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课时达标34分子动理论内能

合集下载

2019版一轮物理教科版课件:第十三章 第一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精品

2019版一轮物理教科版课件:第十三章 第一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精品

二、温度和内能 1.温度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 温度. 2.两种温标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关系:T=t+273.15 K. 3.分子的动能 (1)分子动能是 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
(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 线(如图所示)可知: ①当 r=r0 时,F 引=F 斥,分子力为 零; ②当 r>r0 时,F 引>F 斥,分子力表现 为 引力; ③当 r<r0 时,F 引<F 斥,分子力表现 为 斥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10r0(约为 10-9 m)时,分子力很弱,可以 忽略不计.
能量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内能
机械能
决定 温度(决定分 因素 子平均动能)
分子间距
跟宏观运动 温度、体
状态、参考系 积、物质的
和零势能点 量
的选取有关
温度、内能等物理量只对大量分子才有意义,对单个 备注
或少量分子没有பைடு நூலகம்际意义
3.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
(1)当 r>r0 时,分子力为引力,若 r 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 势能增加. (2)当 r<r0 时,分子力为斥力,若 r 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 势能增加. (3)当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命题规律
(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分子动理论、气体压强 的微观解释、晶体和非 晶体的特点、液体的表 面张力、饱和汽与饱和 汽压、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理解等; (2)以计算和问答题的形 式结合气体考查内能、 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 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 一定律等; (3)考查油膜法测分子直 径的实验原理、操作步 骤和数据处理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考部分热学1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考部分热学1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
m M mol
Mmol
NA
【考点冲关】 (多选)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 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已知1克拉=0.2克,则 ( ) A.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B.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0.2aN A M aN A M
【解析】解法一:摩尔体积V= πr3NA 由ρ= ,解得ρ= 代入数据得ρ=1×103 kg/m3 解法二:摩尔体积 V=(2r)3NA,由ρ= 得ρ= M 解得ρ=5×102 kg/m3。 3 kg/m3或5×102 kg/m3 3 答案:1×10 V
3M 4r NA
4 3
,
M V
M 8r 3 N A
【通关秘籍】 1.分子的两种模型:
(1)球体模型直径d= 。(常用于固体和液体) 6V0 (2)立方体模型边长d= 。(常用于气体 ) 3 对于气体分子,d= 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 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3 3
V0
V0
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宏观量和微观量的计算方法: (1)宏观物理量:物体的质量m,体积V,密度ρ,摩尔质量Mmol,摩尔体积Vmol。 (2)微观物理量:分子的质量m0,分子的体积V0,分子直径d。 (3)宏观量、微观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引力、斥力都减小
内能不一定增大。
考点1 微观量的估算 【典题探究】 【典例1】(2017· 江苏高考)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 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 字) 导学号04450270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34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实战演练(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34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实战演练(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34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实战演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34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实战演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章热学第34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实战演练的全部内容。

第十三章第34讲分子动理论内能1.(多选)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AB)A.内能增大B.压强增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解析由于被封闭的空气的质量是一定的,因此在水加热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选项A正确;由于被封闭的空气的体积不变,由错误!=C可知,空气的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选项B正确;由于气体分子是做杂乱无章的运动的,因此分子间的距离时而变大,时而变小,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时而变小,时而变大,选项C错误;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而不是所有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变大,选项D错误.2.(多选)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故选项A正确;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不是化学反应,故选项B错误,C正确;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故选项D正确;液体中的扩散现象不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选项E错误.3.(多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E)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当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相互靠近,直至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是表现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之后表现为分子斥力,一直增大,所以选项A 错误;分子引力先做正功,然后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选项B、C正确,D错误.因为只有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选项E正确.4.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估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和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解析可认为地球大气层对地球表面的压力是由其重力引起的,即mg=p0S=p0×4πR2,故大气层的空气质量m=4πp0R2g,空气分子总数N=错误!N A=错误!,由于h≪R,则大气层的总体积V=4πR2h,每个分子所占空间设为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则有Na3=V,可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错误!.答案错误!错误!。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3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内能 课件(71张)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3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内能    课件(71张)
第十三章
热 学
考纲要求 考纲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 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 统计分布 要求 Ⅰ Ⅰ
全国卷三年考题分布 2015 卷ⅡT33(1)· 5 分 — 2016 — — 2017 — — 卷 ⅠT33 5 (1)· 分 —
考情分 析



