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1)

练习: 指出下列命题的矛盾命题。如果原命题为真,其矛盾命题的真值如 何?如果原命题为假,其矛盾命题的真值如何? 1. 有些波斯雕刻家是希腊雕刻家。 2. 所有鱼都不是用腮呼吸的动物。
17
对当方阵的解释
对当方阵,又称逻辑方阵,向我们展示了相同素材(具有相同主项 和相同谓项)的两个直言命题之间的六种可能逻辑关系。这六种关 系的存在并不是必然的,需要区分存在观点和假设观点。存在观点 是指假定主项和谓项分别所指称的类中都至少有一个成员存在,即 必须是一个非空类。假设观点是指对主项和谓项所指称的类中是否 有成员存在不作任何假定,即可以是空类。在存在观点下,具有相 同主项和谓项的A、E、I、O 四个命题两两间肯定具有以下四种关 系中的一种: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蕴涵关系和矛盾关系。但是, 在假设观点下,除了矛盾关系存在之外,其它关系都不成立。
25
3. 换质位与换位质
SAP 换质
换位
SAP
换位
SEP
换质
SEP
换质
SIP
换位
SIP
换质
SOP
换位
SOP
SE¬P 换位 ¬PES 换质
换质
PIS
PO¬ S
换质
PES
PA¬S 换位
SA¬P 换位 ¬PIS 换质
¬ PA¬ S 换位 ¬ S I¬ P 换质 ¬ S O P
¬ SIP 换质 ¬PO¬S
4
注意Ⅰ :主项是单独概念的直言命题,我们成为“单称命题”。
如: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单称肯定命题)
“钓鱼岛不是日本领土。”
(单称否定命题)
单称命题的主项外延只有一个对象,对它的断定也就是对主项的全
形式逻辑(第5版)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4章

《形式逻辑》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一、指出下列三段论的格和式,并指出其中的大项、中项和小项,以及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1.第一格AAA式。
大项:一定要胜利的;中项:正义的事业;小项:我们的事业。
大前提:一切正义的事业都是一定要胜利的;小前提: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结论: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
2.第三格AAI式。
大项:能导电;中项:石墨;小项:非金属。
大前提:石墨能导电;小前提:石墨是非金属;结论:有的非金属能导电。
3.第二格AEE式。
大项:文学作品;中项:需要创造艺术形象;小项:学术论文。
大前提:一切文学作品都需要创造艺术形象;小前提:学术论文不需要创造艺术形象;结论:学术论文不是文学作品。
4.第二格AEE式。
大项:鱼;中项:用鳃呼吸;小项:鲸。
大前提:鱼都是用鳃呼吸的;小前提:鲸不是用鳃呼吸的;结论:鲸不是鱼。
二、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违反了什么规则?1.不正确。
大项扩张(大项“青年”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
注:按照对当关系,并非所有的青年工人都是共青团员=有的青年不是共青团员)。
2.不正确。
中项两次不周延。
3.不正确。
四概念错误(大小前提中的两个“物质”不是一个概念)4.不正确。
两前提都是特称命题,或者中项两次不周延。
5.不正确。
中项两次不周延(不是快车是不带邮件的=带邮件的是快车)带邮件的是快车)6.不正确。
中项两次不周延。
不正确。
中项两次不周延。
三、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并写出解题过程。
1.它的限制条件少,很多三段论都满足要求,第一格的有AAA, AAI, AII,,第四格的有AAI, 第二格的有AEE, AEO, AOO,第三格的有AAI, AII,第四格的有AEE。
例如,对于第一格的AAA式,即MAP, SAM/SAP,假设结论为SAP,那么S在结论中是周延的。
根据三段论规则3,S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
按照规则4,前提不能出现否定。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下)本章主要内容:三段论定义及其结构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三段论各格特征及其有效式第一节三段论判断推理有直接推理与间接推理两种。
在间接推理中,又有两个前提的间接推理以及两个以上前提的间接推理,两个前提的间接推理,就叫三段论。
例如:正义的事业是一定会胜利的。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所以,我们的事业是一定会胜利的。
1.三段论的定义三段论是这样一种推理,它由也只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性质判断是前提,另一个判断是结论;就主项和谓项说,它包含而且只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在两个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例如:所有的科学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①逻辑学的规律是科学规律,②所以,逻辑学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这就是一个三段论。
它由三个简单性质判断①、②与③组成。
①与②是前提,③是结论。
就主项和谓项说,它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科学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与“逻辑学的规律”。
每一个概念都在两个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例如,“逻辑学的规律”这个概念,就在②与③中各出现一次。
2.三段论的结构三段是由三个项(概念)组成(如:上例中的“科学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与“逻辑学的规律”)。
