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夹杂物浅析
浅析硬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

工程技术C hina N e w Technol—ogie型s and㈧嗣囡团圜圈阅Pr oducl^■嵋■0■饵篮工匠‘山■■;一浅析硬线钢巾非金属夹杂物白映林周英豪何勇王翔夏辉华(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550005‘)擅要:硬线盘钢制品时钢的纯净度,夹杂物的尺寸、分布以及形态都有严格的要求,非金属夹杂物又是影响硬线钢质量的主要因素./L--。
本文通过介绍硬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和分类。
分析了不同类型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及形貌。
指出了非金属夹杂物对硬线钢的影响和危害。
关键词:硬线钢;非金属夹杂物;影响引育随着现代钢铁下业的高速发展,对钢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在纯净度方面。
然而在今天现有的冶炼条件下,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又不bT避免。
所以减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提高钢的产品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硬线钢是金属制品行业生产中高碳产品的主要原料,用于加1二低松弛预应力钢丝、钢丝绳、钢纹线、轮胎钢丝、弹簧钢丝、琴丝等f11.对钢的纯净度、夹杂物的尺寸、分布以及形态都有严格的要求。
然而日前我国生产的各种硬线钢丝普遍存在力学性能不稳定,拉拔断裂等严重质量问题,给后续加T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有关研究发现钢中的脆性夹杂物是导致拉断的主要原因。
例如,非金属夹杂物会导致应力集中,引起疲劳断裂,数量多且分布不均匀的夹杂物会明显降低钢的埋性、韧性、焊接性以及耐腐蚀性等。
本文通过对硬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形貌及形成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指出其对硬线钢性能的影响。
l非金属夹杂物来源和特征1.1夹杂物的来源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来源主要分为内生和外来。
内生夹杂物是钢液在脱氧和凝同时产生的。
内生夹杂物主要是精炼到连铸过程中的脱氧产物及浇铸过程中钢液与空气二次氧化的产物。
其特点是10】越高.脱氧产物增加,夹杂物尺寸细小,钢包精炼后,大部分上浮。
一般情况下,对钢的质量不造成大的危害。
外来夹杂物主要是冶炼和浇铸过程中带人的夹杂物,如炉体、钢包、中间包耐火材料的侵蚀物,卷入的包渣和保护渣等,如炉料表面的砂土和炉衬等与金属液作用.形成熔渣而滞留在金属中.其中也包括加入的熔荆。
钢中夹杂物知识.

摘要:根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和分类,综述了鉴定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方法和定量评级标准,并且给出了典型夹杂物的扫描电镜照片,分析了不同类型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基本特征。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对钢的综合性能要求也日趋严格,相应地对钢的材质要求了越来越高。
非金属夹杂物作为独立相存在于钢中,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加大了钢中组织的不均匀性,严重影响了钢的各种性能。
例如,非金属夹杂物导致应力集中,引起疲劳断裂;数量多且分布不均匀的夹杂物会明显降低钢的塑性、韧性、焊接性以及耐腐蚀性;钢中呈网状存在的硫化物会造成热脆性。
因此,夹杂物的数量和分布被认定是评定钢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被列为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出厂的常规检测项目这一。
非金属夹杂物的性质、形态、分布、尺寸及含量不同,对钢性能的影响也不同。
所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质量,生产出洁净钢,或控制非金属夹杂物性质和要求的形态,是冶炼和铸锭过程中的一个艰巨任务。
而对于金相分析工作者来说,如何正确判断和鉴定非金属夹杂笺也因此变得十分重要。
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分类1.1 内生夹杂物钢在冶炼过程中,脱氧反应会产生氧化物和硅酸盐等产物,若在钢液凝固前未浮出,将留在钢中。
溶解在钢液中的氧、硫、氮等杂质元素在降温和凝固时,由于溶解度的降低,与其他元素结合以化合物形式从液相或固溶体中析出,最后留在钢锭中,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瓜形成的夹杂物。
内生夹杂物分布比较均匀,颗粒也较小,正确的操作和合理的工艺措施可以减少其数量和改变其成分、大小和分布情况,但一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1.2 外来夹杂物钢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悬浮在钢液表面的炉渣、或由炼钢炉、出钢槽和钢包等内壁肃落的耐火材料或其他夹杂物在钢液凝固前未及时清除而留于钢中。
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发生作用产生的夹杂物。
如炉料表面的砂土和炉衬等与金属液作用,形成熔渣而滞留在金属中,其中也包括加入的熔剂。
304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控制

