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郑州市某新建居住小区为了完善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在工作、生活之余,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拟建小区文化活动中心。
二、用地概况:1、基地图(附后)。
2.地理气候条件:位于中国中南地区,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37摄氏度,最冷月气温零下5摄氏度。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习和掌握文化类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有关知识2.初步了解文化建筑内部流线的组织和功能布局的合理分工,学习复杂建筑空间的有机组合和灵活处理,加强上下交通空间内容设计的认识。
3.解决好建筑布局同自然环境和基地的关系,注意内外空间的结合。
加强建筑设计环境观及人本思想,给公众提供一个富有时代感、轻松的休息、交往的空间环境。
4.了解建筑结构的布局与形式。
5.加强线条、字体、构图、着色透视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四建筑使用内容和使用面积分配小区会所总建筑面积约1000㎡(按轴线设计,可增减10%)。
建筑层数2—3层。
面积分配:♦1.公共活动用房♦多功能厅:150 ㎡,(功能上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作报告厅、小型演出集会厅,附设放映室15㎡,储藏室15 ㎡,多功能厅要设置独立对外的出入口。
)♦咖啡厅:60㎡,操作间15㎡。
阅览室:60 ㎡,书库15㎡。
♦展览厅:60㎡(可设置成展廊、展厅,可独立布置,也可结合走廊、休息厅等布置)♦游艺室用房:60㎡x2,学习用房:60 ㎡x2♦2、行政管理用房♦办公室15㎡x2;会议室30㎡;接待室30㎡♦3、辅助用房:♦设备室15㎡;值班室15㎡;厕所15㎡x2♦走廊、楼梯和门厅、过厅等面积合理考虑♦4.室外空间环境布置♦要求室外道路交通组织合理,布置一定的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五、图纸成果及表现要求♦ 1. 图纸张数:一号绘图纸2张,800mm(长)×550mm(宽),透视图二号图幅大小,(可依据需要单独一张二号透视图表现,表现方法不限)♦ 2. 图纸内容:♦(1)设计说明:包括经济技术指标及图示分析说明。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作业名称: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者:高艳东专业班级:建筑学1004班日期:2012年12月16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校园文化,增进文化交流,改善校园环境,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拟建的高品位、高质量、综合性的建筑,以满足现代学生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一:概述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主要为北方某高校设计的,建设于规划新校区的交流广场,四条校园主干道在此交汇,而且此处是校园景观主轴上重要的一个节点。
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体育场,南侧主教学楼,西侧是体育教学楼,北侧是景观带。
该大学生活动中心基地外主要采用窗户与屋顶协作采光,主要材料为黄砖砌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设计依据《大学生活动设计任务书》《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规范》三:设计构思1.文化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观看文艺演出,进行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和进行交流的地方。
因此,本方案体现的是一种高贵、典雅、富有戏剧性又极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建筑的品质。
方案造型简洁大方,显得宁静优雅而又不失动感,主入口位于建筑的南侧2.运动性大学生活动中心紧邻校区规划中的的校园交流广场,在空间上应与校园的交流广场乃至校园进行场所上的交流与互动。
因此,作为校区景观轴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的活动中心,与整个校园环境相匹配。
活动中心的前广场与校园的交流广场形成开放、交流的空间关系。
3.开放性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交流广场形成空间上的交流与互动,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活动场所,活在交流广场上闲庭信步,或在活动中心前广场驻足观赏,或在剧场选择优秀的节目等。
总之,这座建筑给大学生提供了进行各项开放的文化活动的选择。
机会。
4.时代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个人的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而新建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因此,活动中心的设计不仅反映了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文化气息,和优雅的环境,而且体现了个性化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时代精神。
06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要点

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深圳某高校校区内,拟建一处供学生活动、交往的学生活动中心。
一、基地状况项目拟建于该城镇靠湖边的缓坡地段,基地形状接近方形,东西为学生宿舍,湖岸景色优美。
二、基本要求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200±10%平方米;2.建筑层数2~3层为主;3.注意建筑功能合理分区和流线组织;3.房间面积合理设置;4.结合大学生活动特点设计适合展览、集会等室外场地;5.建筑要与基地和周围环境良好结合;6.充分体现对校园建筑的理解和学生活动中心建筑的特点。