在三段论中我们:(1)把结论中的主项概念(逻辑学的规律)称为“小项”,用S表示;(2)把结论中的谓项概念(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称为“大项”,用P表示;(3)在前提中出现而在结论中没有出现的概念(所有的科学规律)称为“中项”,用M表示。
中项在结论中,虽然没有出现,但结论中的小项和大项正是由于中项在前提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才发生联系,组成新命题。
在两前提中,含有大项的通常称作大前提(如:所有的科学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含有小项的称作小前提(如:逻辑学的规律是科学规律)三段论的结构形式是:M——PS——PS——P二、三段论的公理与规则1.三段论的公理一类对象的全部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那么这类对象中的部分对象也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四章第一节一、二、)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其逻辑结构直言命题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1)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也可以是手势、眼神)(2)有的桥不是拱形的。
(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4)这个故事是生动的。
知识点梳理:1.从语言表达方式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直来直去的陈述,因此称为直言命题。
2.从内容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对某类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反映,所以又可叫作性质命题。
3.从结构上说,上述所举的四个命题都是对一类事物情况的反映,也称一个主项的命题。
4.每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在命题形式中,主、谓项是逻辑变项,联项、量项是逻辑常项。
(1)命题的主项是表示命题对象的概念,如例(1)中的“语言”,通常用“S”表示。
命题的谓项是表示命题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如例(1)中的“交流思想的工具”,通常用“P”来表示。
(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负概念均可充当主项和谓项。
)主项和谓项,统称词项,也叫变项。
(2)命题的联项是联结主、谓项的概念。
联项决定命题的质。
例(1)中的“是”和例(2)中的“不是”都是联项。
“是”为肯定联项,“不是”为否定联项。
(3)命题的量项是表示命题中的主项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的概念。
量项决定命题的量,有全称、特称和单称之分。
例(1)中的“所有”为全称量项,例(2)中的“有的”为特称量项,例(4)中的“这个”为单称量项。
例(3)中的“北京”是个单独概念,不必加量项限制,其量项实则为单称。
综上分析,可得:例(1)是全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所有的S都是P。
”P S例(2)是特称否定命题,逻辑形式:“有的S不是P。
”例(3)是单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某个S是P。
”例(4)是单称肯定命题,逻辑形式:“某个S是P。
”5.在日常语言中,直言命题用单句中的主谓式表达。
逻辑学第四章 三段论

第一节 三段论
一, 三段论的含义 所有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有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逻辑学的规律是科学规律, 逻辑学的规律是科学规律, 所以, 所以,逻辑学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 移的.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 三段论是 由三个简单性质命题(即直言命题) 由三个简单性质命题(即直言命题)所组 成的.前两个命题是推理的前提, 成的.前两个命题是推理的前提,后一个 命题是结论. 命题是结论.
(3)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是否定. )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是否定. 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必然是:前 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与中项具有肯定关 系,而另一个与中项具有否定关系.后者 自然就是否定命题.所以,当结论是否定 的,前提之一必是否定. 犯贪污罪的都是公务人员, 例:犯贪污罪的都是公务人员, 张三不是公务人员, 张三不是公务人员, 所以,张三不会犯贪污罪. 所以,张三不会犯贪污罪.
所有的共青团员都是青年, 例 所有的共青团员都是青年, 有的职工是共青团员, 有的职工是共青团员, 所以,有的职工是青年. 所以,有的职工是青年.
运用三段论的规则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例1.1 有些大学生是共产党员, 有些共产党员是专业军人, 所以有些大学生是专业军人. 所有的P是M, 有些S是M, 所以有些S是P.
三段论只能由三个项(三个概念)组成. 三段论只能由三个项(三个概念)组成. 在结论中的主项称为小项,记为S 在结论中的主项称为小项,记为 在结论中的谓项称为大项,记为P 在结论中的谓项称为大项,记为 结论中没有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的项称为 中项,记为M 中项,记为 含有小项的前提称为小前提, 含有小项的前提称为小前提, 含有大项的前提称为大前提. 含有大项的前提称为大前提. 三段论就是由两个包含着共同项的性质命 题作前提, 题作前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的结论 的推理. 的推理.
