度计进行直接测量。

温度计可以是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非接触式测温,它可以通过红外辐射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

总而言之,交流参数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精度要求。

为了确保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我们应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根据需要进行校准和精度控制。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交流参数,为电子设计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

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信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在上一篇文章《中山大学用示波器测量交流号的基本参数物理实验报告》中,我们提到了许多与“电”有关的物理概念,如交流电压、交流电流、谐波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经常遇到。

因此本文将介绍有关交流号和电的基本参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概念。

本实验是中山大学在200年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项目“用示波器测量两个电压之间的正弦号”中开展的“电”与“形”方面的教学实验计划之一,实验目的是通过理论结合物理实验实际,研究两个电压之间正弦号与动态波动电流之间的关系,探讨与电有关概念、物理模型及应用场合等相关问题。

一、基本实验本实验将使用一个示波器,由输入端(ADC)和输出端(ON)组成两个不同正弦号和动态电流。

根据所学知识,本实验将建立一个稳定有序、振荡明显的两个电压之间的正弦号并记录。

这种正琴号可表示为: P=-011;也可以表示为: P=-011-011 (由号源输入端输出端可得: P=-011-011)。

同时还可以记录下两个电压之间动态波动电流所占分位数;分析两个电压之间线性相关系数 S和谐波指数 S。

二、电与形(或电的能量)我们可以把电压与电流看成是一对静止的、静止不动的磁体,它们都是有电元素组成的。

其中磁铁的磁场强度很大,磁体的磁通量很小,它们可以忽略不计。

当两个不同属性的电场作用在同一金属上时,它就会产生一个振荡现象。

它被称为振荡现象,这一现象与电场方向相反。

当这对物理静止物处于带电状态时,也就发生了振荡现象;反之则没有。

也就是说,不能用交流电来表示某一个事物的发生或消亡过程。

三、应用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解决数字量宽电路,数字电路一般都是两路号输入,因此可能会产生共模输入或共模变换等两种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整个电路进行放大测试或分析,因此必须进行实验测量。

我们进行了“示波器测数字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两个电路之间产生共模变换的条件(1)是一个理想电压值(LC)和一个动态范围(IR)和一个共模变化率(RF)组合电路(2)。

利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交流信号

利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交流信号

利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交流信号示波器是一种在电子测量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可以用于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各种信号波形。

在电路中,交流信号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利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交流信号是我们在电子实验中经常会进行的一项实践。

一、仪器准备在开始观察电路中的交流信号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台示波器以及连接电缆。

示波器是一种复杂的仪器,可以用于测量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并且可以显示信号的波形。

连接电缆是用来将示波器与电路连接起来的工具,其中探头是连接电路的一端,而另一端连接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二、连接示波器与电路将示波器和电路连接起来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确保电路与示波器之间的电缆连接正确无误。

一般情况下,示波器的探头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地线,另一个是信号线。

我们将地线连接到电路的地点,通常是电路的地端,而信号线则连接到我们想要观察的电路节点上。

三、调节示波器参数在观察交流信号之前,我们还需要调节示波器的一些参数,以便获得清晰的波形。

首先是调节示波器的扫描速度,也就是水平方向上波形的移动速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动扫描,使得示波器可以自动调整扫描速度。

其次,我们需要调节示波器的垂直方向上的灵敏度,以便适应电路信号的幅度范围。

通过缩放调节杆或旋钮来改变垂直方向上的灵敏度,使得波形能够完整地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既不过大也不过小。

四、观察交流信号当我们完成了示波器的参数调节后,就可以开始观察电路中的交流信号了。

通过示波器的屏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号的波形特征。

在观察交流信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 波形形状:交流信号的波形形状有很多种,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信号的波形形状,并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

2. 幅度和频率:交流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是其重要的特征参数,可以通过示波器的刻度和标尺进行测量和分析。

通过观察信号的峰峰值和周期,我们可以得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

3. 峰峰值和均值:示波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信号的峰峰值和均值,用于进一步分析信号的电压变化情况。

交流信号的几种常用参数测量(仪器说明)

交流信号的几种常用参数测量(仪器说明)

