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论文 浙江大学
浙大控制考研-现代控制理论(浙大)第二章

1 A2t 2 2!
1 k
Aktk
)
b0
t 0 x(0) b0
x(t) (I At 1 A2t 2 1 Akt k )x(0)
2!
k
eAt I At 1 A2t 2 1 Akt k
2!
k
矩阵指数函数
Φ(t) 状态转移矩阵
x(t) eAtx(0) 描述了状态向量由初始状态x(0)向任意时 刻状态 x(t)转移的内在特性。
eAt I At 1 A2t 2 1 Akt k
2!
k
1)根据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求解:
eAt I At 1 A2t 2 1 Akt k
2!
k!
对所有有限的t值来说,这个无穷级数都是收敛的 。
求出的解不是解析形式,适合于计算机求解。
例:求解系统状态方程 解:
x1
x2
0 0
-11
6
-6 -11 5
试计算状态转移矩阵 eAt .
解: 1) 特征值
1 1
I A 6 -11 6 1 2 3 0
6 11 5
1 1,2 2,3 3
2) 计算特征向量:
1 1 1 p1 0, p2 2, p3 6
1 4 9
3) 构造变换阵P:
1 1 1 P 0 2 6
(A B)3 A3 B3 3A2B 3AB 2
(9) x Px Φ(t) P-1Φ(t)P P-1eAtP
证明:非奇异线性变换
x Px
n n非奇异矩阵 另一组状态变量
x Px
x P1AP x x(t) eP1AP x(0)
x Ax APx 新的系统矩阵 新的状态转移矩阵
Ax
eAt x(0) Φ(t)x(0)
现代控制理论浙大

用矢量矩阵表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n 1 维列向量
n n 状态矩阵
系统矩阵
系数矩阵
x Ax bu
n 1 控制矩阵
输入矩阵
d, y,u 为标量
y Cx du
1 n 观测矩阵 输出矩阵
x x1 x2 xn T
a11 a12 a1n
A a21 a22
• 系统的外部描述 • 系统的内部描述
传递函数 状态空间描述
1.1 状态变量及状态空间表达式
•状态:是完全地描述动态系统运动状况的信息,系 统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况可以用该时刻系统运动的 一组信息表征,定义系统运动信息的集合为状态。
•状态变量:是指足以完全描述系统运动状态的最小 个数的一组变量。
完全描述:如果给定了t t0时刻这组变量值
⑶用箭头将这些元件连接起来。
例 画出一阶微分方程的系统结构图。
微分方程: x ax bu
状态结构图
例 画出三阶微分方程的系统结构图。 微分方程:
x a2x a1x a0 x b0u
例 画出下述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系统结构图。
0 1 0 0
x
0
0
1
x
0u
6 3 2 1
y 1 1 0x
x1 x2
0 1 L
1
C R
x1 x2
0 1
u
L
L
y
1
0
x1 x2
状态变量选择不同,状态方程也不同。 若按照如下所示的微分方程:
duc(t) 1 i(t) dt C
di(t) 1
R1
dt L uc (t) L i(t) L u(t)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论文 浙江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论文现代控制理论综述姓名XXXX学号XXXX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XXXXX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学位类型学术型2014年11月21日摘要本文对现代控制理论做了一次完整综述,主要讲了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内容、发展及其特点。
本文简要说明了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方程、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常规综合、最优控制做了简要概述。
最后介绍了一下现代控制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技术、集成控制技术。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综述,主要内容,发展趋势AbstractThis paper made a complete summary modern control theory, concerning the origin, content,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This paper mad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including the system's status and state equations, linear control system control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the stability analysis, conventional integrated of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and optimal control. Finally we made a introduction about the trends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in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21st century,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Key words: Modern control theory, summary, main content, development trend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2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及主要内容简介 (1)1.3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意义 (1)第二章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2.1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方程 (2)2.2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2)2.3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2.4线性定常系统的常规综合 (3)2.5最优控制 (4)第三章现代控制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5)3.1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 (5)3.2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技术 (6)3.3集成控制技术 (6)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7)参考文献 (8)第一章绪论1.1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经典控制理论考虑的对象比较简单,对象为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系统;使用图形化方法,从而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能具有处理多目标,不能揭示系统的内部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方法探讨【摘要】《现代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非常强,涉及到大量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及分析过程中会有大量数据计算,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及MatLab软件在课堂及实验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方法;Matlab;自动化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控制系统中大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出现,经典控制理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而产生了现代控制理论。
所以《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继《自动控制原理》之后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包括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且有的内容有相当的深度。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的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来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关注运算细节,而缺乏整体概念在《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很容易让学生造成只关注计算方法与计算过程,没有系统的概念而忽略了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及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在分析一个系统的性能之前,首先应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内部状态、外特征及内部各参量和外部特征参量的关系,这就是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重要内容之一——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通过建立一个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便于对这个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
