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合集下载

纳米材料的四大效应

纳米材料的四大效应

纳米材料的四大效应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主要是由于其纳米级尺寸效应而导致的。

以下是纳米材料常见的四大效应:
尺寸效应:当材料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别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纳米材料的尺寸相对较小,使得电子、光子和声子等能量传输和储存方式发生改变。

这种尺寸效应可以导致纳米材料在光学、电子学、磁学等领域展示出独特的性能。

表面效应:纳米材料相对于宏观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这是由于纳米级尺寸的高比例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这导致纳米材料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使得其在催化、吸附、传感等应用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反应活性。

量子效应:纳米材料的尺寸接近或小于典型的量子尺寸范围时,量子效应开始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纳米材料的电子和能带结构将受到限制和量子约束,从而导致电子行为发生变化。

量子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在电子学、光电子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界面效应:当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或纳米结构之间发生接触或相互作
用时,界面效应产生。

这种效应是由于界面上的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导致纳米材料在界面处具有不同的化学、物理和电子性质。

界面效应对于纳米材料的催化、能源转换和生物应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纳米材料的效应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学、光电子学、催化剂、传感器、医学和能源等。

然而,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环境和生物安全性等问题需要得到充分考虑和管理。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尺寸效应

纳米尺寸效应纳米是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10^-9米(10亿分之一米)。

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时简称为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纳米效应就是指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原本导电的铜到某一纳米级界限就不导电,原来绝缘的二氧化硅、晶体等,在某一纳米级界限时开始导电。

这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以及其特有的三大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表面效应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

随着颗粒直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增大,说明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将会显著地增加。

对直径大于0.1微米的颗粒表面效应可忽略不计,当尺寸小于0.1微米时,其表面原子百分数激剧增长,甚至1克超微颗粒表面积的总和可高达100平方米,这时的表面效应将不容忽略。

超微颗粒的表面与大块物体的表面是十分不同的,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超微颗粒(直径为2*10^-3微米)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二十面体多李晶等),它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

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纳米后才看不到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时微颗粒具有稳定的结构状态。

超微颗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在空气中金属颗粒会迅速氧化而燃烧。

如要防止自燃,可采用表面包覆或有意识地控制氧化速率,使其缓慢氧化生成一层极薄而致密的氧化层,确保表面稳定化。

利用表面活性,金属超微颗粒可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剂和贮气材料以及低熔点材料。

小尺寸效应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

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第二章__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第二章__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2.4 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
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以及半导
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
被占据分子轨道,能隙变宽的现象,均称为量子尺
寸效应。
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2.4 量子尺寸效应

能带理论表明,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电子能级一般是 连续的,但只有在高温或宏观尺寸情况下才成立。



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
表面效应
这种表面原子的活性不但引起纳米粒子表面原子 输运和构型变化,同时也引起表面电子自旋构象和电
子能谱的变化。下面举例说明纳米粒子表面活性高的
原因。
第二章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2.2 表面效应(界面效应)
图2-4 将采取单一立方晶格结构的原子尽可能以接近圆(或球)形进行配置的超微粒模式图

金纳米颗粒的熔点与粒径之间的关系曲线。
⑸特殊的力学性质
由纳米超微粒压制成的纳米陶瓷材料却具有良
好的韧性,这是因为纳米超微粒制成的固体材料具有
大的界面,界面原子的排列相当混乱。原子在外力变
形条件下容易迁移,因此表现出很好的韧性与一定的
延展性,使陶瓷材料具有新奇的力学性能。这就是目
前的一些展销会上推出的所谓“摔不碎的陶瓷碗”。

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
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粒径在10nm 以下,将迅速增加表面原子的比 例。当粒径降到1nm时,表面原子 数比例达到约90%以上,原子几 乎全部集中到纳米粒子的表面。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 of the surface atoms to whole atoms and particle size

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的应用

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的应用

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的应用引言:提起“纳米”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但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材料,可能很多人并不一定清楚,本文主要对纳米及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了简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人类造福。

