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原文课文

合集下载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换乘登月舱
过程 时间
21日5时17分40秒,
事件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球上
21日上午11时39分
11时51分20秒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走下舷梯
56分20秒
踏上月球
2 2日0时15分 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与“阿波罗”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时35分8秒 进入大气层 69.9.16 发表演讲
探索太空是 人类古已有之的 梦想,是人类共 同的事业!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 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 计划。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 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 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 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 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 过30万人。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时,乘 员舱起火,3名宇航员因此丧生; 同年4月,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完成太空航 行任务返回地球时,因减速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而坠毁, 1名宇航员丧生; 1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24 天后,飞船密封舱漏气,3名宇航员窒息而死;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 72秒后,在数百万电视观众和宇航员家属的眼前凌空 爆炸。牺牲的7名宇航员中有一名中学女教师;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 返回地球的前16 分钟时,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 全部遇难。
月亮上的足迹
过程
时间
1969.7.16上午
事件
“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 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发射后2分42秒 离地9分5秒

人教版七上语文《月亮上的足迹》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上语文《月亮上的足迹》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 第二阶段:升空 第三阶段:登月 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阿姆斯特朗、科 林斯、奥尔德林向 人们道别,进入狭 小的指令舱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
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
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飞 船溅落在预定的海 域,被等候在那边 的海军救起。
1.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2.课文哪一段揭示了人类登月的意义?
1.树立登月纪念碑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4.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
月亮上的足迹
遥望静谧的星空那一弯美丽而神 秘的明月,总让人魂牵梦系,引 人有着无限的遐思。此时的你想 到了哪些描写月的诗词名句或美 丽的传说?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水调歌头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在 月 球 表

安 装 地 震

6.插上美国国旗
7.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1、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确实令人振奋不已,那么 这次伟大的探险航程有多远?历时多长?如此漫长的 路途,复杂的过程,作者写的却有条不紊,引人入胜 且能给人启发。怎样写的呢?