304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控制304不锈钢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然而,夹杂物的存在可能会对其组织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控制304不锈钢中的夹杂物对于保证其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夹杂物控制的重要性、夹杂物的来源和分类,以及夹杂物控制的措施和效果。
夹杂物是指存在于金属内部或表面的非金属杂质。
在304不锈钢中,夹杂物可能会破坏材料的连续性,导致应力集中,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
夹杂物对304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夹杂物能够破坏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加速局部腐蚀,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
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夹杂物会破坏材料的连续性,导致应力集中,降低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夹杂物可能引起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如裂纹、折叠等,影响加工质量和精度。
夹杂物主要分为有意夹杂物和无意夹杂物。
有意夹杂物是人为添加的,如为了改善材料的某些性能而特意加入的合金元素。
无意夹杂物是在冶炼、加工过程中引入的,如炉渣、耐火材料、以及与炉气、熔剂、燃料等反应生成的产物。
为了控制304不锈钢中的夹杂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夹杂物球化处理:通过适当的热处理,使夹杂物呈球形颗粒分布,降低其对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
控制原材料及熔炼过程:选用低杂质含量的原材料,严格控制熔炼工艺,避免过度氧化和污染。
精炼和净化处理:采用精炼技术,如电渣重熔、真空熔炼等,去除熔体中的夹杂物;同时,进行净化处理,如加入稀土元素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纯净度。
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在加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工艺流程,避免过度变形和加热,以减少夹杂物的引入。
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可以显著降低304不锈钢中的夹杂物数量和尺寸,改善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具体效果如下:夹杂物形态:通过控制措施,可以使夹杂物呈球形或不规则形态分布,降低其对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
夹杂物分布:采取控制措施后,夹杂物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局部浓度过高现象,降低材料脆性。
夹杂物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

夹杂物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1)夹杂物的分类钢在加工变形中,各类夹杂物变形性不同,按其变形能力分为三类:1.脆性夹杂物一般指那些不具有塑性变形能力的简单氧化物(Al2O3、Cr2O3、ZrO2等)、双氧化物(如FeO·Al2O3、MgO·Al2O3、CaO·6 Al2O3)、碳化物(TiC)、氮化物(TiN、Ti(CN)AlN、VN等)和不变形的球状或点状夹杂物(如球状铝酸钙和含SiO2较高的硅酸盐等)。
钢中铝硅钙夹杂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当压力加工变形量增大时,铝硅钙被压碎并沿着加工方向而呈串链状分布,严重破坏了钢基体均匀的连续性。
2.塑性夹杂物这类夹杂物在钢经受加工变形时具有良好的塑性,沿着钢的流变方向延伸成条带状,属于这类的夹杂物含SiO2量较低的铁锰硅酸盐、硫化锰(MnS)、(Fe, Mn)S等。
夹杂物与钢基体之间的交界面处结合很好,产生裂纹的倾向性较小。
3.半塑性变形的夹杂物一般指各种复合的铝硅酸盐夹杂物,复合夹杂物中的基体,在热加工变形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但分布在基体中的夹杂物(如CaO·Al2O3、尖晶石型的双氧化物等)不变形,基体夹杂物随着钢基体的变形而延伸,而脆性夹杂物不变形,仍保持原来的几何形状,因此将阻碍邻近的塑性夹杂物自由延伸,而远离脆性夹杂物的部分沿着钢基体的变形方向自由延伸。
(2)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大量试验事实说明夹杂物对钢的强度影响较小,对钢的韧性危害较大,其危害程度又随钢的强度的增高而增加。
4.夹杂物变形性对钢性能的影响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形行为与钢基休之间的关系,可用夹杂物与钢基体之间的相对变形量来表示,即夹杂物的变形率v,夹杂物的变形率可在v=0~1这个范围受化,若变形率低,钢经加工变形后.由于钢产生塑性变形,而夹杂物基本不变形,便在夹杂物和钢基体的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在钢与夹杂物的交界处产生微裂纹,这些微裂纹便成为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引起疲劳破坏的隐患。
浅析XGLX82A帘线钢夹杂物的控制

采 取有 效措 施 , 制 夹 杂物 的质 量 等 级 和 大颗 粒 非 控
金 属 夹杂物 的产 生 。 2 钢 中 非 金 属 夹 杂 物 的 来 源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2 1 钢 中夹 杂 物 的 来 源 .