三、设计内容活动中心建筑内主要包括:1.文娱活动用房870平方米:表演用房300、游艺用房120、多功能厅180、展览用房180、阅览用房 902.专业工作用房300平方米:文艺工作室、音乐工作室、美术工作室、舞蹈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
3.学习辅导用房300平方米:综合排练室×2、美术书法教室4.行政、管理及辅助用房240平方米:办公室3间、文印打印室、会计室、接待及值班室、仓库维修间、淋浴室及厕所等。
5.室外空间另考虑一定规模的室外活动空间入口广场、绿化、小品内院露天活动场地,草坪、绿化、水池等四、图纸内容及要求(一)图纸规格:1、图纸尺寸:594X 841(两张)2、表现方式:透视图为电脑绘制彩图,其余可用黑白或彩色表现;3、每套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二)图纸内容1、总平面图: 1:500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
2、各层平面图: 1:100要求:应注明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标明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平面图:包括用地环境设计,室内家具。
3、立面图: 1:100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2层3985平米高校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施工图(含设计说明)

文体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公司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方案设计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一节概述一、工程概况**公司是一高效现代化矿井,现有在职职工6000人,年产量750万吨原煤.根据淮南矿业集团第41次董事会决定,**公司为改善矿区职工文体活动,促进职工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满足职工体育活动、比赛训练的需要,同时兼顾**公司的职工会议、文艺演出需求而建设的矿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设计定位为职工文化活动综合性多功能场馆,能满足篮球比赛、职工大会、小型文艺演出及职工文体活动的需要。
主厅可举办国家级比赛—-篮球、双杠、鞍马、吊环、平衡木、跳马、自由体操、单杠高低杠等室内竞技比赛之用,主要承担矿际比赛及训练、集会、文艺演出等。
主厅包括比赛场地、固定坐席、活动坐席、主席台及支持活动正常运转的办公、设备用房.相对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而言,矿活动中心更加注重其经济实用性、多功能、高效节能和运行成本低,同时体现矿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矿区建筑的文脉传承。
本次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单体方案设计,下一步将进行广场环境景观设计。
二、设计依据1、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的建设项目2008年7月16日通过淮南矿业集团董事会组织的论证和评审。
2、淮南矿业集团签发《淮南矿业集团二届四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同意多功能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同意在**公司、潘三矿、顾桥矿、新庄孜矿建设职工文体活动中心。
3、规划用地地形图及规划用地红线图。
4、**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2008年8月。
5、**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的设计建议。
6、工程地质资料。
7、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三、设计等级1、建筑等级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工程为中型文化活动中心建筑,等级为丙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根据GB50016—20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现将本建筑耐火等级定为二级.3、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按照7度进行构造设计。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心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
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活动中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社交空间。
因此,在设计活动中心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活动中心在大学校园中的定位和功能。
首先,在活动中心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日常需求。
活动中心应该设有
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如电影院、游戏室、健身房、音乐室等,以满足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娱乐和休闲需求。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自习室、图书馆、讨论室等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活动中心还可以设立一些社交空间,如休息区、咖啡厅、多功能厅等,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场所。
