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带给我们的反思.2doc

合集下载

拾荒老人心酸故事作文

拾荒老人心酸故事作文

拾荒老人心酸故事作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小镇上,有一位拾荒老人,大家都叫他李大爷。

李大爷总是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背着一个大大的编织袋,穿梭在大街小巷里。

李大爷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就像那干裂的土地,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藏着一段艰辛的故事。

他的眼睛不大,但却透着一股坚定和无奈。

他那双手,因为常年捡垃圾,粗糙得像老树皮,关节处还长满了老茧。

李大爷无儿无女,老伴儿也早早地离开了他。

他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只能靠着拾荒来维持生计。

每天天不亮,他就出门了,沿着路边的垃圾桶一个一个地翻找,寻找着能卖钱的东西。

有时候运气好,能捡到一些废纸、塑料瓶,能卖个几块钱;运气不好的时候,忙活一整天也没什么收获。

有一次,我看到李大爷在垃圾桶里翻找着食物。

那是一个被人扔掉的半块面包,李大爷拿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就准备往嘴里塞。

我赶紧跑过去,递给他一块刚买的面包,说:“大爷,别吃那个了,这个给您。

”李大爷抬起头,看着我,眼里满是感激,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孩子。

”还有一次,下着大雨,李大爷依然在外面拾荒。

他没有伞,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

我问他:“大爷,这么大的雨,您怎么还不回家?”李大爷无奈地笑了笑说:“孩子,下雨天垃圾桶里的东西多,能多捡点。

”听到这话,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虽然生活如此艰难,但李大爷却一直很乐观。

每次见到他,他总是笑呵呵的,跟大家打招呼。

他说:“日子再苦,也得笑着过。

”李大爷的故事让人心酸,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无法改变他的命运,但我们可以多给他一些关心和帮助,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

希望有一天,李大爷不再需要靠拾荒为生,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

拾荒老人韦思浩读后感

拾荒老人韦思浩读后感

拾荒老人韦思浩读后感
《拾荒老人韦思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文学作品,它以真实的故事和鲜活的笔触展现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拾荒者们的坚韧与乐观,同时也让我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困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韦思浩是一位普通的拾荒老人,他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寻找着被丢弃的废品,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

他的生活虽然贫困,但他却用乐观和坚韧的态度面对着生活的种种困难。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努力工作,希望能给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种乐观和坚韧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通过韦思浩的故事,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困问题。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里,仍然有很多人过着贫困和艰难的生活。

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去进行拾荒这样的辛苦工作,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被遗忘和忽视。

这让我深感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存在,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希望能够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拾荒老人韦思浩》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残酷,也让我对社会的不公和贫困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韦思浩的故事,我学会了乐观与坚韧,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希望能够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部作品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会永远铭记在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拾荒老人的感慨

对拾荒老人的感慨

对拾荒老人的感慨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每天都会看到很多拾荒老人在马路上行走,拖着行李车,捡拾各种废品。

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却常常被忽视。

最近,我去了一个拾荒老人聚集的地方,有机会和他们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和坚韧,也为他们的处境感到担忧。

我第一次了解到拾荒老人的生活是从一个新闻报道开始的。

据报道,中国有数百万拾荒者,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年迈的老人。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丧失了工作能力,甚至丧失了家庭和社会支持,只能靠从废品中捡拾来维持生计。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各种物品的寿命越来越短,这使得拾荒成为了很多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拾荒老人的生活条件往往十分艰苦。

他们日夜奔波于城市街头巷尾,通过捡拾各种废品来换取一点点微薄的收入。

他们的身体不好,经常面临饥饿和严寒、酷暑的侵袭,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

他们居住的空间很小,简陋而拥挤,遭受着环境污染和安全威胁。

有些拾荒工人甚至因为过度劳累而身患疾病,且无人照顾。

但是,很多拾荒老人并没有放弃。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据报道,有些拾荒者一年可以赚到10万元以上,他们不仅在固定的地方拾荒,而且会向城市居民推销自己的废品。

