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及根尖周的组织学特点

合集下载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初期形成的牙本质即原发性牙本质
继发性牙本质。 继发性牙本质是在牙行使功能性
咬合之后所形成的牙本质,因此,它又 称为功能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 外界刺激可诱发牙髓形成修复性
牙本质,也称为刺激性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
由储备细胞或年轻成纤维细胞分 化而来的成牙本质细胞 代替这些变质的细胞在受损区 形成牙本质,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其 目的是保护牙髓免遭不良剌激。
(1).组织压升高
炎症反应,可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组织 压的升高
C纤维对压力非常敏感,组织压升高的 压迫作用可使C纤维的末梢兴奋,冲动 传至中枢,最后导致疼痛。
大量白细胞所释放的各种酶
1、 导致组织坏死 2、 导致脓肿的形成
局部组织张力更高,从而引发 剧烈的疼痛
(2). 炎症介质
炎症中的组织细胞、血浆成分和白细胞可 释放各种炎症介质 1、 升高组织压引发疼痛 2、 部分炎症介质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末 梢。 一般认为,炎症介质可使疼痛感受器 的痛阈下降,使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剌激更 为敏感。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速度较快,牙本质 小管形态不规则,数目较少甚至缺乏,且 不含成牙本质细胞突,因此,它们对外界 刺激的敏感性较低。
若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速度过快,基质 中就会含有细胞或组织,形成类似骨组 织样外观,因此又被称为骨样牙本质。
2、营养功能
牙髓通过向成牙本质细胞和细胞突 提供氧、营养物质以及牙本质液来 保持牙本质的活力
具有抗原提呈作用,参与免疫反应。
②其他细胞:树突细胞、淋巴细胞、肥 大细胞 与牙髓的免疫监视作用有关
4.储备细胞
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
在炎症中,它们也可分化成巨噬细胞、 破牙本质细胞。

口腔组织病理学问答题(1)

口腔组织病理学问答题(1)

第一章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 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4.口腔颌面部发育的调控机制。

5.口腔颌面部还有哪些发育畸形?第二章牙的发育1. 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2. 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3. 钟状期成釉器的中间层细胞有哪些功能?高的磷碱性酸酶活性,与釉质形成有关。

4. 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双生牙、融合牙、结合牙、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尖、巨牙、小牙;少牙或无牙、多生牙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特点。

6.总结牙发育各阶段的基因调控特点第三章牙体组织1. 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 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 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釉牙本质线、釉板、釉丛、釉梭、生长线4.釉质中的有机物的种类及意义。

3. 解释下列名词:球间牙本质、前期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管间牙本质、管周牙本质、罩牙本质、透明牙本质、(牙本质)透明层、托姆斯粒层、死区。

4. 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Raschkow层/神经壁层,靠近多细胞层5. 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6. 牙本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第四章四、牙周组织1. 牙龈、牙周膜各有哪几组主纤维束?名称及功能如何?牙龈:胶原纤维(龈牙组,牵引牙龈和牙紧密结合)牙周膜:胶原纤维、弹力纤维(邻近牙骨质最多,承受力大)2. 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牙结合的方式?临床意义如何?半桥粒3.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4. 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

成纤维细胞——最多,合成、分解胶原蛋白牙周膜干细胞——牙周组织的再生成牙骨质细胞上皮剩余——颌骨囊肿、牙源性肿瘤的来源成骨细胞5. 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

细菌、菌斑聚集地,容易牙龈炎第五章五、口腔粘膜1.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华北理工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

华北理工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一、学习目标1、熟悉:龈病、牙体硬组织非龈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

2、掌握:龈病、牙体硬组织非龈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3、了解:制病、牙体硬组织非齿离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预防及治疗的新进展。

二、教学内容1、讲述:龈病、牙体硬组织非踽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2、简介:龈病、牙体硬组织非踽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预防及治疗的新进展。

3、重点:龈病、牙体硬组织非踽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三、教学安排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教学重点:L踽病由之义及特征。

2.踊病的四联因素论教学难点:牙菌斑的致踽性考点:龈上菌斑的定义、获得性膜的定义、牙菌斑的形成过程、踊病的四联因素有哪些、主要的致踽菌有哪些、踽病的好发牙位、平滑面菌斑可分为哪几层获得性膜的功能有哪些。

