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强、光质、光周期汇报

合集下载

光照对盆花生产的影响及补光技术发展现状

光照对盆花生产的影响及补光技术发展现状

2020年第22期现代园艺植物要想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能量来源是光,光是植物结构分化和诱发其生长的重要环境信号,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因素有光质、光照强度、光周期等。

这年来,在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为了保障植物更快更好地发展,在花卉生产中经常使用遮阳网遮荫及人工光源补光改善光照条件。

其中,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要低于露地,影响作物生物量积累及光合作用的重要限制因子常常是弱光。

所以,为了达到提高温室内光照强度的目的,人们逐渐深入研究各种补光技术,应用于植物补光的光源有高压钠灯、荧光灯、LED、金属卤化物灯等,其中,还发现了LED光源局域可调、发热较低、发光效率较高、寿命相对较长等优点。

有研究进一步表明,LED光源不仅可以促进盆花生长,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而且能够影响植物内部营养元素的分配和积累,达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目的。

1光照影响盆花生长发育1.1光照强度影响植物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元素是光照强度,然而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光辐射强度区间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植物的品种、种类、生长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大多数分布于200~1500μmol/(m2·s)。

不同盆花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差异较大,有些花卉在遮荫后生长得较好,有些花卉生长得较好是依靠了补光处理。

比如,北方冬季温室往往自然光照强度不足,唐菖蒲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显著影响,花芽大部分或全部败育,导致其开花株率和每穗开花率极低。

1.2光质影响盆花生长发育光质即为光谱能量分布,其在植物的整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不同品种的盆花,光质影响有显著区别。

已经有试验对此进行研究,分别使用白光、红光、蓝光模拟不同光质,对郁金香进行补光处理。

结果发现,白光、蓝光、红光对郁金香不同光质的补光处理,并没有对其花朵形态建成有明显影响。

除了白光外,其它模拟光质均可以调节郁金香的花周期,既能使其提前开花,又能影响盆花体内干物质的分配,例如,红光和蓝光显著影响了盆花中干物质向花朵方向分布。

植物与光的关系

植物与光的关系

光在园艺中的应用
控制花期,使花卉按时开放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花卉品 质
增加花卉的色彩和光泽度 防止徒长,使花卉矮壮茂盛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 控制蔬菜生长周期,增加品质 增加蔬菜抗病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调节蔬菜口感,改善品质
促进植物生长:通过 提供适当的光照强度 和时间,促进树木的 光合作用,从而促进 其生长和发育。
喜阳植物:需要充 足的光照,适应阳 光充足的环境
耐阴植物:能在一 定程度上适应阴暗 环境,但也需要适 量的阳光
阴生植物:适应半 阴环境,需要避免 ,适应低光照条件。 耐阴植物通常具有较小的叶片,能够有效地减少光能吸收和水分蒸发。 耐阴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长。 耐阴植物在生态系统中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保持土壤稳定、提供栖息地等。
定义:光污染是由 于过量的光辐射对 生态环境造成的负 面影响
影响:影响植物的 生理生化过程,如 光合作用、生长发 育等
城市绿化植被受害 情况:出现生长不 良、枯萎甚至死亡 等现象
防治措施:合理规 划城市照明,减少 过度照明,加强光 污染的宣传和教育
定义:光污染是指过多的光辐射对植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植 物 对 光 的 依 赖 性
光对植物生长的影 02 响
03 植 物 对 光 的 适 应 性
04 光 在 园 艺 中 的 应 用
光污染对植物的影 05 响
植物对光的依赖性
定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环境因素 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影响植物形态和生理特征

光周期

光周期
上图结果表明:暗期对植物的开花更为重要,对于短日植物,它的开花决定于暗期的长度,只要暗期超过临 界夜长(临界暗期),不管光期多长,它都开花。所以,又称短日植物为“长夜植物”更为确切。长日植物则相 反,它不需要连续黑暗。假如在足以引起短日植物开花的暗期中间,被一个一定强度的闪光所间断,短日植物就 不能开花,长日植物就能开花,这种现象叫做暗期光中断现象。
发现历程
人们早就注意到许多植物的开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同一植物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时,尽管在不同时间播种, 但开花期都差不多;同一品种在不同纬度地区种植时,开花期表现有规律的变化。
人类早已注意到多种植物的开花时间相对稳定,但光周期在决定开花期方面所起的作用直到20世纪才了解清 楚。
1912年法国J.图尔努瓦发现大麻,在每日6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会开花,在长日照下则停留于营养生长阶段。
生理效应
需光种子需经长日照或连续光处理才能萌发,而嫌光种子则在短光照下与在黑暗中一样可以萌发。促进或抑 制两类种子的光质要求与成花诱导的要求,都通过光敏素实现。
有些植物的营养性贮藏器官的形成,也受光周期的影响。如短日照有利于马铃薯形成块茎,树木叶片的衰老 脱落也与日长有关,一般在秋天短日照下容易脱落。路灯旁的行道树由于昼夜受光,落叶往往延迟。
诱导机理
感受的部位 开花刺激物的传导
诱导 暗期光中断现象
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光敏素及其在成花 中的作用
昆虫滞育型
实验证实,感受光周期反应的部位是植物的叶片,植物成熟叶片中具有能够接受并识别光信号的光受体。迄 今为止,植物中已知的光受体(色素蛋白)主要分为3类:第1类是光敏色素;第2类是隐花色素;第3类是向光 素。
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不一定都长于短日植物;而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也不一定短于长日植物。如一种短日植 物大豆的临界日长为14h,若日照长度不超过此临界值就能开花。一种长日植物冬小麦的临界日长为12h,当日照 长度超过此临界值时才开花。将此两种植物都放在13h的日照长度条件下,它们都开花。因此,重要的不是它们 所受光照时数的绝对值,而是在于超过还是短于其临界日长。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1。

