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并条解析

合集下载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第5章精讲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第5章精讲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和初始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又称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一)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二)投资方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且对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享有权利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提示1】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

即,共同控制合营安排的参与方组合是唯一的。

【提示2】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参与方不享有共同控制。

【例题•单选题】甲企业由投资者A、B和C组成,协议规定,相关活动的决策至少需要75%表决权通过才能实施。

假定A、B和C投资者任意两方均可达成一致意见,但三方不可能同时达成一致意见。

下列项目中属于共同控制的是()。

A.A公司、B公司、C公司在该甲企业中拥有的表决权分别为50%、35%和15%B.A公司、B公司、C公司在该甲企业中拥有的表决权分别为50%、25%和25%C.A公司、B公司、C公司在该甲企业中拥有的表决权分别为80%、10%和10%D.A公司、B公司、C公司在该甲企业中拥有的表决权分别为40%、30%和30%【答案】A【解析】选项A,A公司和B公司是能够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唯一组合,属于共同控制;选项B,A公司和B公司、A公司和C公司是能够集体控制该安排的两个组合,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选项C,A公司可以对甲企业实施控制,不属于共同控制范围;选项D,任意两个投资者持股比例都达不到75%,不属于共同控制。

第五章 并条

第五章 并条
工艺上一般根据总牵伸倍数大小来分配各牵伸区的部分牵伸倍数——牵伸分配;
一般前区牵伸大,后区牵伸小;当纤维条经若干机台牵伸后,其总牵伸倍数等于各机台总牵伸倍数的乘积。
二、牵伸过程中纤维的运动
在牵伸过程中,从熟条到成纱的产品条干均匀度总是变差的。如熟条的条干CV%一般为3%-6%;粗纱的条干CV%一般为8%-9%;细纱条干CV%一般为13%-18%。为什么在牵伸过程中条干会变差呢?实践证明是由牵伸造成的。
实际的牵伸装置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牵伸区,但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以最简单的牵伸区为研究对象,然后将研究结果扩大到多牵伸区。
图1 纤维在前罗拉钳口变速的移距 图2 纤维头断在不同位置变速时的移距
如图1,假若纤维头端都在前钳口变速,a0为牵伸前纤维头端距离,a1为牵伸后纤维头端的距离。当纤维A头端到达前钳口时以快速运动,当纤维B到达前钳所用的时间t为:
3、混合 通过各道并条机的并合与牵伸,可使各种不同性能的纤维得到充分混合。
4、定量控制:通过对条子内,保证细纱的重量偏差率符合要求,并降低细纱的重量不匀率。
5、成条 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三、国产并条机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生产的第一代“1”字号并条机,如1242、1243、1241型,出条速度在70-80m/min,四罗拉逐渐牵伸 。因其型号陈旧,加工质量差,效率低,已经淘汰。
3、并合道数与总并合数
? 涤/棉
棉:开→梳→精头
涤:开→梳→并
? 纯棉
精梳→并一 因为精梳棉条中的纤维较为伸直、平行
普梳→头并→二并 因为并条可改善伸直平行度。
? 总并合数=分并1*分并2

初中数学教材第一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

初中数学教材第一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

初中数学教材第一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第一部分:整数与运算整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含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在第五章中,我们将学习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整数的加法整数的加法遵循着以下规则:- 正整数加正整数,结果还是正整数;- 负整数加负整数,结果还是负整数;- 正整数加负整数,结果可能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2. 整数的减法整数的减法可以通过加法来实现,我们需要记住以下原则:- 正整数减正整数,结果可能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负整数减负整数,结果可能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正整数减负整数,结果可能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3. 整数的乘法整数的乘法满足以下规律:- 正整数乘以正整数,结果为正;- 负整数乘以负整数,结果为正;- 正整数乘以负整数,结果为负。

4.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可以通过乘法和减法来实现,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正整数除以正整数,商为正、余数为零;- 负整数除以负整数,商为正、余数为零;- 正整数除以负整数,商为负、余数为零。

第二部分:分数与小数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分数和小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1. 分数的定义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分母表示整体被平分的份数。

2. 分数的运算我们可以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需要掌握以下规则:- 分数的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分数的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分数的除法:分子相除,分母相除。

3. 小数的定义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分母为10的正整数次幂。

4. 小数和分数的转换我们可以将小数转换为分数,也可以将分数转换为小数:- 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小数点后的数字作为分子,分母为10的幂次方;- 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分子除以分母,并将结果保留到指定的小数位数。

第三部分:代数式与方程式代数式和方程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1. 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由变量、常数和运算符号组成,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

2020年中级经济法【第3-5课】-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1)