GB T 1 5 1—2 0 / S 4 6 1 9 E) 钢 中 / 0 6 0 5 I O 9 7: 9 8( 《
夹杂 物 的主要来 源 。 ( ) 火材 料 的侵 蚀 。炼 钢用 的耐 火材 料 中有 3耐 Mg S、 a A 的氧 化物 , 冶 炼 、 炼 、 、 iC 、 1 从 精 出钢浇 铸 整 个生 产过 程 中钢 液都 要 和耐 火 材料 接触 , 钢 过 程 炼 的 高温 钢 液 、 渣 的化 学 作用 , 钢 、 的机械 冲 刷 炉 及 渣 等或 多或 少侵 蚀耐火 材料 , 入钢液 , 为夹杂 物 。 进 成 () 4 出钢 过 程 渣 钢 混 出是 经 常发 生 的 , 易 将 容
业 纷 纷 介 人 研 究 开 发 。 目前 , 内 绝 大 多 数 帘 线 钢 国
铁 合 金 中的杂 质 、 矿 石 中 的脉 石 以 及 固体 材 料 表 铁 面 的泥沙 等都有 可能 带入 钢液 , 为夹 杂物 。 成 ( ) 炼 、 炼 和 浇 铸 过 程 的反 应 。钢 液 在 炉 2冶 精
( ai nrlDe at n ,Xiga Io n te o a y,Xiga ,He e ,0 4 2 ) Qu l yCo t p rme t t o n ti rn a d Se lC mp n n ti bi 5 0 7
Absr c : e s r e o ncuson i GLX8 ta t Th ou c fi l i n S 2A c e n — wie se li n l e s re r te sa ayz d,s m e mea u e o c n r lpr — o s r st o to o
夹杂物对钢材性能与生产顺行的影响

夹杂物对钢材性能与生产顺行的影响夹杂物是指在钢材中存在的一些异物,如氧化皮、氧化物、硫化物、夹杂气泡等。
这些夹杂物的存在会对钢材的性能和生产顺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夹杂物会对钢材的力学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夹杂物的存在会降低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使其易于断裂。
夹杂物会导致钢材中的应力集中,从而加剧断裂的可能性。
此外,夹杂物还会影响钢材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降低其变形能力和工艺性能。
这些力学性能的下降将直接影响钢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夹杂物会对钢材的腐蚀性能产生影响。
夹杂物的存在会破坏钢材表面的连续性,使钢材易于发生腐蚀。
特别是一些有害的夹杂物,如硫化物和氧化物,会加速钢材的腐蚀速度,缩短其使用寿命。
由于腐蚀会使钢材的断裂和损坏,因此夹杂物的存在对钢材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夹杂物还对钢材的加工性能产生影响。
夹杂物会影响钢材的切削性能和焊接性能。
在切削过程中,夹杂物会导致切削刀具磨损加剧和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
在焊接过程中,夹杂物容易成为焊接缺陷的起始点,导致焊接接头的质量下降。
因此,夹杂物的存在会影响钢材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夹杂物还会对钢材的热处理和热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夹杂物的存在会干扰钢材的晶粒长大和相变行为,从而降低热处理的效果。
在热加工过程中,夹杂物会导致钢材易于开裂,影响产品的成形性和综合性能。
为了降低夹杂物对钢材性能和生产顺行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原料选择和质量控制,尽量避免夹杂物的产生。
2.加强钢材的清洁工艺,清除钢材表面的夹杂物。
3.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尽可能使夹杂物迁移到钢材的边缘,减少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4.加强钢材的保护措施,减少钢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受污染风险。