19.《月亮上的足迹》完整版

19.《月亮上的足迹》完整版

中国图片
“风云2号”气象卫星 风云2
图片10 图片10
神 州
“ “ 1 号 ” 飞 船 升 空
图片11 图片11
神 州 “ “ 1 号 ” 飞 船



的 迹

天体图片
图片2 图片2
图片3 图片3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 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 不老丹就飞年的农历八 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 人间。
(马王堆汉代古 墓中出土的帛画)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 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 的登月向往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 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 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 号”飞船溅落在 预定的海域,被 等候在那边的海 军救起。
讨论题
讨论: 讨论: 1、全文按什么顺序报道登月全过程? 全文按什么顺序报道登月全过程? 2、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起 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许多数字, 了什么作用? 了什么作用? 3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 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 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 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你如何理解结尾阿姆斯特朗的一段话“这 你如何理解结尾阿姆斯特朗的一段话“ 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 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资 料1
1957年10月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 造卫星上天, 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 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 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 的加加林, 1961年 12日 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 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 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 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 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 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5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5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受降镇中学 施航飞
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简单概述每
个过程。
强调要求:速读:不指读,不回读,不动唇。 概括:寻找有参考价值的标准性语言(表时
间的语言),筛选重要信息(抓主要事件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 一号:寻找主要事件
3人类登月有什么重要意义?课文哪 一段有所揭示?
1 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 时间顺 序。
2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 安装电视摄象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 置;安装激光仪,月震仪;插上美国 国旗;与尼克松总统对话。
3 这对于一个人来说的确是“一小步”, 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这是人类依靠自己的 智慧和勇气登上千年梦寐以求的月球,是 伟大的,这是人类探索太空,探索宇宙无 穷奥秘的一个起点,所以对于整个人类来 说是巨大的飞跃。
《探索月球奥秘》
《中国骄傲》
2 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3 完成字词练习
二号:找出表时间的词语 三号:组织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 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2 月亮上的足迹 准 备
升空 伟大壮举
人类智慧 登月
返航
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的 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 写的?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写事情?
外链发布 https:/// 外链发布
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细长的耳朵,此时正惨碎成海马样的暗白色飞丝,快速射向远方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怪嚷着狂鬼般地跳出界外,急速将细长的耳朵复原,但元气已受损伤砸壮扭公主:“哈哈! 这位同志的风格极为迷离哦!非常有完美性呢!”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 哎!我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疯狂派!什么是缠绵流!什么是温柔完美风格!”壮扭公主:“哈哈!小老样,有什么 法术都弄出来瞧瞧!”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 哎!我让你享受一下『白冰跳祖牙膏理论』的厉害!”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突然耍了一套,窜虾猪肘翻九千度外加猪哼菜叶旋一百周半的招数 ,接着又玩了一个,妖体鸟飞凌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呆转十五周的冷峻招式。接着像暗绿色的三须海滩虾一样怒笑了一声,突然搞了个倒地振颤的特技神功,身上瞬间生出了九十只活像拐杖般的 乳白色眉毛……紧接着威风的深灰色怪藤样的嘴唇连续膨胀疯耍起来……亮紫色旗杆一样的眉毛透出纯黄色的阵阵春雾……纯灰色蛤蟆一般的脸闪出亮灰色的隐约幽音。最后扭起瘦弱的酷似谷穗 模样的肩膀一颤,萧洒地从里面滚出一道流光,她抓住流光诡异地一旋,一件青虚虚、银晃晃的咒符『白冰跳祖牙膏理论』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扭曲,一边发出“哼嗷”的猛 响。!猛然间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疯妖般地念起磨磨叽叽的宇宙语,只见她轻盈的手指中,威猛地滚出五十片珍珠状的黄豆,随着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的耍动,珍珠状的黄豆像鸡笼一样在双肩上 残暴地设计出飘飘光环……紧接着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又连续使出四十五派晶豹滑板掏,只见她亮灰色棕叶款式的项链中,快速窜出四十缕转舞着『银玉香妖闪电头』的螳螂状的怪毛,随着女伤 兵罗雯依琦妖女的转动,螳螂状的怪毛像苦瓜一样念动咒语:“三指吲 唰,原木吲 唰,三指原木吲 唰……『白冰跳祖牙膏理论』!爷爷!爷爷!爷爷!”只见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的 身影射出一片纯蓝色金光,这时东北方向狂傲地出现了九簇厉声尖叫的暗青色光雁,似玉光一样直奔水蓝色幻影而来!,朝着壮扭公主齐整严密的牙齿乱晃过来。紧跟着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也狂 耍着咒符像缰绳般的怪影一样向壮扭公主乱晃过来壮扭公主突然来了一出,蹦鹏灯笼翻九千度外加雁乐烟囱旋一百周半的招数!接着又搞了个,团身犀醉后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傻转七周的惊人招 式!接着像灰蓝色的飞臂海湾鹏一样疯喊了一声,突然耍了一套倒立抽动的特技神功,身上忽然生出了九十只美如杠铃一般的暗黑色鼻子!紧接着圆润光滑、无忧无虑的快乐下巴奇特紧缩闪烁起 来……时常露出欢快光

《月亮上的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

火箭发射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级火箭脱落
飞过月地 引力中和 点
飞过月地 中间点
第三极火箭启动 进入预定轨道, 绕月飞行
进入登月轨 道,奔向月 球
登月舱脱 离飞船
登月舱 降落月 球
人类初踏月面,宇航员展开工作
提问:宇航员在月球上,都做了些什么 工作了?
7月21日凌晨5点17 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 降落在月球上。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第四单元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
包利峰
茫茫夜空,皎皎圆月,引人遐思。
月亮上的足迹
阿马斯特朗、科斯林、奥尔德林 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1969年7月16日
火箭发射;
19日晚上8点33分 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上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11点56分20秒 22日0点15分 接近月亮; 换乘登月舱;登月舱开始降落; 登月舱登月成功; 宇航员踏上月球;
登月舱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返回地球大气层,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
假如你成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 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 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策划:屠元成 李冬梅 郑少艾 制作:包利峰 审核:刘飞耀 责编:张作梅
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时间:2011-11-20
时间顺序
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 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 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 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 者增加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月亮上的 足 迹
朱长超
学习目标: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那几件事?
3、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准备
时间:1969年7月16日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将要发生的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飞向月亮
点 燃 点 火 器
飞向月亮

