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素养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B.明月别枝..惊鹊(离开枝头)C.尾搐入两股.间(大腿)D.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蒙.古包(měng)鸣啭.(zhuàn)俨.然(yǎn)叱咤.风云(chà)B.额枋.(fāng)狞.笑(níng)蜷.缩(quán)鸣钟击磬.(qìng)C.焖.饭(mēn)铁锹.(qiāo)膝髁.(kē)泼刺.奔迸(là)D.诞.生(dàn)羞涩.(sè)记载.(zài)少.选之间(shǎ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汉族人,写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著名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丁香结》一文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C.《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这两篇课文都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D.《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

4.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外貌描写)B.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环境描写)C.“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心理描写)D.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动作描写)5.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改善工作改进技术发扬光大保护祖国B.锐意进取态度坚决内容精通纠正态度C.端正态度改善环境感情丰富观看表演二、判断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一、单项选择题。

(8分,每小题1分)1.(1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A.渲.染(xuàn)参.差(cēn)蒙.古包(méng)B.高擎.(qíng)绷.脸(běng)磅.礴(páng)C.叱咤.(chà)入场券.(juàn)魁.梧(kuí)D.妩.媚(fǔ)辐.射(fú)起哄.(hòng)2.(1分)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意味深长千军一发斩钉截铁B.惊天动地五颜六色微风凛凛C.别出心栽技高一筹念念有词D.忘乎所以心满意足轻手轻脚3.(1分)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壮士为了完成掩护任务,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B.广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C.战斗开始了,我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向敌人。

D.炸弹即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4.(1分)“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四百八十寺”指的是()A.480所寺庙B.480位寺人C.480位诗人D.虚指,形容寺庙很多5.(1分)下列诗句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A.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1分)下列句子不是谚语的一项是()A.六月六,看谷秀。

B.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C.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D.百日不下雨——久情(晴)7.(1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A.比喻B.拟人C.反问D.排比8.(1分)下面句子中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处士/笑/而然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10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做到正确规范、工整美观。

(1)战士们yìlì在悬崖边阻击rìkòu 。

(2)qízhì飘拂,掌声阵阵,阅兵式开始了。

海军、步兵、炮兵穿着zhìfú缓缓进场。

(3)后来jūn fá派了一群móguǐ似的匪徒将他绑走,最后他被zhíx íng 了绞刑。

(4)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jìmò了。

(5)《西游记》给人民塑造了一个shén tōng guǎng dà、斩妖除魔的大英雄。

(6)她用wéi miào wéi xiào 的表演,演绎了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2.(6分)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澄.澈(chéng dèng)掺和.(he huo)僻.静(pìbì)山涧.(jiān jiàn)模.仿(múmó)有棱.有角(léng líng)3.(8分)根据提示默写。

(1)《江上渔者》脍炙人口,其中“,”写出了捕鱼者的艰辛,饱含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

(2),。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送元二使安西》中“,”一句属于环境描写,写出了景色的清新,使送别诗的感情基调趋于乐观开朗。

(4)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在《浣溪沙》中体现出旷达乐观的精神,其中“?!休将白发唱黄鸡”最令人振奋。

二、阅读(36分)4.(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赠从弟(其二)三国魏•刘桢亭亭①山上松,瑟瑟②谷中风。

风声一何③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④里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2022-2023学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提升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4分)1.(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屹.立(yì)旗帜.(zhì)憧.憬(chōng)B.逶.迤(wēi)日寇.(kòu)坦.然(tǎn)C.抡.起(lūn)山涧.(jiàn)绷.着脸(běng)D.围歼.(qiān)外宾.(bīn)手榴.弹(liú)2.(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柔美酒脱境界回味乐趣B.衣裳彩虹飞弛礼貌拘束C.举行羞涩摔跤宅院印像D.草原线条马蹄愁怨模糊3.(本题3分)选择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夏夜,月光。

