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集_有关徐志摩试题
新诗鉴赏试题及答案高中

新诗鉴赏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新诗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A. 《再别康桥》B. 《雨巷》C. 《静夜思》D. 《登鹳雀楼》答案:A2.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徐志摩D. 王之涣答案:C二、填空题3. 现代诗人_________被誉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再别康桥》广为流传。
答案:徐志摩4. 请填写《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诗:“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_________。
”答案:荡漾三、简答题5. 简述《再别康桥》一诗的主题思想。
答案:《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主题思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诗中通过对康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留学生活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四、分析题6. 请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运用及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再别康桥》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柳”、“夕阳”、“云彩”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康桥的美景,也隐喻了诗人对青春、爱情和理想的美好回忆。
诗中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五、写作题7. 以“青春”为主题,写一首现代诗,不少于10行。
答案:[此处答案由考生根据个人理解和创作能力自行完成]六、翻译题8. 将《再别康桥》中的以下诗句翻译成英文。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答案:[此处答案由考生根据个人翻译能力自行完成]七、论述题9. 论述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新诗打破了古典诗歌的格律和韵律限制,更加自由灵活。
在内容上,新诗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而古典诗歌则多以抒发对国家、民族的情怀或描写自然景观为主。
八、综合题10. 阅读以下新诗《青春》,并回答以下问题:“青春是一匹野马,奔跑在无边的草原上,青春是一股清泉,流淌在心田的深处,青春是一首歌,唱响在生命的舞台上,青春是一幅画,描绘着梦想的轮廓。
新诗鉴赏试题及答案高中

新诗鉴赏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徐志摩。
2. 这首诗中,“我”与“康桥”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在这首诗中,“我”与“康桥”的关系是依依不舍的离别。
诗中通过“轻轻的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不舍。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通过对康桥美景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离别的无奈。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6题。
《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4.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戴望舒。
5. 这首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答案:在这首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和美好,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再别康桥考试题目及答案

再别康桥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中的“金柳”象征着________。
2. 诗中“软泥上的青荇”所描述的是________。
3.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的“水草”比喻的是________。
4. 诗中“那榆荫下的一潭”中的“榆荫”指的是________。
5. “满载一船星辉”中的“星辉”象征着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景象?A. 金柳B. 青荇C. 星辉D. 雪峰2. “那河畔的金柳”中的“金柳”在诗中象征着什么?A. 财富B. 爱情C. 离别D. 希望3. “软泥上的青荇”中的“青荇”指的是什么?A. 一种植物B. 一种动物C. 一种昆虫D. 一种鸟类4.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的“水草”比喻的是?A. 诗人自己B. 诗人的朋友C. 诗人的爱人D. 诗人的故乡5. “满载一船星辉”中的“星辉”象征着什么?A. 知识B. 爱情C. 理想D. 财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所表达的情感。
2. 描述《再别康桥》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所蕴含的意境。
四、论述题(25分)请结合《再别康桥》全文,分析徐志摩在诗中所表达的离别之情,并阐述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答案:一、填空题1. 离别2. 康河的水面3. 诗人自己4. 榆树的阴影5. 诗人的理想和梦想二、选择题1. D2. C3. A4. A5. C三、简答题1. “那河畔的金柳”在诗中象征着离别,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和对即将离去的深深留恋。
2.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所蕴含的意境是诗人愿意沉浸在康河的美景中,甘愿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美景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无奈。
四、论述题《再别康桥》中,徐志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康桥的深情和离别的哀愁。
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最具魅力的诗人之一,受西方浪漫派和唯美派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在诗歌创作上,他极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并达到相当的高度。
作为他的重要代表作,《再别康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审美精神,积淀了较为丰富的审美意蕴,极具审美价值。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抒情名作。
徐志摩早年游学英美,受西方资产阶级“文明"“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影响很深,初步形成了唯美主义的价值趋向;但后期回国后,国家的贫穷落后,社会的腐败黑暗,与他的理想相距甚远,现实的刺激,心理的失落乃致失衡使他的思想常处于失望、伤感、哀怨的状态,他的这一心灵轨迹,反映在诗歌创作里,就是大量的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他更多地把笔触伸向自然和人生,凭藉自然美景来阐释自己的主观情怀,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的忧郁烦闷,作为他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自然地打上了这种种的烙印。
但尽管如此,和其他一些作品如《落叶小唱》相比,《再别康桥》仍不失为一首自然健康、明朗清新、委婉含蓄、起伏有致、音律和谐、手法新颖、脍炙人口的好诗,极具审美价值。
茅盾先生曾经说徐志摩诗的全部思想内容就是“在梦的轻波里依徊”。
《再别康桥》审美意蕴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其对于性灵的抒写和表现。
徐志摩主张诗应表现作者的“性灵",表现“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流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康桥是徐志摩心灵最重要的精神驿站。
水乳交融、美妙深邃的意境美是《再别康桥》审美内蕴的第二个重要方面。
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对意境的领悟和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偶然练习题徐志摩

