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联合分离

合集下载

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

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

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耻骨联合分离症是指孕妇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耻骨联合发生一定程度的分离,导致耻骨之间的距离增大。

该病症临床表现为耻骨疼痛、行动障碍等,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超声诊断在早期发现耻骨联合分离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

超声像素清晰采用超声诊断技术,孕妇腹部应先行移除衣物、饰品等物品,保持平躺状态,憋气后医师在下腹部进行探查。

由于超声诊断技术基于声波的传递,因此其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出对水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超声诊断可以显示出耻骨联合的横径和纵径,由此诊断耻骨联合分离症。

耻骨之间距离增大正常情况下,耻骨联合的横径距离应该小于1.5cm,但是在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中,横径距离明显增加。

同时,分离的程度还可以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分离指的是耻骨联合的横径距离在1.5-2.5cm之间;中度分离是指横径距离在2.5-4cm之间;重度分离指的是横径距离大于4cm。

有明显症状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在早期很难发现分离,但是在晚期分离已经明显,此时就为产妇和胎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影响。

病人会感到耻骨区疼痛,特别是在走路或承重时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肌肉、骨骼等软组织的变形、肌肉疲劳等现象,这都是耻骨联合分离症的典型症状。

耻骨联合分离症对产妇和胎儿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而超声诊断可以在早期发现该病症,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在超声诊断中,医师需要仔细观察其图像的参数变化,以及孕妇的临床表现,进一步确认是否为耻骨联合分离症。

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发现该病症,及时进行治疗,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

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

耻骨联合分离症孕妇的超声诊断特点
耻骨联合分离症是一种妊娠期间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在妊娠后期出现,主要表现
为耻骨联合的不稳定和分离。

该病的超声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
理这一疾病,避免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1. 耻骨联合的异常:在正常情况下,耻骨联合是一个强健的连接结构,可以承受妊
娠期间产生的压力。

而在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患者中,超声图像显示耻骨联合处的结构异常,出现分离和不稳定的表现。

2. 骨折线的出现:超声图像中可以观察到一条或多条穿过耻骨联合的低回声线,这
是由于耻骨联合发生分离和移动导致的。

该线条通常呈现为断裂或不连续的状态。

3. 邻近软组织的异常:耻骨联合分离症的超声图像还可以显示邻近软组织的异常改变。

可以观察到耻骨联合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水肿、压迫和炎症,这是由于分离和移动引
起的局部炎症反应。

4. 钙化灶的存在:在一些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患者中,超声图像中可以观察到耻骨联
合周围的钙化灶,这可能是由于慢性炎症反应引起的。

超声诊断是耻骨联合分离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方便、易于操作等优势。


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评估耻骨联合的情况,及时发现耻骨联合分离症,为患者提
供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文章目录*一、耻骨联合分离的概述*二、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耻骨联合分离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耻骨联合分离的危害*五、耻骨联合分离的防治方法耻骨联合分离的概述1、定义耻骨联合分离症是指骨盆前方两侧耻骨纤维软骨联合处,因外力而发生微小的错移,表现耻骨联合距离增宽或上下错动出现局部疼痛和下肢抬举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

有人也称耻骨联合错缝。

耻骨联合式由两块纤维软骨间盘组成,两个间盘之间有一耻骨联合腔,耻骨联合上下左右均由韧带加强。

正常人两耻骨之间距离约4~5mm,无上下错位现象。

耻骨联合式一微动关节,靠耻骨韧带连接,当韧带受伤就会出现分离而产生症状。

2、症状部位骨盆前方两侧耻骨纤维软骨联合处3、症状科室妇科4、常见病因因外力而发生微小的错移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1、在孕、经、产期的妇女,其内分泌改变,使耻骨联合周围韧带松弛,这时若遇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耻骨联合分离。

