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阐述有龋病发展到牙髓炎和根尖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作文

合集下载

龋齿的发展过程及危害

龋齿的发展过程及危害

龋齿的发展过程及危害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龋齿。

虫牙是龋齿的俗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龋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是在多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由于牙科知识的缺乏,很多的龋齿未能及时得到医治,导致龋洞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咀嚼功能。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同学的六龄齿或是前磨牙,由于在龋坏的早期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以至于发展成为残冠、残根,甚至不得不拔除患牙,导致牙齿的缺失。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龋病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龋齿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仅在牙釉质的表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

因此,常常不容易被人们所注意,多数病人是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的。

临床上称这一期的龋齿为浅龋。

龋损继续发展,深入到牙本质浅层,这时在牙齿的表面可出现一个明显的黑洞。

病者往往一吃糖就疼痛,一经漱口或刷牙去除刺激因素就不痛了。

这一期的龋齿,临床上叫它为中龋。

龋损如继续向深部扩大,到达牙本质深层并接近牙髓腔时,对冷、热的温度刺激可出现疼痛。

这一期的龋齿,临床上叫它为深龋。

由于深龋离牙髓比较近,龋洞内的细菌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容易渗透到牙髓组织,可能引起急性牙髓炎,使患牙发生剧烈疼痛。

如再不治疗,牙冠可大部被龋蚀而破坏,成为残冠。

牙髓也因炎症而发生坏死,病牙的疼痛感觉反而减轻或消失。

这时细菌可通过牙髓向根尖扩散,引起牙齿根尖部的病变。

龋齿发展到最后阶段是牙冠完全被龋蚀所破坏,留下残根。

因此,如果患了龋病就应尽可能地早修补,因为龋洞经过修补后可以阻止龋病病变的发展,及早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

若不及时治疗,病变就会越来越大,从浅龋发展到深龋,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当损伤到达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时牙痛会十分严重;当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脓肿,甚至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

牙齿的龋坏、缺失,会影响咀嚼,加重胃肠负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而且,龋齿内有大量的细菌及脓液,可成为一个潜在的病灶。

牙路成长_优秀作文800字

牙路成长_优秀作文800字

牙路成长_优秀作文800字
牙齿的生长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遗传、饮食、口腔保
健等。

在人类的生命周期中,牙齿从婴儿期逐渐长出乳牙,到儿童期换出恒牙,最终形成
牙齿正常排列的牙合关系。

牙齿的成长对于我们的口腔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具体探
讨一下牙齿的成长过程。

牙齿的成长从婴儿期开始。

婴儿出生后,牙龈上并没有牙齿,但在6个月到一岁左右
的时间里,婴儿的乳牙开始生长。

乳牙生长的顺序往往是从前上颌开始,然后依次是前下颌、后上颌和后下颌。

这个过程通常在2岁左右完成,婴儿开始有完整的牙齿。

牙齿的正常成长需要合理的饮食和饮食习惯。

饮食中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D等
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可以预防牙
齿问题的发生。

减少糖的摄入可以降低蛀牙的风险;不咬硬物和磨牙可以避免牙齿的磨损等。

口腔保健是牙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牙线可以有效地清除牙菌斑,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

定期的口腔检查和洁牙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口腔问题,避免疾
病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的咀嚼和咀嚼习惯也有助于牙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结而言,牙齿的成长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和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遗传、饮食和
口腔保健是牙齿健康成长的关键。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保健习惯,定期检查口
腔健康状况,并及时治疗和预防口腔问题的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而美丽的
牙齿。

浅谈龋病的药物治疗

浅谈龋病的药物治疗

浅谈龋病的药物治疗发表时间:2013-02-04T15:25:05.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宁海燕[导读] 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细菌性渐进性疾病,造成牙齿硬组织的颜色、形态、质地的改变。

宁海燕(海南省海口市府城医院口腔科 571100)【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60-02【关键词】龋病药物治疗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细菌性渐进性疾病,造成牙齿硬组织的颜色、形态、质地的改变。

在龋病发病的初期,由于脱矿引起牙釉质晶体结构的变化,透明度改变,牙釉质呈白垩色。

龋病的进一步发展,无机物溶解,有机物分解,造成牙体组织崩解形成龋洞。

牙齿硬组织缺乏自身修复能力,进一步发展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一系列继发病,这些疾病可作为病灶引起全身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

1 龋病的特殊诊断1.1 X线检查隐匿性龋损在不能直接视诊、探诊时,可拍片辅助诊断,如邻面龋、潜行龋和充填物底壁及边缘的继发龋。

在X线片上龋损区因牙齿硬组织脱矿显示出透射影像,据此明确诊断。

临床上用于龋病诊断时,常用根尖片和咬翼片。

咬翼片变形失真最小,为龋病检查的首选。

根尖片适用于了解龋病的并发症—根尖周疾患。

邻面龋应与牙颈部正常的三角形低密度透射区鉴别:龋损表现为形态不一、大小不定的低密度透射影像;而因釉质向颈部移行逐渐变薄形成的三角形密度减低区形态较规则,相邻牙颈部的近、远中面对称出现。