2020年中级经济法【第3-5课】-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1)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目录☐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合同的订立☐第三节合同的效力☐第四节合同的履行☐第五节合同的担保☐第六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目录☐第七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八节违约责任☐第九节具体合同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本章导读:1.学习内容: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分为两个部分,合同法总则和具体合同。

(1)合同法总则。

这部分内容逻辑线条非常清晰,从合同的订立,到合同的效力,再到合同的履行、担保、变更和转让,最后到合同的终止,不履行义务还要承担违约责任,是从纵向上掌握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效力和物权的效力是相分离的,比如,不动产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但抵押合同自成立时就生效。

(2)具体合同。

此处需重点掌握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

2.学习方法:合同法在考试中以多种题型考查,分值为15分左右,大家要高度重视。

本章虽然内容较多,多年来考点都比较集中,学习中做到以真题为准绳,有的放矢。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3. 【考点框架】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3. 【考点框架】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一、合同的概念和分类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分类标准类别解释根据法律法规是否对其名称作出明确规定为标准有名合同有名合同是指法律设有规范,并赋予一定名称的合同。

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各类合同。

无名合同无名合同是指法律尚未特别规定,也未赋予一定名称的合同。

按照除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是否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为标准诺成合同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认定合同成立的合同。

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实践合同实践合同是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之外,尚须有实际交付标的物或者其他现实给付行为才能成立的合同。

如保管合同、定金合同。

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分类标准类别解释按照法律、法规或者当事人的约定是否要求具备特定形式和手续为标准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法律或当事人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的合同。

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教材精讲-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71页)

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教材精讲-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71页)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1)历年规律本章包括合同法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章节,每年都会考查主观题,分值在15分以上。

本章由于内容多,所以考点范围也很广,通过近几年的考题可以看出涉及频率较高的有合同订立、担保中的抵押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

(2)学习建议本章所涉及的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学习上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但是本章题目比较灵活,所以学习本章一定要有“代入感”,放在场景当中理解法条,尽量做到深入透彻。

■本章脉络■知识点详解知识点:合同法律制度概述√难度:低√重要性:低√重点:合同的分类【例题·多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属于诺成合同的有()。

A.金融机构贷款的借款合同B.定金合同C.保管合同D.租赁合同『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合同的分类。

定金、保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都属于实践合同。

【例题·多选题】下列合同中受《合同法》调整的有()。

A.甲、乙订立的收养协议B.丙、丁订立的监护协议C.戊与政府订立的政府采购协议D.庚、辛订立的企业承包经营协议『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设立、变更、终止的协议,有关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调整。

知识点:合同的订立程序√难度:中√重要性:高√重点:要约邀请、要约撤销一、要约1.定义: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2.要约的条件:【示例】甲向乙发出一封电报称:现有100吨白糖,每吨售价2000元,如有意购买,请于6月1日前到我厂提货。

该电报是否属于要约?答:甲向乙发出的电报,是一份向特定人发出的要约,其相对人乙是特定的。

内容具体明确,是要约。

【示例】某家具店中标明一件书柜的价格为1800元。

该行为是否属于要约?答:该行为是一个要约,是向不特定的顾客发出的。

3.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没有法律约束力。

经济法-第五章(总则)

经济法-第五章(总则)
1.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1)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 、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2)签订确认书的合同成立时间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 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第一节 合同法总则
四、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一)合同成立的时间 2.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
法律设有规定,赋予名称
按是否尚需交付标的 诺成合同
买卖、租赁合同等
物才能成立
实践合同★
保管合同、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定金合同、 借用合同等
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开发
按法律、法规是否特 要式合同 合同、技术转让合同、银行放贷的借款合同、
别要求具备特定形式
担保合同等应采取书面形式。
和手续
不要式合同
到达、生效 撤回、撤销、失效
第一节 合同法总则
4.要约生效时间 (1)以对话方式发出的要约,自相对人知道其内容 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发出的要约,自到达受要约人时 生效。
【解释】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不是指要约一定实际送达 到受要约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约只要送达到受要约人 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其他能够控制的现实或虚拟空间( 如信箱或邮箱等),即为送达。
第一节 合同法总则
3.承诺到达时间 (1)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解释】承诺期限起算点 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 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 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 要约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快速通信方式作出的 ,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双方当事人签 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不在同一地点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的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