主菜单-光标测量-手动方式
④.移位旋钮移动光标定位在待测波形待测位置 ⑤.获得测量数值:(时间以屏幕水平中心位置为 基准,电压以通道接地点为基准) 显示光标 1或2 位置的电压或时间值 显示光标 1、2 的水平间距(△X):即两光标间 的时间值。显示光标 1、2 水平间距的倒数 (1/△X)。 显示光标 1、2 的垂直间距(△Y):即两光标间 的电压值。 注:当光标功能菜单隐藏或显示其它功能菜单时, 测量数值自动显示于屏幕右上角。 45
18
水平控制区(HORIZONTAL)
转动水平 SCALE 旋钮改变 “S/div(秒/格)”水平档位, 状态栏对应通道的档位显示发 生了相应的变化。以 1-2-5 的形式步进。 Delayed(延迟扫描)快捷键: 按下水平 SCALE 旋钮可以切 换到延迟扫描状态,在延迟扫 描状态可达到 10ps/div * 。
主菜单-光标测量-追踪方式
光标追踪测量方式是在被测波形上显示十 字光标,通过移动光标的水平位置,光标 自动在波形上定位,并显示当前定位点的 水平、垂直坐标和两光标间水平、垂直的 增量。 其中,水平坐标以时间值显示,垂直坐标 以电压值显示。
46
主菜单-光标测量-追踪方式
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光标追踪测量模式,按键操作顺序为: CURSOR → 光标模式 →追踪 。 ②.选择光标 A、B 的信源:根据被测信号的输入 通道不同,选择 CH1 或 CH2 。若不希望显示此 光标,则选择 无光标 。 ③.移动光标在波形上的水平位置 • 注意:只有光标追踪菜单显示时,才能水平移动 光标。在其它菜单状态下,十字光标在当前窗口 的水平位置不会改变,垂直光标可能因为波形的 瞬时变化而上下摆动。
42
主菜单-光标测量

信号的技术参数

信号的技术参数

信号的技术参数
信号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
1.信号的频率:信号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决定了信号的周期和波长,是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

2.信号的振幅:信号的振幅是指信号波动的幅度,即信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振幅决定了信号的强度和能量,也是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

3.信号的相位:信号的相位是指信号波动的起点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

相位决定了信号的形状和时间,是信号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4.信号的调制方式:信号的调制方式是指将低频信息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频(FM)、调相(PM)和调幅(AM)等。

调制方式决定了信号的质量和传输效率,是信号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5.信号的传输方式:信号的传输方式是指信号传输的方式和媒介。

常见的传输方式有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等。

传输方式决定了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是信号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线路参数 异频法

线路参数 异频法

线路参数异频法异频法是一种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线路参数测量方法。

它通过在输入端加入一定频率的信号源,然后在输出端测量电压、电流或功率等参数的方法,来评估线路的性能。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电信、无线通信等领域,对于确保通信质量、提高信号传输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异频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输入端的信号源产生一系列不同频率的信号,经过线路传输后,输出端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会受到线路传输特性的影响。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准确评估线路的传输带宽、衰减情况以及传输效率等。

因此,异频法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线路的质量,还可以用来识别线路中存在的故障和改善线路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异频法有多种测量方式。

其中较常用的方法包括正弦法、光纤法和微波法等。

正弦法是通过在输入端添加正弦信号,并在输出端测量相应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差来进行测量的。

光纤法是利用光纤传输信号的特性进行测量,可以实现高速、长距离的信号传输。

而微波法则是利用微波频段的信号进行测量,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信号衰减。

在实际应用中,异频法的测量结果可以用于指导线路的设计和优化。

比如,在电信领域中,通过对线路的异频法测量,可以评估光纤线路的传输能力,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光纤连接的安全性问题。

而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异频法的测量结果可以用来评估无线网络的传输延迟和信号强度等参数,为无线通信基站的建设和优化提供指导。

总之,异频法作为一种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线路参数测量方法,具有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特点。

它不仅可以用于评估线路的性能和传输能力,还可以用于识别故障和提高通信质量。

因此,异频法在电信、无线通信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C信号的特征描述

AC信号的特征描述

1AC 信号的特征参数最常见的AC (Alternating Current )信号是正弦波、三角波、脉冲等几种交流信号,是我们技术工作中使用频度最高的名词,周期性变化是其共性。

