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 第十章

合集下载

最新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十章填空题 数学建模 将军饮马模型(最值模型)

最新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十章填空题 数学建模 将军饮马模型(最值模型)

当两定点A,B在直线l 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 PA+PB的最
异侧时,在直线l上找一 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 小值为AB.
点P,使得PA+PB最小.
数学
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 PA+PB的最
当两定点A,B在直线l
称点B',连接AB'交直线 小值为AB'.
同侧时,在直线l上找一
l于点P,点P即为所求作
点P,使得PA+PB最小.
的点.
数学
当两定点A,B在直线l同 连接AB并延长交直 |PA-PB|的
侧时,在直线l上找一点P, 线l于点P,点P即为所 最大值为
AB.
使得|PA-PB|最大.
求作的点.
数学
当两定点A,B在直线l异侧 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PA-PB|的
时,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 B',连接AB'并延长交直线l
最大值为AB'.
得|PA-PB|最大.
于点P,点P即为所求作的
点.
数学
当两定点A,B在直线l同 连接AB,作AB的垂直平
|PA-PB|的
侧时,在直线l上找一点 分线交直线l于点P,点P
最小值为0.
P,使得|PA-PB|最小. 即为所求作的点.
数学
模型实例
【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2,△ABE是等边三角形,
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A(3,0),B(0,4),D
为边OB的中点.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则四边
形CDEF周长的最小值是 2+
+ .
是 12
.
数学

数学模型 姜启源

数学模型  姜启源

r是x的减函数
假设 r(x)rsx (r,s0) r~固有增长率(x很小时)
xm~人口容量(资源、环境能容纳的最大数量)
r(xm) 0
s r xm
r(x) r(1 x ) xm
《数学模型》 姜启源 主编
第一章 建立数学模型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dx rx dt
dx/dt
dxr(x)xrx(1 x)
《数学模型》 姜启源 主编
第一章 建立数学模型
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
我们常见的模型
玩具、照片、飞机、火箭模型… … ~ 实物模型
水箱中的舰艇、风洞中的飞机… … ~ 物理模型
地图、电路图、分子结构图… … ~ 符号模型
模型是为了一定目的,对客观事物的一部分 进行简缩、抽象、提炼出来的原型的替代物
模型集中反映了原型中人们需要的那一部分特征
•测试分析 将对象看作“黑箱”,通过对量测数据的 统计分析,找出与数据拟合最好的模型
•二者结合 用机理分析建立模型结构, 用测试分析确定模型参数
机理分析没有统一的方法,主要通过实例研究 (Case Studies)来学习。以下建模主要指机理分析。
《数学模型》 姜启源 主编
第一章 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数学模型》 姜启源 主编
周次
节次
1 五 5-6
2 五 5-6
3 五 5-6 4 五 5-6 5 五 5-6 6 五 5-6
7 五 5-6 8 五 5-6
数学模型
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1.1-1.5数学模型的介绍 1.6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步骤、特点
和分类
2.1公平的席位分配(讨论课) 2.2录像机计数器的用途 2.3双层玻璃的功效

数学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

数学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教案

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1 二元一次方程(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难点: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情境一根据篮球的比赛规则,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在某次中学生比赛中,一支球队赛了若干场后积20分,问该队赢了多少场?输了多少场?情境二某球员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共得了35分(其中罚球得10分),问他分别投中了多少个两分球?多少个三分球?情境三小亮在“智力快车”竞赛中回答10个问题,小亮能答对几题、答错几题?(学生自己先思考5分钟后,再讨论。

最后由4个人一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说出讨论结果.)(二)探索活动,揭示新知1、如果设该队赢了x场,输了y场,那么可得方程:()2、你能列出所有输赢的所有可能情况吗?3、如果设投中了()个两分球,()个三分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4、请你设计一个表格,列出这名球员投中两分球和三分球的各种情况,根据你所列的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这名球员最多投中了()个三分球(2)这名球员最多投中了()个球(3)如果这名球员投中了10个球,那么他投中了()个三分球,()个两分球列出上面三小题的方程:(1)设该队赢了x场,输了y场,2x+y=20(2)设赢了x场,输了y场,2x+3y=35-10(3)设答对x题,答错y题,x+y=10观察方程:(1)这三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的特点?(2)你能根据这些特点给它们起一个名称吗?引导学生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相联系,观察方程中有几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几次?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几次?得出结论:像这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10 损失模型