在讲课的过程中会给学生讲解由传递函数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由高阶微分方程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等方法,往往这时候学生只知道把各种方法生搬硬套的拿来做完计算就可以了,对这个过程中为什么要设置那么多的状态变量,状态变量和微分方程有什么联系,微分方程怎么得到等一些列问题并不关心。
所以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很容易就会上成了数学课,学生会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计算的方法和数据的正确与否,而没有系统的概念,对这些微分方程是怎么建立的和为什么要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及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是用来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并不关心。
现代控制理论论文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解耦方法探讨一、引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次的电网事故,如2003年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 2008年,中国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及美国东岸的暴雪灾害导致较大范围电网严重损毁,许多地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大面积停电,给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2010年,智利大地震,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停电事故,全国80%人口受到影响;这些大面积停电的事故,不断加深了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给以了高度的关注,加紧制定应对大停电事故的各种措施。
除加强电网建设外,发电厂的机组快速甩负荷(FCB)功能建设已引起了越来越高的关注。
尽管我国许多大机组都有FCB的设计,但在真正意义上100%负荷下成功实现者甚少。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引进的部分火电项目配置了FCB的设计.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机组很难在满负荷下实现FCB.即使在个别文章所介绍的FCB试验中,似乎能够成功,但这仅是个试验而已,离实用尚有很大的距离.因为,许多类似的试验都事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问,在电网突发事故时,是否能事先通知电厂,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去做FCB的准备?具有完善的自动调节和保护功能,并能够实现快关、快开的所谓超弛控制。
某一电厂600WM机组为例,机组参数: FCB(Fast Cut Back-FCB)是指机组在高于某一负荷之上运行时,由于机组内部故障或外部电网故障而与电网解列,瞬间甩掉全部对外供电负荷,但是并没有发生MFT(master fuel trip主燃料跳闸)并保持锅炉在最低负荷运行,维持发电机带厂用电运行或停机不停炉的自动控制功能。
当机组实现FCB功能后,具备发电机解列带厂用电的能力,有助于电网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也有助于发电机组的安全停运。
二、FCB实现的介绍:2.1 FCB实现的条件当汽轮机或发电机跳闸时,机组锅炉中汽包水位低、炉膛火焰丧失、燃料丧失、炉膛压力高、炉膛压力低,以上任一条件满足且负荷大于140MW触发FCB,而此时要求锅炉本身没有发生MFT条件,汽轮机真空正常,高压旁路控制应在自动方式,燃料主控必须在自动方式。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直流电机位置控制中的应用

中文论文题目: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在直流电机位置控制中的应用英文论文题目:Modern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The DC Motor Location Control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名称:所在学院:论文提交日期摘要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控制理论极点配置控制方法是线性系统综合中的重要问题,它是一种寻求一个反馈控制律,使得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位于希望位置的一种控制器设计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发展、内容及其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差异,提出了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意义。
随后介绍了采用现代控制理论极点配置的控制方法为小型直流电机设计位置控制系统,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辅助分析和设计。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极点配置,控制系统AbstractControl theory as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aspects of our social life. Modern control theory pole placement control method is linear system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t is a search for a feedback control law, the closed-loop transfer function poles in a desired position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tion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development, cont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ith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is proposed to learn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Then introduced the use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pole placement control method for small DC motor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atlab / Simulink software control system aided analysis and design.Keywords: Modern control theory, Pole placement, Control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 1 章引言 . (1)第 2 章现代控制理论 (1)现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内容 (1)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差异 (2)经典控制理论概述 (2)两种控制理论研究对象的差异 (3)两种控制理论的数学模型与基本方法的差异 (3)现代控制理论的意义 (3)第 3 章直流电机位置控制实例 (4)主要控制原理 (4)极点配置控制方法 (4)状态反馈原理 (5)状态观测器原理 (5)实现步骤 (8)环境线性化 (8)电机建模 (8)将传递函数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 (8)计算满足性能指标时的状态反馈系数 (9)求状态观测器的反馈系数 (9)仿真 (9)第 4 章结语 (11)参考文献 (11)第 1 章引言现代控制理论[1]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状态变量来进行。
现代控制理论综述—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现代控制理论综述姓名 *** 学号 ***学科(专业)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绪论 (2)现代控制理论 (2)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2)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异同 (3)2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5)线性系统理论 (5)非线性系统理论 (5)最优控制理论 (6)最优估计理论 (6)随机控制理论 (6)适应控制理论 (7)2.7 系统辨识理论 (7)3现代控制理论的其他研究方向 (8)智能控制 (8)鲁棒性分析与鲁棒控制 (8)模糊控制 (9)神经网络控制 (9)实时专家控制 (9)分布参数系统控制 (10)预测控制 (10)4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1)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趋势 (11)现代控制理论的前景展望 (11)5 参考文献 (1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二者的异同点,然后介绍了现代控制技术的基本内容,之后又对现代控制理论目前研究的一些方向作了简要说明,包括智能控制、鲁棒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实时专家控制等。