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2.光形态建成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µ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µ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µ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中光种子:豆类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二)光质1。

太阳光谱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植物的光周期和生长因子

植物的光周期和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可以通过调节植物光敏色素等光受体的表达和功能,影响植物对光周期信号的感知和响应。
生长因子还可以调控植物体内其他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形成复杂的激素调控网络,共同调节植物的光周 期反应。
特定生长因子处理可以改变植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性,为农业生产中通过调节生长因子来调控植物生长提 供理论依据。
光周期和生长因子共同调控网络
光周期与其他环境因素互作
温度互作
光周期与温度共同调控植物开花和营养生长过程。
水分互作
水分状况会影响植物对光周期的响应程度和敏感性。
土壤养分互作
土壤中的养分状况也会影响植物对光周期的响应,进而影响其生长发 育。
04
生长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作用
激素类生长因子调控机制
赤霉素
促进茎秆伸长、叶片扩展 和种子萌发等生长发育过
利用光周期调控提高作物产量
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光周期特点,选择适应 性强的作物品种,以提高光能利 用率和产量。
调节播种时间
通过提前或推迟播种时间,使作 物生长周期与当地光周期相匹配 ,达到增产效果。
人工补光
在冬季或阴雨天等光照不足的情 况下,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光照, 延长作物光合作用时间。
通过调整生长因子促进植物生长
光周期信号通过植物体内的多种激素和转录因子传导至花芽分化 中心。
花芽分化调控
光周期信号调控花芽分化的相关基因表达,进而控制植物开花时 间。
光周期影响植物营养生长
叶片生长
长日照促进叶片生长,短日照则抑制叶片生长。
茎干伸长
光周期对茎干伸长也有显著影响,长日照通常促 进茎干伸长。
根系发育
光周期变化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分布。
各类生长因子功能介绍

蔬菜夜间人工照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蔬菜夜间人工照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周期调控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蔬菜的生长 发育具有调控作用,如长日照 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 开花。
光质影响
不同波长的光对蔬菜生长有不 同的影响,如红光促进植物伸 长生长,蓝光促进植物侧枝生 长。
温度调节
光照可以影响环境温度,从而 影响蔬菜的生长速度和生理代
谢。
03
人工照明技术及应用
人工光源类型及特性
光质调节
针对不同种类的蔬菜,可以研发具有不同光质的人工光源,以满足其 生长需求。
多因子协同调控
在夜间人工照明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温度、湿度等多因子协同调控, 进一步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推广应用
加大对夜间人工照明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其在蔬菜栽培领域的 应用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51蔬菜夜间人工照 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汇报人:XX
2024-01-04
目录
• 引言 • 蔬菜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 人工照明技术及应用 • 实验设计与方法论述 • 结果展示与讨论分析 • 结论总结与前景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蔬菜生产的重要性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蔬菜生产对 于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
在光照条件下,蔬菜叶片中的叶 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夜间呼吸作用
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蔬菜进行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 释放能量和二氧化碳。
光照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机制
光合作用促进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蔬菜的光
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果菜类蔬菜
如番茄、黄瓜等,夜间人工照明可延 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增加果实产量和 糖分含量。

【精选】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精选】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摘要:光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生态因子,包括光强、光质和光照长度。

光因子的变化以及光照时间的长度对生物有着深刻的影响。

重点讨论不同波长,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对农作物及微生物的影响。

关键词:光质;光照波长;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农作物;微生物;光合作用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光强与植物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

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

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

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

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都较高。

阴性植物对光的需求远较阳性植物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

中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最适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2)光强与微生物有的微生物是对光敏感型的,也就是光照能抑制,但是这里细菌很少。

大部分细菌都对光不敏感,就是有光无光无所谓,但当然了,如果光太强,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都能被抑制,包括需要光照才能生长的微生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光质与植物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利用光谱中所有波长的光,只是可见光区(400-760nm),这部分辐射通常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约占总辐射的40-50%。

可见光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成分,其次是蓝、紫光,绿光很少被吸收,因此又称绿光为生理无效光。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与适应性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与适应性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与适应性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与适应性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和适应性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和适应性,并阐述一些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包括光周期、光强和光质。

光周期是指植物在24小时内的光照时间,不同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长日植物喜欢光周期长于12小时,而短日植物则喜欢光周期短于12小时。