10  损失模型
Var( X | Y ) = E( X 2 | Y ) [E( X | Y )]2 如果允许Y可以随机取值而不是给定取值,则E (X|Y)和 Var(X|Y)都是随机变量. (1)E (X ) = E[E (X |Y )] (2)Var(X) = E[Var(X|Y )]+Var[E(X|Y )]
12
2
第二节 损失模型的基本概念
一,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是指其取值依赖于随机现象的观察结果的变量. 在非寿险精算中,最常见的随机变量就是损失金额(用 X表示)和损失次数(用N表示). 离散型随机变量:只能取有限个或可列个值的随机 变量,如保单的索赔次数N就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 量,因为它只能取有限个值. 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取值布满一个区间的随机变量, 如损失额X的取值范围是区间(0,+∞).
26
五,威布尔分布 F ( x) = 1 exp[α xθ ] f ( x) = αθ xθ 1 exp(α xθ )
1 E ( X ) = α 1/θ Γ( + 1)
θ
27
威布尔分布具有下述性质: 1. 当θ =1时,威布尔分布就是参数为α 的指数分布. 2. 威布尔分布乘以正常数r以后,仍然是威布尔分布,参 数变为( α / r θ ,θ). 3. 如果 X = θ Y α 服从标准指数分布(即参数为1),则 Y 服从威布尔分布. 4. 威布尔分布在θ=3.6附近呈现大致对称的形状.
21
对数正态分布具有下述性质: 1. 正态分布经指数变换后即为对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 布经对数变换后即为正态分布. 2. 设r,t为正实数,X是参数为(,σ)的对数正态分布, 则Y = rX t 仍是对数正态分布,参数为(t + ln(r), t2σ). 3. 对数正态分布总是右偏的. 4. 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方差是其参数(,σ)的增函 数. 5. 对给定的参数,当σ 趋于零时,对数正态分布的均值 趋于exp(),方差趋于零.

凯恩斯模型

凯恩斯模型

图10-5 消费函数
(1) 收入
A 9000 B 10000 C 11000 C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2) (3)边际 (4) 消费 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9110
1.01
10000 0.89
1.00
10850 0.85
0.98
11600 0.75
0.97
12240 0.64
增加的100亿元投资用于购买投资品,形成生产这些投 资品的投资要素(资本、劳动、土地等)的要素收入,因此, 本期(第一期)国民收入将增加100亿元;如果MPC为0.8, 则第二期将会增加消费80亿元,形成这些消费品的投入要素 的要素收入,使得第二期的国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同理, 第三期又会增加64亿元的国民收入,这样,总共将增加
的全部产品和劳务。就是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假设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部门,则
Y=C+I Y=C+S ⇓
I=S 这里只考虑了商品市场的均衡。
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I=S C=a+bY I=I0

Y=1/(1-b)×(a+I0)
三、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在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则
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
2.投资乘数
当总投资增加Δ I 时,国民收入增量Δ Y 将是投 资增量Δ I的K倍,K就是投资乘数。 K是1减边际消 费倾向的倒数。投资乘数有双刃剑的作用。
K Y I
ki y 1
i 1
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所谓政府购买的支出乘数,是指产出变动与引起这 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变动的比值。以g表示政府支出变动, 以 y表示均衡产出的变动,Kg表示政府支出乘数,则:

高中数学知识点第十章-排列组合二项定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第十章-排列组合二项定理