2、外伤当单腿站立负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反冲与体重相互中用,以及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还不足以引起耻骨骨折或劈叉和横向劈腿过大,局部挫伤等情况下,都可致使耻骨联合部的距离增宽加大或上下错动而产生临床症状,出现耻骨联合分离症,有的还可以发生耻骨联合软骨炎。

耻骨联合分离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1、耻骨联合分离的检查方法 X线片可见耻骨联合间距离明显增宽,超过5mm,有的可达30~50mm,并有上下错位现象。

慢性者可见联合之关节面毛躁不平、增生等。

2、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断鉴别方法急性耻骨联合分离多见于损伤,单独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少见。

本病多由于剧烈之阴道手术,如困难产钳、用大力牵引等;但也有自然分娩发生者。

2.1、创伤、车祸等造成急性骨盆骨折、耻骨骨折,韧带裂伤等。

2.2、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产力好,宫缩过强,胎头急骤下降,如急产;或臀位后出头困难情况下,用力过猛,使韧带裂伤,耻骨联合急性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症

耻骨联合分离症

耻骨联合分离症耻骨联合分别症常见于孕妇5-6个月以后,以及(分娩)后。

双胞胎、(孕妇)体重超标、巨大儿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耻骨是骨盆前侧,小腹部两个环形骨头,之间以韧带形成联合。

(孕妇)卵巢在7-10周时分泌一种叫做松弛素的物质,而致使骶髋关节和耻骨间纤维软骨及其韧带变得松弛,耻骨间隙较未孕时增宽,这是(胎儿)日益增大的生理需要。

症状包括:①大腿根部耻骨联合痛苦,在负重、登高、远行时加重;②行(走)时重心移动缓慢,影响步行速度,步态呈鸭步;③部分人会消失腰背部、腹股沟区痛苦。

一般症状较轻,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必要做特别治疗。

随着(孕妇)的月份增大,耻骨分别也因之变大,在行(走)时,特殊是登高时会产生耻骨牵拉痛,这是由于身体重心偏向一侧造成左右耻骨错缝引起的。

大幅度地耻骨错缝牵拉耻骨间的纤维软骨及其四周韧带,甚至还有可能在分别严峻时导致韧带拉伤、水肿,造成行(走)困难,甚至不得不卧床休息。

处理方法:(孕妇)应掌握体重,加强熬炼,方法有屈伸大腿,倒(走)等;削减下蹲、负重工作,削减(站)立、行(走)时间。

上、下午各增加1h休息时间,卧位休息时以侧卧为主。

(饮食)中添加高钙食品,增加日照时间,利于钙质汲取。

痛苦严峻的可以热敷、卧床休息、使用镇痛剂或者打封闭,甚至可能需要打石膏。

可以用宽25~30cm弹力束带束缚骨盆,增加骨盆承重力量。

束带上缘不要高于耻骨联合,以免压迫腹部,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束带松紧度以骨盆能承受为标准,同时不严峻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白天(站)立或工作时应用,夜晚及卧床时放松,同时抬高下肢,利于静脉回流。

产后应避开过早起床,避开较大的活动幅度,避开提拿重物等,以防止扭伤骨盆、发生或加重耻骨分别。

避开劳累、负重,增加卧床休息时间,以侧卧为主;穿平底鞋,鞋底要松软、舒适,避开穿带跟的硬底鞋,以免重心不稳增加痛苦。

可以用红外线灯照耀耻骨联合,每日2次,每次30min;弹力带束缚8周或骨盒牵引8周;对耻骨联合分别的(孕妇),一般应(剖腹产)。

耻骨联合分离手法

耻骨联合分离手法

耻骨联合分离手法
耻骨联合分离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外科手术,它通常是用于妇女在分娩期间出现骨盆不
开放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耻骨联合分离手术中,产科医生通过剖腹产或自然分娩进行手术,将耻骨骨盆的前部区域切开,并在必要的情况下移动它们以达到妇女分娩的目的。