其次,在活动中心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活动中心在大学校园中的定位和功能。
活动中心不仅是学生们娱乐休闲的场所,还应该是学校文化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因此,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将活动中心设计成一个多功能的场馆,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演讲会、展览等。
此外,活动中心还可以作为学校社团和组织的活动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总之,一个好的活动中心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
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社交空间。
同时,活动中心还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文化和社交活动中的作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希望未来的活动中心设计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乐趣。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大学活动中心作为学生活动的核心场所,需要提供多样化的空间和设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设计目标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目标如下:1.提供多功能空间: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各种大小的房间和空间,以容纳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会议、讲座、演讲、表演和娱乐等。
2.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安静、明亮和舒适的学习空间,以支持学生的学习需求。
3.提供便利的设施:活动中心应该提供餐厅、咖啡厅、书店以及其他日常所需的设施,方便学生休息和购买所需物品。
4.提供社交交流的机会:活动中心应该设计成一个社交交流的中心,提供开放的休闲区域、休息室和户外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建筑结构大学活动中心的建筑结构应该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活动需求,可以进行空间的调整和扩展。
以下是推荐的建筑结构方案:中央大厅中央大厅是活动中心的核心区域,可以用于举办大型活动、展览和演讲等。
该区域应该具备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设施,以满足各类活动的需求。
同时,中央大厅应该设置可拆卸的隔断,以便根据需要进行空间的调整。
会议室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多个大小不同的会议室,以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
会议室应该配备先进的音视频设备、投影仪和白板等,并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会议桌。
一些会议室应该可以合并使用,以满足更大规模的活动需求。
学习区活动中心应该配备安静、明亮且舒适的学习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区应该提供宽敞的桌子、舒适的座椅和良好的照明设施。
此外,学习区应该分为独立的个人学习区和小组学习区,以满足不同学习方式的需求。
休闲区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宽敞的休闲区,供学生休息和放松。
休闲区应该配备舒适的座椅、沙发和桌子,以及咖啡机和自动售货机等服务设施。
此外,休闲区还可以设置电视和音响系统,以提供娱乐和休闲活动。
餐厅和咖啡厅活动中心应该提供餐厅和咖啡厅,以满足学生的餐饮需求。
职工活动文化中心设计说明(中创)

一:设计原则:1、该设计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
2、符合甲方提供原有设计图纸、功能要求。
3、该改造设计体现了标志性建筑设计特点,不仅要与其他建筑统一协调,同时要突出其标志性的个性。
二:项目概况1、原建筑为框架砖混结构。
其中砖混部分为2~3层,框架部分为3层。
原建筑为影剧院以及展览室,并设有棋牌室和阅览室。
经改造后影剧院部分用房保留,功能变为大会议室并增设了贵宾接待室、资料室、档案室,以及乒乓球室等活动室。
由于该项目为改造项目,改造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尽量发挥原有建筑物的最大作用,新增建筑功能为原有建筑功能的补充以及完善,并尽量弥补原有建筑功能在设计上的缺陷等。
为此,我们在建筑功能、室内外装修上做了适宜的改造。
根据甲方的使用要求,改造方案主要以满足国家的现行规范要求为目的,仅对外立面、入口大厅、展览空间、活动室等公共空间作适当的装修,下面分项说明。
首先是功能的改造:三:功能改造1平面功能改造:地下层:增设乒乓球室、台球室、也可作为临时排练用房。
一层保留前厅,并增设门卫、消防控制室。
演员休息室改为排练室,而一间化妆室改为演员休息室。
西侧厅中间部分保留,增设办公室和资料室,作为工会办公场所。
东侧增设设管理室和部分活动用房。
在功能布局上办公区域与活动区域分开,两者互不影响。
二层布局基本与一层保持一致,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开。
西侧活动室改为会议室和视频工作室,侧厅改为办公室,档案室以及工会资料室等办公区域。
东侧则改为活动室。
南面回廊改为大片企业展览区,两边加设小展厅,以做特殊使用。
三层:原展览室改为党、团、工会展览以及图书阅览室。
小展览区改为电子阅览室,以满足职工读书学习之需。
2交通系统则基本维持了原有的交通体系,不作过多改动。
节能改造:节能标准是国家现行强制性规范,满足节能要求是国家对旧楼改造再利用的基本要求。
