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办法

合集下载

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方案要点➢仅共享5G 基站,不共享4G 基站➢电联4G 基站及5G 基站均同厂家➢电信、联通的4G 基站升级为NSA 基站,核心网升级支持NSA➢4G 基站改造量较少,可快速部署➢gNB 需要配置较多的4G 锚点邻区,建立较多X2接口➢运维中,对版本升级、维护时,一般需要锚点站点和5G 站点同步版本。

双方运营商同步升级版本协调难度很高。

➢4/5G 不共站,网络规划和优化存在问题。

锚点频率设置:➢电信4G 基站采用1.8G (1860~1880/1765~1785 )或2.1G (2110~2130/1920~1940)➢联通4G 基站1.8G (1840~1860/1745~1765)或2.1G (2135~2155/1945~1965)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EPC)4G 核心网电信4G 基站电信5G 用户5G 共享基站X2联通4G 基站X2联通5G 用户电信4G 用户联通4G 用户双锚点(独立载波)+5G 共享载波场景一:4G 基站同厂家(是否共享承载网由共享区协商)共享基站电信现网2.1G 共享基站电信5G 共享基站X2电信、联通的5G 用户联通承载网电信(EPC)4G 核心网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的4G 用户联通4G 基站联通的4G 用户电信承载网 2.1G 单锚点(独立载波)+5G 共享载波方案要点:• 2.1G 单锚点独立载波•需要对电联现有2.1G 网络进行整改或重建;•修改现有1.8G 锚点配置策略,改为锚定2.1G ;锚点频率设置:•电信承建区配置:•配置一:第一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第二载波10M(2155~2165/1965~1980)•配置二:第一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第二载波20M(2135~2155/1945~1965)•联通承建区配置:•配置一:第一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第二载波10M(2155~2165/1965~1980)•配置二:第一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第二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2110电信LTE 20M联通U联通LTE 20M213021352155空闲21701920电信LTE 20M联通U 联通LTE 20M194019451965空闲1980下行上行场景二:4G 基站异厂家注:以电信承建为例(是否共享承载网由共享区协商)共享基站电信现网2.1G 共享基站电信5G 共享基站X2电信、联通的5G 用户联通承载网电信(EPC)4G 核心网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的4G 用户联通4G 基站联通的4G 用户电信承载网 2.1G 单锚点(单载波)+5G 共享载波方案要点:•利用现网2.1G 站点开通单锚点共享载波;锚点频率设置:•电信承建区:共享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联通承建区:共享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2110电信LTE 20M联通U联通LTE 20M213021352155空闲21701920电信LTE 20M 联通U 联通LTE 20M194019451965空闲1980下行上行场景二:4G 基站异厂家注:以电信承建为例共享区锚点方案总结电信承建区共享方案1.若4G同厂家,承载接入互通且网管运维协同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同厂家双锚点方案;2.若4G不同厂家,则根据2.1G现网情况,采用不同方案:➢若共享区域有已有电信2.1G全面连续的覆盖,且联通2.1G频段剩余频谱超过10MHz,则可考虑采用2.1G单锚点独立载波方案;➢若共享区域2.1G不连续,可新增2.1G站点使其连续覆盖,实现2.1G单锚点独立载波;➢若共享区域无2.1G且1.8G轻载下,可考虑1.8G单锚点共享载波;联通承建区共享方案1.若4G同厂家,承载接入互通且网管运维协同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同厂家双锚点方案;2.若4G不同厂家,则根据2.1G现网情况,采用不同方案:➢若共享区域有已有联通2.1G全面连续的覆盖,且联通2.1G频段设备均支持2L+2U能力,则可考虑采用2.1G单锚点独立载波方案;为电信开通2110~2130段2.1G载波➢若共享区域无2.1G或2.1G不连续,则考虑采用1.8G共享载波方案。

电信联通4G站点共建共享经验介绍及总结

电信联通4G站点共建共享经验介绍及总结

• 65•经过6年多的LTE建设,4G网络已经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4G网络建设进入收尾期,投资大幅压降,整体建设策略由原来的提升覆盖,调整为优化盘活为主。

