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文.doc

合集下载

火烧圆明园课文原文

火烧圆明园课文原文

火烧圆明园课文原文火烧圆明园课文原文火烧圆明园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当初的中国没有现在这般强大,只能被他们欺负,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要时刻谨记着。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火烧圆明园课文原文,欢迎阅读!火烧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历史背景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家园林,十九世纪时曾是清朝皇室和宾客的游览胜地。

然而,这座美丽的园林在1860年遭到了毁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痛楚和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朝政府对来犯的英法联军采取了软弱无能的态度,导致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

英法联军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和烧毁,这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极大侮辱。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的消失,更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的沉重打击。

圆明园不仅拥有精美的建筑和园林景观,还收藏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和文物,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烧毁,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作为一座具有独特价值的园林,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创作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英法联军的破坏行为使得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消失,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
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也让人们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感到永远的愤慨。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努力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成为我们传承的宝贵财富,同时也要加强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明,让圆明园的毁灭成为历史上的痛楚,而不是重演的悲剧。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毁灭》
明末,清初,大型公园—圆明园,曾在今天的北京北山附近盛极一时。

它有着丰美的花木,如春日的竹林、晚间的牡丹花和芦苇池塘等。


果说这里有什么像宝藏一样的东西,那就是藏在碧绿清澈的湖水中的
众多珍禽异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只有目标的“满洲白鹳”,它的外表
似雁、叫声犹豫,据说已难觅踪影了。

据记载,圆明园落尽的祸根也就是这只满洲白鹳引起了。

很久以前,
满洲白鹳受到了王室成员们的极大重视,而其在园内生长的环境十分
优越,其特殊的身份及其珍惜的白鹳,使得各种异兽到了圆明园成为
宠物。

但是,飞欲三千尺,血欲仇人死的满洲白鹳,在入园不久后便对圆明
园四处兴风作浪,令负责管理园林的职员们头疼不已。

此外,由于该
鸟不喜欢看到其他鸟类,因而在圆明园内也给其他既收藏的宠物类型
带来了畏惧。

最终,满洲白鹳只得被管理工作人员抓住后,送回荒山空城,但却引
起了外人游客的贪图,游客们想趁机偷盗园内财物,结果最后导致百
年名园毁于一旦。

至今,“满洲白鹳”依然是提及圆明园的第一词,成为中国的国宝,也让圆明园流芳百世。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

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一段不能忘却的伤痛》我呀,在课本里读到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哎呀,读完之后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难受得很呢。

圆明园,那可是个超级了不起的地方啊。

我就想象着它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子,里面装满了数不清的宝贝。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梦幻乐园,把全天下最神奇、最美丽、最有创意的东西都装进去了。

那里的建筑,那可不得了,就像仙女用魔法变出来的一样。

有的房子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屋顶弯弯的,像弯弯的月牙儿,墙壁上还刻着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那些图案比我在电视上看到的最精致的刺绣还要漂亮呢。

有像龙啊,凤啊这样的神兽,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飞上天去。

那里的花园,哇塞,就像是一个花的海洋,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在比美呢。

春天的时候,桃花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儿,粉嘟嘟的;夏天的时候,荷花在池塘里亭亭玉立,像一个个穿着白裙子的仙子;秋天的时候,菊花五颜六色的,像是天边的彩虹落到了地上;冬天的时候,梅花傲雪凌霜,就像坚强的战士站在那里。

那些树啊,也都长得特别茂盛,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绿伞,给人们遮阴乘凉。

还有园子里的那些宝贝啊,简直就是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一样耀眼。

那些珠宝,闪着五彩的光,就像童话里的魔法石。

精美的瓷器,薄得就像纸一样,可是又特别的结实,上面的花纹细腻得让人看了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书画作品呢,每一幅都是大师的心血之作,那笔墨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样,在纸上跳动。

可是呢,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就像一群凶狠的野狼,闯进了这个美丽的乐园。

他们眼睛里冒着贪婪的光,就像饿了很久的人看到了美食一样。

他们疯狂地抢夺着园子里的宝贝,就像强盗在抢穷人的救命钱一样。

能搬走的就搬走,搬不走的就砸坏,那些漂亮的瓷器被他们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那声音就像是圆明园在哭泣啊。

那些书画被他们撕毁,就好像是在把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一点一点地撕碎。

我就想啊,那些侵略者怎么能这么坏呢?这圆明园又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怎么能这么野蛮地破坏呢?他们难道没有自己的家吗?如果有人跑到他们的家里,把他们家里的好东西都抢走,还把他们的房子弄得乱七八糟,他们会怎么想呢?再看看那些建筑,他们放火烧啊。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下面小编收集这篇课文的原文及教案,供大家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原文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

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历时150多年,最终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收藏丰富的世界级园林艺术瑰宝。

圆明园不仅有宏伟的宫殿、精致的楼阁,还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曲径通幽的小路、形态各异的假山。

园中的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风格,既有东方的典雅与含蓄,又有西方的华丽与壮观。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野蛮地洗劫了圆明园,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被掠夺一空。

更为可恶的是,他们为了掩盖罪行,竟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巨大悲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发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课文赏析:《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详细描绘了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惨痛遭遇。

文章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组成和建设历程,展现了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接着,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圆明园的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轮美奂的世界中。

然后,文章笔锋一转,讲述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和焚烧的悲惨历史,表达了对侵略者暴行的强烈谴责和对文化遗产损失的深深惋惜。

最后,作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为鉴,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珍爱和平,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是一篇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又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的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解释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桥,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还有很多景物都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那不动的,就用打车或牲口搬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