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024年行政管理专科-大学语文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专科-大学语文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这两节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怀?2.肴核既尽,杯盘(狼藉)3.就全文而言,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一种叙述方式?()4.下列语句中,与《西湖七月半》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意旨相符合的是()。
A.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B.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C.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D.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5.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人物是()。
A.南霁云B.张巡C.雷万春D.许远6.《陌上桑》中,罗敷说“识夫婿”的标志是()。
A.脱帽著帩头B.五马立踟蹰C.白马从骊驹7.第二联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8.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物华:9.《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10.下列宋词语句中,使用了当时口语的是()。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11.下列表述中,说明了《先妣事略》艺术特色的是()。
A.情节一波三折B.场面有声有色C.语言简洁省净D.行文夹叙夹议12.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吗老龙:13.《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有()。
A.浅显易懂而生动隽永B.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C.广征博引而出奇制胜D.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E.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14.指出词中委婉表达作者归思的词句。
()15.《行路难》(其一)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算术》答案:A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A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谁的文学观点?A. 白居易B. 杜甫C. 李白D. 高适答案:A8.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的意思最接近?A. 多此一举B. 恰到好处C. 恰如其分D. 画龙点睛答案:A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柳永D. 秦观答案:C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周易》B. 《道德经》C. 《庄子》D. 《列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______”、“颂”三部分。
答案:雅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答案:春晓1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叫做“______”。
答案:通灵宝玉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这里的“君”指的是______。
答案:友人1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过于______的环境或人,将不会有生物或朋友。
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解析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1、单选题
[2012.7]《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片写“美人伤春”所抒发的情感是( )。
A、对抗金复国的热望与惋惜
B、长期遭受朝廷冷落的愤懑
C、年华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
D、只身流落他乡的羁旅之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考查情感态度: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
2、单选题
[2011.1]《蚂蚁大战》的主题是( )。
A、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回归自然
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C、物竞天择,强者生存
D、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能取得胜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掌握本文采用的类比的写法。
体会本文的人类社会象征意义,体会战争给人类生命和精神造成的深重灾难。
3、单选题
[2011.1]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所用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比喻抒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
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达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
4、单选题
[2011.1]辛弃疾《摸鱼儿》上片所描绘的整体景象是( )。
A、风雨交加
B、芳草拦路
C、春天归去
D、画檐蛛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上篇的中心意象是“春又归去”,下篇的中心意象是“佳期又误”。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A.《张中丞传后序》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自考大学语文是广大自考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历年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不仅可以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还可以熟悉题型和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题目一:一、阅读理解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材料一:美食和饭店评论家许冠文觉得台北鳗鱼饭最好吃。
他在2009年选出台北最好的10家鳗鱼饭店,分别是:「蒸」、「爵士世家」、「大和日式鳗鱼饭」、「美之家」、「心之风」、「竹兴」、「好吃食堂」、「抚宁鳗鱼」、「哲鳗」、「味缘食堂」。
材料二:悬崖上的村庄每天只有一辆公车经过,早上往山下开,下午往山上开,但悬崖下的两个城市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辆公车往返。
材料三:一位作家邀请四位朋友共聚晚餐。
他为朋友订了一张圆桌,四人面对面坐在一起。
客人们都非常晚到,直到晚餐开不成了,因为桌上只有三个椅子。
====================================================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以下问题:(1) 许冠文在什么时间选出了台北最好的鳗鱼饭店?(2) 请列举出许冠文选出的台北最好的三家鳗鱼饭店。
-----------------------------------------------------解析:(1) 许冠文在2009年选出了台北最好的鳗鱼饭店。
(2) 许冠文选出的台北最好的三家鳗鱼饭店分别是「蒸」、「爵士世家」和「大和日式鳗鱼饭」。
2. 根据材料二,回答以下问题:(1) 在悬崖上的村庄,公车往返的时间间隔是多久?-----------------------------------------------------解析:(1) 在悬崖上的村庄中,公车往返的时间间隔是半小时。