另一方面随着4G站点的逐年增加,租金电费等运行成本快速增长,如何优化投资结构,提升现网设备效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成为电信联通最迫切的需求。

本文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4G深度共建共享的可实施性,为电信联通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1 背景介绍2019年,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5G的工程建设上达成了全生命周期深度共建的模式,为了进一步降低网络投资,实现网络规模、建设速度、优化质量上都领先于友商,真正实现“1+1>2”的效果,S市电信联通公司提出在4G网络建设上同步推进共建共享,实现电信、联通的深度合作。

4G站点共建共享大致可分为:单方存量共享、存量整合共享、新建共建三类,目前主要对前两类展开合作,共享数量尽量对等,互不结算,减少后期流程。

(1)单方存量共享:优化部门从对方的现网站址中选取有覆盖需求的站点。

(2)存量整合共享:对比电联现网站址,选取乡镇、农村等低流量非核心区域站间距小于100m的站点作为基础站址,与对方开展4G的存量整合。

2 4G共建共享探讨2.1 共建共享开通方式(1)基站共享方式一:独立载频共享电信和联通可以各自使用自己的频点,因而可以保持以同频组网为主;电信和联通终端在各自独立的载波作业务,不需要考虑复杂空口资源分配和控制算法。

(2)共享方式二:共载频共享电信和联通使用同一个频点,其中一方将引入异频切换,增加网络复杂度,降低网络性能;终端在同一载波下进行业务,需要考虑空口资源的分配策略(见图1)。

2.2 共建共享优劣势比较(1)优势节省费用:原则上双方都能节约50%的投资费用,实际考虑需增加部分板块及软件费用,采用独立载波方式大致可节约35%投资。

能节省大约一半的运营费用(包含租金、管理、维护、电费等)。

(2)劣势①网管监控问题:共享站点需要反拉网管终端,同时互拉网管会带来信安等不确定因素。

多场景下电联4G共建共享方案探讨

多场景下电联4G共建共享方案探讨

多场景下电联4G共建共享方案探讨发布时间:2021-02-01T07:53:39.692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0年第15期作者:王君李忠良周志学姚丽莉冯栋[导读] 在4G投资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本文对4G现网各频段、各厂家设备的基站共享进行了研究汇总,以降低CAPEX/OPEX为目标,归纳了不同场景下4G基站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临沂市分公司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摘要:在4G投资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本文对4G现网各频段、各厂家设备的基站共享进行了研究汇总,以降低CAPEX/OPEX为目标,归纳了不同场景下4G基站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

关键词:共建共享;共享载波;多场景;CAPEX/OPEX;效益1概述2020年中国进入5G大规模建设阶段,三大运营商5G投资达1803亿元。

相比之下,4G投资逐年减少,在有限的投资下,如何尽可能多的解决网络覆盖问题,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一大难题。

新建基站势必要投入大量的设备以及人工成本,并且还面临着运营压力和站点资源紧张等重要问题。

因此,为低成本完善4G网络覆盖,加快实现覆盖目标,并节省网络建设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各场景4G全面共建共享是有效途径。

本文对4G现网各频段、各厂家设备的基站共享进行了研究汇总,以降低CAPEX/OPEX为目标,归纳了不同场景下4G基站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

24G基站共享研究 2.1基站共享架构在3GPP TS 23.251中定义的基站共享架构是GWCN(GateWay Core Network,网关核心网)和MOCN(Multi-Operator Core Network,多运营商核心网)。

GWCN模式除了共享RAN之外,演进分组核心网元MME、核心网关GateWay也是共享的;而MOCN模式仅仅共享RAN,不共享核心网,也不会涉及到核心网的改造,仅需要4G基站单个基站同时虚拟为双方运营商的基站,同时为双方用户服务。

四川联通基站名编号规范(14年.1版)》

四川联通基站名编号规范(14年.1版)》

四川联通基站名编号规范(2014修订版)一、W网基站及小区命名规则1、基站命名规则1)宏站命名市州名缩写+“W”+4位编号(编号0000--4500)2)室分命名市州名缩写+“W”+ Z1Z2 +4位编号(编号4501--6553)Z1Z2为MGW编号(从01开始顺序编号或者按MGW已有编号,如本地无MGW则编号00)。