偶然练习题徐志摩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爱情的深刻描写而著称。
本文将从他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以及代表作品《偶然》进行阐述,以展现徐志摩的艺术魅力和诗歌思想。
一、生平背景徐志摩,原名徐志摩,字青木,号达明。
生于1897年,他出生在江苏省余姚市的一个文化世家。
早年在南京就读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明治大学和哈佛大学,主修新闻学和比较文学。
留学期间,徐志摩接触到了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创作特点1. 浪漫主义情怀: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色彩,他把个人的感受与对自然、爱情的热爱融为一体,将内心的激情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营造出诗歌的独特氛围。
2. 抒发个人情感:徐志摩的诗作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他在诗中表达自己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思考和感慨,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3. 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徐志摩的诗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意象的暗示,使诗歌更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性。
三、代表作品《偶然》《偶然》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该诗通过对偶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理解和思考。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幻和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爱情的无常和不可掌控性。
同时,徐志摩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仿古诗的形式和手法,使诗歌呈现出古韵悠长的气质。
《偶然》中,徐志摩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通过对风、雨和春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
诗中所表达的“风起时,我见你的笑脸”及“雨下时,你和我的相见”暗示着爱情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又蕴含着命中注定的因缘。
诗中的“四月的明朝”,更是带有鲜明的隐喻意味,既暗示了爱情的美好,又流露出不可奢求的悲凉。
除了意象的运用,诗中还可以看到徐志摩对音乐和节奏的追求。
他巧妙地运用了插入桥段的手法,通过对歌舞和音乐的描绘,给诗歌增添了韵律感。
这种音乐感的表现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题及答案(一)一、填充题(20分,每空1分)1.“左联”成立于____________年。
2.闻一多的诗歌理论是主张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4.创造社前期文学主张是____________,后期文学主张是____________。
5.《薄奠》通过“我”与人力车夫的交往,寄寓了__________对劳动者的同情。
6.《牧羊哀话》是__________的第一篇小说。
7.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抒写了__________之情,真切感人。
8.《孤独者》中的知识分子是____________。
9.__________的《乌蓬船》抒写了怀乡情趣。
10.《青春》是__________的杂感。
11.《斯人独憔悴》是__________的问题小说之一。
1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____________年,文学主张____________创作方法______13.郭沫若讨伐蒋介石的战斗檄文是______________。
14.《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雷峰塔是____________的象征符号。
15.《朝花夕拾》共收____________篇回忆性散文。
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1分)1.鲁迅创作的唯一一篇以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_____A.《离婚》B.《祝福》C.《伤逝》D.《药》2.胡适以自由恋爱为题材的话剧是____________。
A.《获虎之夜》B.《终身大事》C.《压迫》D.《一只马蜂》3.茅盾的__________揭露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的罪行。
A.《腐蚀》B.《蚀》C.《林家铺子》D.《清明前后》4.《子夜》中的打手形象是指____________。
A.杜竹斋B.屠维岳C.冯云卿D.张素素5.王鲁彦的早期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新诗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诗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是新诗的特点?A. 押韵B. 格律C. 自由体D. 对仗答案:C2. 新诗的代表人物是?A. 李白B. 杜甫C. 徐志摩D. 苏轼答案:C二、多选题1. 新诗的常见主题包括哪些?A. 爱情B. 自然C. 社会D. 历史答案:ABC2. 新诗的形式特点包括哪些?A. 无固定韵律B. 无固定节奏C. 有固定韵律D. 有固定节奏答案:AB三、填空题1. 新诗的创作往往不受______的限制,诗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答案:格律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新诗,其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留恋。
答案:康桥四、简答题1. 请简述新诗与旧体诗的主要区别。
答案:新诗与旧体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形式和内容。
新诗不受传统格律、韵律的束缚,形式自由,语言现代,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和个性化。
而旧体诗则遵循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语言典雅,表达方式含蓄。
2. 请简述新诗的发展历程。
答案: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尝试用白话文创作诗歌,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
新诗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诗歌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五、论述题1.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新诗的理解。
答案: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限制,更加注重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一首典型的新诗,它以自由的韵律和节奏,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新诗的语言更加接近口语,形式更加灵活多变,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六、诗歌创作题1. 请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新诗。
答案:(此题为创作题,答案不唯一,考生可自由发挥创作。
)。
再别康桥练习题

再别康桥练习题再别康桥练习题《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 ) 长篙( ) 漫溯( ) 笙箫( )解析:平时需注意积累字词知识。
答案:xìng gāo sù shēng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1)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2)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3)诗人告别时,做了哪些事(动作)?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的初步感知能力,必须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句感知把握。
参考答案:(1)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解析: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并没有多少欣喜乃至礼赞的意思。
答案:A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诗集_有关徐志摩试题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
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
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
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①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我仔细一揣
mó,果然。
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
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huì。
(选自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chú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
的桀卜闪②,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个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它模样不佳,它们是顶可爱的好友,它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
(选自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注]①懈啦光唧:方言,随便马虎。
②桀卜闪:即吉卜赛。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任选两个作答)(2分)
①诌出来(zhōu )②摇曳(yè)③模样(mú)
3.根据拼音写汉字。
(任选两个作答)(2分)
①揣mó(摩)②教huì(诲)③踌chú(躇)
4.选文(一)中,徐先生改作文有哪些独到之处?(4分)答:不写套话式批语;擅长大勾大抹,删去废话,留下筋骨5.选文(二)中,作者写的是亲身经历,用第二人称来叙述有什么效果?(4分)
答:用第二人称可以营造与读者交谈的亲切氛围(或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更直接和强烈地抒发感情
6.品味下面的句子,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简要评析。
(任选一句作答)(4分)
(1)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
答:语言口语化、质朴形象/运用通感(移觉)的修辞,形
象生动;写出了作者习作篇幅冗长而没有筋骨的缺点(或者:表现徐先生眼光的独到和个性的独特)(4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
答:运用新奇的比喻/独特的想象(或者:句式整齐);写出作者回归自然、作客山中的轻松自由(4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