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习题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练习题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练习题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证明方法,尤其在数列问题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数学归纳法,我们能够证明某个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而不需要逐个验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
1. 练习题一证明下列命题对所有正整数n成立:(1) 1 + 3 + 5 + ... + (2n-1) = n^2(2) 1^2 + 2^2 + 3^2 + ... + n^2 = n(n+1)(2n+1)/6解答:(1) 首先在n=1的情况下,命题显然成立,因为左右两边都等于1。
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1 + 3 + 5 + ... + (2k-1) = k^2。
下面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当n=k+1时,左边的求和式为:1 + 3 + 5 + ... + (2k-1) + (2(k+1)-1) = k^2 + (2k+1)。
根据假设,我们知道前面的求和式等于k^2,因此我们只需要证明(2k+1) = (k+1)^2即可。
展开(k+1)^2,得到k^2 + 2k + 1,与2k+1相比较,左右两边相等。
因此,由数学归纳法可知,命题对所有正整数n成立。
(2) 同样,在n=1的情况下,命题显然成立。
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1^2 + 2^2 + 3^2 + ... + k^2 = k(k+1)(2k+1)/6。
下面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当n=k+1时,左边的求和式为:1^2 + 2^2 + 3^2 + ... + k^2 + (k+1)^2 = k(k+1)(2k+1)/6 + (k+1)^2。
将右边的分数相加,得到(k^3 + 3k^2 + 2k)/6 + (k^2 + 2k + 1)。
化简并合并同类项,得到(k^3 + 3k^2 + 2k + k^2 + 2k + 1)/6 = (k^3 +4k^2 + 5k + 1)/6。
因此,我们只需要证明(k^3 + 4k^2 + 5k + 1) = (k+1)(k+2)(2k+3)即可。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综合练习题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综合练习题一、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
它包括两个基本步骤:基础步和归纳步。
基础步是证明命题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数成立;归纳步是假设命题对于一个自然数成立,然后证明对于下一个自然数也成立。
下面通过具体的练习题来进一步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二、练习题一:数列的定义与递推关系1.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 = 3n - 1(n为自然数),求前5项的值。
解:将n逐个代入通项公式,有:a1 = 3 * 1 - 1 = 2;a2 = 3 * 2 - 1 = 5;a3 = 3 * 3 - 1 = 8;a4 = 3 * 4 - 1 = 11;a5 = 3 * 5 - 1 = 14。
所以,数列{an}的前5项的值分别为2,5,8,11,14。
2. 已知数列{bn}的递推关系是bn = bn-1 + 2,其中b1 = 1,求前6项的值。
解:根据递推关系,可以得到:b2 = b1 + 2 = 1 + 2 = 3;b3 = b2 + 2 = 3 + 2 = 5;b4 = b3 + 2 = 5 + 2 = 7;b5 = b4 + 2 = 7 + 2 = 9;b6 = b5 + 2 = 9 + 2 = 11。
所以,数列{bn}的前6项的值分别为1,3,5,7,9,11。
三、练习题二:数学归纳法证明1. 证明1 + 2 + 3 + ... + n = n(n+1)/2,其中n为自然数。
证明:基础步:当n=1时,等式左边为1,右边为1(1+1)/2,两边相等成立。
归纳步: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 + 2 + 3 + ... + k = k(k+1)/2;则当n=k+1时,等式左边变为1 + 2 + 3 + ... + k + (k+1);根据归纳假设,左边可以变为k(k+1)/2 + (k+1);化简得 (k^2 + k + 2k + 2) / 2;再次化简得 (k^2 + 3k + 2) / 2;进一步化简得 (k+1)(k+2)/2;即等式右边。
小学六年级数学归纳法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归纳法练习题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方法。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同学来说,通过练习数学归纳法的相关题目,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一些小学六年级数学归纳法的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1、观察下列算式:1 + 3 = 41 + 3 + 5 = 91 + 3 + 5 + 7 = 161 + 3 + 5 + 7 + 9 = 25根据以上规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 3 + 5 +… +(2n 1) =n²证明:当 n = 1 时,左边= 1,右边= 1²= 1,等式成立。