5.加强钢材的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和排除含有夹杂物的钢材。
总之,夹杂物对钢材的性能和生产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控制夹杂物的存在对于提高钢材的性能和质量,确保钢材的安全可靠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什么是非金属夹杂?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氮化物等一般都呈独立相存在,主要是由炼钢中的脱氧产物和钢凝固时由于一系列物化反应所形成的各种夹杂物组成。
非金属夹杂的影响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使钢组织的不均匀性增大。
一般来说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钢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和疲劳性能,使钢的冷热加工性能乃至某些物理性能变坏等。
因此评定钢中夹杂物类别、级别对保证钢材质量十分重要。
分类按夹杂物的化学成分: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
根据夹杂物的可塑性:塑性夹杂物、脆性夹杂物、不变形夹杂物及半塑性夹杂物。
● 塑性夹杂物钢中塑性夹杂物在钢经受加工变形时具有良好塑性,沿着钢的流变方向延伸成条带状。
● 脆性夹杂物指那些不具有塑性的简单氧化物和复杂氧化物以及氮化物。
●不变形夹杂物这类夹杂物在铸态的钢中呈球状,而在钢凝固并经形变加工后,夹杂物保持球形不变。
● 半塑性夹杂物指各种多相的铝硅酸盐夹杂物。
其中作为基底的夹杂物(铝硅酸盐玻璃)一般当钢在热加工时具有塑性,但是在这基底上分布的析出相晶体(如Al2O3、尖晶石类氧化物)的塑性很差。
钢经热变形后,塑性夹杂物相(基底)随钢变形而延伸,但脆性的夹杂物相不变形,仍保持原来形状,只是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拉长。
按夹杂物的来源:内生夹杂物、外来夹杂物。
● 内生夹杂物在钢的熔炼、凝固过程中,脱氧、脱硫产物,以及随温度下降,S、O、N等杂质元素的溶解度下降,于是这些不溶解的杂质元素就形成非金属化合物在钢中沉淀析出,最后留在钢锭中。
内生夹杂物分布相对均匀,颗粒一般比较细小。
可以通过合理的熔炼工艺来控制其数量、分布和大小等,但一般来讲内生夹杂物总是存在的。
● 外来夹杂物炉衬耐火材料或炉渣等在钢的冶炼、出钢、浇铸过程中进入钢中来不及上浮而滞留在钢中称为外来夹杂物。
其特征是:外形不规则、尺寸比较大,偶尔在这里或在那里出现,正确的操作可以避免或减少钢中外来夹杂物的入侵。
关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及有害(2)

各种夹杂物的线膨胀系数(0~800℃)
夹杂物类型 钢基体 硫化物 成分 MnS CaS CaO(Al2O3)6 CaO(Al2O3)2 CaO(Al2O3) 12CaO 7(Al2O3) CaO3(Al2O3) MgO· Al2O3 MnO·Al2O3 FeO·Al2O3 Al2O3 Cr2O3 (Al2O3)2· (SiO2)2 (MnO)2· (Al2O3)2· (SiO2)2 TiN MnO MgO CaO FeO Fe2O3 热膨胀系数 泊松比 12.5 0.29 18.1 0.3 14.7 8.8 5 0.23 6.6 7.6 10.1 8.4 0.26 8 0.25 7 5 0.24 2 9.4 0.192 14.1 0.306 13.5 0.178 13.5 0.21 14.2 12.3 -
硫含量对钢断面收缩率的影响
磷对钢性能的影响