3)分布式BBU站命名市州名缩写+“W”+4位编号(编号X1X2X3X4)+FB编号X1/X2/X3/X4的取值为0-9,遵从宏站、室分编号规则,即:若BBU主要用于室外覆盖,编号范围0000-4500;若主要覆盖室内,编号范围4501-6553。

4)拉远RRU站命名用于拉远后与归属BBU不同物理站址的RRU站。

归属BBU编号(不含FB)+Y1Y2Y1:小区号。

拉远后覆盖室外:1小区取值A,2小区取值B,3小区取值C。

拉远后覆盖室内:1小区取值X,2小区取值Y,3小区取值Z。

Y2:载扇顺序号,顺序取值1-9。

举例:覆盖室外的第二载扇第一小区,取值A2。

覆盖室内的第二载扇第一小区,取值X2。

2、小区命名规则基站名ID+Y1Y2Y1:小区号。

1小区用取值A,2小区用取值B,3小区用取值C。

Y2:载扇顺序号,顺序取值1-9。

举例:第二载频第一小区,取值A2。

3、U900基站命名按照前述命名规则,将“W”换为“V”。

二、G网基站及小区命名规则1、基站命名规则1)宏基站(1800M)编号市州名缩写+4位编号(编号=X1X2X3X4),编号X1=6,X2X3X4原则上为数字(000-999),如超过数字限制,X2位可以为字母代替(A-Z)。

2)、宏基站(900M)编号市州名缩写+4位编号(编号=X1X2X3X4),编号X1=除5、6以外的数字,X2X3X4原则上为数字(000-999),如超过数字限制,X2位可以为字母代替(A-Z)。

如均超过数字限制,X1位可以为字母代替(A-Z)3)、室分编号市州名缩写+4位编号(编号=X1X2X3X4),编号X1=5,X2X3X4原则上为数字(000-999),如超过数字限制,X2位可以为字母代替(A-Z)。

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方案要点➢仅共享5G 基站,不共享4G 基站➢电联4G 基站及5G 基站均同厂家➢电信、联通的4G 基站升级为NSA 基站,核心网升级支持NSA➢4G 基站改造量较少,可快速部署➢gNB 需要配置较多的4G 锚点邻区,建立较多X2接口➢运维中,对版本升级、维护时,一般需要锚点站点和5G 站点同步版本。

双方运营商同步升级版本协调难度很高。

➢4/5G 不共站,网络规划和优化存在问题。

锚点频率设置:➢电信4G 基站采用1.8G (1860~1880/1765~1785 )或2.1G (2110~2130/1920~1940)➢联通4G 基站1.8G (1840~1860/1745~1765)或2.1G (2135~2155/1945~1965)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EPC)4G 核心网电信4G 基站电信5G 用户5G 共享基站X2联通4G 基站X2联通5G 用户电信4G 用户联通4G 用户双锚点(独立载波)+5G 共享载波场景一:4G 基站同厂家(是否共享承载网由共享区协商)共享基站电信现网2.1G 共享基站电信5G 共享基站X2电信、联通的5G 用户联通承载网电信(EPC)4G 核心网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的4G 用户联通4G 基站联通的4G 用户电信承载网 2.1G 单锚点(独立载波)+5G 共享载波方案要点:• 2.1G 单锚点独立载波•需要对电联现有2.1G 网络进行整改或重建;•修改现有1.8G 锚点配置策略,改为锚定2.1G ;锚点频率设置:•电信承建区配置:•配置一:第一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第二载波10M(2155~2165/1965~1980)•配置二:第一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第二载波20M(2135~2155/1945~1965)•联通承建区配置:•配置一:第一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第二载波10M(2155~2165/1965~1980)•配置二:第一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第二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2110电信LTE 20M联通U联通LTE 20M213021352155空闲21701920电信LTE 20M联通U 联通LTE 20M194019451965空闲1980下行上行场景二:4G 基站异厂家注:以电信承建为例(是否共享承载网由共享区协商)共享基站电信现网2.1G 共享基站电信5G 共享基站X2电信、联通的5G 用户联通承载网电信(EPC)4G 核心网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的4G 用户联通4G 基站联通的4G 用户电信承载网 2.1G 单锚点(单载波)+5G 共享载波方案要点:•利用现网2.1G 站点开通单锚点共享载波;锚点频率设置:•电信承建区:共享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联通承建区:共享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2110电信LTE 20M联通U联通LTE 20M213021352155空闲21701920电信LTE 20M 联通U 联通LTE 20M194019451965空闲1980下行上行场景二:4G 基站异厂家注:以电信承建为例共享区锚点方案总结电信承建区共享方案1.若4G同厂家,承载接入互通且网管运维协同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同厂家双锚点方案;2.若4G不同厂家,则根据2.1G现网情况,采用不同方案:➢若共享区域有已有电信2.1G全面连续的覆盖,且联通2.1G频段剩余频谱超过10MHz,则可考虑采用2.1G单锚点独立载波方案;➢若共享区域2.1G不连续,可新增2.1G站点使其连续覆盖,实现2.1G单锚点独立载波;➢若共享区域无2.1G且1.8G轻载下,可考虑1.8G单锚点共享载波;联通承建区共享方案1.若4G同厂家,承载接入互通且网管运维协同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同厂家双锚点方案;2.若4G不同厂家,则根据2.1G现网情况,采用不同方案:➢若共享区域有已有联通2.1G全面连续的覆盖,且联通2.1G频段设备均支持2L+2U能力,则可考虑采用2.1G单锚点独立载波方案;为电信开通2110~2130段2.1G载波➢若共享区域无2.1G或2.1G不连续,则考虑采用1.8G共享载波方案。