3. 根据材料三,回答以下问题:(1) 作家订了一张什么形状的桌子?(2) 为什么晚餐开不成?-----------------------------------------------------解析:(1) 作家订了一张圆桌。
历年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历年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武松答案:D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苏轼答案:C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王维C. 陶渊明D. 杜甫答案:C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李白的《静夜思》B.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C. 孟浩然的《春晓》D. 杜甫的《春望》答案:C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维B. 李白C. 王勃D. 杜甫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地方民歌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其中“岳”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泰山3. 《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文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桃花源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________。
答案:《望月怀远》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名句,其中“汗青”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史册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才会感到快乐。
2.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表达的忧国忧民情怀。
答案:《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文中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3. 请简述《离骚》中屈原的爱国情怀。
答案:《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诗中通过叙述自己的遭遇和理想,表达了对楚国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大学语文相关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相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现代汉语词汇的是:A. 饕餮B. 窈窕C. 蹉跎D. 翱翔答案:D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春日》D. 《春望》答案:A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A4. “红楼一梦”是指哪部古典小说?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陶渊明C. 杜甫D. 李白答案:A6.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是:A. 杯弓蛇影B. 画蛇添足C. 画龙点睛D. 狗尾续貂答案:C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中的哪一篇?A. 《梁惠王上》B. 《离娄上》C. 《尽心上》D. 《公孙丑上》答案:B8.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D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A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是其三个主要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2.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______”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答案:仁3.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______。
答案:司马迁4.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答案:《西游记》5.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大学语文》 (1)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8)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8)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11)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14)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17)广东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20)广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23)广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大学语文 (26)参考答案 (29)2010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29)2011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0)2012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1)2013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2)2014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3)2015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4)2016年广东省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36)2017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大学语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文言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的文言词语不同的用法。
识别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常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语、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将其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4.了解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修辞格及其用法。
5.理解现代文中的疑难词语,掌握现代文中的语法知识。
二、文学基本知识1.了解教材中作者的姓名、字号、朝代或国别、代表作与作品集名称、文学主张、文学成就及其他重要贡献。
2.识记指定篇目中的名句。
3.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古今各类文体知识。
4.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5.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知识。
三、阅读阅读材料选自课内或者课外的文段。
1.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
2.分析作品的结构、体裁特征及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3.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文章的语言及审美风格。