第三章临床表现与诊断教学重点:1.踽病的分类2.耦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教学难点:耦病的诊语及鉴别诊断点:釉质M在光镜下的分区、牙本质耦在光镜下的分区、脱矿和再矿化的定义、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按损坏的解剖部位、按病变深度踽病可分为哪几类、踽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第四章踽病治疗教学重点:1.窝洞预落的基本原则。

2.深踽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教学难点:深踽的治疗方法点:踽病的非手术治疗包括、在矿化治疗的定义、预防性树脂充填的定义、牙髓牙本质复合体、BIaCk窝洞分类方法、窝洞的组成、抗力形与固位形的定义、窝洞抗力形结构包括哪些、窝洞固位形结构包括哪些、深踽治疗的原则、间接盖髓术、深踽治疗方案。

第五章银汞合金充填教学重点:1.窝洞预蓍的基本原则2.窝洞预备的基本步骤教学难点:1.踊病治片的并发症及处理2.各类龈汞合金充填窝洞预备的要点点•窝扃旋备的基本原则、窝洞预备的要求、窝洞外形设计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垫底的定义、靖病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第十二章 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第三篇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第十二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了解:牙髓组织肉眼及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点及结构特点,重点:成牙本质细胞。

熟悉:牙髓的功能,尤其牙本质形成功能。

根尖周组织的结构组成特点(牙本质、牙周膜、牙槽骨)及临床意义。

重点:1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2牙髓的功能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牙髓是牙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位于由牙本质围成的牙髓腔内,仅借狭窄的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连。

牙髓作为一种疏松结缔组织,所含的细胞、血管和神经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与其他疏松结缔组织的反应基本相同。

牙髓的自身特点:①被无让性牙本质包围;②基质富含有纤维且具有粘性;③无有效的侧枝血液循环。

牙髓的损伤一般都难以恢复,且疼痛剧烈。

一、形态学特点肉眼观:为一团红色、具有粘性的软组织。

由明胶状基质构成,其内富含胶原纤维和纤维束。

显微观,牙髓分四层①成牙本质细胞层:位于牙髓的最外层,主要由成牙本质细胞体构成,细胞间含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

②无细胞层:无髓鞘的神经纤维、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胞浆突构成。

③多细胞层: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储备细胞(未分化的间质细胞)构成。

④中央区:牙髓疏松组织的核心和主体,含有粗大的神经纤维和血管。

二、结构特点细胞+ 细胞间质+ 细胞间液(一)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防御细胞和储备细胞1、成牙本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牙髓结缔组织细胞,具有形成牙本质的作用,是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特征性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在牙髓周边呈并肩的栅栏状排列,在髓角处,由于细胞的过度拥挤,也可呈假复层排列。

细胞的大小和形状随所在部位不同而不同,在髓室区呈高柱状,在颈部和根中部呈矮柱状和立方状,而在根尖区呈扁平状。

成牙本质细胞突是牙本质伸入牙本质小管中的原浆突。

2、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是牙髓中的主体细胞,又称为牙髓细胞。

成纤维细胞可产生明胶状基质和胶原纤维,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牙髓及根尖周的组织学特点

牙髓及根尖周的组织学特点
牙骨质在牙根表面形成解剖根尖孔 牙骨质本质交界处形成根管狭窄处称为生理性根尖孔 • 注意:生理根尖孔并不始终位于根管狭窄处
修复因炎症导致的牙根病理性吸收 修复因牙移位导致的生理性吸收
二、牙周膜
由胶原纤维和疏松结 缔组织构成
悬吊和支持牙 富含神经、血管和各
种细胞成分
分布有触觉(压觉)感受器和疼痛感受器 根尖周炎时,患牙可定位 牙周膜侧支血液循环丰富,在牙周膜内形
3 阀门学说(gate control theory)
脊髓灰质区的胶质中有阀门装置,它控制着传入冲动向中枢
传递。在阀门开放时冲动可以通过,阀门关闭时则冲动不能 通过。同时,较高级的大脑中枢也可向下传递冲动,调节阀 门装置。
(1) 外周粗纤维Aα、β另、一侧γ支 纤维 主支背角区中枢传
递细胞(T细胞) 侧支—胶质细胞(SG)
三 叉 神 经 模 式 图
2 炎症性疼痛的机制
组织压升高 局部水肿、组织压升高,组织坏死,脓 液形成,组织张力进一步升高,剧烈疼痛。
炎症介质 组织细胞、血浆成份和白细胞可释放各种 炎症介质 疼痛、神经末梢 疼痛感受器的阈 值降低。
5-羟色胺兴奋A〥纤维,组胺和缓激肽兴奋C纤维; 白三烯对牙髓内的神经有长久的致敏作用。炎症中 5-羟色胺高于正常组织。 C纤维释放神经多肽:P 物质等。
(三) 感觉功能
机械、温度、化学刺激的冲动传到中枢均表现为疼 痛。牙髓的感觉就是产生痛觉。
1 神经分布 临近多细胞层形成神经壁层,包括有 鞘的A〥纤维和无神经鞘的C纤维,在多细胞层有鞘 神经脱鞘并在无细胞层形成神经网,可达牙本质深 层。 A〥神经主要分布于牙髓牙本质交界区,阈值 低,尖锐疼痛,与牙本质过敏有关。 C纤维遍布整 个牙髓,阈值高,烧灼样剧痛,一般认为与牙髓炎 有关。C纤维对缺氧环境较强耐受,神经坏死后仍 有活性。