• 钢中磷可以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抗大气腐蚀能力、改善 切削加工性能、增加钢的脆性、改善钢的流动性等作用,故在 生产低碳镀锡薄板钢、耐蚀钢、易切削钢、炮弹钢及离心铸造 用钢的时候适当增加钢中的磷含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钢种, 特别是特殊钢来说,磷是有害的元素。 • 磷对钢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使钢产生“冷脆”现象。实验发现, 随着钢中磷含量的增加,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使钢的脆性增 加,由于低温时脆性增加更为严重,所以称为“冷脆”。 • 造成“冷脆”现象的原因是,磷能显著扩大固液相之间的两相 区,使磷在钢液凝固结晶时偏析很大,先结晶的等轴晶中磷含 量较低,而大量的磷在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以Fe2P析出,形成高 磷脆性夹层,使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大大降低。 • 磷是“易偏析元素”,磷的存在影响钢成分的均匀性,从而影 响钢性能的均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中夹杂物浅析
1. 钢中夹杂物的分类
1.1 根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分类
(1)内生夹杂物钢在冶炼过程中,脱氧反应会产生氧化物和硅酸盐等产物,若在钢液凝固前未浮出,将留在钢中。
溶解在钢液中的氧、硫、氮等杂质元素在降温和凝固时,由于溶解度的降低,与其他元素结合以化合物形式从液相或固溶体中析出,最后留在钢锭中,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夹杂物。
内生夹杂物分布比较均匀,颗粒也较小,正确的操作和合理的工艺措施可以减少其数量和改变其成分、大小和分布情况,但一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2)外来夹杂物钢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悬浮在钢液表面的炉渣、或由炼钢炉、出钢槽和钢包等内壁剥落的耐火材料或其他夹杂物在钢液凝固前未及时清除而留于钢中。
它是金属在熔炼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发生作用产生的夹杂物。
如炉料表面的砂土和炉衬等与金属液作用,形成熔渣而滞留在金属中,其中也包括加入的熔剂。
这类夹杂物一般的特征是外形不规则,尺寸比较大,分布也没有规律,又称为粗夹杂。
这类夹杂物通过正确的操作是可以避免的。
1.2 根据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标准图谱分为A、B、C、D和DS五大类。
这五大类夹杂物代表最常观察到的夹杂物的类型和形态:
(1)A类(硫化物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长度/宽度)的单个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圆角;
(2)B类(氧化铝类):大多数没有变形,带角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颗粒,沿轧制方向排成一行(至少有3个颗粒);
(3)C类(硅酸盐类):具有高的延展性,有较宽范围形态比(一般>3)的单个呈黑色或深灰色夹杂物,一般端部呈锐角;
(4)D类(球状氧化物类):不变形,带角或圆形的,形态比小(一般<3),黑色或带蓝色的,无规则分布的颗粒;
(5)DS 类(单颗粒球状类):圆形或近似圆形,直径>13μm的单颗粒夹杂物。
2. 钢中夹杂物主要类型及特征
2.1 硫化物
硫化物是钢液中所含的硫在凝固时以沉淀物析出形成的产物。
它在加工变形中本身不破碎、不变形,属于塑性夹杂物。
硫化物主要有硫化铁(FeS)、硫化锰(MnS)和铁锰硫化物(FeS·MnS)。
硫化铁往往独立存在,大部分处于铁素体中,具有不同的形状,色彩为亮黄色或略呈浅蓝色。
硫化锰则很少独立存在,一般都与硫化铁共存而形成硫化铁硫化锰(FeS·MnS)固溶体。
铁锰硫化合物在明视场下呈灰色或灰蓝色,随着硫化锰的含量减少,将由灰色变为亮黄色。