第五章 金融衍生工具答案

第五章 金融衍生工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A 参见教材P145。

2.C 参见教材P146。

3.B 参见教材P148。

4.A 参见教材P148。

5.D 参见教材P150。

6.B 参见教材P151。

7.B 参见教材P160。

8.D 参见教材P159。

9.B 参见教材P178。

10.C 参见教材P161。

11.A 参见教材P165。

12.D 参见教材P166。

13.D 参见教材P167。

14.C 参见教材P168。

15.A 参见教材P168。

16.A 参见教材P169。

17.B 参见教材P174。

18.D 参见教材P171。

19.B 参见教材P174。

20.C 参见教材P174。

21.B 参见教材P170。

22.C 参见教材P163。

23.C 参见教材P176。

24.D 参见教材P149。

25.D 参见教材P178。

26.C 参见教材P179。

27.B 参见教材P179。

28.D 参见教材P183。

29.A 参见教材P194。

30.B 参见教材P171。

31.D 参见教材P146。

32.A 参见教材P148。

33.D 参见教材P149。

34.C 参见教材P193。

35.B 参见教材P164。

36.A 参见教材P155。

37.B 参见教材P149。

38.B 参见教材P194。

39.C 参见教材P157。

40.C 参见教材P164。

42.A 参见教材P159。

43.B 参见教材P159。

44.A 参见教材P169。

45.A 参见教材P148。

46.D 参见教材P149。

47.A 参见教材P181。

48.C 参见教材P151。

49.B 参见教材P194。

50.C 参见教材P192。

51.D 参见教材P189。

52.B 参见教材P183。

53.B 参见教材P186。

54.C 参见教材P188。

二、不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ABCD 参见教材P145。

2.ABCD 参见教材P147。

3.BCD 参见教材P147。

4.ACD 参见教材P148。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知识点汇总三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知识点汇总三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知识点汇总三五、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一)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要点提示】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要与成本法对比掌握。

(二)权益法核算1.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方公允净资产中属于投资方的部分之间的差额处理(1)投资方拥有的被投资方公允净资产额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的处理原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股权投资差额的账务处理①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在被投资方所拥有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只需作“初始投资成本”确认一笔分录即可。

一般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②当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在被投资方所拥有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先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再将差额作如下处理: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要点提示】被投资方公允净资产中属于投资方的部分与初始投资成本之差的会计处理,考生应作全面重点关注。

