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小故事

合集下载

十大中国环保人物事迹故事50字

十大中国环保人物事迹故事50字

十大中国环保人物事迹故事50字吕淑梅,70岁,是馨园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

她家住鑫佳路,邻居们都称赞吕淑梅家庭是真正的绿色之家。

一、从生活点滴,厉行节约吕淑梅她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充分发挥了旧物利用。

她家的清洁工具拖布从来不买,都是用纯棉的旧衣物改的,她做的拖布又大又厚,吸水又强,比买的好使多了。

做的多了,吕淑梅就经常把它送给邻居使用。

在她的家中,生活中的小窍门很多很多,看起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她就能把它变得有价值,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她家的用水从三个方面节约,厨房用水,个人卫生用水,和厕所用水。

厨房用水,她家的淘米水和洗菜用剩的水都利用得恰到好处,她家用干净器具把水接起来清洗衣物或其他物件,洗完衣物的水用来浇花。

厕所用水一般都是把各种用剩的水储起来冲洗厕所或拖把,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让每一滴水都变的有价值。

在生活细节上,她也十分注意方法。

外出购物买菜一般自带购物袋,不用一次性筷碗。

家用照明电全部使用节能灯,并且出门养成随手关掉水电开关的习惯。

虽说孩子现已成家立业,但她经常言传身教地教育子孙不要铺张浪费积极参与节能低碳活动。

二、变废为宝,美化家庭环境变废为宝是吕淑梅的生活理念。

她利用很多废旧物自制了多种蓄水用具。

走进吕淑梅家的院子,多种花草枝繁叶茂随风摇曳,散发出不同的清香。

自制的蓄水用具有玻璃制作的,铁皮制作的,坏旧的陶瓷缸制作的等等,一到雨季就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观,这是收集自然雨水的最好途径。

吕淑梅种花养草一般都引用自然肥料,淘米水发酵,鸡蛋壳捣碎,家禽粪类回收等等。

既废旧利用节约了资源又美化了环境。

吕淑梅家种养的花草根雕每年都迎来了各方爱好者观赏借鉴。

以变废为宝为题:范文4篇

以变废为宝为题:范文4篇

以变废为宝为题:范文4篇以变废为宝为题范文一: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明看见妈妈手里拿着一袋饮料瓶,准备出去扔掉,心里立即有了主意。

聪明的他还在为劳动课上的小制作发愁呢,现在,终于可以一显身手了。

于是,他对妈妈说:妈妈,这些瓶子能送给我吗? 妈妈笑眯眯地说:好呀!妈妈等着你的好消息! 小明准备了一瓶胶水、一把剪刀,当然水彩笔也是不可少的。

材料准备就绪,小明想,这么有意义的事,何不请好朋友一起来。

他正要去打电话,门铃响了,原来是好朋友们来了。

小明高兴地说:你们来得正好,我们一起来做手工吧! 说完,他就带头干了起来。

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招,不一会,一个漂亮的花篮,一个实用的烛台,就做好了。

妈妈看着这群可爱、聪明的孩子,高兴地说:你们真能干,今天你们能变废为宝,明天一定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大家听了,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以变废为宝为题范文二: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小明到小华家约小华出去玩。

“小华,一起出去玩吧!”小明对着小华的卧室喊。

小华正好在厨房洗碗,他急忙跑去给小明开门。

小明一进门就说:“小华,我们出去玩吧!”“不行,我的碗还没洗完呢,要不你先在沙发上坐一会吧。

”小华刚说完,只听“啪”的一声,“准是什么东西又摔坏了。

”小华说,“我去看看,你等着。

”小华一跨进厨房,就看见妈妈心爱的盘子摔碎了。

紧随其后的小明看了看,说:“池子边有小猫的脚印,这不是你的错。

”这可怎么办呢?这两人眉头紧锁。

难熬的五分钟终于过去了,小华硬着头皮捡起地上的碎盘子,朝垃圾桶走去。

小明连忙拦住了他,说:“别扔,还有用呢。

”小华半信半疑地将盘子放在桌上,小明跑回家,拿来了水粉笔?水粉颜料和调色板等。

小华一下子醒悟过来,也和小明一起拿起画笔画了起来。

可小华怎么也画不好,“烦死了,烦死了!”小华说。

“你这样是画不好的。

”小明说,“你应该耐心点,这样才能画好。

”小华脸红了,也认认真真地学着小明画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对热带鱼就画好了。

小明指着热带鱼说:“你看,你画的那条正在睡觉一样,我把他挂在卧室里,我画的那只正张着嘴,我就把它挂在餐厅里,好不好?”“嗯。

生活中的玛丽卖废品的故事

生活中的玛丽卖废品的故事

生活中的玛丽卖废品的故事从前有个叫玛丽的女孩,她住在一个小村庄里。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玛丽家里很贫困,他们生活依靠卖废品为生。

