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结构的尺寸效应研究
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详解

共振效应,又称强选择效应
例如,有关领域要求导热而不导电的材料,就是通过选择组元和复合状态,在保留导体组元导热性的同时, 抑制其导电性而获得的特殊功能材料。
共振效应在阻尼减振和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的研究和设计中获得利用。
8.系统效应:
这是一种材料的复杂效应,至目前为止,这一效应的机理尚不清楚,但在实际现象中存在着这种效应。 红、黄、蓝三色组成的彩色世界 涂膜的硬度大于基体和膜层硬度之和
3.1 材料的复合效应
5.相乘效应:两种具有转换效应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即可发生相乘效应。 ➢ 电磁效应·磁光效应=电光效应。 ➢通常可以将一种具有两种性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X/Y和另一种换能材料Y/Z复合起来,即:
X/Y·Y/Z=X/Z 式中,X、Y、Z分别表示各种物理性能。
表3.1 复合材料的乘积效应
加和特征:复合材料的某一性能是各组分性能的按体积分数的平均值。 复合材料的某些基本物理参数,如密度、比热容,往往是近似具有加和作用的组分效果。
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
V1 V1/Vc
W1 W1/Wc
用密度计算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
W1
V1
W1
1
W2
W3
1 2 3
W 11V12V 21V 13V3
复合材料单向板 简化模型
有A、B两种原材料所不具备的新性能。
源于耦合:不同性质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注:复合效应表现为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其组分材料基础上的线性和非线性的综合。
复合材料的基本理论
材料的微观组织 ❖ 形状、分散程度 ❖ 体积分数 ❖ 几何学特征
构效关系
复合材料的 基本理论
原材料的性能
❖力学性能 ❖ 物理性能 ❖ 界面的状态
基于SHPB技术测试典型金属动态压缩性能的尺寸效应分析

基于SHPB技术测试典型金属动态压缩性能的尺寸效应分析1. 内容概述SHPB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手段,近年来在材料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SHPB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金属动态压缩性能测试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详细讨论不同尺寸下金属的动态压缩性能及其尺寸效应。
我们还将探讨尺寸效应对金属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机制,为优化材料设计和提高材料性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文档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种基于SHPB技术的金属动态压缩性能测试方法,并为未来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1 研究背景金属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尤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结构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属材料在受到外部冲击或压力时,会产生塑性变形,甚至断裂。
研究金属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对于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金属动态压缩性能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霍尔效应法、光电子能谱法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测试时间长、精度低等问题。
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技术的动态压缩性能测试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SHPB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时间短等优点,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
在使用SHPB技术进行金属动态压缩性能测试时,尺寸效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金属材料的尺寸效应是指材料在不同尺寸下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材料的微观结构、缺陷、表面处理等因素引起的。
在研究金属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时,必须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性能。
为了深入研究基于SHPB技术测试典型金属动态压缩性能的尺寸效应,本论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SHPB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尺寸效应的研究现状。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下典型金属的动态压缩性能及其尺寸效应,为进一步优化材料和提高其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复合材料结构件热压罐成型温度场闭环模拟