第四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2(11年)

例1、所有金属都是导体,所有铁都是金属; 所以,所有铁都是导体。(前提真,结论真, 形式有效,) 例2、所有鸟类都是卵生的,所有天鹅都是鸟类; 所以,所有天鹅都是卵生的。(前提真,结 论真,形式有效,)
例1和例2的推理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以,所有S是P
(有效)
例3、所有金属都是导体,所有人体都是导体; 所以,所有人体都是金属。(前提真,结论假,形 式无效。) 例4、所有天鹅都是卵生的,所有鸭子都是卵生的; 所以,所有鸭子都是天鹅。(前提真,结论假,形 式无效。)
爷爷和孙女
爷爷:小孩子吃饭时不要讲话。 小孩子吃饭时,在有的情况下该讲话。
三、矛盾关系的推理 (一)规则:矛盾关系既可以由真推假, 也可以由假推真。 (二)有效式: (1)SAP →并非 SOP (2)SEP → 并非SIP (3)SIP → 并非SEP (4)SOP → 并非SAP
(5)并非SAP →SOP (6)并非SEP →SIP (7)并非SIP →SEP (8)并非SOP →SAP
5、A、E、I、O四种命题的主、谓 项的周延性
(1)周延性的定义 词项的周延性是指在性质命题中对主、 谓项外延数量的反映情况。
在一个性质命题中,如果对一个词 项的全部外延都作了反映,那么这个 词项就是周延的;如果未对词项的全 部外延作反映,那么这个词项就是不 周延的。
所有牛都是动物。 所有塑料都不是导体。 有些学生是团员。 有些人不是医生。
性质命题推理及其种类
性质命题推理就是以性质命题为前 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的推理。传 统逻辑称它为直言推理。
直接推理(对当关系推理、命题变 形推理) 间接推理(三段论)
一、反对关系的推理:
逻辑学·第4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第1节 直言命题

逻辑是研究命题的一般形式,确定一些关于主、 谓项周延性的一般原则,以便在推理中正确运用。
(一)全称肯定命题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SAP是S类与P类具有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的 概括反映。它陈述了所有S都包含在P中,即确定地 陈述了S的全部外延,这里所谓“确定”,即没有例 外。因而,主项S是周延的。
名称
全称肯定命题 全称否定命题
公示
所有S是P 所有S不是P
简记为
SAP SEP
简称
A E
特称肯定命题
特称否定命题
有S是P
有S不是P
SIP
SOP
I
O
三、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性问题 所谓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性问题是指一个命 题对它的主项、谓项的外延反映情况。 一个命题的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是指这个命 题确定地述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 一个命题的主项或谓项是不周延的,是指这个 命题没有确定地陈述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
• 例如
a.他写小说是没有下功夫的。 (肯定命题)
⒁他写小说并非不是没有下功夫。 b.他写小说并非有下功夫的。 (否定命题)
第三.当否定联项与负概念相连时,尽管形成
了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但联项仍为否定联项。
否定联项决定了命题仍为否定命题。
例如: a.沙漠不是不可征服的。(否定命题)
b.沙漠是可征服的。(肯定命题)
所有的人都知晓。
特称量项:表示直言命题主项所反映对象的至 少一个数量的概念。表达特称量项的自然语言表达 式有以下两种:
A. 表示至少存在一个的数量词。如“有”、“有 的”、“至少一个”、“不是无”、“不是没有” 等。 例如: 有(有的∕至少一个∕不是无∕不是没有)学 生是大学生。
特称量项“有(有的)”的逻辑含义与其作为 日常语言使用时的含义是不同的。 其逻辑含义是表示存在,是“至少有一个”, 至于有多少是不确定的,可以是一个、几个、乃至 全部。“有(有的)”是什么并不意味“有(有 的)”不是什么,反之,“有(有的)”不是什么 也不意味“有(有的)”是什么。
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ppt课件

五、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一)什么叫周延性 是指直言命题对其主、谓项外延数量 的反映情况。如果一个性质命题明确地 反映了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 该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否则,就是 不周延的。 所有的宪法都是法律。
有的人不是科学家。
(二)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S P
S P S P
S
P
有些S是P
有些S不是P 某个S是P 某个S不是P
SIP
SOP SaP SeP
I
O a e
三、直言命题的真假条件
S P S P P S S:生物 P:植物 S P S P
S:等边三角形 S:大学生 P:等角三角形 p:学生
S:干部 P:党员
S:鲸 P:鱼
A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真
第四节 关系命题 及其推理
一、关系命题 二、关系推理
第一节
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及其构成 (一)什么直言命题 是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 单命题。 凡认识都是来自实践的。 有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这个学生是党员。 那个学生不是文学院的。 杜甫是河南巩义人。
(二)直言命题的构成
1、主项:表示命题对象的概念。 2、谓项:表示命题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 质的概念。 3、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有肯定 和否定之分。 4、量项:表示命题主项数量或范围的概念。 有全称、单称和特称之分.