玛丽的父亲经常外出找废品,而她和她的妈妈负责整理废品,然后再卖掉。

每天早上,玛丽会去附近的垃圾场寻找有价值的物品。

她会小心翼翼地选择可以再利用的东西,比如废纸、旧报纸、废铁、废塑料等等。

即使是最小的东西,她也不会错过。

下午,她回到家里,将收集到的废品清洗并整理好。

她和妈妈一起加工废品,将纸张压扁,旧报纸剪成小块等等。

他们将废品分类,然后放在袋子里做好标记。

第二天,玛丽会将废品装在手推车里,来到村子里的回收站。

回收站的工作人员会称量废品的重量,然后按照市场价格给予报酬。

虽然这些报酬很少,但玛丽知道这对她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垃圾变废为宝,废品变成了玛丽家的收入来源。

玛丽和她的家人对废品充满了希望,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工作,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玛丽慢慢地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寻找有价值的物品。

她学会了辨别不同种类的废品,并知道哪些废品可以卖得更高的价钱。

渐渐地,她赚到的钱也越来越多。

玛丽不再害怕贫困,相反,她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她学会了节约和理财,将赚到的钱用于支持家庭和自己的教育。

最终,玛丽通过卖废品赚到了足够的钱,进入了大学,学习了环境科学专业。

她成为了一名环保专家,致力于保护环境,推动废品回收利用。

玛丽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困难,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同时,废品也教会了我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理解爷爷变废为宝的故事内容

理解爷爷变废为宝的故事内容

理解爷爷变废为宝的故事内容
爷爷是一个出身贫寒的老人,他喜欢收集各种破旧的东西,包括废弃的机器零件、破旧的背包、废弃的轮胎等等。

在别人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垃圾,可是爷爷却能够从中发现宝贵的东西。

有一天,爷爷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堆旧电脑。

这些电脑已经很老了,无法使用,别人都觉得是垃圾,可是爷爷却看到了它们的“灵魂”。

他用心清洗、修缮,并最终将这些电脑变成了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这个系统备受人们喜爱,也给爷爷带来了收入和荣誉。

爷爷变废为宝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看似毫无意义的东西,也会蕴藏着无限的价值。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开发,就能够将它们变成宝贵的财富,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而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发掘其中的价值和美好。

变废为宝的奇思妙想小作文

变废为宝的奇思妙想小作文

变废为宝的奇思妙想小作文嘿嘿,我来写一个有趣的小作文!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超级酷炫的故事——怎么变废为宝!有一天,我在家发现了一大箱子旧书,它们都又脏又破,看起来真的很垃圾。

我想了想,哎呀,这些书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了,可是我又不想扔掉它们,因为书本身不是废物啊,对吧?于是我就和妈妈说:“妈妈,我有个超级无敌酷炫的主意!我们可以把这些旧书变成一座超级图书馆!”妈妈一听,眉毛都快飞上天了:“噢,小家伙,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奇怪的东西?这些破烂书怎么可能变成图书馆?”。

我马上解释道:“妈妈,我们可以把这些书洗干净,修补一下破损的地方,然后装订起来,放在书架上。

我还可以用画笔在书皮上画漂亮的图案,让它们看起来特别有趣!然后我们可以在家里找个角落摆上书架,放上这些书,不就成了我们家的小图书馆了吗?”。

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哎呀,你这个小家伙,想法真是太有创意了!好吧,我们一起动手,把这些旧书变成我们家的小图书馆。

”。

于是,我和妈妈开始行动起来。

我们把每一本书都小心翼翼地清洗干净,用胶水把书页粘好,还用美丽的彩纸做了新的书皮。

我还在每本书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和花草,让它们看起来生动有趣。

最后,我们把这些美丽的书架整整齐齐地放在客厅的一角。

我特地在旁边放了几个小板凳和垫子,让大家坐着舒服地看书。

后来,每当有客人来家里做客,他们都会被我们家的小图书馆吸引住。

他们看到那些经过我和妈妈精心装饰的书,都会赞叹不已:“哇,这些书看起来真漂亮啊!你们真是有创意的一家人。

”。

我每次听到这些赞美,心里都特别开心。

因为我们用一些看起来废弃的东西,变成了一件让大家都喜欢的宝贝。

现在,我知道了,只要有创意和努力,任何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所以,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有一些旧东西,不要急着扔掉哦!想想有什么好主意,说不定你也能把它们变得特别有用,像我们家的小图书馆一样!加油!。