牙体牙髓病学大纲

牙体牙髓病学大纲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供七年制学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牙体牙髓病学(Conservative Dentistry)课程号(代码):5030562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根尖周组织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技术的学科,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临床专业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牙体疾病和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牙体、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机制和防治方法。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执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肃态度、严格作风、严密方法),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临床见习、自学、临床病案讨论、教师辅导、考试等方式完成教学大纲内容。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一)大课讲授部分牙体牙髓病学绪论牙体牙髓病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发展简史。

第一篇龋病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龋病的概念龋病的定义;龋病的特征*;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龋病流行病学龋病流行病学的评价方法;龋病的好发部位;目前龋病的流行情况,龋病的流行趋势。

第二章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第一节牙菌斑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不同牙面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细菌的附着和聚积;菌斑微生物学,微生物致龋的证据*,三大主要的致龋微生物菌属*;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

第二节饮食因素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了解蛋白质、脂肪和其他物质与龋病的关系。

第三节宿主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唾液的基本组成,了解唾液的几种主要蛋白质的功能;唾液与龋病的关系*;龋病与免疫的关系。

牙髓炎教案.

牙髓炎教案.

河北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研室:口腔内科教师姓名:杨运田河北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教研室:口腔内科教师姓名:杨运田口腔内科讲义——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一)概述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的各种类型的疾病。

在病因上: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大多相似。

牙髓和根尖周组织通过根尖孔相联系。

牙髓组织中的病变产物、细菌及其毒物很容易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

临床上绝大多数根尖周炎是由牙髓炎发展而来。

一般是深龋发展的结果,深龋导致牙髓炎然后引起根尖周炎。

另一方面,根尖周炎也常影响牙髓引起牙髓炎,如根尖周的创伤、达到根尖周的深牙周袋都可以致牙髓炎在治疗上: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也很一致,通过完善的牙髓治疗,根尖周炎一般也能治愈。

因此,两者合在一起讲述。

国际上将研究牙髓组织及根尖周组织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学的学科统称为牙髓学或根管治疗学,其英文为 endodontics二牙髓学的治疗特点:保存牙齿原有器官,维护其固有功能。

牙髓炎的早期治疗原则是,尽量保存活髓,保存牙髓的生活能力,以维护牙齿正常的营养和形成牙本质等功能。

因为死髓牙或无髓牙其牙体组织因得不到适当的营养而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牙折。

根尖未发育完成的死髓牙将不能在根尖部继续增长发育。

但在牙髓炎的晚期,保存活髓已不可能,晚期治疗的原则是:去除牙髓保留牙齿。

如根管治疗等。

第九章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第一节牙髓形态及组织结构牙髓是牙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它存在于牙本质所围成的牙髓腔内,仅通过根尖孔以及侧支根管和副根管与牙周组织联系。

牙髓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同时它还有自身的特点:①被无让性的牙本质所包围;②基质富含纤维且具有粘性;③无有效的侧枝血液循环。

一形态学特点(一) 肉眼看:正常牙髓为鲜红的坚韧的有弹性的粘性的成形的软组织。

当我们开髓时首先可有鲜血渗出,抽出的牙髓可为完整的有一定形状的牙冠方较粗根尖方较细的扁针状组织。

牙体牙髓病学——根尖周病讲义

牙体牙髓病学——根尖周病讲义

牙体牙髓病学——根尖周病龋病根尖周病概述根尖周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病因和致病机制急性根尖周炎病程发展阶段及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类型及其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概述根尖周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根尖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

