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评定方法

合集下载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是饲养动物常用的一种饲料类型,主要由青贮玉米、青贮豆饼、青贮草等植物材料制成。

青贮饲料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对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至关重要。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需要考虑其外观特征。

青贮饲料应该色泽鲜绿,质地柔软,有一定的香味,无霉变、变质等异常情况。

如果青贮饲料呈现发黄、变黑、有异味等情况,说明其可能受到了霉菌或细菌的污染,不适合作为优质饲料使用。

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也是品质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青贮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品质鉴定时,需要通过化验或专业仪器检测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确保其符合动物的需求。

青贮饲料的储藏条件也会影响其品质。

青贮饲料在采摘后应尽快进行压实、密封、发酵等处理,以减少氧气的接触,防止霉菌和细菌的生长。

同时,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青贮饲料的状态,及时处理发霉变质的部分,确保饲料的品质。

青贮饲料的喂食方式也需要考虑在品质鉴定中。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青贮饲料的需求量和喂食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进行合理的配比和喂食计划,以确保动物获得充
足的营养和能量。

总的来说,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外观特征、营养成分、储藏条件和喂食方式等多个方面因素。

只有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符合要求,才能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性能的提升。

希望养殖户在使用青贮饲料时,能够重视品质鉴定,选择优质的饲料,为动物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实现高效养殖的目标。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青贮饲料是一种由青草和其他植物材料在青翠时期收割后,在阳光下晾晒至水分含量降至60%左右后,经捣碎、压实、密封等处理制成的饲料。

青贮饲料的优点在于保留了植物的营养成分和水分,是牲畜冬季饲料的重要来源。

然而,青贮饲料的品质直接关系到牲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因此,对青贮饲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青贮饲料品质鉴定时,首先需要对青贮饲料的外观进行观察。

优质的青贮饲料应该是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干燥透气,无霉变、发霉等现象。

如果青贮饲料表面有霉斑或异味,说明饲料可能受到霉菌污染,不宜作为牲畜的饲料。

此外,还需检查青贮饲料是否有杂质、尘土等,确保饲料的纯净度和卫生安全性。

青贮饲料的气味也是评定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青贮饲料应该有一种清香的草味,如果青贮饲料散发出刺鼻的异味或酸臭味,可能是因为饲料发酵不完全或受到霉菌污染。

这样的饲料可能会导致牲畜消化不良,影响牲畜的生长和发育。

青贮饲料的质地也是评定其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优质的青贮饲料应该质地柔软,易于嚼碎,口感细腻。

如果青贮饲料质地干硬,可能是由于干燥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导致的。

这样的饲料会影响牲畜的食欲,降低其对饲料的利用率。

除了外观、气味和质地外,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也是评定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青贮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牲畜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进行青贮饲料品质鉴定时,可以通过化验分析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维生素含量等指标,来评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用性。

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是确保牲畜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青贮饲料外观、气味、质地和营养成分的综合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饲料中的质量问题,保障牲畜的饲养质量和生产效益。

希望广大养殖户在选购和使用青贮饲料时,能够加强对饲料品质的鉴定,选择优质的饲料,为牲畜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青贮饲料是一种常用的饲料,主要由牧草、玉米、豌豆、青豆等植物制成,其中以玉米青贮最为常见。

青贮饲料品质的好坏对牲畜的生产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青贮饲料品质的角度,介绍青贮饲料品质鉴定的方法和标准。

一、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因素青贮饲料品质的好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植物品种、生长环境、收割时间、储存方式等。

例如,同一品种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其营养成分含量也会有所不同。

同时,收割时间也是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重要因素,过早或过晚的收割都会影响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二、青贮饲料品质鉴定的方法1.外观品质鉴定外观品质鉴定是青贮饲料品质鉴定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干燥度、颜色、异物等方面。

干燥度是青贮饲料保存的重要指标,干燥度过低容易导致霉变、发酵不良等问题。

颜色的变化往往与青贮饲料的品质相关,例如玉米青贮的颜色应为浅绿色,如果出现发黄或者发黑的情况,说明青贮饲料的品质有问题。

此外,青贮饲料中的异物也需要注意,如石子、金属物等会对牲畜的健康造成威胁。

2.营养成分鉴定营养成分是青贮饲料品质的关键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

其中,粗蛋白是牲畜体内各种组织和代谢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粗脂肪则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粗纤维则能促进牲畜的消化道健康。

因此,青贮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与其营养成分的含量有关。

3.微生物鉴定青贮饲料在制作和储存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会对青贮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造成威胁,因此需要进行微生物鉴定。

其中,大肠杆菌是一种致病菌,如果青贮饲料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会导致牲畜的腹泻、呕吐等症状;而酵母菌的过度生长则会导致青贮饲料发酵不良,影响其品质。