最后总结了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控制概述发展内容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control at first. And then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modern control and classical control . Besides,i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tent of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om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 such us Intelligent control,robust control, fuzzy control, neural network control and real-time expert control ,etc. At last , this paper pointesou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Keywords: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control overview development content1绪论1.1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研究多输入多输出、变参数、非线性、高精度、高效能等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现代控制理论的论文

第一章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本学期学习了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控制理论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
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
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控制理论的名称是在196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用以区别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的那些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
以下是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比较:1、经典控制理论:(1)理论基础:Evens的根轨迹,Nyquist稳定判据。
(2)研究对象:线性定常SISO系统分析与设计。
(3)分析问题:稳、准、快(4)采用方法:是以频率域中传递函数为基础的外部描述方法。
(5)数学描述: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方块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曲线。
(6)研究方法:时域法、根轨迹法、频率法。
2、现代控制理论:(1)理论基础: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Bellman动态规划,Понтрягин极值原理,Kalman 滤波。
(2)研究对象:MIMO系统分析与设计(复杂系统:多变量、时变、非线性)(3)分析问题:稳、准、快(4)设计(综合)问题:1)采用方法:是以时域中(状态变量)描述系统内部特征的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的内部描述方法。
2)数学描述: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传递函数阵、频率特性;状态图、信号流图、频率特性曲线。
3)研究方法:状态空间法(时域法)、频率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论文现代控制理论综述姓名XXXX学号XXXX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XXXXX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学位类型学术型2014年11月21日摘要本文对现代控制理论做了一次完整综述,主要讲了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内容、发展及其特点。
本文简要说明了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方程、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常规综合、最优控制做了简要概述。
最后介绍了一下现代控制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技术、集成控制技术。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综述,主要内容,发展趋势AbstractThis paper made a complete summary modern control theory, concerning the origin, content,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This paper mad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including the system's status and state equations, linear control system control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the stability analysis, conventional integrated of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and optimal control. Finally we made a introduction about the trends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in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21st century,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Key words: Modern control theory, summary, main content, development trend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2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及主要内容简介 (1)1.3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意义 (1)第二章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2.1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方程 (2)2.2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2)2.3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2.4线性定常系统的常规综合 (3)2.5最优控制 (4)第三章现代控制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5)3.1信息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 (5)3.2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技术 (6)3.3集成控制技术 (6)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7)参考文献 (8)第一章绪论1.1现代控制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经典控制理论考虑的对象比较简单,对象为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系统;使用图形化方法,从而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能具有处理多目标,不能揭示系统的内部特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对象和不断提高的控制性能要求,控制理论由经典控制理论向现代控制理论转变。
20世纪50年代中期空间技术迅速兴起推动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1956年,苏联庞特里亚金提出了极大值原理并发表了《最优过程的数学理论》,同年,美国的贝尔曼发表了《动态规划理论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给出了最优动态规划法,从而建立了最优控制的理论基础;1960年,美国的卡尔曼与美国布什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引入状态空间法分析系统,提出了能控性、能观性、卡尔曼滤波等概念及相关理论,奠定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并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