耻骨联合分离手法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1.非正常情况下的分娩,例如胎儿迟迟不哭、难产或布落水等情况;
2.妇女骨盆畸形或骨盆扭曲,这可能导致正常的分娩难以进行;
3.需要快速创伤分娩,例如胎儿窒息等危急情况;
4.剖腹产不能使用的特殊情况下,例如宫颈不能再被剖腹产、增殖性纤维性宫腔内膜
瘤等。

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妇女的身体状况良好,并
寻找可能的手术并发症和风险,例如出血和感染。

一般情况下,耻骨联合分离手法的成功
率比较高,但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出血、感染、尿路感染和骨折等,因此,在
进行手术之前,医生通常会详细解释这些风险。

具体手术步骤:
1.麻醉:手术开始前会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妇女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感觉
痛苦。

2.切口:医生将在耻骨的前面或下方切开皮肤,并通过该切口向内部进入患者的骨盆
区域。

3.分离:医生用手或其他工具,例如手术剪和电刀,分离和移动耻骨的前部区域,以
为胎儿开路。

4.修剪:在耻骨联合分离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需要对一些肌肉和软组织进行修剪,
以便为胎儿腾出更多的空间。

5.分娩:准备好后,医生将根据分娩情况,选择自然的分娩还是手动辅助的分娩等方法,为女性顺利分娩。

6.缝合:在分娩完毕后,医生在切口处对女性进行缝合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耻骨联合分离诊断标准

耻骨联合分离诊断标准

耻骨联合分离诊断标准
腰骶耻骨联合分离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伴有腰腿痉挛和运动受限,五十肩症状可能伴有外出血渗出,或者伴有改变脊柱曲线。

2、X线体突出退色或形态变化:耻骨椎突突出的可性,耻骨椎可能有巨大的形态变化,滑脱明显且可能表现为腰椎局部变形,或者腰椎曲度变化关节面增宽或增厚隆起。

3、MR:软组织屏障可能改变,耻骨椎滑脱松动、脊柱血管损伤等可能发现,还可能发现腰椎间盘破裂,椎间盘积液等。

4、综合检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文献资料及X线、MR、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是否为腰骶耻骨联合分离患者。

最新产科耻骨联合分离

最新产科耻骨联合分离
热理疗
红外线灯照射, 距离 30~ 50 cm,每次30 min, 每天2 次; 耻骨联合上敷以 50% 乙醇纱布。
•最新产科耻骨联合分离
骨盆制动
❖ 用宽25~ 30cm 弹力束带以患者两侧髂 嵴为水平,上缘不超过耻骨联合,环体 束缚骨盆,持续到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 ,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注意松紧度
❖ 减少下蹲、负重工作、减少站立、行走 时间
❖ 疼痛剧烈者卧硬板床休息, 产前以左侧 卧位为最佳, 可避免发生产妇仰卧位低 血压综合征,产后以会阴伤口健侧卧位 和仰卧位交替为最佳, 可避开恶露流入 伤口有利伤口愈合
❖ 产后急性期留置尿管, 限制起床大小便
•最新产科耻骨联合分离
护理
心理护理
焦虑,烦躁及抑郁; 与其和家属沟通,充分告知病情,指导其正确的饮食、活 动等方面的知识,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进行心理疏 导, 解除思想顾虑,心情舒畅
产程护理
对阴道自然分娩者要指导正确分娩姿势,避免用力不当 用力过猛。如使用产钳时应避免不恰当牵拉;给产妇加 腹压不能使用冲击力,要持续均匀用力;助产人员不要 在接产时用力压迫孕产妇两侧大腿 ,同时两腿勿过度张 开;接产者动作不可过猛及粗暴。
饮食指导
每日补充钙剂, 进食高蛋白高钙饮食
活动指导
护理措施
在床上尽量平行缓慢移动脚和臀部,避免久
站避和跨坐,避免提重物;穿鞋底柔软、舒
适的平底鞋,避免穿带跟的硬底鞋
•最新产科耻骨联合分离
预防及健康宣教
*重视孕期检查、定期产检 *加强体育锻炼,经常进行伸展大腿运动增加
肌肉与韧带的张力和柔韧性
*避免长时间的站立,尽量卧床休息以侧卧为
主, 并在两腿之间放置枕头,避免跨坐
*积极补钙, 进含钙高的食品或药品,增加日照