继发龋应与窝洞底壁低密度的垫底材料相区别:后者边缘锐利,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此外,X线片还可以判断深龋洞底壁与牙髓腔的关系:可根据二者是否接近、髓角是否由尖锐变得低平模糊、根尖周的牙周硬板是否消失及有无透射区,间接了解牙髓炎症的程度,与深龋鉴别。

应当注意X线片在龋病诊断中的局限性,照片是三维立体牙的二维平面投影,存在着重叠影像的干扰和倾斜投照引起的变形失真。

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120

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120
第14页/共88页
间接牙髓治疗术 (二次去腐法)
Indirect pulp therapy (Gross caries removal therapy)
第15页/共88页
操作要点
Indirect pulp therapy
1. 拍摄术前X线片; 2. 无痛状态下尽可能去除腐质,特别是湿软的
细菌侵入层,保护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避免穿髓; 3. 操作中注意冷却,避免用高压气枪强力吹干,
少,相对而言髓腔大,髓角高,易受外 界感染
第2页/共88页
牙髓组织特点
年轻恒牙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意义
• 年轻恒牙的髓腔较大且牙髓组织较多, 牙髓组织中血管多,血运丰富,这样既 能使牙髓内的炎症产物被很快运送出去, 有使牙髓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
第3页/共88页
牙根组织特点
由于根尖孔较大,髓腔内血液丰富,发生 感染时易扩散,但其抗感染能力强,如能 及时治疗,牙髓可恢复,这为年轻恒牙尽 量保存活髓提供了生理基础;
第17页/共88页
术后复查
Indirect pulp therapy
• 3个月左右在X线片上可观察到修复性牙本 质层的出现, 术后6个月左右,常可观察 到连续的有一定厚度的修复性牙本质层;
• 修复性牙本质层的出现,是间接牙髓治疗 成功的重要指征。
第18页/共88页
直接盖髓术
Direct Pulp Capping
优点:强碱性可中和细菌的酸性 产物,亦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第25页/共88页
活髓切断术
• 适应症: 1. 深龋、部分冠髓牙髓炎 2. 前牙外伤性冠折牙髓外露
(露髓孔大于1mm,时间长于5h短于24h)
因此炎症易扩散,但如治疗及时,炎症也易控 制和恢复

牙髓和根尖周病

牙髓和根尖周病

厌氧菌 LPS的致病机理:





通过与组织细胞膜结合直接产生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 激活B淋巴细胞,介导根尖的免疫损伤;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炎 症介质,从而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通过Ca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加重疼痛和炎症反应 诱导IL-1、TNF等细胞因子。IL-1和IL-6对炎症细胞有趋化作 用,IL-1可剌激破骨细胞的形成 介导和加速骨质吸收和炎症过程 激活胶原酶 激活凝血因子-Ⅶ (产生疼痛) 酶 胶原酶、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酶、溶纤维蛋白酶等 代谢产物 氨、H2S、吲哚、有机酸
3.经血源感染
血流中的细菌进入受到创伤或病变的组织中, 被称为引菌作用,牙髓的血源感染途径被归 于引菌作用 因暂时性菌血症,细菌通过血循环在创伤的 牙髓或根尖周周围组织定值,继而引发感染

l主要病原菌


58个感染根管内细菌的检出率(%) 革兰阴性杆菌 革兰阳性杆菌 具核梭杆菌7(12) 迟缓优杆菌6(10) 变形梭杆菌2(3) 粘液优杆菌3(5) 坏死梭杆菌2(3) 放线菌菌种 3(5) 口腔普氏菌5(9) 溶齿放线菌※11(19) 中间普氏菌※19(33) 迈氏放线菌6(10) 颊普氏菌 4(7) 双歧杆菌菌种4(7)



专性厌氧菌,生化性状不活泼,可产生吲哚和硫化氢。主要 终末酸产物是正丁酸和乙酸。可产生β-内酰胺酶 不仅可诱导牙髓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也可诱导 根尖周组织产生细胞因子和免疫反应,激活细胞的纤溶酶原 激活系统 Bogen和Slots(1999年)采用PCR技术,分析20例有或无临 床症状的难治性牙髓病患者的封闭性根尖周损伤位的四种产 黑色素厌氧杆菌,仅一例检出牙龈卟啉单胞菌,患者有中等 疼痛感,无一例检出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以及被认为 是感染根管特异病原菌的牙髓卟啉单胞菌。但从患者三个龈 下样本中发现牙髓卟啉单胞菌(检出率为40%),其中一名 患者还从唾液和累及牙的龈下样本中检出该菌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课件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课件
牙周治疗:对于伴有牙周病的根尖周病患者,需要进行牙周治疗,包括洁牙、刮治等
拔牙: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需要进行拔牙治疗,以避免感染扩散和影响邻牙健康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联合治疗
根管治疗:清除 牙髓和ຫໍສະໝຸດ 管内的 感染物质,并进 行消毒和充填
根尖手术:切除 根尖周病灶,并 进行根尖封闭和 充填
牙周治疗:对牙 周病进行治疗, 包括洁牙、刮治、 根面平整等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概述
牙髓病的定义
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牙髓坏死等。 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由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组织构成。 牙髓病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牙齿变色等。 牙髓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根管治疗、拔牙等。
根尖周病的定义
YOUR LOGO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03
04
05
06
牙髓病与根 尖周病的概 述
牙髓病与根 尖周病的诊 断
牙髓病与根 尖周病的治 疗
牙髓病与根 尖周病的预 防
牙髓病与根 尖周病的案 例分析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牙病 避免咬硬物:避免用牙齿咬硬物,如坚果、骨头等 避免食物过热或过冷:避免食物过热或过冷,以免刺激牙髓和根尖周组织
预防注意事项
保持口腔 卫生,定 期刷牙、 使用牙线
避免咬硬 物,防止 牙齿损伤