高中数学第十章-排列组合二项定理考试内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排列.排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考试要求:(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10. 排列组合二项定理知识要点一、两个原理.1. 乘法原理、加法原理.的排列.2. 可以有重复元素.......二、排列.1. ⑴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⑵相同排列.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 ⑶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符号mn A 表示.⑷排列数公式: ),,()!(!)1()1(N m n n m m n n m n n n A m ∈≤-=+--=注意:!)!1(!n n n n -+=⋅ 规定0! = 1111--++=⋅+=m n m n m n m m m n m n mA A C A A A 11--=m n m n nA A 规定10==n n n C C 2. 含有可重元素......的排列问题.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S 有k 个不同元素a 1,a 2,…...a n 其中限重复数为n 1、n 2……n k ,且n = n 1+n 2+……n k , 则S 的排列个数等于!!...!!21k n n n n n =.三、组合.1. ⑴组合: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⑵组合数公式:)!(!!!)1()1(m n m n C m m n n n A A C mn mmm n mn-=+--== ⑶两个公式:①;m n n mn CC -= ②m n m n m n C C C11+-=+①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后就剩下n-m 个元素,因此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n-m 个元素的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是一样多的就是说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唯一的一个组合.②根据组合定义与加法原理得;在确定n+1个不同元素中取m 个元素方法时,对于某一元素,只存在取与不取两种可能,如果取这一元素,则需从剩下的n 个元素中再取m-1个元素,所以有C 1-m n ,如果不取这一元素,则需从剩余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所以共有C mn 种,依分类原理有mn m n m n C C C11+-=+.⑷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区别:前者是“排成一排”,后者是“并成一组”,前者有顺序关系,后者无顺序关系. ⑸①几个常用组合数公式n n nn n n C C C 2210=+++ 11111121153142011112++--++++++-+=+==++=+++=+++k n k n k n k n m n m m n m m m m m m n n n n n n n n C n C k nC kC C C C C C C C C C C C②常用的证明组合等式方法例. i. 裂项求和法. 如:)!1(11)!1(!43!32!21+-=++++n n n (利用!1)!1(1!1n n n n --=-) ii. 导数法. iii. 数学归纳法. iv. 倒序求和法.v. 递推法(即用m n m n m n C C C 11+-=+递推)如:413353433+=+++n n C C C C C . vi. 构造二项式. 如:nn n n n n C C C C 222120)()()(=+++证明:这里构造二项式n n n x x x 2)1()1()1(+=++其中n x 的系数,左边为2212002211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C C C C C +++=⋅++⋅+⋅+⋅-- ,而右边nn C 2= 四、排列、组合综合.1. I. 排列、组合问题几大解题方法及题型: ①直接法. ②排除法.③捆绑法:在特定要求的条件下,将几个相关元素当作一个元素来考虑,待整体排好之后再考虑它们“局部”的排列.它主要用于解决“元素相邻问题”,例如,一般地,n 个不同元素排成一列,要求其中某)(n m m ≤个元素必相邻的排列有m m m n m n A A ⋅+-+-11个.其中11+-+-m n m n A 是一个“整体排列”,而m m A 则是“局部排列”.又例如①有n 个不同座位,A 、B 两个不能相邻,则有排列法种数为-2n A 2211A A n ⋅-. ②有n 件不同商品,若其中A 、B 排在一起有2211A A nn ⋅--. ③有n 件不同商品,若其中有二件要排在一起有112--⋅n n n A A . 注:①③区别在于①是确定的座位,有22A 种;而③的商品地位相同,是从n 件不同商品任取的2个,有不确定性.④插空法:先把一般元素排列好,然后把待定元素插排在它们之间或两端的空档中,此法主要解决“元素不相邻问题”.⑤占位法:从元素的特殊性上讲,对问题中的特殊元素应优先排列,然后再排其他一般元素;从位置的特殊性上讲,对问题中的特殊位置应优先考虑,然后再排其他剩余位置.即采用“先特殊后一般”的解题原则.⑥调序法:当某些元素次序一定时,可用此法.解题方法是:先将n 个元素进行全排列有n n A 种,)(n m m 个元素的全排列有m m A 种,由于要求m 个元素次序一定,因此只能取其中的某一种排法,可以利用除法起到去调序的作用,即若n 个元素排成一列,其中m 个元素次序一定,共有m mn n A A 种排列方法.⑦平均法:若把kn 个不同元素平均分成k 组,每组n 个,共有k kn nn n k n kn A C C C )1(-⋅.(!2/102022818C C C P =)⑧隔板法:常用于解正整数解组数的问题.例如:124321=+++x x x x 的正整数解的组数就可建立组合模型将12个完全相同的球排成一列,在它们之间形成11个空隙中任选三个插入3块摸板,把球分成4个组.每一种方法所得球的数目依次为4321,,,x x x x 显然124321=+++x x x x ,故(4321,,,x x x x )是方程的一组解.反之,方程的任何一组解),,,(4321y y y y ,对应着惟一的一种在12个球之间插入隔板的方式(如图所示)故方程的解和插板的方法一一对应. 即方程的解的组数等于插隔板的方法数311C .注意:若为非负数解的x 个数,即用na a a ,...,21中i a 等于1+i x ,有A a a a A x x x x n n =-+-+-⇒=+++1...11...21321,进而转化为求a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为1-+n n A C .⑨定位问题:从n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k 个不同元素作排列规定某r 个元素都包含在内,并且都排在某r 个指定位置则有rk r n r r A A --.固定在某一位置上:11--m n A ;不在某一位置上:11---m n m n A A 或11111----⋅+m n m m n A A A (一类是不取出特殊元素a ,有mn A 1-,一类是取特殊元素a ,有从m-1个位置取一个位置,然后再从n-1个元素中取m-1,这与用插空法解决是一样的) ⑩指定元素排列组合问题.x 24i. 从n 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k 个不同的元素作排列(或组合),规定某r 个元素都包含在内 。