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
#有感染风险,也可能内固定松动,必须面对, 无法逃避 #微创技术是今后治疗的趋势
THபைடு நூலகம்NKS
术后
case 3
女,车祸伤,术前
术后
case 4
男,高龄,车祸伤, 全身及局部
情况复杂,术前
术后
case 5
男,车祸伤6天,术前
术后
case 6
男,夫妻双双车祸伤,均罹患骨盆 及髋臼骨折。术前
合并膀胱破裂,已经行尿道会师术
我的问题:
1.这种情况可以做吗? 2.手术时机? 3.手术入路? 4.内固定方式?
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治策略
流行病学
• 耻骨联合分离是骨盆损伤的一部分,占骨 盆骨折的 24%
应用解剖
1.由两侧耻骨和耻骨间 软骨盘构成
2.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 状韧带连接
应用解剖
1.正常双侧耻骨上支距 离平均为 5 mm
2.孕期女性可增宽 2~3 mm,不超过 10 mm
应用解剖
1.耻骨上韧带断裂时, 可考虑暂不进行修补, 待其自然愈合
钢板内固定
缺点
#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时有发生 #进入耻骨后间隙、易于发生切 口感染 #钢板位于耻骨上毛发处,皮下 异物感
空心钉固定
优点
1.经皮钳夹复位,微创 2.固定可靠 3.生物力学性能良好
空心钉固定
缺点
#钳夹盲目,可能损伤精索或子宫圆韧 带 #稍有不慎,可能使膀胱嵌压于耻骨联 合 #如果切开复位,不推荐空心钉
损伤机制
#侧方挤压或内旋暴力损伤
#前后挤压或外旋暴力损伤
损伤机制
#垂直剪切暴力 #复合暴力损伤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
诊断
1.局部明显疼痛; 2.耻骨联合间隙增宽,触痛明显; 3.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 4.骨盆 X 线片提示耻骨联合宽度>10 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妇李强伟,24岁,孕2产0流1,因“停经40+2周,耻骨联合痛伴行走困难3天。

”于10:20入院。

查体:体温36.5℃,脉搏89次/分(整),呼吸20次/分,血压99/74(mmHg),身高165cm,体重68Kg(孕前53Kg),一般情况好,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产科情况:宫高35cm,腹围100cm,胎儿体重估计3700g,胎方位LOA,胎先露头,半衔接,跨耻征阴性。

胎心音140次/分,无宫缩。

耻骨联合处压痛明显。

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4cm,髂嵴间径26cm,骶耻外径19cm,坐骨结节间径9.0cm。

双下肢无水肿,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6月14日本院彩超:宫内晚期妊娠,单活胎,头位,胎儿双顶径96mm,腹围348mm,股骨73mm,羊水最大径线62mm,羊水指数138mm,胎盘成熟度Ⅱ级。

心电图正常。

血常规:血红蛋白93g/L, 红细胞4.09x1012/L,白细胞6.4x109/L,血小板257x109/L,Hct0.31。

尿常规正常。

凝血功能正常。

丙肝、梅毒、艾滋阴性。

乙肝两对半②阳性。

肝肾功能正常。

孕妇因耻骨联合痛伴行走困难要求剖宫产,请晏素平副主任医师查看孕妇,支持入院诊断,考虑孕妇行走困难,阴道试产过程中运用腹压困难,各辅助检查结果无异常,无手术禁忌症,可行剖宫产。

向孕妇及家属告知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如麻醉意外、术中出血、邻近器官损伤、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羊水栓塞、新生儿剖宫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孕妇及家属表示理解,签字要求剖宫产。