变废为宝的故事

变废为宝的故事

变废为宝的故事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每到春夏季节,田间地头总是充斥着一种特殊的气味,那就是农作物的残渣发酵后散发出来的酸臭味。

这些残渣通常被人们称为“废料”,人们往往会将它们视为垃圾,直接丢弃在田间地头或者河边,让它们自然腐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废料”竟然可以变废为宝,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爷爷在田间地头堆放着一大堆玉米秸秆,我问他这是要干什么,爷爷告诉我这是用来喂牲口的。

那时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枯萎的秸秆还可以利用,直到爷爷带我去了解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

原来,秸秆可以做成饲料,还可以用来制作纸张和生物质燃料,它们还可以用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

我深深被这些利用废弃农作物的方式所吸引,我开始慢慢地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废弃农作物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重视。

有人研究出了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的技术,有人研究出了将废弃农作物制成有机肥料的方法,还有人研究出了将废弃农作物制成纸张的工艺。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作物残渣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为农民增加收入,为社会节约资源,为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农作物残渣,还有很多其他的废弃物也可以变废为宝。

比如,废旧的塑料瓶可以被回收利用,制成新的塑料制品;废旧的纸张可以被回收再生,制成新的纸张;废弃的废铁、废铝等金属可以被回收,制成新的金属制品。

这些废弃物的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变废为宝的故事,告诉我们,废弃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废料”,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利用,它们都可以变废为宝,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废弃物的利用价值,积极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方法,让更多的废弃物变废为宝,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_纽克伦是如何变废为宝的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_纽克伦是如何变废为宝的

美国有个小本经营者名叫纽克伦,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事业有大的起色,但他一直没有遇到好的机会。

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见几家大开发公司用装垃圾的汽车,把垃圾倒在一个垃圾山里,并付给“收货人”一些“管理费”。

事实上,垃圾已成为许多企业烦恼的事情,他们都愿意花钱把它清除掉,但在纽克伦的眼中,它们并不是废物,垃圾中有许多有用之物,只要设法把它们分离开加以处置,就可以把这些垃圾变废为宝。

纽克伦决定放弃现在的生意,决定在没有人涉及的垃圾利用领域创出奇迹。

就这样,他购买了一块价格便宜的地来堆放垃圾,买了一些垃圾处理设备,雇用了几名工人,他的工作就开始了。

纽克伦的垃圾公司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很小。

于是,他决定上门服务,这样他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厂商送来的垃圾。

纽克伦指挥手下的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片、破布、废金属、化学废渣分别拣出来,送交有关厂家处理,两个月后,经济效益明显显示出来,他赚了千倍于投资的利润,这一利润比他原来从事的小本经营的利润高出了20倍。

很快,纽克伦就成了一名大富翁。

枯木变废为宝小故事

枯木变废为宝小故事

枯木变废为宝小故事《枯木也能放光彩》在我们村头,有一棵老枯树,那树真的是老得不成样子了,树干都空了一大半,树皮也剥落得厉害,就那么孤零零地杵在那儿,大家都觉得它没啥用了,纯粹就是个占地方的家伙。

有一天,我们村的老张头路过那棵枯树。

老张头可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呢。

他盯着那枯树看了好一会儿,然后一拍大腿,说有主意了。

大家都很好奇他要干啥。

只见老张头回家拿了锯子、斧头这些工具就直奔枯树去了。

他把那枯树干锯下了一段,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又是砍又是削的,原来啊,他是要把这段枯木做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花盆。

老张头可细心了,他把那枯木的空洞巧妙地利用起来,当成花盆的主体,然后在外面稍微打磨修整了一番,还雕刻上了一些简单却好看的花纹。

等完工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

那个原本被大家嫌弃的枯木,现在变成了一个超级有特色的花盆。

老张头把它放在院子里,种上了几株鲜艳的小花,那枯木瞬间就有了生机。

从那以后,老张头的这个枯木花盆就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大家路过都会忍不住看几眼,还会由衷地赞叹老张头的巧思。

而那棵老枯树剩下的部分呢,也被大家开发出了各种用途,有的做成了小板凳,虽然坐上去嘎吱嘎吱响,但也别有一番趣味;有的做成了小摆件,摆在桌上也是挺有意思的。

嘿,你瞧,原本被认为是废物的枯木,就这么被老张头变废为宝了。

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继续在我们村发光发热,也让我们明白了,就算是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只要有创意,有心思,也能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就像那棵枯木一样,在被遗忘的角落,也能迎来自己的新生。