三、青贮饲料品质的标准青贮饲料品质的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制定,以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我国,青贮饲料的品质标准包括颜色、干燥度、异物、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多个指标。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是指通过切碎、压实、封闭等方式,将新鲜植物(如玉米、苜蓿等)在其含水量较高的状态下加工成的一种饲料。

青贮饲料具有保存方便、营养丰富、口感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然而,青贮饲料的品质差异很大,因此需要进行品质鉴定。

一、外观品质
青贮饲料的外观品质主要包括颜色和气味两个方面。

颜色应该为深绿色或黄绿色,如果颜色偏黄或灰,则说明青贮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杂草或者霉变了。

气味应该清香,如果气味有异味,则说明青贮饲料不新鲜或者霉变了。

二、营养成分
青贮饲料中主要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等成分。

其中,水分是影响青贮饲料保存性能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水分含量在60%~70%之间较为适宜。

粗蛋白是青贮饲料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其含量应该在10%以上。

粗脂肪含量一般较低,约为2%~3%。

粗纤维含量是青贮饲料中的另一个重要营养指标,其含量应该在20%~30%之间。

三、微生物指标
青贮饲料中的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酸度和霉菌等。

酸度是反映青贮饲料发酵程度的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pH值应该在4.2~4.5之间。

霉菌是青贮饲料中常见的一种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青贮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在品质鉴定中需要检测霉菌数量是否超标。

综上所述,青贮饲料品质的评价需要考虑外观品质、营养成分以及微生物指标等多个方面。

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测,才能保证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青贮饲料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安全性。

青贮饲料质量的感官鉴定法

青贮饲料质量的感官鉴定法

青贮饲料质量的感官鉴定法
判定青贮饲料质量的优劣,最简单的方法是感官鉴定,必要时才进一步做实验室鉴定。

利用感官鉴定青贮饲料质量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一看颜色。

以越接近原料颜色越好,品质良好的呈黄褐色或黄绿色;中等的呈黄褐色或暗绿色;低劣的呈褐色或黑色。

二闻气味。

良好的青贮饲料具有弱酸香味和酒香味;酸味较浓的次之;有霉味和酸臭味的不可饲喂。

三辨质地。

良好的青贮饲料在窖内压得非常紧密,但取出来后很松散,质地柔软,略带湿润,植物的茎、叶分辨明显。

茎、叶黏成一团或干燥粗硬的均伪劣品。

禁为劣质和霉变的青贮饲料,注意科学搭配。

如何鉴别发酵青贮饲料好坏

如何鉴别发酵青贮饲料好坏

一、感观鉴别法
(1)优质的青贮饲料按照青贮饲料发酵剂的操作方法,发酵出的饲料,压得非常紧密,但拿在手上又很松散,质地柔软略带湿润,叶和茎保持原来的状态,并且纹理清晰,颜色非常接近作物的颜色,用手接触后手上留有极轻微的酸香味和芳香味,略带酒香,此种饲料可用于饲喂各种家畜,
(2)中等的青贮饲料品质中等的饲料呈黄褐色或暗绿色质地柔
软稍干或水分稍多,闻起来香味极淡或没有,有的具有明显酸味略有刺鼻感,这种品质的饲料可以饲喂:除妊娠家畜、幼畜和马匹以外的其它家畜。

(3)低劣的青贮饲料品质低劣的饲料呈粘滑状粘成一团,说明水分过多,质地松散干燥粗硬说明水分过少,多为黑褐色发霉的还有白色物质,与青贮原料的本色有显著差异,嗅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酸臭味、腐败发霉,刺鼻难闻,劣质饲料不能饲喂任何家畜,洗涤后也不能饲用,
二、PH值鉴别法
用PH试纸鉴定饲料品级也是简单易行的好方法,检测时将试纸放入饲料中,10分钟后取出试纸观察试纸的显示,PH值在3.8~4.4之间为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PH值在4.5~5.4之间的为品质中等中
等青贮饲料; PH值在5.5~6.0之间为品质低劣的青贮饲料。

经过鉴定充分发酵的优质饲料就可饲喂所有农畜。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

pH是衡量青贮饲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室测定pH,可用精密酸度计测定,生产现场可用精密石蕊试纸或广泛pH试纸测定。

广泛pH试纸的使用范围如下:溴酚蓝:2.8~4.4;溴甲酚绿:4.2~5.6;甲基红:5.4~7.0。

优良青贮饲料pH在4.0以下,良好青贮pH在4.1~4.3,一般青贮饲料pH在4.4~5.0,劣质青贮饲料pH在5.0以上。

一般pH超过4.4(低水分青贮除外)时说明青贮发酵过程中,腐败菌、酪酸菌等活动较为强烈。

测定时,将青贮饲料样品用三层医用纱布包裹后用力榨取,得粗提液,再经定量滤纸过滤后得滤液,然后用酸度计测定。

青贮饲料经过多年来的推广应用,已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但青贮所用容器五花八门,各种容器青贮的饲料品质也不尽相同。