并请麻醉医师查看孕妇,无麻醉禁忌,可行腰硬联合麻醉。

晏素平副主任医师指示:完善术前准备:禁食水、备皮、导尿、皮试,拟即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产妇今剖宫产术后第一天,一般情况可,精神、食欲可,耻骨联合处疼痛稍缓解,未诉头晕、眼花、胸闷等不适。

肛门暂未排气。

查体:T 36.5℃ P80次/分 R 20次/分 BP110/64mmHg。

神清,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切口无红肿及渗液,宫底位于脐下两横指,质硬,轮廓清,阴道恶露少,色暗红,无异味,耻骨联合处及双侧髂骨处轻度压痛,留置尿管固定通畅,色清。

今停Ⅰ级护理改Ⅱ级护理,复查血常规,输液完毕拔除尿管,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腹带捆绑下腹部,适当松解,协助耻骨联合愈合,患者于15:00拔除尿管,18:00患者诉膀胱区胀痛不适,双下肢活动受限,不能排除尿液,经诱导排尿失败,向产妇及家属交待病情后,再次留置尿管,嘱注意会阴护理,定时夹闭,继续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子宫复旧情况。

产妇今剖宫产术后第二天,一般情况可,精神、食欲可,耻骨联合及双侧髋关节处仍有疼痛,下肢活动受限,未诉头晕、眼花、胸闷等不适。

肛门已排气,大便未解。

阴道恶露少,色暗红,无异味。

产后24小时阴道总出血量255ml。

昨复查血常规:WBC10.5×109/L Gran79.8% HGB87g/L 余无特殊。

产妇耻骨联合处产后仍有疼痛,嘱予盆腔正位片检查,明确疼痛原因,局部理疗.
产妇今剖宫产术后第三天,今继续腹部理疗,拔除尿管,鼓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多饮水,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产妇今剖宫产术后第四天,今盆腔正位片提示耻骨联合间隙略增宽,余无异常。

嘱产妇予弹力腹带收缩骨盆,坚持适当下床活动,暂无特殊处理。

产妇今剖宫产术后第五天,耻骨联合、髋关节及双下肢无疼痛,大小便正常。

生命体征平稳,神清,心肺未闻及异常,双乳较充盈,乳汁分泌畅,量中。

切口无红肿及渗液,宫底位于脐下三横指,产后子宫、附件B超未见异常,昨复查血常规:HGB84g/L,余无特殊。

认为产妇术后恢复可,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迹象,现无不适,可予出院。

嘱: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禁盆浴、性生活6周,严格避孕。

3、产后42天返院复查。

4、不适随诊。

遵嘱办理出院。

现存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缺乏耻骨联合相关知识。

2:恐惧紧张焦虑:担心术后恢复.
3:感染:与术后切口有关.
耻骨联合护理措施:
1避免提重物。

2使用骨盆腹带固定,局部可按摩。

3在床上平行或对称的移动脚和臀部,睡觉是放置枕头于两腿间
4背部垫腰枕靠坐,穿衣时尽量做起。

5对称站立,慢速移动。

6盆骨制动可限制耻骨联合的受力和活动,促进软骨及韧带愈合。

束带松紧以骨盆能承受为标准,同时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站立时应用,卧床休息时放松。

盆骨制动持续到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止。

7热理疗为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退肿加速损伤愈合,缓解疼痛。

8心理护理耻骨联合分离的患者因疼痛致活动受限,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情绪。

为此,向患者讲解耻骨联合分离治疗方法及疗程。

同时鼓励其家属多给予情感支持与关爱,生活上更周全的照料,以稳定患者情绪,使其配合治疗,有利于身心健康。

9饮食指导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增加日照时间,利于钙质吸收,促进损伤软骨组织愈合10健康教育穿平底鞋鞋底要柔软,以免重心不稳,增加疼痛,减少站立,行走时间。

剖宫产者,保持切口清洁防止感染,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