其是当热压罐尺寸较大,零件较厚时,罐内温度影响因素复杂(图1所示)。
一方面,存在温度控制延时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尺寸零件,其高温区温度上升较快,而低温区温度上升速率较低,而实际工艺中要求低温区的滞后偶监测的温度必须达到保温条件才开始进行保温处理,因此在实际过程中有很长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在升温过程中由于零件内部的固化放热,还将导致局部温度过冲以及固1 引言在民用航空领域,研制高性能飞机离不开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波音B787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已经达到了50%,而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使用是提高其用量的关键[1-3]。
热压罐工艺是目前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主要方法,成型时零件温度变化满足工艺规范要求是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而实际成型过程中热压罐内温度场影响因素复杂,尤摘 要 针对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艺,开展起成型过程温度场闭环模拟研究。
结合Fluent 软件初步建立了基于监测偶温度变化动态反馈调整热源功率的热压罐温度场模拟的闭环控制程序,试算标准固化程序,结果得到试验验证。
建立了多监测点耦合控温算法,实现了实际热压罐工作过程中,空气偶、领先偶和滞后偶协同控温过程,初步建立了小尺寸热压罐工装热分布模型,实现了热压罐成形过程中,罐内温度场及工装热分布模拟,能较好的反应热压罐工作过程中不同位置温度差异情况以及热压罐控温延迟效果,为复合材料热压罐生产工艺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压罐; 温度场; 闭环模拟复合材料结构件热压罐成型温度场闭环模拟汪敏,李振友,徐鹏,刘小林,刘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3)ABSTRACT Closed-loop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process of autoclave forming for composite structural parts of civil aircraft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Fluent software, a closed-loop control program which can change the heat source of the autoclave based on the dynamic feedback of a monitoring thermalcouple was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The standard curing program was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A temperature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 thermalcouple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algorithm can realize the cooperative temperature control process based on the air thermocouple, the leading thermocouple and the lagging thermocouple during the autoclave process. The heat distribution model of small-size tooling was established preliminarily, 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tank and tooling heat distribution in the process of autoclave forming was realized. It can better reflec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the delay effect of temperature control dur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autoclave,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mposite.KEYWORDS composites; autoclave; temperature field;closed-loop simulation第4期2019年9月No. 4 57Sep. , 2019FIBER COMPOSITES纤维复合材料Temperature Field Closed-loop Simulation of Autoclave Molding forComposite StructuresWANG Min,Li Zhenyou, XU Peng,LIU Xiaolin,LIU Kui(COMAC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Ltd.,Shanghai 200123)582019年纤维复合材料程度较低,无法反应复合材料内部固化放热现象以及实际过程中的控温延时问题。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1.1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重要性 (3)1.2 抗震性能研究的必要性 (5)1.3 尺寸效应研究的意义 (6)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7)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8)2.2 发展趋势与挑战 (10)二、试验方案与装置 (11)1. 试验目的与方案制定 (12)1.1 试验目的明确 (13)1.2 方案制定流程 (14)2. 试验装置与材料性能 (14)2.1 试验装置介绍 (15)2.2 材料性能参数 (16)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17)1. 试验过程与实施步骤 (18)1.1 试件制作与安装 (20)1.2 加载制度与数据收集 (20)1.3 试验现象记录与分析 (21)2. 抗震性能分析 (22)2.1 破坏形态分析 (23)2.2 承载能力分析 (25)2.3 变形性能分析 (25)四、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尺寸效应试验 (27)一、内容描述本研究旨在探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尺寸效应,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分析了剪力墙的设计原则、构造要求和技术措施。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新型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本研究还从尺寸效应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比不同尺寸的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揭示了尺寸效应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还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与尺寸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优化剪力墙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新型设计方法和尺寸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验证。
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测试,验证了新型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尺寸效应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尺寸效应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为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用方法。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引言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它是指1种或多种组分以纳米量级的微粒即接近分子水平的微粒复合于基质中所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分散相尺寸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过渡区域,将给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带来特殊的变化,正日益受到关注。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该类材料研究的种类已经涉及到无机物、有机物和非晶态材料等。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综合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各自的优点,并且可以在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赋予材料许多优异的性能,正在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正不断见诸报道。
本文拟对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作一个综述。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技术最先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如金属、非金属、陶瓷和石英玻璃等。
目前,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种类已涉及到有机物和非晶态材料等。
各国首先着重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特别是薄膜制备法的研究。
纳米复合方法常用的有3种:溶胶一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
其中溶胶一凝胶法较早用于制备有机一无机分子杂化材料或纳米复合材料;嵌入法在分子材料领域表现出很好的前景,特别是将不同的性能综合到单一的材料中去。
把具有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特点的纳米颗粒材料添加到其他材料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添加量达到材料改性的目的,因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尺寸降到纳米数量级会给复合材料引入新的材料性能。
首先,纳米颗粒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的材料特性,这会给复合材料带来光、电、热、力学等方面的奇异特性;其次,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如高浓度界面、特殊界面结构、巨大的表面能等等必然会大大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
由无机纳米材料与有机聚合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无机材料、无机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无机填料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等所不具备的一些性能。
考虑材料层次尺寸效应影响的混凝土力学性能理论预测方法

考虑材料层次尺寸效应影响的混凝土力学性能理论预测方法李冬;金浏;杜修力;刘晶波【摘要】大坝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150 mm,混凝土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易随骨料级配等发生变化.本文从细观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能够考虑材料层次尺寸效应影响的预测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方法.结合混凝土材料内部细观结构形式,将其看作由粗骨料颗粒、砂浆基质以及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假定骨料颗粒在混凝土受力过程中不发生破坏,采用双线性本构模型描述砂浆基质和界面过渡区的材料力学行为,基于断裂力学基本理论框架,推导得到了混凝土细观裂缝长度、宏观断裂能、单轴拉伸强度、特征长度以及脆性指数等力学参数的理论公式.基于本文提出的理论预测方法,分析了界面过渡区力学性能以及粗骨料级配、含量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The particle size of coarse aggregates in dam concrete ranges from 5mm to 150mm,consequently,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re easily varied with the aggregate gradation.From the mesoscopic of view,a theoretical method to predi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considering of the size effect in material is established.In view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s,the concrete material is regarded as a three-phase composite composed by the coarse aggregate,the mortar matrix and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It is assumed that the aggregate is unbroken within the process of loading.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mortar matrix and the ITZ is described by bilinear constitutive model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fracture mechanics,a group of theoretical formula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concrete including the mesoscopic cracklength,the macroscopic fracture energy,the uniaxial tensile strength,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and the brittleness number are derived.The influences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TZ and the aggregategradation/volume on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method.【期刊名称】《水利学报》【年(卷),期】2018(049)004【总页数】10页(P464-473)【关键词】大坝混凝土;尺寸效应;断裂力学;细观力学;骨料级配;界面过渡区【作者】李冬;金浏;杜修力;刘晶波【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土木系,北京100084;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减灾与防灾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减灾与防灾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减灾与防灾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清华大学土木系,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1 研究背景裂缝问题是我国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2章 复合材料的结构形式与复合效应