为选择出适合广大农村散养户简便有效的青贮容器,我们在新平县平甸乡丫租小组开展了不同容器的青贮试验,为以后青贮饲料在散养户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试验的原理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发酵的产物─乳酸来降低青贮原料的pH值,抑制各种微生物活动,达到长期保存青饲料的目的。

1.1试验材料该小组生产蔬菜所剩余的菜叶(主要是甘蓝叶和红薯藤);塑料缸、塑料袋作为青贮容器;塑料管4根(直径2㎝,长度40㎝);pH值试纸,50℃温度计2支,50㎝长8号铁线钩子2根。

1.2试验方法通过采用不同容器、同容器不同原料的青贮对比,测定各种方法下青贮过程中的pH值和温度变化情况,最后感观评定青贮饲料品质。

(1)试验分组:采用同原料不同容器、同容器不同原料分组,A组、B组为青贮甘蓝叶,C组、D组为青贮红薯藤,容器为塑料缸和塑料袋。

(2)试验时间:本试验在平甸乡昌源村丫租小组农户家进行。

试验从2006年11月6日至2006年12月4日止,共29天。

A、B同时青贮甘蓝叶,C、D同时青贮红薯藤,每组测定12次,青贮过程24天。

(3)原料处理:将新鲜甘蓝叶和红薯藤叶切短至1.5~2㎝,水分调节采用晾晒4~5小时或添加糠麸、玉米面的方法,使原料的水分降至70%左右。

青贮料分析及品质鉴定

青贮料分析及品质鉴定



第二节
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定及利用
一、营养物质的变化
1.碳水化合物
CHO CHO CO2+H2O 乳酸+其它产物
纤维素不变,半纤维素部分水解产生乳酸
2.蛋白质
总氮中20-25%转化为非蛋白氮
pH小于4.2时,部分蛋白质分解为AA
pH大于4.2时,AA分解成氨、胺等非蛋白氮
3.色素和维生素
绿色
脱镁叶绿素
w:含水
青贮饲料DM测定

65℃烘箱中干燥48h DM%=(m2- m0)/(m1- m0)100%
m0:烘至恒重的牛皮袋;m1:青贮料和牛皮袋重;m2:冷却 至恒重的silage和牛皮袋重

DM校正公式:DMe%=DM(nc)%×﹝100+(15.280.371×DM(nc)%)﹞ DM用常规法测定时会使用青贮料中的挥发性物质损失,故参照 Boever(1993)对DM含量进行校正。 风干样式:在105℃烘箱中烘15min,立即降至65℃,烘干5~6h, 取出后,在室温空气中冷却4h,称量,即得风干式样。
饲喂价值:
与青贮原料相似 随意采食量较低: 饲料酸度过高 酪酸菌发酵
干物质含量
四、品质鉴定
色泽
感官评定
气味 质地 pH
化学分析
氨态氮
有机酸
感官评定
1.色泽
主要影响因素,发酵温度
品质优良,黄绿色或青绿色
中等,黄褐色或暗绿色
劣等,褐色或黑色
2.气味
上等,酸香、喜闻
中等,气味刺鼻 劣等,气味臭而难闻
青贮料分析及品质鉴定
分析样品的制取

青贮罐打开后,去除发霉部分,取样 称35g青贮料 抽取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评定方法
1微生物的测定
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调查是在无菌工作台(Clean bench)内进行。

将贮藏瓶开封,称取中间部位的材料30 g,装人盛有270m1 0.85%灭菌生理盐水的塑料袋内,充分搅拌,将此溶液稀释10-109倍后,乳酸菌用BCP加标准琼脂培养基(BCP Plate count agar.),乳酸杆菌用醋酸琼脂培养基(Acetate agar),乳酸球菌用Lee氏琼脂培养基(Lee 's agar),丝状菌和酵母菌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一般细菌用普通琼脂培养基(Nutrient agar),用平板培养法进行菌数计测。

各种微生物进行多次重复培养实验,计测单位表示为:每克试料中所含有的菌数。

分离用培养基
①乳酸菌——用BCP培养基:酵母膏2.5g,蛋白胨5g,葡萄糖5g,溴甲酚紫
0.04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7.0;丁立孝.萝卜汁乳酸发酵菌种的分离与鉴定,莱阳农学院学报,18(3): 165~168,2001
②乳酸菌——MRS培养基(1000ml) :蛋白胨10g, 牛肉膏10g, 酵母提取物5g, 磷酸氢二钾2g, 柠檬酸二铵2g, 乙酸钠5g, 葡萄糖20g, 吐温80 1ml, 七水硫酸镁0.58g, 四水硫酸锰0.25g, pH调至6.2~6.4,在115℃灭菌20min。