在工业生产、航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现代控制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登陆月球等等。
1.2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及主要内容简介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经典控制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特点就是用状态空间模型描述对象,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时变与非线性系统,能实现多目标控制。
其主要内容是: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系统运动分析、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线性定常系统的常规综合、最优控制等。
1.3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意义现代控制理论可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例如计算机、电机与机械、检测技术、通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经济。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关于自动化、控制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好现代控制理论可以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及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1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方程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对一个线性定常系统,可用常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加以描述。
但实际上,系统出了输出量这个变量之外,还包含有其他相互独立的变量,而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不描述这些内部的中间变量,因而不能包含系统的所有信息。
所以就出现了用状态方程来描述整个系统,它能反映系统全部独立变量的变化。
所谓系统的状态,是指系统中各个变量在某一时刻t时的数值大小状况,一般多用矢量表示。
如果变量有n个,则n个变量构成一个n维空间。
系统在t时刻的状态,就是在n维空间系中t时刻的变量分布状况。
系统的状态方程,是指系统中各个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组一阶微分方程式来描述,这组微分方程式就是系统的状态方程。
系统状态和状态方程是研究分析某特定系统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必要的状态数据和编写出系统可以实用的数学模型(即微分方程组)是相当麻烦的,而且也需要相当的实际知识和技巧,一旦数学模型搞出来了,计算工作完全可由计算机来承担。
2.2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概念是卡尔曼在1960年首先提出来的。
当系统用状态空间描述以后,能控性、能观测性成为线性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特性。
这是由于系统需用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两个方程来描述输入-输出关系,状态作为被控量,输出量仅是状态的线性组合,于是有“能否找到使任意初态转移到任意终态的控制量”的问题,即能控性问题。
并非所有状态都受输入量的控制,有时只存在使任意初态转移到确定终态而不是任意终态的控制。
还有“能否由测量到的由状态分量线性组合起来的输出量来确定出各状态分量”的问题,即能观测性问题。
并非所有状态分量都可由其线性组合起来的输出测量值来确定。
能控性、能观测性在现代控制系统的分析综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许多最优控制、最优估计问题的解的存在条件。
2.3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要能正常的工作,它必须首先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也就是说,当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后,虽然它们的原有平衡状态(相对稳定状态)被破坏,但在外扰去掉以后,它们仍有能力自动地在另一新的平衡状态(相对稳定状态)下继续工作下去。
系统的这一种本能,通常就叫做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常见的电压自动调节系绕中保持电机电压为恒定的能力,电机自动调速系绕中保持电机转速为一定的能力,以及火箭飞行中保持航向为一定的能力等都是。
由上面所讲的含义可见,所谓系统的稳定性就是系统在受到小的外界干扰以后,系统的偏移量(被调量偏离规定量的数值大小)的过渡过程的收敛性。
假如系统在受到外扰以后,偏差量越来越大,显然它不能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可见稳定性乃是系统的一个动态属性。
如果所论系统是一个线性定常系统,众所周知,可用胡尔维茨稳定判据或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判断。
但如果所论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或虽是线性,但却是时变的系统,上述稳定判据已很难应用。
现代控制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大都是一些非线性或时变系统,即使系统的结构本身,也往往需要根据指标的要求而加以改变,才能适应新的情况,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和最佳运行状态,因此,现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借助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理论。
李亚普诺夫不豁趁性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简称第一及第二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系直接求解系统微分方程式,然后根据解的性质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第二种方法也称直接法,不必求解系统微分方程式就可以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李氏第二种方法系从能量观点出发得来的石李氏指出:若系统有一个平衡点,则当t→∞时,系统运行至平衡点时,系统储蓄的能量,必达到一个极小值。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应用,于今已十分广泛,它不仅可用于对系统稳定性的分析,而且可用于对简单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同时还可以用来做为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设计线性最佳调节器时的依据。
2.4线性定常系统的常规综合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是控制体统研究的两大课题。
系统的分析主要研究系统的定量变化规律(如状态方程的解,即系统的运动分析等)和定性行为(如能控性、能观测性、稳定性等)。
系统综合的任务在于设计控制器,寻求改善系统性能的各种控制规律,以保证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都得到满足。
根据综合目标提法的不同,可将系统综合分为两类。
通常把综合目标仅是为了使系统能满足某种笼统指标要求的,称为常规综合。
把综合目标是要确保系统性能指标在某种意义下达到最优的,称为最优综合。
线性定常系统的常规综合主要涉及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极点配置问题、系统镇定问题、状态观测器等。
系统运动的状态也即其动态性能,主要是由系统的极点位置所决定。
把闭环极点组配置到所希望的位置上,实际上等价于使综合得到的系统的动态性能达到期望的要求,这就是极点控制问题。
而系统镇定问题是极点配置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
它只要求把闭环极点配置在根平面的左侧,而不要求将极点严格的配置在根平面的左侧。
最后说状态观测器。
在状态反馈中,假定所有状态变量如输出量一样是可以得到的。
实际上,这一假定通常是不成立的。
因此,若我们要实现状态反馈,则必须根据可利用的信息来产生状态向量估值。
这种建立近似状态向量的装置,在确定性系统中即为状态观测器,在不确定性系统中为Kalman滤波器。
状态观测器理论的建立,拓宽了状态反馈综合方法的应用范围。
2.5最优控制现代控制系统不同于古典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用不同的控制手段使一个控制系统选择某一种最佳的运行方式。
也就是说,利用控制作用(相当于前所谈及的输入),可以将系统的状态按照人们的愿望选择二条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即最佳轨线),至于那一条轨线为最佳,对于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对于同一个系统,也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机床加工中可要求加工成本最小为最佳,在导弹飞行控制中,可以燃料消耗最少为最佳,在截击问题中可选时间最短为最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