本文对描述AC 信号的常用参量加以说明,以求对AC 信号的深入理解和灵活描述。

常用的AC 信号描述参数有有效值、峰值和峰峰值、平均值及dBm 等。

1 参量的特征及其定义⒈1 有效值(RMS )(root mean square )有效值是依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

两个同阻值的电阻,一个通直流,一个通交流,若在同一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则其中直流电压的数值既为另一个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在数学上,有效值与均方根值是同义词,一个周期波形的RMS 值是通过求均方根值获得的。

RMS 值只对周期性信号才有意义。

设u (t )为交流信号,T 为其周期,则其RMS 值为:()⎰=T dt t u T U 021即在u (t )的整个周期上,将每一个点的电压值平方后再相加,再求均值,最后开方。

用这种方法求得的波形RMS 值与信号的波形形状无关,只是测定波形的幅度特性。

显然,对于正弦波与其全波整流后的波形,其有效值相同。

RMS 值是规定交流信号幅度最有用的办法,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1.2 峰值和峰-峰值峰值是从参考电平开始计算的,即从零电平到最大电压值的差值,有正峰值和负峰值之分。

峰-峰值是从最小的负电压值到最大的正电压值之间的差值,既正峰值和负峰值之间的差值。

峰值因子(crest facter )(简C.F.)是指波形的峰值对有效值的比率。

若已知一特定交流信号,可用其相关峰值因子将峰值转化成相应的RMS 值。

1.3 平均值平均值指交流信号中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是该信号级数展开式中的恒定分量。

交流信号的平均值等于此信号绝对值的平均值。

假如对于一个正弦波而言,在一个周期中,正半周内波形与负半周内波形相同,但方向相反,则平均幅度为零。

但我们感兴趣的值是指该电压加在一个电阻上的发热值,故正弦波的平均值指正弦波经过全波整流后的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信号的几种常用参数测量
一、引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交流信号参数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频谱仪
和信号发生器。

二、示波器
示波器是测量交流信号常用的仪器之一、示波器通过显示电压随时间
变化的波形来分析其特性。

示波器通常包括一个探头用于连接被测信号源,一个显示屏用于显示波形,以及一些控制按钮用于调整测量参数。

1.幅度测量:示波器能够准确地测量交流信号的幅度。

通过调整示波
器的垂直量程和增益等参数,可以将信号的幅度显示在屏幕上。

2.频率测量:示波器也能够测量交流信号的频率。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
水平量程和观察屏幕上的周期数,可以计算信号的频率。

3.相位测量:示波器可以通过测量不同信号的相位差来计算交流信号
的相位。

通过在示波器上同时显示两个信号源的波形,可以直观地比较它
们的相位差。

三、频谱仪
频谱仪是另一种常用的交流信号参数测量仪器。

频谱仪可以将信号分
解成它们的频谱成分,并显示在频谱图上。

频谱仪通常包括一个输入端口
用于连接被测信号源,一个显示屏用于显示频谱图,以及一些控制按钮用
于调整测量参数。

1.频谱分析:频谱仪可以将复杂的交流信号分解成它们的频谱成分。

通过调整频谱仪的分辨率和带宽等参数,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频谱图。

2.噪声测量:频谱仪可以测量交流信号中的噪声水平。

通过分析频谱
图上的噪声特征,可以评估信号的噪声水平和噪声分布。

3.杂散分析:频谱仪可以分析交流信号中的杂散成分。

通过分析频谱
图上的杂散特征,可以评估信号品质和杂散水平。

四、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标准信号的仪器。

它能够产生稳定、精确
的交流信号,并且可以调整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信号发生器
通常包括一个输出端口用于连接被测设备,一个显示屏用于显示信号参数,以及一些控制按钮用于调整信号参数。

1.幅度设置:信号发生器可以准确地设置交流信号的幅度。

通过调整
信号发生器的幅度参数,可以产生所需的信号幅度。

2.频率设置:信号发生器可以准确地设置交流信号的频率。

通过调整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参数,可以产生所需的信号频率。

3.相位设置:信号发生器可以准确地设置交流信号的相位。

通过调整
信号发生器的相位参数,可以产生所需的信号相位。

五、总结
通过使用示波器、频谱仪和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可以实现对交流信号
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的准确测量。

这些仪器不仅能够为电子工程师
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还能够帮助他们分析信号特性和改进设计。

因此,
在电子工程领域中,这些仪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