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合集下载

无压管道闭气试验操作细则(参考) (1)

无压管道闭气试验操作细则(参考) (1)

第二十节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操作细则1.总则1.1.本细则适用于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的检测。

1.2. 本细则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编写。

1.3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污水、污雨水合流至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的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

2. 仪器设备2.1膜盒压力表。

3.试验准备3.1 闭气试验适用于混凝土类的无压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严密性试验。

3.2闭气试验时,地下水位应低于管外底150mm,环境温度为-15~50℃。

3.3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

4.试验4.1对闭气试验的排水管道两端管口与管堵接触部分的内壁进行处理,使其洁净磨光;4.2调整管堵支架脚,分别将管堵安装在管道内部两端,每端接上压力表和充气罐(图1);闭气试验示意图图14.3用打气筒向管堵密封胶圈内充气加压,观察压力表显示至0.05~0.20MPa,且不宜超过0.20MPa,将管道密封;锁紧管堵支撑脚,将其固定;4.4用空气压缩机向管道内充气,膜盒表显示管道内气体压力至3000Pa,关闭气阀,使气体压力至3000Pa,关闭气阀,使气体趋于稳定,记录膜盒表读数从3000Pa降至2000Pa历时不应少于5min;气压下降较快,可适当补气;下降太慢,可适当放气;4.5膜盒表显示管道内气体压力达到2000Pa时开始计时,在满足该管径的标准闭气时间规定(见表1),计时结束,记录此时管内实测气体压力P。

4.6管道内气体检验完毕,必须先排除管道内气体,再排除管堵密封圈内气体,最后卸下管堵。

4.7管道闭气检验工艺流程应符合下图2规定管道闭气检验工艺流程图图25. 管道闭气试验结果判定5.1当完成管道闭气试验4.5,此时管内实测气体压力P,P≥1500Pa则管道闭气试验合格,反之,不合格;5.2被检测管道内径大于或等于1600mm时,应记录测试时管内气体温度(℃)的起始值T1并将达到标准闭气时间时膜盒表显示的管内压力值P,用下来公式修正,修正后和终止时T2,管内气压下降值△P:△P=103300-(P+101300)(273+T1)/(273+T2)△P如果小于500,管道闭气试验合格;5.2管道闭气试验不合格时,应进行漏气检查、修补后复检。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规范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规范

试验时间的确定
试验时间应根据管道长度、管材类型、土壤性质等因素确定 试验时间应确保管道无渗漏现象,且管道接口无异常 试验时间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试验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和记录数据
观测点设置:在管道的不同位置设置观测点,以便全面了解渗漏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试验用水应清洁无杂物,不得含 有影响试验结果的杂质。
试验用水的水量应满足管道长度、 管径及管道埋深等要求,保证水 压及水位的稳定性。
闭水试验的方法
04
准备工作
试验水深:根据管道长度和 直径确定试验水深,一般为 300mm-500mm
准备工作:确保管道安装质 量合格,检查管道外观、接 口密封性等
01
闭水试验的目的
02
确定管道的密封性
目的:检查管道的严密性,确保无渗漏 方法:向管道内注水,加压后观察是否漏水 重要性: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管道工程
检验管道的施工质量
确保管道无渗漏 检查接口连接质量 验证防水措施的有效性 评估管道抗压性能
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试验后应及时清 理现场,并对管 道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无安全隐患。
注意环境保护
试验前应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确保无渗漏现象。 试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入管道或检查井中,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试验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将废弃物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闭水试验时应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重新进行闭水试验
对渗漏部位进行修补
更换管道或重新施工
记录并报告不合格情况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9.1.1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2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9.1.9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3.1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2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q=1.25√D(9.3.5-1)i3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无压管道严密性试验方法

无压管道严密性试验方法

无压管道严密性试验一、基本规定1、污水、雨污合流管道及湿陷性、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过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3、全断面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无压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或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除达到设计要求外,管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也应检验合格,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符合规范要求时,可不必进行闭水试验。

4、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定方法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附录F的规定进行。

5、管道的试验长度: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若条件允许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

当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⅓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二、管道试验方案与准备工作1、试验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后背及堵板的设计;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排水疏导措施;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

2、闭水试验准备工作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开槽施工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

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疏导等方案。

3、闭气试验适用于混凝土类的无压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的严密性试验。

闭气试验时,地下水为应低于管外底150mm,环境温度为-15℃~50℃。

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

4、管道内注水与浸泡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

三、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1、闭水试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 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 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 C 注水法试验附录 D 闭水法试验附录 E 闭气法试验附录 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 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 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9.1.1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2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9.1.9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3.1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2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q=1.25√D(9.3.5-1)i3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1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
2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
9.1.9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
9.3.1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
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2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1.25√D
(9.3.5-1)
i
3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0.0046D
(9.3.5-2)
i
式中q——允许渗水量(m3/24h·km);
D
——管道内径(mm)。

i
9.3.6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9.3.7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管道,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方法按附录F
的规定进行,符合下列规定时,则管道抗渗性能满足要求,不必再进行闭水试验:
1管壁不得有线流、滴漏现象;
2对有水珠、渗水部位应进行抗渗处理;
3管道内渗水量允许值q≤2[L/(m2·d)]。

附录D 闭水法试验
D.0.1闭水法试验应符合下列程序:
1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
2试验水头应按本规范第9.3.4条的规定确定;
3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4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
(D.0.1)
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km);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D.0.2闭水试验应作记录,记录表格应符合表D.0.2的规定。

表D.0.2 管道闭水试验记录表
施工单位:试验负责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记录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