这棵枯木的故事,虽然小,却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多欢乐和启示。

现在每次看到那些由枯木做成的东西,我还是会感叹老张头的智慧,也会想起那棵老枯树曾经的落寞和如今的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废为宝小故事【篇一:变废为宝小故事】丰沛的雨水使田里杂草狂长。

农夫见了,非除之而不甘。

尤其是红根草对庄稼为害甚烈,农夫更是深恶痛绝!红根猪草忍不住叹息道:“我们如此不受欢迎,遭人唾弃,活着何苦呢!”其他的杂草赶紧安慰说:“其实,我们都不必妄自菲薄,只是站错了位置而已。

如若将你拔切后喂猪,显然是很好的饲料。

当然还可以与我们一起拔晒后烧成草灰,不也能肥沃土壤么?”农夫听了,立即改变了对杂草的,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使它们成为庄稼的供给营养。

的确,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只是我们常常被其表面现象所蒙蔽或迷惑罢了!【篇二:变废为宝小故事】变废为宝的故事是一篇小学生暑假日记,小作者号召我们,看见了废品之后,不要一心准备扔掉,要先想想它能变成什么,要做一个有心人!暑假,爸爸给小明、小华布置了一项任务:打扫卫生。

小明、小华分配任务:小明负责拖、扫;小华负责洗、擦。

日记二年级日记他俩开始打扫了。

小会儿就拖、扫完了,于是就大喊:小华,我打扫完了,你呢? 把小华吓了一大跳,手中的盘子也碎了,小明听见哐当的声音,连忙跑了过来,说:怎么了,怎么了? 小华惊讶的说,盘子盘子,碎了。

怎么回事? 还不是因为你大吼大叫,把我吓了一跳,才把盘子摔碎了。

啊?对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大吼大叫了,现在怎么办?爸爸看见了会骂我们的。

还能怎么办,只能把它扔了。

说后,小华便捡起地上的碎片扔了,又准备把那几块大碎片扔掉。

突然,小明灵机一动,说:不要扔,老师不是说过要废物利用吗?我们就可以废物利用呢! 对!可我们把它变成什么呢?小明想了想,拿来画笔和油彩。

小华疑惑极了,小明说:你瞧我的吧! 说完,便开始了,只见小明一会儿深思,一会儿画画,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热带,小华看了之后也想画一画,就说:我也想画一个,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啦,我们一人画一个。

小华高兴极了,拿起画笔,左画画,右画画,没过多久就画出了一条热带鱼。

看啊!小华画的热带鱼线条是弯的,而小明画的热带鱼线条是热带鱼线条是直的。

他俩现在正自我陶醉呢!他们还不时给对方提出小建议或表示赞扬:小华,你看,你的热带鱼线条多么漂亮啊!小明,你画的热带鱼也很不赖呢!小华,你画的热带鱼的眼球怎么是红色的?这时,爸爸回来了,发现少了盘子,刚准备大吼,可又收回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明和小华把他们的成就拿在手里给爸爸看,并且道歉:爸爸,对不起,我们不小心把盘子摔碎了爸爸原谅了我们,说:没有关系,盘子碎了可以再买,但,你们学会了变废为宝,这,是不可能买到的呀! 说完,还夸奖了小明、小华一番呢!这告诉了我们:看见了废品之后,不要一心准备扔掉,要先想想它能变成什么,要做一个有心人!【篇三:变废为宝小故事】变废为宝的例子范文一:《变废为宝》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五册第12课《变废为宝》。

易拉罐、塑料瓶、金属片、木头、旧挂历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触它们,但很少刻意去观察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在学生收集接触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渗透利用拼贴、剪、折、卷、插等基本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精美的装饰作品。

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

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设计理念: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并且通过“比赛招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激发和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

2、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折、卷、插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拼贴、剪、折、卷、插等多种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各种各样可利用的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双面胶。

注:材料分类:⑴纸质类:挂历纸、包装纸、糖果纸、牙膏盒、烟盒、牛奶盒、纸杯、纸卫生纸纸筒等。

⑵塑料类:果冻壳、不同颜色的塑料片、塑料瓶、塑料盆、塑料杯等。

⑶木质类:冰棒棍、木条、不同质地的木板等。

⑷金属类:易拉罐、牛奶罐、各类废旧金属类物品等。

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以收集另外一类可以是各地区特色的地方材料:如:棉花、泡沫、尼龙线、、贝壳、麦秆等等。