纳米技术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

关键词:纳米材料小尺寸效应性质分类发展前景一、纳米材料及其性质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从尺寸大小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在0.1微米以下,即100纳米以下。

因此,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粒度分布均匀、纯度高、极好分散,其比表面高,具有耐高温的惰性,高活性,属活性氧化铝;多孔性;硬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表面酸性和一定的表面碱性,被广泛应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新的绿色化学材料。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橡胶、陶瓷、耐火材料等产品的补强增韧,特别是提高陶瓷的致密性、光洁度、冷热疲劳性、断裂韧性、抗蠕变性能和高分子材料产品的耐磨性能尤为显著。

以上这些性能决定了纳米材料在表面效应、小尺寸、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电子信息领域、航天航空、环保能源等各方面均有应用,尤其是在小尺寸方面的应用。

二、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纳米科技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会是一次技术革命,而且还会是一次产业革命”。

随着世界发达国家对纳米研究的深入,我国对纳米材料和技术也非常重视,为推动我国纳米技术成果产业化.国家通过财政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纳米高科技骨干企业。

已先后安排了许多纳米科技的研究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纳米技术在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完整版)纳米材料四大效应及相关解释

(完整版)纳米材料四大效应及相关解释

纳米材料四大效应及相关解释四大效应基本释义及内容:量子尺寸效应:是指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数值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或者能隙变宽的现象。

当能级的变化程度大于热能、光能、电磁能的变化时,导致了纳米微粒磁、光、声、热、电及超导特性与常规材料有显著的不同。

小尺寸效应:当颗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粒子的颗粒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减少,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

表面效应: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

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加,颗粒表面原子数相对增多,从而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且极不稳定,致使颗粒表现出不一样的特性,这就是表面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当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粒子仍能穿越这一势垒。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例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有隧道效应,称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

四大效应相关解释及应用:表面效应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

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加。

例如粒径为10nm时,比表面积为90m2/g;粒径为5nm时,比表面积为180m2/g;粒径下降到2nm时,比表面积猛增到450m2/g。

粒子直径减小到纳米级,不仅引起表面原子数的迅速增加,而且纳米粒子的表面积、表面能都会迅速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较多,表面原子的晶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所引起的。

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有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故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晶体微粒化伴有这种活性表面原子的增多,其表面能大大增加。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吴顺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生命科学拔尖班小尺寸现象产生的原因:纳米粒子的特性当粒子的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微粒内包含的原子数仅为100 ~10000 个,其中有50 %左右为界原子,纳米微粒的微小尺寸和高比例的表面原子数导致了它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其他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

小尺寸效应导致的性质(以及部分应用)由于纳米微粒的尺寸比可见光的波长还小,光在纳米材料中传播的周期性被破坏,其光学性质就会呈现与普通材料不同的情形。

例如,金属由于光反射显现各种颜色,而金属纳米微粒都呈黑色,说明它们对光的均匀吸收性、吸收峰的位置和峰的半高宽都与粒子半径的倒数有关。

⑵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通过控制颗粒尺寸制造出具有一定频宽的微波吸收纳米材料,可用于磁波屏蔽、隐形飞机等。

⑴此外,金属超微颗粒的光反射率极低,可低于1%,大约几毫米就可以完全消光。

可以利用此特性,高效持续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在物质超细微化之后,纳米材料的熔点显著降低,犹在颗粒直径为10纳米时较为明显,例如金(Au)常规熔点在1064度;然而在颗粒尺寸减少到2纳米时仅为327度;由此,超细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进行低温烧结,此时的基片可以仅仅使用塑胶而不是高温陶瓷。

使用超细银粉,可以使膜厚均匀,覆盖面积大,省料而质量高。

纳米小尺寸效应的应用:纳米材料作为功能材料与产业技术的结合,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价值。