假设当 n = k(k ≥ 1)时,等式 1 + 3 + 5 +… +(2k 1) = k²成立。
那么当 n = k + 1 时,左边= 1 + 3 + 5 +… +(2k 1) +(2(k + 1) 1)= k²+(2k + 1)= k²+ 2k + 1=(k + 1)²所以当 n = k + 1 时,等式也成立。
综上,对于任意正整数 n,1 + 3 + 5 +… +(2n 1) = n²成立。
2、计算:1×2 + 2×3 + 3×4 +… + n(n + 1),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解:1×2 + 2×3 + 3×4 +… + n(n + 1) = 1/3 × n(n + 1)(n + 2)证明:当 n = 1 时,左边= 1×2 = 2,右边= 1/3 × 1×2×3 = 2,等式成立。
假设当 n = k(k ≥ 1)时,等式 1×2 + 2×3 + 3×4 +… + k(k + 1) = 1/3 × k(k + 1)(k + 2) 成立。
那么当 n = k + 1 时,左边= 1×2 + 2×3 + 3×4 +… + k(k + 1) +(k + 1)(k + 2)= 1/3 × k(k + 1)(k + 2) +(k + 1)(k + 2)=(k + 1)(k + 2)(1/3k + 1)= 1/3 ×(k + 1)(k + 2)(k + 3)所以当 n = k + 1 时,等式也成立。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3/2^3+......+n/2^n=2-n+2/2^n.1/2+2/2^2+3/2^3+......+n/2^n=2-(n+2)/2^n.1、当n=1时候,左边=1/2;右边=2-3/2=1/2左边=右边,成立。
2、设n=k时候,有:1/2+2/2^2+3/2^3+......+k/2^k=2-(k+2)/2^k成立,则当n=k+1时候:有:1/2+2/2^2+3/2^3+.....+k/2^k+(k+1)/2^(k+1)=2-(k+2)/2^k+(k+1)/2^(k+1)=2-/2^(k+1)=2-(k+3)/2^(k+1)=2-/2^(k+1)得证。
我觉得不是所有的猜想都非要用数学归纳法.比如a1=2,a(n+1)/an=2,这显然是个等比数列如果我直接猜想an=2^n,代入检验正确,而且对所有的n都成立,这时候干嘛还用数学归纳法啊.可是考试如果直接这样猜想是不得分的,必须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我觉得如果是数列求和,猜想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数学归纳法,这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上面那种情况,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啊.我觉得逻辑已经是严密的了.结果带入递推公式验证是对n属于正整数成立.用数学归纳法,无论n=1,还是n=k的假设,n=k+1都需要带入递推公式验证,不是多此一举吗.我又不是一个一个验证,是对n这个变量进行验证,已经对n属于正整数成立了.怎么说就是错误的.怎么又扯到思维上了,论严密性我比谁都在意,虽然是猜出来的,毕竟猜想需要,我的问题是--------这样的验证方式严不严密,在没有其他直接证明方法的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用数学归纳法-------,并没有说这样就是对待数学的态度,没有猜想数学怎么发展.这说明你一眼能看出答案,是个本领。
然而,考试是要有过程的,这个本领属于你自己,不属于其他人,比如你是股票牛人,直接看出哪支会涨哪支会跌,但是不说出为什么,恐怕也不会令人信服。
答案第39讲 数学归纳法--高考数学习题和答案

f1( 2 )
4 2
,
f2( 2)
2
16 3
,
故
2
f1
( 2
)
2
f2
( 2
)
1.
(Ⅱ)证明:由已知,得 xf0 (x) sin x, 等式两边分别对 x 求导,得 f0 (x) xf0(x) cos x ,
即
f0 (x)
xf1 ( x)
cos
x
sin(x
) 2
,类似可得
2 f1(x) xf2 (x) sin x sin(x ) ,
由 an1
p
p
1
an
c p
an1
p
易知
an
0, n N *
当nk
1时
ak 1 ak
p 1 p
c p
ak p
1
1( c p akp
1)
由 ak
1
cp
0 得 1
1 p
1 p
c ( akp
1)
0
由(Ⅰ)中的结论得 ( ak1 ) p [1 1 ( c 1)]p 1 p 1 ( c 1) c
1
(1)当 n 1 时由 a1 c p 0 ,即 a1p c 可知
a2
p 1 p a1
c p
a11
p
a1[1
1c p ( a1p
1)] a1 ,
1
1
并且 a2 f (a1) c p ,从而 a1 a2 c p
1
故当 n 1 时,不等式 an an1 c p 成立。
1
(2)假设 n k(k 1, k N*) 时,不等式 ak ak1 c p 成立,则
(完整版)数学归纳法练习题