1.牙骨质:将牙周膜的主纤维附着于根面上。

牙根冠方2/3的牙骨质为薄的板层状结构;牙根根尖1/3的牙骨质为较厚的不规则的板层状,多为细胞性牙骨质。

在正常情况下,根尖1/3不断有细胞性牙骨质的沉积,以补偿牙冠的磨耗。

这种不断沉积的特点使牙根不断增长和使根尖孔逐渐缩小(根管工作长度却在不断减少)。

根尖孔过度的缩小将影响血流进入牙髓,诱发牙髓的退行性或增龄性变化。

在根管充填后,根尖牙骨质持续性的沉积将增加牙本质牙骨质界与根尖孔之间的距离。

关注两个重要概念:根尖孔、牙本质牙骨质界根尖孔是根管在牙根表面的开口。

研究显示超过50%的根尖孔不在根尖顶端(观察X线片时,不能都以根尖为参照标准)。

主根尖孔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扁形及不规则形。

牙本质牙骨质界是根管最狭窄处,是牙髓与牙周组织的分界,又被称为组织学根尖孔或生理性根尖孔。

是根管治疗的操作止点,通常距解剖根尖约0.5-2mm。

在根管治疗中,可协助根管预备器械在根尖的定位,同时可预防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

根尖牙骨质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发生吸收。

当有损伤时,牙骨质呈现凹陷性吸收,较严重的吸收可达牙本质。

通常吸收与修复并存。

可修复因炎症导致的牙根病理性吸收;也可修复因牙移位导致的牙根生理性吸收;在根尖诱导形成术后,牙骨质在根端硬组织屏障形成中亦具有重要作用。

2.牙周膜分布有触觉(压觉)感受器和疼痛感受器,前者可传导压力和轻微接触牙体的外部刺激,发挥本体感受功能;而后者可传导痛觉,参与防御反应。

当根尖周组织发生炎症时,由于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的扩张和局部组织压力的增加,患者既可感受到痛觉,又能指出患牙所在。