2.被投资方发生盈亏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1)被投资方实现盈余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当被投资方实现盈余时,首先将此盈余口径调整为公允口径,再根据公允口径后的净利润乘以投资方的持股比例即为投资收益额,具体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被投资方实现的公允净利润×投资方的持股比例)贷:投资收益如果公允口径无法获取或公允口径与账面口径相差无几时,也可以依据被投资方的账面口径测算投资方的盈余归属,但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2)被投资方发生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①被投资方发生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原则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3.牵伸效率η 实际牵伸倍数
机械牵伸倍数 100 %
罗拉打滑等因素使牵伸效率常小于1;偶 尔大于1(纤维散失较多时)。
牵伸效率的倒数1/η,称为牵伸配合率,
其值由历史统计资料取得,实际生产中根据
1/,算出机械牵伸倍数,然后确定牵伸变换
齿轮的齿数。
21
(五)总牵伸与部分牵伸
1. 总牵伸倍数E:最前与最后罗拉间的牵伸倍数。
国外
➢ SH800型和DX7A型,出条速度在400~800m/min, 最高达1000 m/min。
4
四、主要机构和工艺过程 (一)机构
1. 喂入部分:棉条筒、导条辊、给棉罗拉。 2. 牵伸部分:牵伸罗拉、牵伸皮辊、加压 机构等。 3. 成条部分:集束器、圈条器等。 (二)工艺过程
见下图。
5
FA311型并条机工艺流程图
1-喂入棉条筒 2-导条罗拉
3-给棉罗拉
4-牵伸罗拉
5-导条管
6-紧压罗拉
7-圈条器
8-棉条筒
6
并条机(双眼)
7
8
并条机(单眼)
9
第二节 并合原理
一、并合的均匀作用 1.并合的均匀作用
并合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两根为例): (1)粗节与细节并合,并合后均匀度大大提高。 (2)粗节与粗节、细节与细节并合,均匀性没有 改善,但也没有恶化。 (3)随机并合(粗节或细节和适中片段并合),不匀 率降低。
牵伸的实质,纤维沿纤维集合体轴向相互位移, 排列在更长的片段上。
17
(二)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 1.有两个能积极握持纱条的钳口:罗拉加压 2.钳口间隔距:隔距>纤维品质长度 3.钳口相对运动:V输出>V输入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8
(三) 牵伸类型 (1)张力牵伸(第一类牵伸):速度差小,纤维
间未发生轴向的相对位移,须条发生弹性变形。 防止须条松坠。
(2)位移牵伸(第二类牵伸):速度差大,纤维 间产生相对运动,须条被抽长拉细,属永久变形。
19
(四)牵伸倍数E 表示纤维集合体抽长拉细的程度。
1. 机械牵伸倍数(理论牵伸倍数)
E= v2/v1
v1 、v2:前后罗拉表面速度
2. 实际牵伸倍数
E
L2 L1
W1 W2
L2 、L1—牵伸前、后集合体的长度 W1 、W2 —牵伸前、后集合体的线密度(定量)
3. 并合道数
涤/棉(精)
棉:开→梳→精 涤:开→梳→预并
头并→二并→三并
涤/棉(普梳)
棉:开→梳→预并 头并→二并→三并 涤:开→梳→预并
纯棉
➢ 精梳:开→梳→精→并一
➢ 普梳:开→梳→头并→二并
14
二、改善棉条不匀率的途径
(一)不匀率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1. 不匀率种类
根据取样方法划分: (1)内不匀CN:同一眼或同一卷装内的不匀 (2)外不匀CW:不同卷装间的不匀 (3)总不匀CZ:内不匀及外不匀的综合反应 2. 不匀间的关系
因此,条子并合后均匀度可得到改善。
10
棉条的并合
+1% 0 +3% -6% +9% +6%
11
2. 并合前后条子不匀率间的关系 n根定量相同、不匀率C0相同的纤维条并
合后的不匀率, C C0 n
式中,C0—并合前条子的不匀率(%) C —并合后条子的不匀率(%)
12
C C0 n
C 1 C0 n
3
三、并条机的发展 国内
➢ 第一代,“1”系列,出条速度40~60m/min,如 1242、1243、1241。
➢ 第二代,“A”系列,出条速度180~250m/min, 如A272A、B、C型,A272F。
➢ 第三代,FA系列,出条速度为150~600m/min,如 FA302、FA305、FA306、FA311、FA322。
简单罗拉牵伸区摩擦力界分布
27
三、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动 (一)纤维运动的类型
CZ2 = CW2 + CN2
15
(二)降低棉条不匀率的途径
1. 轻重条搭配:不同梳棉机生成的条子(轻 条、重条、轻重适中的棉条)搭配喂入并条机 的每个眼。
2. 积极式喂入:减少消极拖动棉条喂入产生 的意外伸长。
3. 断头自停:保证正确的喂入根数。
16
第三节 罗拉牵伸的基本原理
一、牵伸概述 (一)牵伸 牵伸:将须条抽长拉细,使须条截面减细变薄。 罗拉牵伸:利用不同转速的罗拉来实现牵伸。
25
横向摩擦力界影响因素 ➢若上罗拉为金属,其不变形,边纤维难以 控制;(下罗拉是金属材质) ➢若上罗拉为皮辊(胶辊),其弹性好,力 分布较均匀,边缘纤维易控制。
26
3. 简单牵伸区内的摩擦力界分布 两对罗拉各自形成的摩擦力界连贯起来。
特点:中部摩擦力界的强度弱,仅有纤维 间的抱合力,故控制纤维的能力差。
第五章 并条
--并合和牵伸
(Drawing)
第一节 概述
一、生条直接纺纱带来的问题 1.生条中纤维伸直平行度差 →成纱条干不匀率
及强力差。 2.生条中有少量的棉束 →造成很多粗节与细节
2
二、并条工序的任务 1.并合:改善生条的中长片段均匀度 2.牵伸:提高纤维的伸直、分离度 3.混合:充分混合纤维 4.定量控制:根据细纱的细度控制条子的细度 5.成条:卷绕成适当的卷装供后道工序使用。
2. 部分牵伸倍数e:相邻两对罗拉间的牵伸倍数。
例: V3>V2 >V1 e1=V2/V1;e2=V3/V2;

E
V3 V1
V3 V2
V2 V1
e2 e1
总牵伸倍数等于各伸分配 工艺上一般根据总牵伸倍数大小来分配各
牵伸区的部分牵伸倍数称为牵伸分配; 一般前区牵伸大,后区牵伸小。
对上式列表计算如下:
n C/C0
1234
5 6 7 8 10 12
1 0.71 0.56 0.5 0.45 0.41 0.38 0.35 0.32 0.29
可见:
(1)并合数越多,并合后须条 不匀率越低。
(2)并合数较小时,增加根数, 不匀率降低显著;并合数较大 时,不匀率降低不显著。
(3)一般取6-8根并合。
23
二、摩擦力界 1. 摩擦力界的形成
施加在罗拉上的压力分布在须条的一定长度 和宽度上。
摩擦力界:摩擦力的作用空间。 2. 摩擦力界分布
纵向分布:沿须条方向 横向分布:垂直于须条方向
24
(1)影响摩擦力界的因素 纵向摩擦力界影响因素
➢罗拉加压P:P,强度,范围(e’f’g’) ➢罗拉直径d: d ,强度,范围(e”f’’g’’ ) ➢须条定量G:G ,强度,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