温度、内能


卷 ⅢT33(1) · 5分
体积 和状态. ②宏观上——决定于_____
5.物体的内能. (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是状态量.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
越剧烈 . 动_________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叫作热 (3)热运动: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
越剧烈 . 无规则运动_________
6.02×10 mol . 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 通常可取 NA=________________
23-1Biblioteka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
无规则运动 产生的.温 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____________
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 ①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内部
273.15 ℃ 零下________ 即为 0℃
关 系
K Δ T=Δ t
0K
3.分子的动能.
分子热运动 所具有的动能. (1)分子动能是____________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选修3_31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选修3_31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

分子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比引力 变化得快.
(3)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 是(如图):
①r=r0 时分子力为零; ②r<r0 时表现为斥力 ③r>r0 时表现为引力; ④r>10r0 以后,分子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2016·海口模拟)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 F 与分 子间距离 r 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 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 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r>r0 阶段,F 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 r<r0 阶段,F 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 C.在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 r=r0 时,分子势能为零 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考点讲练
考点一 微观量的估算
1.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关系 微观量(分子体积 V0、分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0.)与宏观量(物 体体积 V、物体质量 m、物体的密度 ρ、摩尔体积 Vm、摩尔质 量 M),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联系起来.
(1)一个分子的质量:m0=NMA=ρNVAm. (2)一个分子的体积:V0=VNmA=ρMNA. (注:对气体 V0 为分子所占空间体积) (3)物体所含的分子数:N=VVm·NA=ρmVm·NA=ρMV·NA.
第十三单元 选修3-3
考点内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热学 13.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pptx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热学 13.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pptx

解析:扩散现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或原子彼此进入对方 的现象;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扩散现象,选项 A、C、D 正确.
答案:ACD
2.(2018·贵阳模拟)(多选)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B.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悬浮微粒越小,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布朗运
动越明显
E.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所以布朗运动也是分子的热 运动
解析:根据布朗运动的定义可知,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 动是布朗运动,故 A 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时,对悬浮小颗粒碰撞作用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 手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固体微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 B 错 误、C 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小 颗粒碰撞作用的不平衡所引起的,悬浮微粒越小,某一瞬间跟它相 撞的分子数越少,微粒越不平衡,布朗运动越明显,故 D 正确;布 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 E 错 误.
直径为 d,则 V0=43πd23,联立解得 d= 3 6MN×Aρ1π0-3(单位为 m), 选项 C 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知,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
m=NMA,选项 E 正确. 答案:ACE
分子的两种模型
规律方法
3 (1)球体模型直径 d=
6πV0.(常用于固体和液体)
(2)立方体模型边长 d=3 V0.(常用于气体)
E.若分子间的距离从无穷远处开始减小,则引力和斥力的合 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解析: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和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0905128(含答案).ppt

新课标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热学第一节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0905128(含答案).ppt