节能改造可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降低空调或采暖费,还可以延长建筑的寿命和使用年限,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并提升建筑物质量,可以减少日常维护的开支和人员费用,减少公共区域的电费、供暖费等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公司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方案设计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一节概述一、工程概况**公司是一高效现代化矿井,现有在职职工6000人,年产量750万吨原煤。
根据淮南矿业集团第41次董事会决定,**公司为改善矿区职工文体活动,促进职工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满足职工体育活动、比赛训练的需要,同时兼顾**公司的职工会议、文艺演出需求而建设的矿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设计定位为职工文化活动综合性多功能场馆,能满足篮球比赛、职工大会、小型文艺演出及职工文体活动的需要。
主厅可举办国家级比赛——篮球、双杠、鞍马、吊环、平衡木、跳马、自由体操、单杠、高低杠等室内竞技比赛之用,主要承担矿际比赛及训练、集会、文艺演出等。
主厅包括比赛场地、固定坐席、活动坐席、主席台及支持活动正常运转的办公、设备用房。
相对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而言,矿活动中心更加注重其经济实用性、多功能、高效节能和运行成本低,同时体现矿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矿区建筑的文脉传承。
本次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单体方案设计,下一步将进行广场环境景观设计。
二、设计依据1、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的建设项目2008年7月16日通过淮南矿业集团董事会组织的论证和评审。
2、淮南矿业集团签发《淮南矿业集团二届四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同意多功能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同意在**公司、潘三矿、顾桥矿、新庄孜矿建设职工文体活动中心。
3、规划用地地形图及规划用地红线图。
4、**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2008年8月。
5、**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的设计建议。
、工程地质资料。
6.7、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三、设计等级1、建筑等级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工程为中型文化活动中心建筑,等级为丙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根据GB 50016-20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现将本建筑耐火等级定为二级。
3、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按照7度进行构造设计。
四、设计规模1、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用地面积:23500平方米。
2、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的设计规模:总建筑面积:3286.6平方米。
3、职工活动中心分项建筑面积组成:其中:主多功能厅建筑面积:1640平方米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646.6平方米4、会议观众席为1089座:其中固定座位270座,活动座位817座,残疾人座位2座。
演出观众席为1099座:其中固定座位270座,活动座位827座,残疾人座位2座。
比赛观众席为630座:其中固定座位450座,活动座位180座。
五、设计范围根据设计合同,由本院承担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工程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设计及环境工程设计工作。
设计范围不包括建筑室内二次装修、综合布线、建筑声学设计。
其它外部电源、通讯线路、工矿道路、煤气、供热、市政工程设施等均由相应的部门承担。
设计范围虽未包括建筑二次装修,但考虑到设计的完整统一性和便于建设单位掌握本工程总造价,在施工图阶段对二次装修提出方案性设计要求。
.六、基地环境本项目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用地位于进矿主路北侧的地块,地势平坦。
处在矿办公区与生活区的交汇处,形成矿区新的景观节点。
地块北侧有两个大水池,与办公楼隔广场相望,景观面完全敞开,地块南侧为食堂及职工宿舍生活区。
第二节设计基本原则一、设计原则1、为煤矿中心区增添一个亮点,使其与矿区既有机融合,保持矿区建筑文脉、建筑空间的延续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又体现出体育建筑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
2、追求经济实用型的矿区综合活动建筑形式,充分体现其功能使用的合理性、项目的可实施性、运行的高效、节能、低成本、多功能,以及建筑造型的时代感和标志性,创造一个健康、节能、绿色的综合活动场馆。
3、以创造宜人的矿区公共空间为原则,设计中强调合理的使用功能布局,顺畅的交通组织,丰富的空间序列,愉悦的环境气氛,通过一系列形态各异的公共空间的设置,为职工创造一个生动、实用、舒适的文体活动环境。
4、体现**公司蓬勃发展的动态趋势,创造独特的形体,在满足多功能活动场馆建筑功能要求和矿区总体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表达现代技术与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
二、相关技术措施1、建筑1)独具特色的建筑造型,与周围环境氛围营造的设计理念,赋予多功能场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且更具雕塑美感。
通过虚实对比及材料质感对比,体现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建筑造型。
2)注重体现“环境、生态、文脉”这个当今时代建筑的主旋律,并贯彻于建筑的各个角落。
走廊的屋顶天窗,使走廊的采光效果良好,避免了暗走廊的存在,充分节约能源;侧墙顶部局部可电动开启百叶窗,可疏导气流,减少空气负压和排烟,同时还能获得虚实对比强烈的新颖建筑造型效果。