自第

动一

脱级

落火


飞向月亮

自第
自第

动一
动二

脱级
脱级

落火
落火



飞向月亮

自第
自第

再第

动一
动二

次三

脱级
脱级

启级

落火
落火

动火






登月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 “阿波罗”宇宙飞
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
地影安月 宇航12员、、登检采查上集登月月月壤球器和后的月都着岩做陆样了情品哪况些震仪事像讯号传情装在月球车天线面上的激?
3、树立登月纪念碑
回球将光
表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地 摄反
面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影射 机镜 的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 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 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5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5
:“读。”hg3088新2平台 我便读着给她听,夏日有阳光的下午,我读得口干舌燥,她只管闭目聆听。有时候,我停下来偷偷看她一眼,却受到她的呵斥:“继续读,不要停。” 户外阳光灿烂热烈,几只蝴蝶在树枝头翩翩起舞,屋檐下的麻雀不厌其烦地喳喳喳。我真想把书扔到一边,跑出去玩。但她没有要停的意思,想着那只死状极惨的小鸡,只能强忍着烦躁继续念下去。 念完,她盯开眼睛来,用手指着书,给我讲课,奇怪,她讲的特别容易懂,比学校的老师讲得好多了。 以后的每个下午,我都要拿上书本,在她的指点下读书,偶尔,她还会把自己正在读的书给我看看。 “不要弄坏了。”她总说。 她真是瞎操心,我想。我在读她的书之前,总要将手在裤子上来回擦上几次,生怕将墨渍、汗渍粘在书本上。 “会写作文吗?” “会。” “拿来我看。” 我把上个学期的作文搬过来,她一边看一边摇头,还一边叹气:“语句不通顺,流水账,感情假大空。回头,我教你写。” 还真教,第二日下午,开始教作文。一样一样地写,门前的小树苗,飞舞的蝴蝶,叽叽喳喳的燕子,几十个字到几百字都行,训练我的观察能力。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5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了解到母亲的情况,对她器重起来,以退伍老红军战士的身份对待她,逢年过节有县上干部来家中看望,每一位县委书记、县长也都熟悉母亲,母亲常被邀请去 学校、机关单位做报告,讲述红军和长征的故事,家里在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组织的一定补助。1957年,母亲通过四川通江老家,联系上了舅舅,舅舅时为上校,住西安兰州军区空军一个部队大院。从 此,失散多年的姐弟重新得以团聚,我和姐姐们,也成为西安早慈巷甲字7号大院里舅舅家的常客。优游 /
Hale Waihona Puke 1965年社教运动,风云陡变,先是父亲被宣布为“四不清”干部,屡遭批斗,继而母亲被宣布为“假红军”,被勒令交代历史问题。母亲提供了一些线索,供社教工作组调查,第一个是四川通江老 家,第二个是舅舅。调查回来,说是参加红军属实,但没有人能证明母亲是怎么离开部队的,于是母亲又成了“逃兵”。
在社教运动中的日日夜夜,我和三姐经常为母亲写“交代材料”。三姐上初三,我上初一,这种写作比学校里的作文对我文笔的训练帮助更大,从那时起,也许我注定要成为一名作家。写“交代材 料”也让我对母亲的历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有时母亲叙述着她的经历,会突然抱头痛哭,我也跟着一起哭。哭完,她继续讲述,我接着为她代书。她参加红军的过程,走过的地方,离开部队的缘由, 不知“交代”了多少遍,我也不知道写了多少遍,但她仍被认定为“逃兵”,这个不由分说的结论,一直延续到“文革”,延续到“文革”后期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逃兵”的帽子戴在母亲头上 十多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亮上的足迹》原文课文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
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量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
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

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

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

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
在飞船的上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

三个人急忙起身。

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

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可以手工操纵。

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月亮的轨道上飞行,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不断地在椭圆形轨道上逐步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

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
只够使用四个小时。

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

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

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船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1969年7月22日0点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唤醒了飞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舱上的两名宇航员,命令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

登月舱发动机起
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入了预定轨道。

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地在狭窄的指令舱中紧紧地握手。

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

于是,它被甩向太空。

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

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登月归来后不久,即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畅谈登月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