知了聒噪,更显出一片。

床角洒满了月光,我就这样入梦。

梦里,月下的花儿静静。

A.皎洁寂静香甜绽放B.洁净安宁恬淡开放C.皎洁安宁香甜开放D.洁净寂静恬淡绽放4.(本题3分)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A.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B.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C.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D.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5.(本题3分)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而大陆的平均海拔只有约840米。

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约11034米。

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他的海拔高度是844.43米。

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里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所以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海深。

A.海洋很深B.海洋大而且很深C.地大不如海大D.山高不如海深6.(本题3分)小明很喜欢狗,很想养一只,下面说法最能说服他妈妈的是()A.不就是养条狗吗?你爱我的话,就一定会给我养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一、积累运用。

1.(2分)下列词语中的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心惊肉跳B.刀光剑影C.翠色欲流D.沧海一粟2.(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拼写规则,“浦宾路”写作“PUBIN LU”。

B.“走了.、妈妈.、尾巴.、葡萄.”中的加点字都读轻声。

C.汉语拼音声母有23个,zh、ch、sh、r是翘舌音。

D.“ü”与“j、q、x、l、n”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

3.(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渲染(xuàn)勾勒(lè)迂回(yū)襟飘带舞(jīn)B.逶迤(wēi)岷山(mín)沉着(zhuó)鏖战(áo)C.赫然(hè)蒙古包(méng)蟠桃(pán)脊梁(jí)D.伽蓝(qié)獾猪(huān)铁锹(qiāo)摇曳(yè)4.(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马蹄慷慨稍微念念有辞B.苔藓幽雅悬崖据高临下C.干燥颓然肃静心满意足D.疑视蓝球骤然惟妙惟肖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资”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财物,钱财;②供给;③智慧,能力;④资历,指出身经历。

词语“论资.排辈”“资.助学生”“天资.聪明”“金融投资.”中“资”的意思分别是:、、、。

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③④①②6.(2分)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桂树花开,十里飘香。

B.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

C.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

D.一棵新芽简直就是闪亮的珍珠。

7.(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寒假就要来了,我很高兴。

假期里,我们可以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可以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A.因为所以不但而且B.既然就不是而是C.因为但是宁可也D.如果就其实也8.(2分)下列诗句中是描写春景的一项是()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素养测试卷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素养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素养测试卷一、看拼音写汉字。

(9分)yun mìjié wèi jiàn zhāng()藏静()()出肠()()设()开()律()林枯()刺()()盘()鱼()动寻()()断称()矫()()树二、选择题。

(6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微不致奇花异草攻无不刻神秘莫恻B、走头无路实事求是同甘共苦竭泽而渔C、惊慌失措名副其实震耳欲聋再接再厉D、留连忘返艰苦奋斗悬崖峭壁摩肩接踵(2)、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A、川流不息B、高山大川C、一马平川D、百川归海(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B.着.重着.落着.急着.手成春C.挣扎挣脱挣开....挣钱D.附和.和.尚和.谐填词和.诗(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王成当上班长以后,就处心积虑的想把工作做好。

C.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散发出缕缕幽香,不因沦落荒山而自弃。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了眼界。

B、《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D、《穷人》一文反映了沙皇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B、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C、“行啊”,小敏回答说。

“叫我干什么都行!”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三、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5分)()枪()剑有()无()()()相照()青()肿()痛()热摩()接()油()粉()牵()挂()()()之言伶()俐()四按要求写句子。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看拼音写词语。

shāyǎyīn lěng cǎo píng jiàng yóutáo zuìgòng xiàn líng lìfúdòng2.(4分)比一比,再组词。

澄遮橙蔗3.(4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领:①带、引;②接受;③了解;④拥有、占有。

领.会领.教领.海率领.B过:①过失;②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③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④超出一定范围。

过.年勇于改过.过.目不忘过.分4.(2分)根据要求写词语。

(1)形容声音美妙动听的四字词语:(2)形容技艺高超的四字词语:5.(5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用加点词造句)(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转述句)(3)什么是合作?合作就是互相配合。

(仿写设问句)(4)秋天到了,高粱红了。

(改为拟人句)(5)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去掉“把”,不用“被”,不变句意改写)6.(4分)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的瑰宝。