光周期控制植物的生理过程,如开花、休眠和生长等。

光强是指光照的强度,不同植物对光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光照过强会引起叶片烧伤,光照过弱会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调节叶片的角度和形态来适应不同的光强。

例如,有些植物的叶片能够朝阳光的方向斜垂,以减少叶片上的光照强度,防止烧伤。

而有些植物的叶片则能够朝阳光的方向倾斜,以增加叶片上的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质是指光的颜色和波长。

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响应。

兰光和红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光质,而绿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小。

一些植物对蓝光和紫外线的响应较强,可以使光合作用过程更高效。

植物通过调节叶绿素的含量和种类来适应不同的光质。

例如,在较为阴暗的环境中,植物会增加叶绿素b的含量,以提高对红光的吸收能力。

对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也有所差异。

在日照充足的地区,植物的茎干通常较为短小,叶片较为浓密,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而在没有阳光或阳光稀少的环境中,植物的茎干通常较为细长,叶片较为稀疏,以便在有限的阳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植物还可以通过地表、地下结构的特殊形态来适应不同的光照强度。

例如,在光照强度较弱的地区,植物的叶子通常较为大型,以便更好地吸收光线;而在光照强度较强的地区,植物的叶子通常较为小型,以减少蒸腾作用和水分流失。

综上所述,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和适应性是多方面的,包括光周期、光强和光质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园艺设施的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的目的: 日常补光:以抑制或促进花芽分化,调节作物 开花时间,即以满足作物光周期的 需要为目的。 栽培补光: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 补充自然光照的不足为目的。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栽培补光对电光源的要求:
①光照强度在3000lux以上 ②光照强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 ③有一定的光谱组成,最好具有太阳光的连续 光谱
第四组汇报 温室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植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光照,设施栽培是以 日光为唯一光源与热源的,所以光环境对设施 园艺生产的重要性处在首位。 光环境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光照分布、光照 时间四方面。

光照条件及其调控
一、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二、光照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设施光照环境调控
栽培管理
②薄膜清洁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③增加光照时间,尽可能的延长受光时间 ④采用合理种植密度 ⑤选择合适设施的耐弱光品种 ⑥采用有色薄膜,认为创造有利于植物光合作 用的光质 ⑦场地选择:应选择粉尘、烟尘等污染较轻的 地方建设施 ⑧植株管理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遮光
遮光的目的:减弱设施内的光照强度;降低保 护地内的温度

光照分布、光质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1、影响设施透光率的因素 ▪透光率——是指设施内太阳辐射能或光照强度 (I)与室外的太阳辐射能或自然光强之比。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骨架结构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透明覆盖物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透明覆盖物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光照分布、光质
▪光质的改变与薄膜的 成分、颜色等有关系; 玻璃、硬质塑料板材 的特性也影响光质的 成分。 ▪在膜里添加光质转化 剂,可以使进入设施 内的光转变为以蓝紫 光为主的光。
二、光照对作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分布、光照时数
▪光周期现象:一天之内光照时数对作物开花结果生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2、如何调控 设计布局
改进园艺设施的结构:方位、结构材料、合理
的屋面角、覆盖材料选择、合理间距。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受光面的角度从上而下逐渐减小,入射角却逐 渐增大。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选择材料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栽培管理
①反光幕和地膜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一、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一、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光照分布、光照时数
园艺设施内的光照时数因设施类型而异。 塑料大棚和大型连栋温室因全面透光,无外覆 盖,设施内的光照时数与露底基本相同。
单屋面温室内的光照 时数一般比露地要短, 往往不超过7-8个小 时,成为冬季生产的 主要影响因素。
一、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一、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光照度
1、光照强度弱,光照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自然光 照同步,但变化较外界平缓。 2、光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递减 ▪水平方向:两侧强、中间弱
一、设施光照环境特点

日光温室中的光比大棚中的光在分布上不均匀, 是由于后墙、后坡、东、西墙的遮荫。南方地 区温室比日光温室要均匀些。
方位
▪方位对设施内的直射光透过率和光分布影响较 大,而对散射光的影响不大。 ▪一是由于方位不同,使设施透明覆盖面的光线 入射角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透光率和光的分布。 ▪二是由于方位不同,使建筑材料的遮阴面积发 生变化,从而改变了透光率和光分布。然而, 设施的建造方位对不同纬度地区或不同季节的 设施内透光率和光分布的影响不同。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农事操作
▪帘子的揭盖时间 ▪种植密度 ▪地膜的覆盖 ▪反光幕的应用
三、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
2、如何调控 园艺设施内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①光照充足 ②光照分布均匀
设施内光环境的调节措施包括三方面:
①改善保护地的透光能力,增强保护地的自然光照强 度 ②在光强的夏季栽培或进行软化栽培等特殊条件下进 行遮光 ③在冬季弱光期或光照时数较少的地区进行人工补光
长发育影响的现象。
▪光周期现象在生产中的应用:
①在花卉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光的长短来控制开花。
②日照长短不影响黄瓜开花但影响花的雌雄分化,日 照短利于雌花形成。 ③黑暗时间是诱导短光性蔬菜开花的关键,而长光性 蔬菜则是光照时数重要。
二、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分布、光照时数
二、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