2.3数学归纳法第1课时数学归纳法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n>n2+1对于n≥n0的自然数n都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的起始值n0应取().A.2 B.3 C.5 D.6解析当n取1、2、3、4时2n>n2+1不成立,当n=5时,25=32>52+1=26,第一个能使2n>n2+1的n值为5,故选C.答案 C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n+3)=(n+3)(n+4)2(n∈N+),验证n=1时,左边应取的项是().A.1 B.1+2C.1+2+3 D.1+2+3+4解析等式左边的数是从1加到n+3.当n=1时,n+3=4,故此时左边的数为从1加到4.答案 D3.设f(n)=1+12+13+…+13n-1(n∈N+),那么f(n+1)-f(n)等于().A.13n+2B.13n+13n+1C.13n+1+13n+2D.13n+13n+1+13n+2解析∵f(n)=1+12+13+…+13n-1,∵f(n+1)=1+12+13+…+13n-1+13n+13n+1+13n+2,∴f(n+1)-f(n)=13n+13n+1+13n+2.答案 D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关于n的恒等式,当n=k时,表达式为1×4+2×7+…+k(3k+1)=k(k+1)2,则当n=k+1时,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1×4+2×7+…+k(3k+1)+(k+1)(3k+4)=(k+1)(k+2)25.记凸k边形的内角和为f(k),则凸k+1边形的内角和f(k+1)=f(k)+________.解析由凸k边形变为凸k+1边形时,增加了一个三角形图形,故f(k+1)=f(k)+π.答案π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1×2+13×4+…+1(2n-1)·2n=1n+1+1n+2+…+1n+n.证明(1)当n=1时,左边=11×2=12,右边=12,等式成立.(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1 1×2+13×4+…+1(2k-1)·2k=1k+1+1k+2+…+12k.则当n=k+1时,1 1×2+13×4+…+1(2k-1)·2k+1(2k+1)(2k+2)=1k+1+1k+2+…+12k+1(2k+1)(2k+2)=1k+2+1k+3+…+12k+⎝⎛⎭⎪⎫12k+1-12k+2+1k+1=1k+2+1k+3+…+12k+12k+1+12k+2=1(k+1)+1+1(k+1)+2+…+1(k+1)+k+1(k+1)+(k+1).即当n=k+1时,等式成立.根据(1)(2)可知,对一切n∈N*,等式成立.7.若命题A(n)(n∈N*)在n=k(k∈N*)时命题成立,则有n=k+1时命题成立.现知命题对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A.命题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B.命题对小于n0的正整数不成立,对大于或等于n0的正整数都成立C.命题对小于n0的正整数成立与否不能确定,对大于或等于n0的正整数都成立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由已知得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n=n0+1时命题成立;在n =n0+1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又可推得n=(n0+1)+1时命题也成立,依此类推,可知选C.答案 C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3)…(n+n)=2n·1·3·…·(2n-1)(n∈N*),从n=k到n=k+1,左边增加的代数式为().A.2k+1 B.2(2k+1)C.2k+1k+1D.2k+3k+1解析n=k时,左边=(k+1)(k+2)…(2k);n=k+1时,左边=(k+2)(k+3)…(2k+2)=2(k+1)(k+2)…(2k)(2k+1),故选B.答案 B9.分析下述证明2+4+…+2n=n2+n+1(n∈N+)的过程中的错误:证明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2+4+…+2k=k2+k+1,那么2+4+…+2k+2(k+1)=k2+k+1+2(k+1)=(k+1)2+(k+1)+1,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因此对于任何n∈N+等式都成立.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缺少步骤归纳奠基,实际上当n=1时等式不成立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2)(3+3)…(n+n)=2n-1·(n2+n)时,从n=k到n =k+1左边需要添加的因式是________.解析当n=k时,左端为:(1+1)(2+2)…(k+k),当n =k +1时,左端为:(1+1)(2+2)…(k +k )(k +1+k +1), 由k 到k +1需添加的因式为:(2k +2). 答案 2k +2 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n 2=n (n +1)(2n +1)6(n ∈N *).证明 (1)当n =1时,左边=12=1, 右边=1×(1+1)×(2×1+1)6=1,等式成立.(2)假设当n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 12+22+…+k 2=k (k +1)(2k +1)6那么,12+22+…+k 2+(k +1)2 =k (k +1)(2k +1)6+(k +1)2=k (k +1)(2k +1)+6(k +1)26=(k +1)(2k 2+7k +6)6=(k +1)(k +2)(2k +3)6=(k +1)[(k +1)+1][2(k +1)+1]6,即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 ∈N *都成立.12.(创新拓展)已知正数数列{a n }(n ∈N *)中,前n 项和为S n ,且2S n =a n +1a 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n =n -n -1. 证明 (1)当n =1时.a 1=S 1=12⎝ ⎛⎭⎪⎫a 1+1a 1,∴a 21=1(a n >0),∴a 1=1,又1-0=1, ∴n =1时,结论成立.(2)假设n =k (k ∈N *)时,结论成立, 即a k =k -k -1. 当n =k +1时, a k +1=S k +1-S k=12⎝⎛⎭⎪⎫a k +1+1a k +1-12⎝ ⎛⎭⎪⎫a k +1a k =12⎝ ⎛⎭⎪⎫a k +1+1a k +1-12⎝⎛⎭⎪⎫k -k -1+1k -k -1 =12⎝⎛⎭⎪⎫a k +1+1a k +1-k∴a 2k +1+2k a k +1-1=0,解得a k +1=k +1-k (a n >0), ∴n =k +1时,结论成立.由(1)(2)可知,对n ∈N *都有a n =n -n -1.。