小尺寸超微颗粒的磁性与大尺寸材料显著不同,在颗粒尺寸下降到0.02微米以下之后,其矫顽力可增加1000倍,若进一步减小尺寸,其矫顽力反而可以降到0,呈现出超顺磁性。

利用超顺磁性颗粒的矫顽力特性,可以将磁性材料制造为用途广泛的液体。

⑶21世纪的信息社会,要求记录材料高性能化和高密度化,而纳米微粒能为这种高密度记录提供有利条件。

磁性纳米微粒由于尺寸小,具有单磁畴结构、矫顽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作磁记录材料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图象质量,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已制出纳米级微粉录像带,其图像清晰、信噪比高、失真十分小;还可制成磁性信用卡、磁性钥匙、磁性车票等。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你知道吗?纳米材料可神奇啦!就像魔法世界里的小精灵,有着一些独特的基本效应呢。

先说说小尺寸效应吧。

纳米材料的尺寸特别小,小到和原子、分子的距离都差不多啦。

这时候,它们的很多性质就和普通材料大不一样。

比如说,纳米金属的熔点会降低很多。

你能想象吗?就像一个平时很坚强的大汉,到了纳米世界里,突然变得脆弱起来。

普通的金熔点是1064℃,可是纳米金呢,熔点就低得多啦。

这是为啥呀?这就是小尺寸效应在捣鬼。

因为尺寸小了,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就发生了变化,就像一个团队的规模变小了,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一样了。

再讲讲表面效应。

纳米材料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很大,这就意味着表面的原子占比特别高。

这就像一个苹果,把它切成很多小块,小块越多,露在外面的果肉面积就越大。

表面原子多了,它们就变得很活泼。

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急于和外界发生反应。

所以纳米材料的化学活性比普通材料要强很多呢。

这可不得了啊,很多新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利用纳米材料来实现啦。

量子尺寸效应也很有趣。

当纳米材料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电子的能量就不再是连续的了,而是像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的。

这就好比我们上楼梯,只能一级一级地走,不能半级半级地跳。

这个效应让纳米材料在光学、电学等方面表现出很多奇特的性质。

比如说,一些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发光颜色就会因为这个效应而改变。

哇,是不是很神奇呢?纳米材料的这些基本效应啊,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在我们的生活里,它们已经开始发挥大作用了。

从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到更好的医疗手段,都有纳米材料的身影。

我觉得纳米材料就像一颗正在升起的超级明星,它的这些基本效应就是它的超能力,未来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pt尺寸效应

pt尺寸效应

pt尺寸效应
PT尺寸效应是指当纳米颗粒的尺寸减小到一定范围内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是由于纳米颗粒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等因素引起的。

在纳米材料中,由于表面原子比例的增加,表面能也会增加,导致纳米颗粒的稳定性下降。

此外,当纳米颗粒的尺寸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子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出现量子尺寸效应。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纳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对于金属纳米颗粒来说,当其尺寸减小到一定范围内时,会出现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导致吸收光谱的变化。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光学性质的材料。

此外,纳米颗粒的尺寸还会影响其催化活性、磁性和电导率等性质。

PT尺寸效应是纳米材料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纳米颗粒尺寸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为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纳米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吴顺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6 级生命科学拔尖班
小尺寸现象产生的原因:
纳米粒子的特性当粒子的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微粒内包含的原子数仅为 100〜10000 个,其中有 50 %左右为界原子,纳米微粒的微小尺寸和高比例的表面原子数导致了它的量子尺寸效应和其他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

小尺寸效应导致的性质(以及部分应用)
由于纳米微粒的尺寸比可见光的波长还小,光在纳米材料中传播的周期性被破坏,其光学性质就会呈现与普通材料不同的情形。

例如,金属由于光反射显现各种颜色,而金属纳米微粒都呈黑色,说明它们对光的均匀吸收性、吸收峰的位置和峰的半高宽都与粒子半径的倒数有关。

⑵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通过控制颗粒尺寸制造出具有一定频宽的微波吸收纳米材
料,可用于磁波屏蔽、隐形飞机等。