05-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4G基站深度合作基站共享方案研究v4.10-广东交流

05-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4G基站深度合作基站共享方案研究v4.10-广东交流
电信共享站需要支持联通目前异系统切换机制,支持LTE与WCDMA小区重选,支持数据连接态 LTE到WCDMA切换,支持 CSFB功能,联通语音用户回落2/3G网络
独立载波方案,每个运营商各自频点上配置2/3G互操作需求; 共享载波方案,同载波上要同时配置联通和电信的不同的2/3G互操作需求;
5
基站共享:单个基站同时虚拟为联通和电信的基站,同时为双方用户服务
中国电信
互联网/ 业务网络
中国联通
互联网/ 业务网络
业务层面:不需要改造,各自发展 核心网络:不需要改造,仅涉及相关参数配置(仅共享载波)
核心网
核心网
承载网:双方承载网以VPN方式互连,通过承载B与电信IPAN省网、
IPRACNN2省网 基站回传网
共享 eNodeB
PLMN-电信
电信和联通各配置一个独立的载波,要求设备工作频段至 少支持1840-1880MHz,IBW至少40MHz
每个独立载波只广播各自运营商的PLMN
每个运营商可以配置独立的小区级特性参数
电信和联通终端在各自独立的载波作业务,不需要考虑复 杂空口资源分配和控制算法
电信和联通各自使用自己的频点,保持与周边非共享站以 同频组网为主
对于天馈、核心网无特殊要求
注:联通目前L1800部署频段1840-1860MHz,电信1860-1875MHz
(未来具有5MHz的可扩展空间)
7
中国联通现网L1800设备能力分析
中国联通现网LTE1800设备对于独立载波方案能力支持的分析
是否支持 基站共享
IBW
华为
支持
40MHz(70%) 45MHZ(30%)
硬件版本 BS8912 L1800UL
软件版本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方案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方案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2016年7月)目录1.概述为落实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4G基站共享对接,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各省4G共享基站的eNodeB ID 及跟踪区TAC ID的编号规划工作。

2.总体原则4G基站每个载频均涉及对ECGI编号(E-UTRAN小区全局标识)以及TAI编号(跟踪区标识)的规划设置。

其中ECGI由PLMNID、eNodeB ID 以及Cell ID三部分构成,TAI由PLMN ID和TAC ID两部分构成。

为避免4G共享基站开通后在定位、计费等业务过程中出现混淆,规划中需遵循如下原则:(1)全网唯一原则:为保证计费、定位业务的需要,4G共享基站的ECGI和TAI编号必须确保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网络均为全网唯一。