4.概括作品的主旨、领会作品的情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写作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能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句通畅、标点正确。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
二、知识内容比例:1.汉语基本知识约20%2.文学与文化基本知识约20%3.阅读约20%4.写作40%三、试题题型及赋分1.选择题约15%2.古文翻译题约15%3.填空题约5%4.阅读题约25%5.作文40%四、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45%难题约25%Ⅴ.参考书目一、参考书目: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十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指定篇目1.攀迟、仲弓问仁(《论语》)2.《老子》二章(《老子》)3.晏子对齐侯问(《左传》)4.史伯对桓公问(《国语》)5.大同(《礼记》)6.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7.谏逐客书(秦*李斯)8.过秦论(上)(西汉*贾谊)9.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10.哀郢(《战国*屈原》)11.古风(其十九)(唐*李白)12.秋兴八首(其一、其四)(唐*杜甫)13.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14.哀江南赋序(北调*庾信)15.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16.蒹葭(《诗经》)17.长恨歌(唐*白居易)18.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19.沈园二首(宋*陆游)20.【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21.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完元)22.正气歌并序(宋*文天祥)对于一些作家,故乡只属于自己的童年。
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里诞生,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
但我却不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
我太熟悉一次次从天南海北甚至远涉重洋旅行归来而返回故土的那种感觉了。
只要在高速路上看到“天津”的路牌,或者听到航空小姐说出它的名字,心中便充溢着一种踏实,一种温情,一种彻底的放松。
我喜欢在夜间回家,远远看到家中亮着灯的窗子,一点点愈来愈近。
一次一位生活杂志的记者要我为“家庭”下一个定义。
我马上想到这个亮灯的窗子,柔和的光从纱窗中透出,静谧而安详。
我不禁说:“家庭是世界上惟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我的故乡给了我的一切。
父母、家庭、孩子、知己和人间不能忘怀的种种情谊。
我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
无论是咿咿呀呀地学话还是一部部十数万字或数十万字的作品的写作;无论是梦幻般的初恋还是步入茫茫如海的社会。
当然,它也给我人生的另一面,那便是挫折、穷困、冷遇与折磨以及意外的灾难。
比如抄家和大地震,都像利斧一样,至今在我心底留下了永难平复的伤痕。
我在这个城市里搬过至少十次家。
有时真的像老鼠那样被人一边喊打一边轰赶。
我还有过一次非常短暂的神经错乱,但如有神助一般被不可思议地纠正了回来。
在很多年的生活中,我都把多1角钱肉馅的晚饭当作美餐,把那些帮我说几句话的人认作贵人。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触到了人生的真谛,从中掂出种种情义的分量,也看透了某些脸后边的另一张脸。
写到这里,很担心我把自己的那些不幸强加给命运和生活,错怪是故乡给我的。
我明白,在那个灾难没有死角的年代,即使我生活在任何城市,都同样会经受这一切。
因为我相信阿·托尔斯泰那句话:在我们拿起笔之前,一定要在火里烧三次,血水里泡三次,碱水里煮三次。
只有到了人间的底层才会懂得,惟生活解释的概念才是最可信的。
然而,不管生活是怎样的滋味,当它消逝之后,全部都悄无声息地留在这城市中了。
因为我的许多温情的故事是裹在海河的风里的,我挨批挨斗就在五大道上。
一处街角,一个桥头,一株弯曲的老树,都会唤醒我的记忆,使我陡然“看见”昨日的影像。
它常常叫我骄傲地感觉到自己拥有那么丰富又深厚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全装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
更何况,这城市的数百万人,还有我们无数的先辈,也都把他们的人生故事书写在这座城市中了。
一座城市怎么会有如此庞大的承载与记忆?别忘了——城市还有它自身非凡的经历与遭遇呢!最使我痴迷的还是它的性格。
这性格一半外化在它形态上,一半潜在它地域的气质里。
这后一半好像不容易看见,它深刻地存在于此地人的共性中。
城市的个性是当地人一代代无意中塑造出来的。
可是,城市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同化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
我身上有哪些东西来自这个城市的文化,孰好孰坏?优根劣根?我说不好。
我却感到我和这个城市的人们浑然一体。
我和他们气息相投,相互心领神会,有时甚至不需要语言交流。
我相信,对于自己的家乡就像对你真爱的人,一定不只是爱它的优点。
或者说,当你连它的缺点都觉得可爱时——它才是你真爱的人,才是你的故乡。
家乡把它怀抱里的每个人都养育成自己的儿子。
它哺育我的不仅是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更加上它斑斓又独异的文化。
它把我们改造为同一的文化血型。
它精神的因子已经注入我的血液中。
这也是我特别在乎它的历史遗存、城市形态乃至每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的缘故。
我把它们看作是它精神与性格之所在,而绝不仅仅是使用价值。
我知道,人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还得听天由命。
今后我是否还一直生活在这里尚不得知。
但我无论到哪里,我都是天津人。
不仅因为天津是我的出生地——它绝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
(1)故乡给了“我”什么难忘的回忆?它使“我”领悟到了哪些人生的真谛?(2)故乡是游子是精神家园,尔对长期固守家乡的“我”来说,为什么也对故乡如此依恋?(3)文章最后说“它绝不是我生命的巢,而是我灵魂的巢”,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
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
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
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注①:镵(chan):刺、刻。
(1)下列的解释和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A.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其原因在于他重视礼义教化B.没有法治天下就不可能太平,所以对不知礼义之民,要用严刑峻法。
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与自己同类、对自己惟命是从的人。
D.君主应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
(2)文中哪些句子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的思想?(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采用了哪些论证法?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沈园二首(其二)陆游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如遗踪一泫然。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请结合作品分析。
五、作文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大学哲学家罗素与穆尔都是剑桥大学的著名教授。
一次,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因为在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老是露出一迷茫的神色,问题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