3.(2018·大连模拟)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mol,摩尔体积为 Vmol,
密度为 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m 和 V0,则阿伏加德
罗常数 NA 不可表示为( )
A.NA=Mmmol
B.NA=VVm0ol
C.NA=ρVmmol
D.NA=ρMmVo0l
E.NA=Mmmol
解析:选 BDE.阿伏加德罗常数 NA=Mmmol=ρVmmol=VVmol,其中 V 应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题目中的 V0 则表示气体 分子的体积,选项 A、C 正确,B、E 错误;D 中的 ρV0 不是气 体分子的质量,因而选项 D 错误.所以选项 B、D、E 符合题 意.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 的 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①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 ②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 (1)概念理解: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动能 和 分子势能 的 总和,是状态量. (2)决定因素: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 温度 和 __体__积___决定,即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 (3)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 __无__关___.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 和 热传递 .
4.(2017·高考江苏卷)图甲和乙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 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 均为 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 若水温相同,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 大;若炭粒大小相同,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 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解析:选 C.乙分子由 a 运动到 c,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 做正功,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所以乙分子在 c 点分子势 能最小,在 c 点动能最大,故 A、B 错误,C 正确;由题图可 知,乙分子在 d 点时受到的分子力最大,所以乙分子在 d 点的 加速度最大,故 D 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热学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热学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选修3-3)
(3)热运动 ①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 无规则 运动。 ②特点: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越激烈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 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 引力和斥力 的合力。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 ,随分子间距离 的减小而 增大 , 斥力 比引力变化更快。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单位为
m)是否
为 10-10,若不是 10-10,需重做实验。
重难点 一、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应用 1.分子模型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情况,不同物态下应将分子看成不同的模型。 (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立方体形,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 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①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取 r→∞处为零势能处,分子势能 Ep 与分子间 距离 r 的关系如图所示,当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 ②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由于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得 越快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微粒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 液体内部的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 小 ,运动越明显;温度越 高,运动越剧烈。
周围的分子仍在做热运动
微镜直接观察到
观察 裸眼可见
专题十三 热学(选修3-3)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基础点
知识点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 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第34讲分子动理论内能
[解密考纲]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知道内能的概念;会分析分子力、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
1.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不同物体,温度相等,内能也相等
B.所有分子的势能增大,物体内能也增大
C.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
D.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解析不同物体,温度相等,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分子动能不一定相等,不能说明内能也相等,选项A错误;所有分子的势能增大,不能反映分子动能如何变化,不能确定内能也增大,选项B错误;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但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不能得出内能相等.选项D错误,C正确.2.(多选)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微粒做布朗运动
B.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微粒做机械运动
C.一定质量0 ℃水的分子势能比0 ℃冰的分子势能小
D.一定质量0 ℃水的分子势能比0 ℃冰的分子势能大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雾霾中的微粒在空气流动下有规律地做机械运动,选项A错误,B正确;0 ℃的水放出热量凝结成0 ℃的冰,所以一定质量0 ℃水的分子势能比0 ℃冰的分子势能大,选项C错误,D正确.
3.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 C)
A.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
B.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
C.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D.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
解析气体能充满密闭容器的原因是: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m,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的自由运动,选项C正确;布朗运动研究的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错误;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及相互的碰撞,会使分子间的距离和速率时刻发生变化,所以选项B、D错误.
4.(2017·上海嘉定区模拟)铜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A)
A .M ρNA
B .ρM NA
C .ρNA M
D .M ρ
解析 铜的摩尔体积V mol =M ρ,则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V 0=Vmol NA =M ρNA
,选项A 正确. 5.(2017·广东广州检测)已知水银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水银原子的直径是( A )
A .⎝ ⎛⎭⎪⎫6M πρNA 13
B .⎝ ⎛⎭⎪⎫3M 4πρNA 13
C .6M πρNA
D .M ρNA
解析 水银的摩尔体积为V =M ρ,水银原子的体积V 0=V NA =M ρNA ;把水银原子看成球形,由V 0=16
πd 3得水银原子直径d =⎝ ⎛⎭⎪⎫6M πρNA 13
,选项A 正确. 6.(2017·宁夏银川模拟)(多选)体积相同的玻璃瓶A 、B 分别装满温度为60℃的热水和0℃的冷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
A .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A 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
B 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 .由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愈显著,所以A 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比B 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更显著
C .若把A 、B 两只玻璃瓶并靠一起,则A 、B 瓶内水的内能都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热传递
D .由于A 、B 两瓶水的体积相等,所以A 、B 两瓶中水分子的平均距离相等
E .已知水的相对分子量是18,若B 瓶中水的质量为3 kg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则B 瓶中水分子个数约为1.0×1026个
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A 的温度高,故A 的分子平均动能大,故选项A 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水分子的运动,两瓶中不存在布朗运动,故选项B 错误;若把A 、B 两只玻璃瓶并靠在一起,则A 、B 瓶内水的内能都将发生改变,热量会由A 传递到B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热传递,故选项C 正确;分子平均距离与温度有关,相同体积不同温度时水分子的平均距离不
同,故选项D 错误;已知B 瓶中水的质量为m =3 kg ,水的密度为ρ=1.0×103 kg/m 3,水的体积V =m ρ
=3×10-3 m 3,水的摩尔质量M =18 g/mol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 0=M ρNA =18×10-31×1036.02×1023≈3×10-29 m 3,水分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