2.2 氧化物
氧化物为脆性夹杂物,它随着压力加工而破碎,沿金属变形的方向呈链状分布。
在钢中常见的氧化物有FeO、MnO、SiO、Al2O3、Cr2O3,等。
这些夹杂物在明视场下大部分呈灰色至暗灰色,有时略呈紫色。
氧化亚铁(FeO)能溶解大量的氧化亚锰(MnO),从而形成FeO·MnO固溶体,呈纺锤形、小球状。
氧化铝(Al2O3)属于脆性夹杂物,在加工中破碎为不规则的粒状,呈链状分布于钢中。
不含杂质的三氧化二铝在明视场下呈黄白色,当含有杂质或合金元素时,色彩改变为灰蓝色或灰紫色。
2.3 硅酸盐
硅酸盐夹杂物成分非常复杂,它能够溶解氧化物和硫化物,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化合物、共晶体及机械混合物。
在钢中常见的硅酸盐夹杂物有铁硅酸盐(2FeO·SiO2)、锰硅酸盐(2MnO·SiO2)、铝硅酸盐(3Al2O3·2SiO2),钙硅酸盐(CaO·SiO2 )、(2CaO·SiO2)、(3CaO·SiO2)和铁锰硅酸盐(mFeO·nMnO·SiO2)。
在硅酸盐夹杂物中,除锰硅酸盐和铁硅酸盐为塑性易变形外,其它的硅酸盐类为脆性,在加工变形过程中都易破碎,在明视场下观察均呈灰色或暗灰色。
2.4 氮化物
氮化物属于脆性化合物,它在钢中一般不沉淀,常常与亲和力强的钛、钒、锆等合金元素形成稳定的氮化物或其他复杂氮化物型夹杂物。
氮化物的形态相当规则,一般都呈小晶体,多半具有立方体的形状,为正方形、棱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常在含钛、锆和钒钢中出现。
3. 钢中夹杂物对钢材质量的影响
夹杂物的危害性取决于其数量、形状、大小、分布以及其熔点和物理、化学的性能。
夹杂物呈串状或网络状态存在时,便分割了金属基体的连续性,从而降
低了塑性和强度,使钢在轧制、锻造或其他压力加工过程中,在夹杂物所处区域易形成裂纹。
当夹杂物具有低熔点(FeO与FeS共晶体熔点为985℃)的性质时,在热加工变形过程中,由于其熔融或软化,使钢产生热脆性而导致开裂。
另外,硫化物对金属抗腐蚀性和抗磨性也有不良的影响。
当钢中存在铝夹杂物(Al2O3)或其他氮化物(A1N、TiN、ZrN)时,使钢的表面硬度不均匀,造成冷加工切削和研磨困难,其表面粗糙度达不到技术要求。
当夹杂物分布于产品零件的表层时,会造成应力集中,早期因疲劳源会引起表层剥落或疲劳开裂。
当钢中夹杂物已超标时,给热处理和焊接工艺带来很大困难,例如造成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层不均匀;在盐浴炉加热、电阻炉加热、感应加热淬火时,因夹杂物易造成应力集中而形成淬火开裂;在焊接时,将会导致焊接件的强度大大降低或开裂。
4. 钢中夹杂物的检测方法
鉴别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的方法分为宏观法和微观法两大类。
宏观法即经常采用的断口鉴别法、硫印、酸蚀(冷蚀、热蚀)法、超声波鉴定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来了解和研究大截面中夹杂物的分布状况。
微观鉴别方法有化学法、岩相法、X射线法、衍射分析法、电子探针(电子扫描)法、金相鉴定法。
前5种方法虽有其优点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需与其他的方法配合方能实施。
而金相鉴定法除了对夹杂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不能鉴别外,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和鉴别夹杂物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类型、光学性能、塑性及抛光性能等,同时金相法还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实施的特点。
就目前而言,应用金相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来鉴别非金属夹杂物是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