高二数学归纳法练习题

高二数学归纳法练习题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使用归纳法证明命题“对任意正整数n,当n为偶数时,2n一定是偶数”,需要进行的推理基础是:A. 列举B. 逆否命题C. 数学归纳法D. 反证法2. 已知正整数序列An满足An = An-1 + n,若A1 = 3,则A3的值为:A. 6B. 8C. 9D. 113. 使用归纳法证明命题“对任意自然数n,2^n + 1能被3整除”,需要证明的基础命题是:A. 2^1 + 1能被3整除B. 2^n能被3整除C. 2^2 + 1能被3整除D. 2^n + 1能被3整除4. 已知定义在非负整数上的函数f(n)满足f(0) = 0,且对任意非负整数n,f(n+1) = f(n) + 2n + 1。
则f(3)的值为:A. 6B. 8C. 9D. 115. 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对任意正整数n,2^n - 1能被7整除”,需要进行的推理基础是:A. 2^1 - 1能被7整除B. 2^n能被7整除C. 2^2 - 1能被7整除D. 2^n - 1能被7整除二、解答题请根据所给条件,使用归纳法完成下列问题的证明。
1. 对任意正整数n,证明下列命题成立:1 + 2 + 3 + ... + n = n(n+1)/2。
2. 已知正整数序列Bn满足Bn = Bn-1 + 2n - 1,且B1 = 1,证明Bn = n^2。
3. 对任意正整数n,证明下列命题成立:1^3 + 2^3 + 3^3 + ... + n^3= ((n(n+1))/2)^2。
4. 已知定义在非负整数上的函数g(n)满足g(0) = 1,且对任意非负整数n,g(n+1) = g(n) + 3n + 1。
证明g(n) = (n+1)^2。
5. 对任意正整数n,证明下列命题成立:1^2 + 2^2 + 3^2 + ... + n^2= (n(n+1)(2n+1))/6。
三、应用题根据所给条件,使用归纳法解决下列问题。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题: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题:数学归纳法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1()2321nf n ++++<- (2n ≥,且*n ∈N )的过程,由n k =到1n k =+时,左边增加了()A .12k -项B .2k 项C .1k -项D .k 项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1121n n n ++++=++ ,在验证1n =成立时,左边所得的代数式是()A .1B .13+C .123++D .1234+++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3412332n n n +++++++= ()N,1n n ∈≥时,第一步验证1n =时,左边应取的项是()A .1B .12+C .123++D .1234+++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2321n n ++++<- ,()N,1n n ∈≥时,在第二步证明从n k =到1n k =+成立时,左边增加的项数是()A .2k B .21k -C .12k -D .21k +5.已知n 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1122341242n n n n ⎛⎫-+-+⋅⋅⋅+=++⋅⋅⋅+ ⎪-++⎝⎭时,若已假设n k =(2k ≥,k 为偶数)时命题为真,则还需要再证()A .1n k =+时等式成立B .2n k =+时等式成立C .22n k =+时等式成立D .()22n k =+时等式成立6.现有命题()()()11*1112345611442n n n n n ++⎛⎫-+-+-++-=+-+∈ ⎪⎝⎭N ,用数学归纳法探究此命题的真假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用数学归纳法判断此命题的真假B .此命题一定为真命题C .此命题加上条件9n >后才是真命题,否则为假命题D .存在一个无限大的常数m ,当n m >时,此命题为假命题二、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11312324++++>++++ n n n n n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1n =B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2n =C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122k k ++D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223k k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111312324++++>++++ n n n n n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1n =B .