牙周膜的侧支循环较牙髓更为丰富,其血供有3个来源:①牙槽动脉在进入根尖孔前的分支;②牙槽的血管通过筛状孔进入牙周膜;③牙龈血管也可分支至牙周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表明,正常牙髓内组织压为0.8~1.3kPa,在可 复性牙髓炎时,组织压可上升到1.7 kPa左右,而 在畸形牙髓炎时,其组织压可上升到4.6 kPa,过 高的组织压提示牙髓处于不可复状态。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4种基本功能: ①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 ②血液系统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提供营养成
分; ③感觉神经纤维传导痛觉; ④成牙本质细胞及结缔组织成分对外界刺激
的保护性反应。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一 形成功能 牙髓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有不断形成牙本质的功能
,但形成牙本质的速率和形式有所不同。 原发性牙本质(primary dentin、继发性牙本质(
secondary dentin、第三期牙本质以往也被称为修 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其牙本质小管 形态不规则,数目较少甚至缺乏,也不与继发性牙 本质中的小管相延续。 若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速度过快,基质中就会含有 细胞或组织,形成类似骨组织样外观,因此又称为 骨样牙本质(osteodentin)。
干细胞(储备细胞)形态
(二)细胞间成分
包括胶原纤维、不定形基质、细胞间组织液 维持牙髓结构的完整性,牙髓的生理功能。
(二)细胞间成分
1 胶原纤维 牙髓中含量丰富,交织成网状,不规则 、松散,支持牙髓中的其他结构成分。
由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 主要为Ⅰ、Ⅲ型纤维,牙本质中以Ⅰ型纤维为主。
一般情况下,不能被直视 可借助X线观察大致外形 坚实、粘性、具有弹性的实体 由明胶状基质构成,其内富
含胶原纤维和纤维束
正常的牙髓形态
冠折拔除的牙髓
二 结构特点
(一)细胞
显微镜下:
成牙本质细胞 层
无细胞层 多细胞层 中央区
多细胞层
成牙本质 细胞层
成牙本质细胞
特殊的牙髓结缔组织
其它细胞 树枝状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 胞也存在于牙髓内,起免疫监视作用。炎症 发生时,上述细胞明显增多。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吞噬、抗原呈递、免疫反应。
树突细胞
与免疫监视有关
储备细胞
原始的未分化的间质细胞,分布在血管附近 或者多细胞层,细胞体积较小,胞浆不明显 。
可根据需要分化为不同的终末细胞,如:成 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巨噬细胞、破牙 骨质细胞等。
(三) 感觉功能
神经分布 牙髓神经分布的复杂性:1 前牙左 右牙髓神经都可跨越中线到达对侧的三叉神 经节内的神经元;2 上、下颌第一磨牙在三 叉神经结内有明显的交叉现象;3 三叉神经 节内的一个神经元可以控制两个牙的感觉; 4 后牙牙髓神经可达到同侧三叉神经节、颈 上神经节及耳后神经节内的神经元;5 三叉 神经节内神经元同时支配上、下颌骨以及牙 周头面部较为广泛的组织的感觉。
基质包绕和支持着牙髓中的各种有形成分, 并且是血管与是血管与细胞之间传递营养物 质和废料的重要介质 ;胶状基质也是抵抗 细菌和毒性产物在牙髓组织中扩散的一道屏 障。
(二)细胞间成分
3 组织液 组织液来源于毛细血管,其成分与血浆 相似。一般情况下,组织液中的水与基质蛋白多糖 相结合,构成液态胶体系统,这有利于可溶性物质 来往于基质中。炎症时,基质可以快速释放出游离 的水,使组织压增高。
三 叉 神 经 模 式 图
2 炎症性疼痛的机制
组织压升高 局部水肿、组织压升高,组织坏死,脓 液形成,组织张力进一步升高,剧烈疼痛。
炎症介质 组织细胞、血浆成份和白细胞可释放各种 炎症介质 疼痛、神经末梢 疼痛感受器的阈 值降低。
位于牙髓的外层,特 征细胞,构成牙髓牙 本质复合体
细胞随位置、功能的 不同而形态不同,排 列成栅状,高度825um,直径3-8um
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无细胞层
成牙本质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细胞原浆突进入牙本 质内侧1/2-1/3,可达 釉牙本质界,充满前 期牙本质,末端分支 ,离开限制板。近髓 端粗大,远髓端细小 。直径2mm,长度 2mm
牙髓及根尖周的组织学特点
学习要点
掌握
掌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牙髓的形态学特点 成牙本质细胞的结构特点
牙髓的功能
熟悉
牙髓感觉神经的特点
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了解
牙骨质的生理学特点
第一节
牙髓形态 组织结构
牙髓自身特点: • 被无让性的牙本质包围 • 基质富含纤维且具有粘性 • 无有效的侧支血液循环
损伤难以恢复 易产生疼痛
一、形态学特点
含有微丝和微管,传 递细胞内物质,支持 细胞突起。
成牙本质细胞
牙本质小管
成纤维细胞
主体细胞,又成为牙 髓细胞
分布于整个牙髓,特 别是多细胞层
产生明胶状基质、胶 原纤维,未成熟细胞 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 胞
成纤维细胞
,功能活跃时,体积较大 。
防御细胞 一些具有防御功能的细胞
巨噬细胞 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或间质细胞 分化而来。吞噬细菌、异物、坏死细胞,抗 原呈递作用,参与免疫反应。
分为网状、嗜银、成纤维胶原。 从细小纤维到成熟纤维,变化为粗大和难以清除,
可致牙髓纤维化。 牙髓周边von koff纤维,成螺旋状,从牙本质细胞
间进入牙本质基质。
(二)细胞间成分
2 基质 不定形的胶状物质,化学成分为蛋 白多糖, 由于多糖成分较多,总称为糖胺 多糖。包括: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主要 成分,使胶质具有粘性、胶状)。
第二节 牙髓的功能
二 营养功能 营养牙本质,基于牙髓周边的毛细血管网,通过血
管的压力不同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来源于上、下牙槽动脉,入牙髓后形成血管网
,经小静脉出根尖孔。无有效侧枝循环。 牙髓淋巴管 起于牙髓周边,与血管、神经一起出根
尖孔。基底膜不连续,大分子、细菌可进入,减轻 炎症反应。 牙本质液 来源于组织液,类似于血浆。
(三) 感觉功能
机械、温度、化学刺激的冲动传到中枢均表现为疼 痛。牙髓的感觉就是产生痛觉。
1 神经分布 临近多细胞层形成神经壁层,包括有 鞘的A〥纤维和无神经鞘的C纤维,在多细胞层有鞘 神经脱鞘并在无细胞层形成神经网,可达牙本质深 层。 A〥神经主要分布于牙髓牙本质交界区,阈值 低,尖锐疼痛,与牙本质过敏有关。 C纤维遍布整 个牙髓,阈值高,烧灼样剧痛,一般认为与牙髓炎 有关。C纤维对缺氧环境较强耐受,神经坏死后仍 有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