他们会走街串巷,硬着头皮去推销废品。

这种坚韧和勤奋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与拾荒老人交流过后,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幸福。

我们总是看到自己身边的瑕疵,却很少去想象别人身上的积极因素。

拾荒老人生活质量虽然不太好,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却很健康。

他们虽然缺少基本的物资和保障,但是内心却充满了自信、勇气和幸福感。

能够抓住机会挣些钱,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幸福。

拾荒老人对我的启示非常重要,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首先,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勤奋的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其次,他们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体现出内在的价值和尊严。

这种勇气和自信正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所缺乏的。

尽管拾荒老人的处境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尽一份力量。

拾荒老人韦思浩读后感

拾荒老人韦思浩读后感

拾荒老人韦思浩读后感书中讲述了韦思浩从小在农村长大,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丢下学业外出谋生。

年少的他曾经做过卖报纸的小贩、开过三轮车等,但这些尝试都没有带来太多改变。

最终,他在自己年纪渐长的时候,选择了拾荒来养活自己。

他像是一个倔强的野兽,扛着旧皮囊,四处流浪,每天用自己的双手去捡拾别人扔弃的废旧物品,借以维持生计。

读到韦思浩成年后,如此晦暗的人生让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同情之情。

他的人生如此不幸,作为一个健全的人,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日常的饥肠辘辘,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无奈和咒骂,他曾经抱怨过自己的不幸,恨不得自己能够重新来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学会了坚持和努力。

他发现,拾荒虽然艰辛,却是他唯一的出路,只要他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他还是能够生活下去的。

韦思浩的坚持不仅体现在他对待拾荒的态度上,更体现在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尽管处境艰辛,但他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从不嘲笑他人的富有。

相反,他位拾荒的意义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拾荒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奉献和贡献。

他在拾荒中发现了另一种生活的意义,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价值。

这种坚持令我非常敬佩,因为他能够在贫瘠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他能够以一种深深的幸福感来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和困境。

读书中,我还读到了韦思浩用他的所得建起了一座学校,为乡村地区的贫困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这让我尤为感动。

这个学校作为他对社会的一次回馈,体现了他对教育的珍视和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

他认为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他深知自己没有接受到的教育会永远成为他人生中的遗憾和缺憾。

因而,他用自己的所得来改善了当地孩子们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有了自己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一点让我非常感慨,一个拾荒老人的一次小小的举动就能为孩子们带来希望和改变,是多么的伟大和可贵。

除了对他的敬佩和感慨之外,读完这本书后,我还思考了很多与拾荒老人相关的社会问题。

拾荒老人作文范文

拾荒老人作文范文

拾荒老人作文范文拾荒老人是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袋子,在垃圾堆中搜寻着可回收的废品。

他们或是衣衫褴褛、满头白发的老人,或是年轻但双眼黯淡的中年人。

他们默默无闻地劳作着,为城市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拾荒老人的存在不仅让我们反思社会问题,也给予我们对生活的宝贵启示。

首先,拾荒老人揭示了社会底层的困境。

他们承受着贫困和孤独,往往生活在最为简陋的环境中。

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无法获得充足的生活资源,只能靠拾荒维持生计。

他们的辛苦和艰苦生活,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贫困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底层人群,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拾荒老人教会了我们珍惜资源和节约环保。

他们每天都要穿行在垃圾中,寻找那些被丢弃的纸张、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品。

这不仅是为了能够获取一些微薄的经济收入,更是为了对环境负有责任。

他们的劳动不仅减少了垃圾的堆积,还使得这些废品能够得到有效的再利用。

他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份资源都应该被充分利用和重视,节约环保应该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拾荒老人也给我们展示了坚持和勤劳的力量。

尽管他们的工作环境艰苦,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工作着。

他们早出晚归,无论风雨寒暑,都目不转睛地搜索。

他们虽然收入微薄,但却以自己的汗水为生,用坚持和勤劳的努力换取不输给任何人的尊严。

他们的坚持和勤劳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拥有对目标的执着和实践的勤奋,就能够获得成功。