使不等式成立的第一个自然数02n =C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122k k ++D .n k =推导1n k =+时,不等式的左边增加的式子是()()12223k k ++三、填空题(共2小题)9.在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1*(1)(2)n n x x n +-+++∈N 能被233x x ++整除时,则当1n k =+时,除了n k =时必须有归纳假设的代数式121(1)(2)k k x x +-+++相关的表达式外,还必须有与之相加的代数式为________.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342n n n -+++++= (n 为正整数,且2n )时,第一步取n =________验证.四、解答题(共2小题)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231n n n n +++>∈+++N .12.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证明某个给定命题在整个(或者局部)自然数范围内成立.证明分为下面两个步骤:①证明当0n n =(0n ∈N )时命题成立;②假设n k =(k ∈N ,且0k n ≥)时命题成立,推导出在1n k =+时命题也成立.用模取余运算:mod a b c =表示“整数a 除以整数b ,所得余数为整数c ”.用带余除法可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a b r c =⨯+,整数r 是商.举一个例子7321=⨯+,则7mod31=;再举一个例子3703=⨯+,则3mod 73=.当mod 0a b =时,则称b 整除a .从序号分别为0a ,1a ,2a ,3a ,…,na 的1n +个人中选出一名幸运者,为了增加趣味性,特制定一个遴选规则:大家按序号围成一个圆环,然后依次报数,每报到m (2m ≥)时,此人退出圆环;直到最后剩1个人停止,此人即为幸运者,该幸运者的序号下标记为()1,f n m +.如()1,0f m =表示当只有1个人时幸运者就是0a ;()6,24f =表示当有6个人而2m =时幸运者是4a ;()6,30f =表示当有6个人而3m =时幸运者是0a .(1)求10mod3;(2)当1n ≥时,()()()()1,,mod 1f n m f n m m n +=++,求()5,3f ;当n m ≥时,解释上述递推关系式的实际意义;(3)由(2)推测当1212k k n +≤+<(k ∈N )时,()1,2f n +的结果,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归纳法习题
(一)选择题
在验证n=1成立时,左边所得的项为 [ ]
A.1
B.1+a
C.1+a+a2
D.1+a+a2+a3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1)(n∈N)时,
从“n=k→n=k+1”两边同乘以一个代数式,它
是[ ]
(二)填空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 2+ 3+…+(2n+1)=(n+1)(2n+1)时,当n=1左边所得的项是______;从“k→k+1”需增添的项是______.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N时1+2+22+23+…+25n-1是31的倍数时,当n=1
时原式为______,从k→k+1时需增添的项是______.
(三)解答题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自然数m,n对任何的3≤m≤n均有
差数列.
3.求证:当n为正奇数时7n+1能被8整除.
自然数n,f(n)>n.
a3,a4,并推测出{a n}的通项公式,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求a2,a3,a4,并推测a n的表达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结论.
数学归纳法综合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D
(二)填空题 1.1+2+3,(2k+2)+(2k+3);
2.1+2+22+23+24,25k+25k+1+25k+2+25k+3+25k+4.
(三)解答题
成立.
时,多了一个顶点,该顶点与原k边形中的(k-2)个顶点可连成(k-2)条对角线,而原来的一条边也变成对角线,故(k+1)边形比k边形增多了(k-1)条对角线
说明本题也可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证明
4(a1-a2)(a2-a3)=(a1-a3)2
即 (a1+a3-2a2)2=0 ∴a1+a3=2a2∴命题成立;
②假设n=k(k≥3)时命题成立,即对于任何
a1,a2,…,a n成等差数列
则当n=k+1时,由归纳假设a1,a2,…,a k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令 a k+1-a k=m
去分母化简得 m2+d2-2dm=0
于是m=d 即a k+1-a k=d
∴a1,a2,a3,…,a k,a k+1成等差数列
故对任何n∈N命题成立.
3.(1)n=1时,71+1=8能被8整除;
(2)假设n=k(k为正奇数)时7k+1能被8整除(设7k+1=8M,M∈N)
则当n=k+1时
7k+2+1=72·7k+72-72+1=72(7k+1)-48
=49×8m-8×6=8(49M-6)
∵49M-6∈N ∴命题成立.
4.(1)当n=2时,
(2)假设n=k(k≥2)不等式成立
因此 f(k+1)> f(k)+1> k+1.
(2)假设n=k时,不等式成立
∴ n=k+1时不等式亦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n∈N不等式都成立.
证明(1)当n=1时,等式成立;
证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