数学模型第十章插值与拟合方法建模--102数据拟合方法及应用

数学模型第十章插值与拟合方法建模--102数据拟合方法及应用

最小二乘法就是求 c 使得残差平方和
达到最小。
n
Q(c) ( yi f (c, xi )) 2 i 1
2019/9/13
课件
2
1、线性函数
若离散样点 (x1, y1), (x2 , y2 ),,(xn , yn ) 集中在一条直线 的附近,这时可用 y a bx这样的线性函数来拟合。
§2 数据拟合方法及应用
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
由实验或测量得到变量间的一批离散样点,要求由
此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得到样点之外的数
据。与此有关的另一类问题是数据拟合问题。当原
始数据 (x0 , y0 ), (x1, y1),, (xn , yn ) 有误差时,我们确定的
初等函数 y P(x) 并不要求经过数据点,而是要求在
2019/9/13
课件
13
例 3、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 y 与它所含
的某种物质量 x 有关,现将试验所得 16 组数据记录
列于下表。
x
34 36 37 38 39 39 39 40
y
1.30 1.00 0.73 0.90 0.81 0.70 0.60 0.50
x
40 41 42 43 43 45 47 48
a

b x
(4) y aebx
2019/9/13
(2)y axb
b
(5) y ae x
课件
(3)y a bln x
(6)
y

a
1 bex
8
b

y

ae
x
为例,我们只要作变换
X

数学建模第10章

数学建模第10章

价格差 x1=0.3
x2 7.5357
ˆ y
ˆ y
x1 0.1
10.5 10 9.5 9 8.5
ˆ y
价格优势会使销售量增加
加大广告投入使销售量增加 ( x2大于6百万元) 价格差较小时增加 的速率更大
x1=0.3
x1=0.1
8 7.5 5 6 7 8
x2
价格差较小时更需要靠广告 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ˆ y
x1 0.3
x1 0.1
x1 0.3
ˆ x ˆ x ˆ x2 ˆ xx ˆ 0 y 1 1 2 2 3 2 4 1 2
2 30 .2267 7.7558 x 2 0.6712 x 2
2 32.4535 8.0513 x 2 0.6712 x 2
参数
0 1 2 3 4
两模型销售量预测比较
控制价格差x1=0.2元,投入广告费x2=6.5百万元
2 ˆ ˆ ˆ ˆ ˆ y 0 1x1 2 x2 3 x2
ˆ 8.2933 (百万支) y
区间 [7.8230,8.7636]
2 ˆ ˆ ˆ ˆ xx ˆ 0 1x1 2 x2 3 x2 y 4 1 2
第十章
统计回归模型
10.1 牙膏的销售量 10.2 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
机理分析
测试分析
由于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复杂及人们认识程度的限制, 无法分析实际对象内在的因果关系,建立合乎机理规 律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与数据拟合最好的模型 回归模型是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最常用的一类模型 • 不涉及回归分析的数学原理和方法 • 通过实例讨论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模型 • 对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2,F,
p 模型整体上可用
x1~资历(年) x2 = 1~ 管理,x2 = 0~ 非管理
中学:x3=1, x4=0;大 学:x3=0, x4=1; 更高: a4置信区间包含零点, 解释不可靠! x3=0, x4=0.
结果分析
ˆ 残差 e y y
残差分析方法
ˆ a ˆ0 a ˆ1 x1 a ˆ2 x2 a ˆ3 x3 a ˆ4 x4 y
第十章
统计回归模型