(2)省内相同原则:为避免基站ECGI和TAI编号规划的跨省协调,除PLMN ID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配给同一个省的4G共享基站eNodeB ID和TAC ID号段必须相同,省内双方在各自开通部署4G共享基站时分享该共有号段。

(3)相邻省规避原则:当相邻省份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基站出现eNodeB ID号段重合时,发生重合的号段不可用于4G共享基站编号,以避免边界切换出现问题。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 ID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的ECGI与TAI中包含的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 ID)命名规则如下表:注:在开通共享载频模式时,4G基站所辖共享载频的移动网络识别号(PLMN ID)应统一按产权方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识别号来命名。

3.2 基站eNodeB ID及CellID3.2.1 基站eNodeB ID划分表1、基站eNodeB ID编号组成eNodeB ID编号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4G基站,共20bits、组成5位16进制数(X1X2X3X4X5)。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号办法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号办法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号办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2016年7月)目录1.概述为落实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4G基站共享对接,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各省4G共享基站的eNodeBID及跟踪区TACID的编号规划工作。

2.总体原则4G基站每个载频均涉及对ECGI编号(E-UTRAN小区全局标识)以及TAI编号(跟踪区标识)的规划设置。

其中ECGI由PLMNID、eNodeBID以及CellID三部分构成,TAI由PLMNID和TACID两部分构成。

为避免4G共享基站开通后在定位、计费等业务过程中出现混淆,规划中需遵循如下原则:(1)全网唯一原则:为保证计费、定位业务的需要,4G共享基站的ECGI和TAI编号必须确保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网络均为全网唯一。

(2)省内相同原则:为避免基站ECGI和TAI编号规划的跨省协调,除PLMNID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配给同一个省的4G共享基站eNodeBID和TACID号段必须相同,省内双方在各自开通部署4G共享基站时分享该共有号段。

(3)相邻省规避原则:当相邻省份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基站出现eNodeBID号段重合时,发生重合的号段不可用于4G共享基站编号,以避免边界切换出现问题。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的ECGI与TAI中包含的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命名规则如下表:注:在开通共享载频模式时,4G基站所辖共享载频的移动网络识别号(PLMNID)应统一按产权方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识别号来命名。

3.2基站eNodeBID及CellIDeNodeBID划分表1、基站eNodeBID编号组成eNodeBID编号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4G基站,共20bits、组成5位16进制数(X1X2X3X4X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
(2016年7月)
目录
1.概述
为落实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4G基站共享对接,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各省4G共享基站的eNodeBID及跟踪区TACID的编号规划工作。

2.总体原则
4G基站每个载频均涉及对ECGI编号(E-UTRAN小区全局标识)以及TAI编号(跟踪区标识)的规划设置。

其中ECGI由PLMNID、eNodeBID以及CellID三部分构成,TAI由PLMNID和TACID两部分构成。

为避免4G共享基站开通后在定位、计费等业务过程中出现混淆,规划中需遵循如下原则:
(1)全网唯一原则:为保证计费、定位业务的需要,4G共享基站的ECGI和TAI编号必须确保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网络均为全网唯一。

(2)省内相同原则:为避免基站ECGI和TAI编号规划的跨省协调,除PLMNID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配给同一个省的4G共享基站eNodeBID和TACID号段必须相同,省内双方在各自开通部署4G共享基站时分享该共有号段。

(3)相邻省规避原则:当相邻省份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基站出现eNodeBID号段重合时,发生重合的号段不可用于4G共享基站编号,以避免边界切换出现问题。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
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
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的ECGI与TAI中包含的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命名规则如下表:
注:在开通共享载频模式时,4G基站所辖共享载频的移动网络识别号(PLMNID)应统一按产权方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识别号来命名。

3.2基站eNodeBID及CellID
eNodeBID划分表
1、基站eNodeBID编号组成
eNodeBID编号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4G基站,共20bits、组成5位16进制数(X1X2X3X4X5)。

各省电信及联通4G基站的eNodeBID前两位16进制数(X1X2)由集团统一规划,剩下的三位16进制数(X3X4X5)由省内自行规划。

2、基站eNodeBID号段分配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省4G基站eNodeBID的主用及复用编号X1X2号段分配如下:
各省电信及联通采用“主用eNodeBID编号”开通4G基站时,CellID最高位bit为“0”;采用“复用eNodeBID编号”开通4G基站时,CellID最高位bit应为“1”。