学具准备:各类可利用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真聪明,团结合作本领大。

(老师讲述的时候结合手部的动作)学生应该能猜出谜底是手。

2.大家真棒。

我这儿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校园环保社和校园巧手社团联合举办一台擂台赛。

听说他们要在我们当中招聘一部分人才呢。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还真热闹。

“大家伙想参加吗?”“想”那首先我们要先来看看擂台赛的要求和规则。

出示擂台赛的要求:利用环保社提供“百保箱”内的各类材料来进行工艺制作,(注:百保箱里的材料应事先让学生收集好了放在里面)通过我们同学的巧手来制作,谁能将它们赋予更新更美的生命,谁就将获胜。

板书:擂台赛的项目:比赛过程中共有“三关”,必须闯过前两关后才能进入第三关。

“一、二两关均为智力知识类:包括1.比眼力2.比口才3.比智力,这两关比赛中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抢答。

这样你就将顺利进入“第三关”:能力测试设计关。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选拔”的方式,通过智力“闯三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激发他们探知的欲望。

)二、发展阶段1.出示图片,进入“第一关”(注:除了给学生看书上的范图以外,可多找一些图片,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设计思路。

)2.大家看看这些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漂亮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范图根据实际情况来定)3.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材料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4.说说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这一环节学生之间的讨论比较热烈,各自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异想天开的想法,对后面制作阶段有很好的帮助。

)5.你认为还有那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利用。

(这一环节更实际的落实到制作的设想)(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回合的比拼,让学生从本质上来认识原材料、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了解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想象。

为后面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三、欣赏阶段1、欣赏范作。

2、同学们,你们想过自己动手制作吗?我们可以先用一件单一的材料来实际制作一下。

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描述来进行示范。

根据学生说到的方法,拼贴:用火柴按一定的方向拼成太阳的形状;剪:把纸杯的上口剪开后,可折成花篮的形状;折:例如手工纸的一些折叠方法(千纸鹤等);卷:通过剪、折的方式以后,再用卷的形式表现(表现人物的头发和裙子的褶子花纹等)(设计意图:用较单一的方法给学生演示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制作基础平台。

)请学生上来用这些材料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对材料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和了解。

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制作过程1.祝贺你们,进入第二关。

请大家打开你们桌子上的“百保箱” 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⑵说说他们原来的用途是什么?你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⑶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你还能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并使他们有更多更大的用途。

⑷学生根据百保箱里的材料。

一一分析,并且说说自身的设计意图。

根据实际,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并加以补充。

2.恭喜你们,“闯关成功”,进入第三关,加油!⑴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动手制作。

注意:制作时,你可以找朋友一起来制作,也可以自己制作完成。

大家要大胆想象,人人动手,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比赛时间一到立即停手,不得再做。

要求:要知道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几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希望你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

提醒:告诉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⑵学生制作开始,(配乐和图片循环放映供学生参考。

)(学生作品可用各类材料单件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混合材料来制作,这样作品的效果会更好。

)⑶学生进行创作,师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制作,并辅助学生完成作业。

⑷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小作者自己简单地介绍一下,同时可以让其他的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使用的材料运用是否恰当。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自己手中的材料经过自己的制作变的美丽了,拓宽设计思路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评价阶段1.评奖:要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学生只能为其他小组作品投票(插小旗)。

(每一组把做好的作品都放到黑板前的展示台上,学生下去参观完再评)⑴互评: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插上小旗。

⑵自评:请获小旗最多的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设想,并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⑶他评:请投票的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幅作品的理由。

⑷师评:在学生互动评价中适时介入评定,最后看哪一组的小旗最多,质量最高为获胜组(根据团结性、合作性、创意性,根据色彩的搭配、造型、创意等进行综合评定)。

(设计意图:把更多的表决权都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做到倾听别人的评价和学会自己如何去评价)2.颁奖:根据每一组做的质量、数量和团队合作性等评出最终优胜奖。

六、总结同学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把一些别人认为没用随手丢弃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老师真的佩服你们。

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

案例反思:活动结束后,学生相互协作能力大大提高了,由原先你争我抢到有步骤、有目的地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他们敢于在集体面前自豪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

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事做,都有分工,并敢于向教师提要,索取材料,可见低年级学生能力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弱,还是很有潜力可挖。

这就要靠教师给他们创设条件,给他们机会,关键是教师多“放手”。

通过这次活动,我想我必须重新认识我的小朋友了。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我觉得学生收获最大的有这几个方面:(一)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保护、美化环境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废品”,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责任意识,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制作中提高了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同伴间互相交往的能力。

教师收获最大的是这几方面:(一)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创设主要的活动。

(二)适时的引导,做学生的引导者(三)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