最后,拾荒老人激发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他们的存在引发了我们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贫困现象存在?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迫使我们思考社会模式的合理性和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为是仲裁社会公平正义的公民责任而助力,向拾荒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综上所述,拾荒老人虽然存在于城市的角落,却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反哺了整个社会。

他们揭示了社会底层的困境,教会了我们珍惜资源和节约环保,激发了我们对坚持和勤劳的品质的追求,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拾荒老人心酸故事作文

拾荒老人心酸故事作文

拾荒老人心酸故事作文在城市的角落里,总有一些身影容易被我们忽略。

他们在繁华的背后,过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

而其中,有一位拾荒老人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的心。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缩着脖子,把双手插在衣兜里。

路过一个垃圾站时,我看到了一个弯腰忙碌的身影。

那是一位老人,头发花白且凌乱,像是很久没有打理过,在寒风中肆意飞舞着。

他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上面打满了补丁,显得格外厚重,但似乎仍无法抵御这寒冷的侵袭。

我停下脚步,静静地观察着他。

老人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一道道深深的沟壑,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他的眼睛深深地凹陷进去,但目光却十分专注,在垃圾堆里不停地翻找着。

他的双手长满了老茧,指甲缝里满是黑色的污垢,每一次伸手进去,都像是在探寻着生活的希望。

他身旁放着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已经装了一半的废品。

有废纸、塑料瓶、易拉罐等等。

他熟练地把找到的废品分类整理,动作虽然缓慢,却十分有条理。

偶尔找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瓶子或者一张没有太多破损的纸,他的脸上就会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藏着的是满足,却也让人心酸。

这时,一辆垃圾车开了过来,倾倒出一堆新的垃圾。

老人连忙走过去,生怕被别人抢了先。

他在垃圾堆里不停地翻找,突然,他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只见他从垃圾堆里掏出一个破旧的玩具熊,虽然已经脏兮兮的,但还能看出原本可爱的模样。

老人轻轻地拍掉上面的灰尘,把玩具熊放进了编织袋里,嘴里还念叨着:“这个拿回去给小孙女,她肯定喜欢。

”我心里不禁一酸,想象着他的小孙女收到这个破旧玩具熊时的情景。

也许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一文不值的废品,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是一份难得的礼物,一份饱含着爷爷对孙女深深的爱的礼物。

老人继续在垃圾堆里翻找着,寒风刮过,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但他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

我忍不住走上前去,问道:“爷爷,这么冷的天,您怎么还在这儿啊?”老人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说:“没办法啊,得生活啊。

拾荒老人读后感450字

拾荒老人读后感450字

拾荒老人读后感450字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徐老师转发的文章——《拾荒老人》。

读后我不禁为他的离去而感到深深的惋惜,更为他的壮举而感到肃然起敬。

这位拾荒老人的“鼎鼎大名”叫韦思浩,他毕业于原杭州大学,是一位退休的教师,他每月的退休金高达五千元钱。

但是他每天都以拾荒为生。

一根竹杆,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透过塑料袋,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这就是韦老师生前给大家的印象。

他不是有退休金吗?可还为什么捡破烂呢?原来,韦老师把钱全部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学生们,他去世后二女儿整理遗产时却发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老人的遗物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泛黄的捐资助学的凭证、希望工程的的救助报名卡,读之潸然泪下的受助孩子的来信,凭证上的日期有20年前的,金额以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从来都是隐姓埋名,用匿名来帮助贫困的孩子们。

韦老师的壮举还不止于此,他在十几年前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器官。

他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上写到:本人十几年前就决定身后捐献遗体及所有可用器官,然后,骨灰洒江河(钱塘江及西湖)。

啊!多么伟大的一个老人啊,他一生俭朴却资助了无数学子,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他!。

2024年志愿捡垃圾心得范本(四篇)

2024年志愿捡垃圾心得范本(四篇)