(三)差等关系 1、A真推I真,即SAP→SIP 所有学生都去过北京,所以,有的学 生去过北京。 2、E真推O真,即SEP→SOP 3、I假推A假,即SIP→SAP 4、O假推E假,即SOP→SEP
(二)矛盾关系推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单称肯定判断 • 单称肯定判断是断定某一个别对象具有某种 性质的判断。 • 单称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这个S是P。 • (6)单称否定判断 • 单称否定判断,是断定某一个别对象不具有 某种性质的判断。 • 单称否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这个S不是P。
• 日常语言中性质判断的规范化 • 日常语言中的性质判断,有些以标准形式表达,是 规范的;另有大量的以非标准形式表达,是不规范 的。如: • ①法律是有强制性的。 • ② 很多动物可以直立行走。 • ③有的产品不合格。 • 在对这样一些不规范的判断进行分析前,我们一定 要根据其原意将其恢复成标准形式,以利于分析。 但同时一定要注意两点:首先,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其次,同一判断可以整理成不同形式。
据此,各种形式的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 的周延情况如下: • 1、全称肯定命题:主项周延,谓项不同延 • 如前所述,A命题陈述了S的全部外延都和 P的外延相重合,但没有陈述S的全部外延 是否和P的全部外延相重合。这就是说,A 命题陈述了S的全部外延,但没有陈述P的 全部外延。因而,在A命题中,主项S是周 延的,谓项P是不周延的。
反映为命题的 主项 反映为命题的 谓项 具不具有 反映为命题的 联项 量 反映为主项的 量项(词)
一般形式:
对象 性质
S P 是,不是 这个,所有,有些 单称 全称 特称
所有(这个,有些)S是(不是)P
所有的小孩子吃饭时是不应该讲话的
(全称)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 二、 性质判断的种类 • 1、性质判断按照联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肯 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 肯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否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 断。
• 2.根据性质判断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 • 有两种有效形式: • (1) SAP→ SEP • (2) SEP→ SAP • 3.根据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 • 有两种有效的逻辑形式: (1) SIP→SOP (2) SOP→SIP • 4.根据性质判断差等关系的直接推理 • 有四种有效形式: • (1) SAP →SIP • (2) SEP →SOP • (3) SIP → SAP • (4) SOP → SEP
3.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
• (1) 反对关系(A与E之间) • A与E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为反对关系。其特 点是:二者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也就是 说:当其中一个为真时,另一个必假;当 其中一个为假时,另一个是真假不定的 (可真可假)。 • 例:我们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SAP) • 我们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SEP)
A、E、I、O四种命题与欧拉图之间的关系
• 在前面,我们讨论直言命题的种类时,已经分别谈到A、 E、I、O四种命题在其主、谓项外延间的关系处于什么 情况下是真的。 • 除此之外,无论它们各自的主、谓项的外延间是哪种关 系,其命题都是假的。 • 这样,把直言命题同其主、谓项外延间关系的真假制约 情况归纳起来,可列表如下:
• 三、性质判断的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性 • 性质判断主项与谓项的周延问题,就是在判 断中对主项外延与谓项外延的量的断定问题。 • 什么叫周延,什么叫不周延呢?
• 在一个具体的判断中,我们断定了主项(或谓项) 的全部外延,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判断的主项(或 谓项)是周延的;如果我们没有断定主项(或谓项) 的全部外延,我们就称这个判断的主项(或谓项) 是不周延的。 • 例:本班所有(有的)学生都是(不是)共青团员。
• 传统逻辑中用一个正方图形来表示这种对当关系, 也就是所谓“逻辑方阵”见图。
A 反 对 关系 差 矛 矛 等 关 系 盾 盾 I 下 反对 关 系
E 差 等 关 系
O
轻松一刻:马克吐温的道歉启示
• 在一次酒会上,马克.吐温说:“美国国会中的有 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 (SIP) • 记者把马克.吐温的话公之于众,国会议会大为 愤怒,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澄清或道歉,否则将诉 之法律。 • 几天后,马克. 吐温向联邦国会议员道歉的启事 在《纽约时报》上登载了: • “日前本人在酒席上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 子养的’是不妥当,故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 改如下: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 的。” (SOP) • (下反对关系(SIP-SOP):不能同假,但可同真)
B C
A
S P
S S P P S S P S P
A
E I O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
+ +
(注A:S与P的外延关系; B:命题的真假;C:命题 的种类;“+”表示真,“-”表示假)
第二节
• • • • • • • • • • •
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
一、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 1.根据性质判断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 有八种有效的逻辑形式: (1) SAP → SOP (2) SEP → SIP (3) SIP → SEP (4) SOP → SAP (5) SAP →SOP (6) SEP →SIP (7) SIP →SEP (8) SOP →SAP