2、结构主体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屋盖为大跨度新型球形网架结构,看台下为框架结构。
充分体现建筑技术的先进性及建筑造型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3、空调根据使用功能采用“上送下回”的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大空间及体育比赛要求,且既经济节约又照顾到观众的舒适度。
4、信息手段现代建筑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具有现代化的通讯与智能手段。
本活动场馆除设置通常的消防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喷淋及消防水炮系统、红外消防探测报警系统)、电力照明系统、灯光音响系统外还引入综合布线系统、通讯网络系统等多种现代化控制系统,使建筑更具智能化。
第三节技术经济指标一、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23500㎡活动中心占地面积:2940㎡总建筑面积:3286.6㎡其中:计容率面积:3286.6㎡建筑高度:16.3m容积率:0.14覆盖率:12.5%比赛时观众厅总座位数:630席其中: 固定座位:450席活动座位:180席残疾人座位:0席会议时观众厅座位数:1089席其中: 固定座位270席活动座位817席残疾人座位2席演出时观众厅总座位数:1099席其中: 固定座位:270席活动座位:827席残疾人座位:2席二、主要用房面积分配:1、演出后台用房:部位面积(㎡) 位置备注96 准备休息室一层85 办公室一层35 一层女化妆间一层男化妆间30一层(多功能16道具室厅内部)2、观众用房:位置部位) (面积㎡备注一层公用卫生间68.6一层门卫963、技术设备用房:) ㎡面积( 位置备注位部1 12.5 空调机房16 空调机房2 一层(多功能厅内部)10 配电室声光控制室22.554、活动用房) ㎡(面积位置部位备一88音乐书画一45办公管一85一棋牌120一160健身房卫生间50.7 一层一层走廊249 一层二层二层走廊56160 电子阅览二层100 二层台球室二层135乒乓球室、观众厅7面积(㎡) 位置备部位注该部分面积为所有多功能厅内部面积观众厅1640 一层主席包括部分设备、( 。
台面积)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一节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一、设计依据除设计总说明中所阐述的依据性文件外,尚有: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J256-2003)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 J42-20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9、国家及地方其他有关建筑设计规范与规定。
二、工程所在地环境基础资料。
、基地的地形、地质测量(详见第四章说明)1.2、气象条件:本工程位于安徽省凤台县西部,西临颍上县。
凤张公路直达矿区、潘谢公路、合阜高速及淮阜铁路从矿区边缘通过。
1)地理坐标:北纬:32°45'~32°50',东经:116°26'~116°30' 2)温度:极端最低温度:-22.8℃;极端最高温度:41.2℃;年平均温度:15.1℃。
3)相对湿度:平均:74 %。
4)风速:全年主导风向东风、东南风,平均风速: 3.18m/s最大风速(10m高):20m/s5)年降水量:平均年总降雨量:926.3 mm6) 最大降雪量:16cm7)最大冻结深度:30cm8)西淝河、淮河闸百年一遇内涝水位(西淝河闸关闭时)为+25.20m。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一、总体布局本项目用地位于进矿主路北侧,进办公区主路东侧的地块,地势平坦,处在矿区现有绿化带区。
设计布局将活动中心布置在地块南侧(原有水池南侧),主办公楼的东南方向。
活动中心西面主入口正对职工生活区及食堂之间的道路,形成矿区与生活区之间的景观节点。
设计将活动中心与以后的环境设计之间进行景观处理,将两者有机地连为一体,使整个活动中心规划更加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分期建设的建筑文脉统一、协调完整。
二、竖向设计职工文体活动中心±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6.50m。
三、交通流线组织观演大厅以及相应的辅助用房如音乐厅、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化妆室、办公管理用房以及设备用房既有内部通道相互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拥有各自出入口。
活动中心辅助用房独立于主厅外靠近规划路一则,可通过内既有联系通道关闭时亦可单独和直接对外使用,部通道与主观演厅紧密联系,又互不干扰。
鉴于活动中心平时主要人流来自生活区,本设计主要出入口设在地块西南侧进办公区主要道路上,并设置集中硬地广场,作为活动中心集散空间,并设计若干斜向道路加强地块的导向性。
观演厅在对外开放时,观众利用东、西两侧的入口进入,左右独立。
演职人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入口设在南面,通过广场与进矿东西向路紧密联系,方便快捷。
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一、设计依据除设计总说明中所阐述的依据性文件外,尚有: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3、《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J256-2003)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75—97)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 J42-20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9、《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11、《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12、国家及地方其他有关建筑设计规范与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