2024年志愿捡垃圾心得范本从窗台望去,能看见一位老人。

他的衣服似乎穿了很多年了,衣服像一块破布一样裹在身上。

身后背着一个大的麻袋,里面放着他捡来的瓶瓶罐罐。

他看到垃圾桶就会伸出手,往里面掏,像是在挖掘什么宝藏。

如果运气好,捡到了几个瓶子,他会手舞足蹈的高兴一阵。

如果运气不好,什么也没有捡到,他也不会灰心,继续去翻下一个垃圾桶。

每次从他面前经过时他都会冲着我傻笑,露出那一排并不整齐的黄牙。

但其他人看见他总是绕道而行,匆匆走过。

这时他就会像蝙蝠侠一样撑开他的麻袋,对阳光而健康的行人们露出他那瘦小而不净的身躯。

有一次,我正巧路过那里,看见他向和饮料的小孩索要空的饮料瓶。

那些小孩听见了,随手往地上一扔,说:“你要你自己去捡吧!”然后和小伙伴一起把瓶子踢得老远。

老人也不生气,等那些小孩子走后,默默地走到瓶子掉下的地方,伸出枯柴般的手,小心翼翼的捡起,又轻轻地放入他身后的麻袋。

我忍不住去帮他捡,他看见了,对我微微一笑,说:“还是我来吧。

”于是,他把饮料瓶捡起,一瘸一拐的走了。

我这时才发现他的腿是瘸的,那么大的麻袋压在他瘦小的背上,但他还是那么坚定的走着。

夕阳照向大地,那瘦小的背影已离我远去。

我试着问他为什么要捡垃圾,是因为没有儿女吗?他说:“我有两个女儿,她们对我很好。

可是我在家里太无聊,看到那些人乱扔垃圾,觉得破坏环境,于是就去捡垃圾。

那些捡到的垃圾还能卖点钱呢!”原来是这样,老人为了我们的坏境,用他那单薄的身体,背起一袋袋垃圾,是多么伟大啊!2024年志愿捡垃圾心得范本(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呼吁人们重视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参加了一次志愿捡垃圾的活动,对垃圾问题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并体验到了志愿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拾荒老人”带给我们的反思
“拾荒老人”的事迹被报道后让全国人民为之感动,他的真实身份被揭开后,更是让全国人民为之震动。

韦思浩老人生前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人民教师,本可以拿着退休金同大多数老人们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但老人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拿出退休金捐资助学,同时选择做一名拾荒者,并将为数不多的所得也化名捐给哪些上不起学的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自己却过着粗茶淡饭、居所简陋的生活。

韦思浩老人以实际行动做善事,几十年如一日,不图任何回报,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全世界。

拾荒老人的善举在触动我们内心追求真善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几点反思?
首先,韦思浩老人生前的拾荒生活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身为老人至亲的女儿因父亲拾荒,也与其产生了隔阂,这些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家人对于老年人关注度不够,沟通不够,致使老人做这么多年,家人都未发现。

现如今我们处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大多数人把“向钱看”作为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忽视精神价值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类作用,致使我们早已成为“精神的贫穷者”。

拾荒老人不仅拾现实的荒物,更是拾我们“精神中的杂物”,相比之下,我们是那么的渺小,韦思浩老人却是那么的伟大。

其次,有很多和韦思浩一样的老人做过的善事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影响,基本上是在老人离开后我们才知道的,这不得不让我
们有所反思。

社会的车轮不停地向前迈进,每个人所关注的事情和角度也不一样,通常社会关注和报道的都是青年人或中年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我们的潜意识里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老人退休后应该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这些想法都是我们强加给老人们的,也反映出社会对老年人缺乏关注,其实有很多老年人内心是很想继续奉献爱心的,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韦思浩老人心存大爱,用拾荒的方式来捐资助学,以匿名的方式,默默地做着善事。

韦思浩老人之所以采用“拾荒”这种让人心酸的方式来资助贫困学生,是因为他生前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或平台来奉献他的爱心。

致使老人想做好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在反思韦思浩老人的事迹时,是应该停留在舆论宣传阶段,还是以实际行动来为像韦思浩这样的退休老人做些事情,给他们提供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

随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