图2-1复合材料的结构图2-1复合材料的结构
图2-2几种典型复合材料结构
7混合效应也称平均效应,是组份材料性能取长
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型
14
(3)泊松比
12,I I νν
30
时对应的基
39当纤维体积含量太小时,复合材料的
破坏由基体控制,其纵向拉伸强度
mt f
为了修正误差,可采用基体模量前乘以小于1的修正系数β,即
βυ
E E
2-9单根纤维埋入基体模型受力前后变形示意图
2-10 平行于外载荷的伸直不连续纤维微元体的平衡
(a)受力前b)受力后
2-12 理想塑性基体的剪应力一应变曲线
max
()2f f t s
L d στ=能够达到连续纤维应力时的最短纤维长度定义为载荷传递长度Lt ,可以得到:
物理关系为
11C
εβ=1
f C σεβ=
+。
铁电转变温度 尺寸-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铁电转变温度尺寸-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铁电材料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够发生自发电极化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铁电转变温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铁电材料发生由无极化状态转变为极化状态的临界温度。
随着对铁电材料性质和结构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转变温度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之一就是尺寸。
尺寸是指铁电材料的尺寸大小或单元胞的尺寸。
研究发现,尺寸对铁电转变温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说,当铁电材料的尺寸减小至纳米级别,其铁电转变温度往往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探讨尺寸对铁电转变温度的影响机制。
我们将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揭示尺寸与铁电转变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尺寸对铁电性质的调控机制。
最后,我们将总结尺寸对铁电转变温度的影响的重要性,展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这篇长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铁电转变温度与尺寸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铁电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组织和展示文章的内容,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及其中的各个部分。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主要介绍铁电转变温度和尺寸对其影响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文章结构部分则给出了整篇文章的大纲,准确描述了各个小节的内容和目的。
目的部分则说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探究和讨论铁电转变温度和尺寸之间的关系。
通过明确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会逐一介绍背景介绍、铁电材料的性质、铁电转变温度的影响因素和尺寸对铁电转变温度的影响四个小节。
最后的结论部分将总结铁电转变温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尺寸对其影响的重要性,并探讨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整篇文章的主线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有助于读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和探究尺寸对铁电转变温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结构的尺寸效应研究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相较于传统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复合材料结构在力学性能、热物性、耐久性等方面表现出大大小小的差异。
近年来,人们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其内在原因和应用价值。
一、尺寸效应的概念
尺寸效应是指当物体几何尺寸达到某一范围后,其力学性能、热物性、化学特性等各方面表现出与其几何尺寸不成比例的变化趋势。
这一效应可由多种因素所引发,如材料微结构尺寸,载荷与结构尺寸比,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对于复合材料结构而言,尺寸效应的主要表现为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弯曲刚度等力学性能的变化。
二、尺寸效应研究的发展历程
尺寸效应在材料科学中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当时科学家就已经发现晶体的弹性模量与尺寸有关。
20世纪60年代,力学工程的研究者开始对材料尺寸效应进行系统的探讨,发现其与材料成分、制备方法、加载条件等相关。
此后,随着先进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尺寸效应的研究也逐渐扩展至复合材料领域。
对于复合材料而言,尺寸效应主要在纤维、基体、界面和结构等方面受到影响。
三、尺寸效应的影响因素
1. 纤维尺寸效应
纤维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着复合材料的本质特性。
当纤维直径小于一定尺寸时,由于表面效应和应力分布的改变,其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呈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
此时,薄壁效应会导致纤维直径变薄,而纤维弯曲会使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体力学性能。
2. 基体尺寸效应
基体是复合材料中固态部分的基本结构,其强度、刚度等性能也受到尺寸效应的影响。
当基体孔隙率占比较大时,其界面组成部分与纤维之间的协同作用受到限制,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会随着尺寸增大而下降。
3. 界面尺寸效应
复合材料中的界面是纤维和基体之间的接触部分,其强度、粘附度等性能会对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尺寸效应在此处可能导致界面上的裂纹和破坏加剧,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破坏风险。
4. 结构尺寸效应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大小的比率也存在相关性。
在扭曲载荷作用下,体积比率较大的复合材料结构可能出现挠曲现象,而小体积比例的结构则容易发生断裂。
四、尺寸效应应用前景
尺寸效应虽然带来了很多复杂的力学问题,但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在材料制备、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尺寸效应的考虑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工效和性能,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制备技术的涌现和尺寸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复合材料结构的效率和可靠性将会得到更加明显的提升。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结构的尺寸效应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研究课题,在工程实践中没有一种统一的解决方案。
要深入研究各方面因素对尺寸效应的影响,并探索出具有普适性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推进该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