10.1 牙膏的销售量 10.2 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
10.3 酶促反应
10.4 投资额与国民生产总值和 物价指数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
机理分析
测试分析
由于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复杂及人们认识程度的限制, 无法分析实际对象内在的因果关系,建立合乎机理规 律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出与数据拟合最好的模型 回归模型是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最常用的一类模型 • 不涉及回归分析的数学原理和方法 • 通过实例讨论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模型 • 对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改进
参数
0 1 2 3 4
两模型销售量预测比较
控制价格差x1=0.2元,投入广告费x2=6.5百万元
2 ˆ ˆ ˆ ˆ ˆ y 0 1x1 2 x2 3 x2
ˆ 8.2933 (百万支) y
区间 [7.8230,8.7636]
2 ˆ ˆ ˆ ˆ xx ˆ 0 1x1 2 x2 3 x2 y 4 1 2
10.1 牙膏的销售量
问 题
建立牙膏销售量与价格、广告投入之间的模型 预测在不同价格和广告费用下的牙膏销售量 收集了30个销售周期本公司牙膏销售量、价格、 广告费用,及同期其它厂家同类牙膏的平均售价
本公司价 格 (元 ) 3.85 3.75 其它厂家 价格(元) 3.80 4.00 广告费用 (百万元) 5.50 6.75 价格差 (元) -0.05 0.25 销售量 (百万支) 7.38 8.51
e 与资历x1的关系
2000 1000
管理与教育的组合 组合 1 2 3 4 5 6 管理 0 1 0 1 0 1 教育 1 1 2 2 3 3
e与管理—教育组合的关系
2000 1000 0 -1000 -2000
0
-1000
-20Hale Waihona Puke 00510
15
20
1
2
3
4
5
6
残差大概分成3个水平, 6种管理—教育组合混在 一起,未正确反映 。
ˆ y
x1 0.3
x1 0.1
x1 0.3
ˆ x ˆ x ˆ x2 ˆ xx ˆ 0 y 1 1 2 2 3 2 4 1 2
2 30 .2267 7.7558 x 2 0.6712 x 2
2 32.4535 8.0513 x 2 0.6712 x 2
y的90.54%可由模型确定 p远小于=0.05
2的置信区间包含零点
F远超过F检验的临界值 模型从整体上看成立 x2对因变量y 的 影响不太显著
(右端点距零点很近)
x22项显著
可将x2保留在模型中
ˆ ˆ x ˆ x ˆ x2 销售量预测 y ˆ 0 1 1 2 2 3 2
9
ˆ y
9
ˆ y
8.5
x2=6.5
0 0.2 0.4 0.6
8.5
8
8
7.5 -0.2
x1
7.5 -0.2
0
0.2
0.4
0.6
x1
10 9.5 9 8.5 8 7.5 5
ˆ y
10.5 10
ˆ y
x1=0.2
6 7 8
9.5 9 8.5
x2
8
5
6
7
8
x2
交互作用影响的讨论
价格差 x1=0.1
ˆ y
价格差x1=其它厂家价格x3-本公司价格x4 估计x3 调整x4 控制x1 通过x1, x2预测y 控制价格差x1=0.2元,投入广告费x2=650万元
ˆ ˆ x ˆ x ˆ x2 8.2933 (百万支) ˆ y 0 1 1 2 2 3 2
销售量预测区间为 [7.8230,8.7636](置信度95%)
500 0
-500
e ~ x1
-1000 0 5 10 15 20
500
0
-500
e ~组合
1 2 3 4 5 6
-1000
R2,F有改进,所有回归系数置信 区间都不含零点,模型完全可用
消除了不正常现象 异常数据(33号)应去掉
去掉异常数据后的结果
200
参数 参数估计值 置信区间 a0 11200 [11139 11261] a1 498 [494 503] a2 7041 [6962 7120] a3 -1737 [-1818 -1656] a4 -356 [-431 –281] a5 -3056 [-3171 –2942] a6 1997 [1894 2100] R2= 0.9998 F=36701 p=0.0000