⑴此外,金属超微颗粒的光反射率极低,可低于1%,
大约几毫米就可以完全消光。

可以利用此特性,高效持续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在物质超细微化之后,纳米材料的熔点显著降低,犹在颗粒直径为 10 纳米时较为明显,例如金(Au)常规熔点在1064度;然而在颗粒尺寸减少到 2纳米时仅为327度;由此,超细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进行低温烧结,此时的基片可以仅仅使用塑胶而不是高温陶瓷。

使用超细银粉,可以使膜厚均匀,覆盖面积大,省料而质量高。

纳米小尺寸效应的应用:
纳米材料作为功能材料与产业技术的结合,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价值。

小尺寸超微颗粒的磁性与大尺寸材料显著不同,在颗粒尺寸下降到 0.02 微米以下之后,其矫顽力可增加 1000 倍,若进一步
减小尺寸,其矫顽力反而可以降到0,呈现出超顺磁性。

利用超顺磁性颗粒的
矫顽力特性,可以将磁性材料制造为用途广泛的液体。

⑶材料高
21 世纪的信息社会,要求记录
性能化和高密度化,而纳米微粒能为这种高密度记录提供有利条
件。

磁性纳米微粒由于尺寸小,具有单磁畴结构、矫顽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作磁记录材料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图象质量,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已制出纳米级微粉录像带,其图像清晰、信噪比高、失真十分小;还可制成磁性信用卡、磁性钥匙、磁性车票等。

将磁性纳米微粉通过界面活性剂均匀分散于溶液中制成的磁体,在宇航、磁制冷、显示及医药中已广泛应用。


纳米粒子的高比表面积、高活性使之在传感器方面成为最有前途的材料。

外界环境(如温度、光、湿度等)的改变会迅速引起材料表面或界面离子价态和电子输运的变化,利用其电阻的显著变化可以制成传感器,而且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20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已研制出SnO ,纳米薄膜传感器,纳米陶瓷材料传感器也具有很大潜力。

例如利用纳米 LiNbO , LiTiO ,PZT 和 SrTiO 的热电效应,可制成红外检测传感器。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可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特异吸光材料、军事航空中用的吸电磁波隐形飞机军舰材料等。

如用纳米微粒制成的光纤材料可以降低光导纤维的传输损耗;红外线反射膜材料可用于节能方面等。

陶瓷材料在通常情况下呈现脆性,由纳米超微粒制成的纳米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由于纳米超微粒制成的固体材料具有大的界面,界面原子排列相当混乱),纳米金属同体的
硬度比一般粗晶体材料高 3〜5倍,由氟化磷酸钙等纳米材料构成的人的牙齿具有很高的强度,当材料或那挚特性产生的机制被限制在小于某些临界长度尺寸的空间之内时特性就会改变。

固体物质在粗晶体尺寸时有其固体的溶点,超微化后则熔点降低(如银的常规溶点为690 C,超细银溶点变为 100 C;在钨颗粒中加入 0.1 %〜0. 5%的质量比的纳米 Mi粉,烧结温度可从3000 C降为1200〜1300 C ),超微粒子的小尺寸效应除在热学性质表现明显,还表现在导电性、介电性、声学性、化学性能方面。


总结
21 世纪,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材料的尺寸也越小。

而纳米材料将是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材料之一,凭借纳米材料的原料高利用率、功能运用前景广阔、应
用领域广泛、高科学技术含量、物理化学性质突出等特点。

它将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国家的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一类材料。

这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极微小的物质类别一定会给信息、生物工程、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国防各个领域带来一场划时代性的技术变革。

参考文献:
⑴、《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领域》
高新,李稳宏,王锋,杨清翠
(西北大学化学工程系,陕西西安 7 10069 )
⑵ Tomanek D and Enbody R J.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of Nanotubes 2000
⑶《纳米科技》第三期Jun 2004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