各省电信及联通所建4G共享基站(独立载频或共享载频)的eNodeBID编号必须在表格中“可用于共享基站”栏为“是”的X1X2号段中选取;当4G共享基站采用的是“复用eNodeBID编号”时,该共享基站CellID的最高位bit也同样必须为“1”。

考虑到4G共享基站编号规划的省内相同原则及相邻省规避原则,相比《中国电信LTE基站编号规则》(中国电信纪要〔2015〕307号),本方案中山西、上海、辽宁、重庆、江苏、广东、安徽、湖北等八个省电信公司原分配的“复用eNodeBID编号”有所调整,相应省的4G基站编号须以本方案的划分规则为准。

北京、吉林两省联通公司所分配的eNodeBID主用号段在中国联通全网范围内暂不做复用,以上两省联通4G基站的CELLID可暂保持现状,但eNodeBID复用号段的CELLID最高位bit务必为“1”。

各省电信和联通在规划4G共享或非共享基站编号时均应以本文划分的号段为准。

CELLID编号用于4G基站的小区标识,共8bits、组成两位16进制数(X6X7)。

其中X6用于区分频段、eNodeBID是否跨省复用等,X7用于频段下的扇区标识。

1、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开通的4G基站CellID编码规则如下:
注1:上表格规划之外的其他X6编号暂时预留不用。

注2:CellID的编码规则同时适用于独立载频和共享载频的共享基站。

2、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4G基站的CELLID具体设置要求请参照《中国联通LTE网络无线基站编号规则(2016年版)》执行。

3.3基站TACID
1、基站TACID编号组成
TAC(TrackingAreaCode:跟踪区号码)ID共16bits、组成四位16进制数(X1X2X3X4)。

各省电信及联通4G基站的TACID前两位16进制数(X1X2)由集团统一分配,TACID的后两位16进制数(X3X4)由省内自行分配。

2、基站TACID号段分配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省4G基站TACID编号的X1X2号段分配如下:
各省电信和联通采用共享载频模式的4G共享基站TACID编号必须在表格中“可用于共享基站”栏为“是”的X1X2号段中选取。

各省电信和联通采用独立载频模式的4G共享基站TACID编号可不采用表格中“可用于共享基站”栏为“是”的X1X2号段。

但如果独立载频模式的4G共享基站也使用了该号段时,则必须与共享载频模式一样,双方须提前进行协商确定各自分享的子段。

4.规划建议
4.1基站eNodeBID的规划
本方案提供的4G共享基站(独立载频或共享载频)eNodeBID编号,是各省电信和联通开通4G共享基站的共有号段,一方占用后,另一方不得重复使用。

各省电信与联通应统一规划用于4G共享基站的eNodeBID共有号段,使用前应先行协商、明确双方各自能够使用的具体子段,并及时交换使用情况。

eNodeBID共有号段如未被共享基站使用,则亦可用于非共享4G基站;而一旦被非共享基站使用,则不再是共有号段,不能被双方用于共享基站的编号。

各省应根据省内4G共享基站的部署规模及潜在需求预留部分共有号段以应对今后共享基站或非共享基站的建设需求。

4.1基站TACID的规划
本方案提供的4G共享基站TACID编号,是各省电信与联通开通4G共享载频基站的共有号段,一方占用后,另一方不得重复使用
各省电信与联通应统一规划用于4G共享载频基站的TACID共有号段,使用前应先行协商、明确双方各自能够使用的具体号段,并及时交换使用情况。

各省在开通4G共享载频基站时,同一个站内的各载频应采用相同的TACID,以避免站内小区间位置更新。

4G独立载频共享基站上的电信与联通载频间的TACID则不受此限制。

TACID共有号段如未被共享基站使用,则亦可用于4G非共享基站;而一旦被非共享基站使用,则不再是共有号段,不能被双方用于共享基站的编号。

各省应根据省内4G共享基站的部署规模及潜在需求预留部分共有号段以应对今后共享基站及非共享基站的建设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