(完整版)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完整版)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题牙体组织1.名词解释(1)釉板lamella:是垂直于牙面得薄层板状结构,可以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

(2)绞釉gnarled enamel: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

(3)釉小皮enamel cuticle:是指覆盖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一经咀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见残留。

(4)死区dead tract:是牙龈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所致。

(5)继发性牙本质secondary dentin: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牙合)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

(6)透明牙本质transparent dentin:又称硬化牙本质,当牙本质在收到磨损和较缓慢发展的龋刺激后,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变形后有矿物盐沉着而矿化封闭小管,阻止外界刺激传入牙髓,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形。

由于其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在膜片上呈透明状而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7)髓周牙本质circumpulpal dentin:在罩牙本质和透明层侧的牙本质称髓周牙本质。

(8)罩牙本质mantle dentin:在原发性牙本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

(9)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当釉质表面因磨损、腐蚀、龋等而遭受破坏时,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收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形,牙髓深层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形细胞而分化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10)托姆斯颗粒层tomes granular layer:在牙纵切片中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为矿化区称托姆斯颗粒层。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详解演示文稿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详解演示文稿
b. 有进食痛或出血 – 检查:a. 龋洞内有牙髓息肉
b. 患侧牙有大量牙石堆积
第四十二页,共102页。
不可复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 发生条件:
• 儿童、青少年
• 乳磨牙、第一恒磨牙
• 患牙有大的穿髓孔
• 根尖孔粗大,血运丰富
第四十三页,共102页。
– 鉴别诊断:牙周膜息肉、牙龈息肉
第三十四页,共102页。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 临床表现:发病急,疼痛剧烈
– 症状: • a. 自发性阵发性痛, 晚期持续时间
延长,化脓期可呈搏动性跳痛 • b. 夜间痛 • c. 温度刺激痛加重 ,化脓期热痛冷缓
解 • d.疼痛不定位,放射性或牵涉性
第三十五页,共102页。
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第三十三页,共102页。
可复性牙髓炎
• 诊断要点:
– 无自发痛史,一过性敏感 – 可有牙体缺损或深牙周袋 – 牙髓活力测试:一过性敏感,刺激物去除后反
应即缓解或持续数秒后缓解
• 鉴别诊断:
– 深龋:冷热刺激进入龋洞内才出现一过性疼痛 – 不可复性牙髓炎 – 牙本质过敏:对探、触、酸、甜等刺激更敏感
第十页,共102页。
第十一页,共102页。
牙周途径
第十二页,共102页。
牙周途径
第十三页,共102页。
二、物理因素
• 温度:过高、过低或温度骤变 • 电流刺激:流电作用 • 气压变化 • 放射性损伤 • 激光:种类、波长、照射剂量、照射
时间有关。
第十四页,共102页。
二、物理因素
• 创伤
– 急性创伤:外伤 – 慢性创伤:咬合创伤 – 医源性损伤:正畸治疗操作不当、根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细阐述有龋病发展到牙髓炎和根尖周病的发生
发展过程作文
发生龋病、牙髓炎和根尖周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连续过程。

龋病的发生:龋病是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酸性代谢物,导致牙齿组织溶解而引起的。

当我们摄入含糖食物时,细菌在牙齿上形成黏膜,附着并形成牙菌斑。

这些细菌会将食物中的糖分解成酸,进一步侵蚀牙齿的外层釉质。

龋病向牙髓炎的发展:如果龋坏不及时治疗,酸性代谢物会穿过釉质进入牙本质,进而侵蚀牙齿的中层——牙本质。

一旦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牙髓)受到破坏,就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即牙髓炎。

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性钝痛、对刺激物敏感以及牙齿颜色的改变。

牙髓炎发展为根尖周病:如果牙齿内部的炎症不得到治疗,感染可能进一步蔓延至根尖周围的组织。

根尖周是指位于牙齿根尖周围的骨组织和牙槽骨。

感染会导致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形成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的常见症状包括牙龈肿胀、出血、溢脓以及疼痛。

如果不及时处理,根尖周病可能导致骨质吸收和牙齿松动。

总结起来,龋病发展到牙髓炎和根尖周病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

从牙齿表面的细菌侵蚀釉质开始,进而引发牙髓炎,并最终扩散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形成根尖周病。

这个过程中,缺乏及时的治疗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导致牙齿的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