刘禹锡的“,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之美;诗人的“,水村山郭酒旗风”描绘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辛弃疾用“,听取蛙声一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之美。

7.(14分)积累运用。

(1)待到重阳日,。

《过故人庄》(2)我国古代道家理论认为天地万物可分五大类,谓之“五行”。

这“五行”是指、、水、。

(3)锺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鼓琴者。

《伯牙鼓琴》(4)本册课文中有许多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渔夫和桑娜,的老汉,的闰土,还有的鲁迅……(5)“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 (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学生素养发展测评卷一、听记训练(5分)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完成1~2题。

1.(3分)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完成1~2题。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重要原因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松树用途极广:树干可制造,叶子可提制,脂液可制,根和枝是很好的。

①燃料②挥发油③松香④纸张()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2.(2分)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完成1~2题。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重要原因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这段话写出了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重要原因是()A.松树有自我牺牲的精神B.松树是重要的工业原料C.松树能照亮前进的道路D.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二、积累运用(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3.(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渲.染(xuàn )入场券.(juàn )供献妙笔生花B.倾.听(qǐnɡ)笨拙.(zhuō)斑点余音绕粱C.菜畦.(qí)参差..(cēn cī)咆哮有板有眼D.缝隙.(xī)瘦削.(xuē)资源叱咤风云4.(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全神惯注别出心栽忐忑不安自做自受B.大举进范千均一发虎视眈眈沧海一粟C.迥然不同慷慨激昂波光粼粼密不透风D.囫囵吞枣故影自怜天籁之音惊慌失错5.(2分)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下看)B.坚强不屈.(弯曲)C.掉.尾而斗(摆动)D.少选..之间(不久)6.(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新冠抗疫中,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素养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

(9分)
yun mìjié wèi jiàn zhāng
()藏静()()出肠()()设()开
()律()林枯()刺()()盘()鱼
()动寻()()断称()矫()()树
二、选择题。

(6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微不致奇花异草攻无不刻神秘莫恻
B、走头无路实事求是同甘共苦竭泽而渔
C、惊慌失措名副其实震耳欲聋再接再厉
D、留连忘返艰苦奋斗悬崖峭壁摩肩接踵
(2)、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B、高山大川C、一马平川D、百川归海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
B.着.重着.落着.急着.手成春
C.挣扎挣脱挣开
..
..挣钱
D.附和.和.尚和.谐填词和.诗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王成当上班长以后,就处心积虑的想把工作做好。

C.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散发出缕缕幽香,不因沦落荒山而自弃。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了眼界。

B、《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D、《穷人》一文反映了沙皇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C、“行啊”,小敏回答说。

“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三、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5分)
()枪()剑有()无()()()相照()青()肿()痛()热
摩()接()油()粉()牵()挂()()()之言伶()俐()
四按要求写句子。

(18分)
1.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为反问句:
(2)变为设问句:
(3)变为双重否定句:
2、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

(缩句)
3.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南昌的空气更加清新。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她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改成转述句)
5.请你为地球村写一条标语:
6.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仿写)
7.关联词语填空。

(4分)
a.()今天下雨,()运动会照常举行。

b.()今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举行。

c.()明天下雨,运动会()照常举行。

d.()明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举行。

六、积累运用。

(6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2)诚者,天之道也;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不积跬步,。

(5)路漫漫其修远兮,。

七.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习题。

(4分)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巉岩(chán yán):高而险的山岩。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课外阅读。

(20分)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

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

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来,就会被浇成“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

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良久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

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

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

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了布回来,一脸喜气。

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

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

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分)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汤鸡” 字意为落水或浑身湿透的鸡,比喻浑身湿透或名利受到极大损失的人。

你能写两个这种类型的词语吗?(2分)
_________ _________
3、. 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分)
4、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2分)
5、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 “我”为什么舍不得
扔掉它?(2分)
7、“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泪
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读了《伞的故事》这篇文章,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孟郊的诗《》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