王小芬,崔宗均,胡跃高等,苜蓿青贮接种菌系Li6、Al2、Ru2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草地学报。

Vol.12 No.2(2004)。

注吐温80 为一种消除泡沫的物质,常常在能产生气泡的反应中添加。

③乳酸杆菌——乳酸菌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20.0g,NaCl 4.0g,酵母浸膏5.0g,醋酸钠1.5g,明胶2.5g,抗坏血酸0.5g,葡萄糖5.0g,乳糖5.0g,蔗糖5.0g,琼脂20.0g,蒸馏水1000ml,0.100MPa灭菌15min.
④乳酸杆菌——SL 琼脂培养基(Selective Lactobacilli agar)Rogose等1953——杨洁彬、凌代文、郭兴华等。

乳酸菌生物学基础及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北京
酪阮水解物(Trypticase)10 g
酵母提取物 5 g
柠檬酸二铵 2 g
COONa·3H2O 25 g
CH
3
MgSO
4·7H
2
O 0.58 g
MnSO
4·4H
2
O 0.15 g
葡萄糖 20 g 土温 80 1.0 ml
KH
2PO
4
6 g
FeSO
4·7H
2
O 0.03 g
琼脂 15 g
溶解琼脂在500毫升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在500毫升水中,用冰醋酸调pH 至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钟,倾倒平板或将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到灭菌的带螺口盖的瓶或试管内,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复融化和冷却。

⑤乳酸球菌——Lee氏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10.0g,K
2HPO
4
0.5g,酵母浸膏
10.0g,乳糖5.0g,蔗糖5.0g,CaCO
3
3.0g,溴甲酚紫0.02g,琼脂20.0g,蒸馏
水1000ml,0.100MPa灭菌20min,CaCO
3
分开灭菌,混合后摇匀倒平板。

⑥丝状菌和酵母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⑦一般细菌——普通琼脂培养基
3.2.1.3 培养基
(1)乳酸菌发酵培养基
MRS 培养基:
(2)乳酸杆菌计数培养基
SL 琼脂培养基[39](Selective Lactobacilli agar)Rogose等1953——杨洁彬、凌代文、郭兴华等。

乳酸菌生物学基础及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北京
酪阮水解物(Trypticase)10 g
酵母提取物 5 g
柠檬酸二铵 2 g
CH3COONa·3H2O 25 g
MgSO4·7H2O 0.58 g
MnSO4·4H2O 0.15 g
葡萄糖20 g
土温80 1.0 ml
KH2PO4 6 g
FeSO4·7H2O 0.03 g
琼脂15 g
溶解琼脂在500毫升沸水中,溶解其他组分在500毫升水中,用冰醋酸调pH至5.4,并混合已融化的琼脂,进一步煮沸5分钟,倾倒平板或将此热的培养基适量分装到灭菌的带螺口盖的瓶或试管内,这样无需进一步灭菌,避免重复融化和冷却。

(3)乳酸球菌计数培养基
Lee 氏琼脂培养基(Lee’s ager)[40]:胰蛋白胨10.0 g,K2HPO4 0.5 g,酵母浸膏10.0g,
乳糖5.0 g,蔗糖 5.0 g,CaCO3 3.0 g,溴甲酚紫0.02 g,琼脂20.0 g,蒸馏水
1000 mL,0.100 Mpa 灭菌20 min,CaCO3 分开灭菌,混合后摇匀倒平板。

(4)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er)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41]:马铃薯块200~3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
pH5.5~5.7,蒸馏水1000 mL
氨态氮的测定
用氧化镁蒸馏法
赵传孝等编著.食品检验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90:559~561.
夏玉宇等。

饲料分析检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霉菌、酵母菌用Sabouraud琼脂培养基:葡萄糖40g,蛋白胨l0g,琼脂I5g,蒸馏水1000ml 一般细菌用普通琼脂培养基:肉膏l0g,蛋白陈l0g,NaCl 5g,琼脂15g.,蒸馏水1 000ml
2分析方法
材料草及青贮饲料的化学组成用常法,明,水分含量用甲苯蒸馏法[[4],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用Anthrone法[,10:,.乳酸缓冲能由McDonald和Henderson法,青贮饲料的pH值用pH 电极测试表,有机酸含量用Flieg法,挥发性氮用水蒸汽蒸馏法,L(+)型乳酸和D(一)型乳酸的含量用F - kit酶分析法(药品来源;Boehringer Maner Mannheim Gmbh Biochemica, Germany)分别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