10.2 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
建立模型研究薪金与资历、管理责任、教育程度的关系 分析人事策略的合理性,作为新聘用人员薪金的参考 46名软件开发人员的档案资料
编 号 01 02 03 04 薪金 13876 11608 18701 11283 资 历 1 1 1 1 管 理 1 0 1 0 教 育 1 3 3 2 编 号 42 43 44 45 46 薪金 27837 18838 17483 19207 19346 资 历 16 16 16 17 20 管 理 1 0 0 0 0 教 育 2 2 1 2 1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2 y 0 1 x2 2 x2
7.5 x 2
MATLAB 统计工具箱 模型求解 2 y 0 1 x1 2 x2 3 x2 由数据 y,x1,x2估计 [b,bint,r,rint,stats]=regress(y,x,alpha)
Stats~ 检验统计量 R2,F, p
2 结果分析 y 0 1 x1 2 x2 3 x2
参数
参数估计值 置信区间 0 17.3244 [5.7282 28.9206] 1 1.3070 [0.6829 1.9311 ] 2 -3.6956 [-7.4989 0.1077 ] 3 0.3486 [0.0379 0.6594 ] R2=0.9054 F=82.9409 p=0.0000
资历~ 从事专业工作的年数;管理~ 1=管理人员,0=非管理人 员;教育~ 1=中学,2=大学,3=更高程度
分析与假设
y~ 薪金,x1 ~资历(年)
1, 中学 x3 0 , 其它
x2 = 1~ 管理人员,x2 = 0~ 非管理人员
教 育
1=中学 2=大学 3=更高
1, 大学 x4 0 , 其它
销售 周期 1 2
29 30
3.80 3.70
3.85 4.25
5.80 6.80
0.05 0.55
7.93 9.26
基本模型
y ~公司牙膏销售量 x1~其它厂家与本公司价格差 x2~公司广告费用
y 10
9.5 9 8.5 8 7.5 7 -0.2 0 0.2 0.4 0.6
完全二次多项式模型 2 2 y 0 1 x1 2 x2 3 x1 x2 4 x1 5 x2
MATLAB中有命令rstool直接求解
ˆ y
10 9.5 9 8.5 8 7.5 0 0.2 0.4 5.5 6 6.5 7
x1
x2
ˆ ( ˆ , ˆ , ˆ , ˆ , ˆ , ˆ) 从输出 Export 可得 0 1 2 3 4 5
模型求解 y a0 a1 x1 a2 x2 a3 x3 a4 x4
参数 参数估计值 置信区间 a0 11032 [ 10258 11807 ] a1 546 [ 484 608 ] a2 6883 [ 6248 7517 ] a3 -2994 [ -3826 -2162 ] a4 148 [ -636 931 ] R2=0.957 F=226 p=0.000 资历增加1年薪 金增长546 管理人员薪金多 6883 中学程度薪金比更 高的少2994 大学程度薪金比更 高的多148
y 0 1 x1 2 x2 x
2 3 2
y 0 1 x1
y 10
9.5 9 8.5 8 7.5 7 5 5.5 6 6.5 7
x1
y~被解释变量(因变量) x1, x2~解释变量(回归变量, 自变量)
0, 1 , 2 , 3 ~回归系数 ~随机误差(均值为零的
残差全为正,或全为负,管 理—教育组合处理不当 应在模型中增加管理x2与教育 x3, x4的交互项
进一步的模型 增加管理x2与教育x3, x4的交互项
y a0 a1 x1 a2 x2 a3 x3 a4 x4 a5 x2 x3 a6 x2 x4
参数 参数估计值 a0 11204 a1 497 a2 7048 a3 -1727 a4 -348 a5 -3071 a6 1836 R2=0.999 F=554 置信区间 [11044 11363] [486 508] [6841 7255] [-1939 -1514] [-545 –152] [-3372 -2769] [1571 2101] p=0.000
价格差 x1=0.3
x2 7.5357
ˆ y
ˆ y
x1 0.1
10.5 10 9.5 9 8.5
ˆ y
价格优势会使销售量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