第四章 简单命题及推理
• 本章主要论述了以性质判断、关系判断为前提的 推理,其中根据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和三段 论推理为重点。
第一节 直言命题(性质判断)
• 一、 什么是直言命题(性质判断)
• • • • • 性质判断就是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四部分组成。 1、主项是表示判断对象的概念。 2、谓项是表示判断对象性质的概念。 3、联项是联结判断主项与谓项的概念。通常称为判断的 “质”,联项有肯定和否定两种,一般用“是”或“不是” 表示。 • 4、量项是表示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一般称为判断的 “量”。 • 综上所述,性质判断的基本形式为: • 所有(或有的、某个)S是(或不是)P
• 2、性质判断按照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全称判 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 • 全称判断是断定主项的全部具有或不具有某 种属性的判断。 • 特称判断就是断定主项至少有一个具有或不 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单称判断就是断定某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 种性质的判断。
• 以上我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了性质判断, 如果我们把上面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那 么,就可以把性质判断分为六种: • (1)全称肯定判断 • 全称肯定判断是断定某类的每一个对象都具 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全称肯定判断通常用符号“A”来表示。 • 全称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 也可简写为SAP
S、E、I、O四种直言命题的主、谓项的周延情 况可列表如下
命题种类 SAP SEP SIP SOP S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P 不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概括
• • • • 1、全称判断主项周延 2、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 3、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 4、否定判断谓项周延
• 四、主谓项相同的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 1. 什么是对当关系 • 存在于A、E、I、O四种判断之间的这种真假制约关 系就是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 2. 性质判断的真和假 • 在实践之中,人们通常把反映主项的这一类事物称 为S类,反映谓项的这一类事物称为P类,我们在探 讨主、谓项关系时,就可以用S与P来表示,那么, S与P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二者的外延上,归结起 来有五种: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 2、全称否定命题:主项周延,谓项也周延 • 如前所述,E命题陈述了S的全部外延都排斥在P的全部外 延之外。这就是说,E命题既陈述了S的全部外延,也陈 述了P的全部外延。因而,在E命题中,主项S和谓项P都 是周延的。 • 3、特称肯定命题:主项不周延,谓项也不周延 • 如前所述,I命题陈述了至少有一部分S的外延和P的外延 相重合,但没有陈述这些S的外延是否同P的全部外延相 重合。这就是说,I命题既未陈述S的全部外延,也未陈述 P的全部外延。因而,在I命题中,主项S和谓项P都是不 周延的。 • 4、特称否定命题: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 如前所述,特称否定命题陈述了至少有一部分S的外延排 斥在P的全部外延之外。这就是说,O命题没有陈述S的全 部外延,但陈述了P的全部外延。因而,在O命题中,主 项S是不周延的,谓项P是周延的。
• 换质法的意义: • (1) 通过从正反两方面对同一对象作出的判断,可以 使同一思想的表达更加明确突出,如只说“我要走 这条路”,不如再说,“我不能不走这条路”坚决、 肯定;只说“知而言,言而尽”,不如再说“知无 不言,言无不尽”来的有力 。 • (2) 运用换质法可以选择更好的表达形式来表达同一 思想。“你就是有缺点的”,不如表达为“你不是 没有缺点的”显得委婉;“我不告诉你这件事”, 若用换质后的“我是不能告诉你这件事”来表达就 更显得难言、深刻;“我要追”、“我又不得不 追”,用换质的形式表达机密文件被坏人抢走后的 矛盾心理,更能显示出保管人员的心理活动和高尚 品质。
• (2)全称否定判断 • 全称否定判断是断定某类的每一个对象都不 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例如“所有的鸟类都不是哺乳动物”。 • 全称否定判断通常用符号“E”来表示。 • 全称否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所有S不是P, • 也可简写为SEP
• (3)特称肯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是断定某类中至少有一个对象 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通常用符号“I”来表示。 • 特称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有的S是P, • 也可简写为SIP
• (4)特称否定判断 • 特称否定判断是断定某类中至少有一个对象 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 特称否定判断通常用符号“O”来表示。 • 特称否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有的S不是P, • 也可简写为SOP
逻辑学中的“有的”
• 量词“有的”在普通逻辑中的含义是作为 “至少有一个,至多全部”来理解的。客观 上它可以是“有一个”、“有几个”、“绝 大多数”乃至“全部”。这里的“有的”仅 仅是表示“存在”或“有”的意思,因此, 特称命题也叫存在命题。 • 而日常语言中,“有些”是作为“仅仅有些” 来理解的,当我们说“有的S是P”时,往往就 意味着“有的S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