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的苏联秘闻

合集下载

苏联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苏联的历史事件介绍

苏联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苏联的历史事件介绍

苏联的历史事件有哪些_苏联的历史事件介绍苏联走向衰落与解体,发生出人意料的剧变,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苏联对外战略理论、目标及对其国家内部发展战略影响的角度,今天店铺给大家带来了苏联的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联的历史事件一:斯大林时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但斯大林错误地发动了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

1932年至1933年间,乌克兰大饥荒爆发,使250万到480万人死亡,当时苏联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部分加剧了饥荒的蔓延。

乌克兰独立后,许多政治家和学者认为1932年-1933年大饥荒是苏联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并姑息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

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建立欧洲共同防御体系而不果,英法却相继同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与此相反,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

此后,在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攻打芬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此举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二战初期颇不得人心。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苏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在开始的头一周苏军就损失了900架飞机、几千门火炮、1000多辆坦克与几十个正规师。

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

并在基辅三角地区被德军包围,整整60万苏军被俘虏!虽然在反击战中救出了一些被困于战俘营的同志,但绝大多数都饿死了。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苏巧计“忽悠”希特勒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苏巧计“忽悠”希特勒

苏巧计“忽悠”希特勒二战期间,德为扭转战局,希特勒企图以特工暗杀方式消灭苏联领袖斯大林。

于是,一个代号为“迷雾”的绝密行动在柏林与莫斯科之间发生了……在1940年德国入侵苏联前,德国情报机关就向莫斯科派出2名间谍,试图将遥控爆炸装置放入斯大林的坐车,但并未得逞。

一计未成,再生一计。

纳粹特务把第二次暗杀任务——“迷雾”计划交给了在德国情报机关“齐帕林”任职的彼得·塔夫林。

1944年9月5日午夜,塔夫林和为他安排的“老婆”利季娅·希洛娃乘坐特制的运输机,潜入苏联后方。

由于飞行员在黑暗中迷航,飞机迫降在斯摩棱斯克州,机体严重受损,无法飞回德国。

塔夫林和利季娅从机舱里推出一辆摩托车,迅速驶离着陆点。

而飞机上的德国飞行员因害怕暴露目标,没有按规定炸毁飞机,而是向附近树林逃窜,但很快被苏捉住,他们供认了运送暗杀特工的情况。

几天后,塔夫林和利季娅相继落网。

在严加审讯后,苏反谍处决定将计就计。

1944年9月27日,按照苏反谍处的意图,利季娅向柏林发出第一封无线电报。

电报向“齐帕林”机关虚构了一些情节,声称已到达指定地点。

10月25日,“齐帕林”发电问询:“飞机和机组乘员现在何处?”次日,德国人接到无线电回复:“我们与机组失散,我们已潜入莫斯科郊区。

我再次请求,再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报务员协助工作。

”“齐帕林”很快回电:“你们的任务是在莫斯科站稳脚跟,为最后行动作准备。

此外,你们要上报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宫的动向。

”很显然,德国情报机关已经上钩了。

为了避免德国出动第二路人马行刺斯大林,苏反谍处认为:应该让德国人尝点甜头,然后诱使德国人做出错误决策,把在苏联潜伏的德国特务划归塔夫林掌管,以便一网打尽。

不久,利季娅电告柏林:“我们已经买通一名在克里姆林宫工作的女医生。

”柏林回电:“有朋友在你们周围活动,是否想相互支援,互通情报?”收到这封电报后,苏反谍处官员满心欢喜,但又担心这是试探。

经过一番斟酌,还是让利季娅拒绝了柏林方面的好意。

苏联历史上的四次政变

苏联历史上的四次政变

苏联历史上的四次政变笔者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问题不只是出在经济上,而且出现在文化上,而更重要的是出在政治上,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和文化。

公有制经济制度一定要有一个公有的政治制度作保障才行,斯大林式的政治宫廷化(实际上的新私有化),必然使政治变化出自宫廷政变,人民大众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充当看客和道具。

没有大众民主的政治制度,其结果必然使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走向灭亡,这个道理成立不成立?是成立的,我们可从苏联历史上的四次政变中得到启发。

一、赫鲁晓夫谋害贝利亚的政变一九五三年斯大林逝世后,权力出现巨大真空,因为斯大林政治模式没有民主制,所以政客们为夺取最高权力不得不大搞阴谋诡计。

斯大林死后,苏共有三股政治势力。

一种是以贝利亚为代表的坚定斯大林左派;另一种是以马林科夫为代表的中左力量;再一种是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右派。

前苏联真正拥护斯大林的是谁?史学家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而斯大林的敌人是明确的,那就是赫鲁晓夫。

从逻辑推理,赫鲁晓夫带头策划谋害的贝利亚,则有可能是真正拥护斯大林的,是斯大林的战友。

后来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的历史告诉人们,清洗贝利亚集团,是赫鲁晓夫阴谋集团为篡夺苏联最高权力,调整政策和为所谓的冤假错案平反去掉障碍,背叛社会主义的战略组成部分。

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1899年3月29日-1953年12月23日),前苏联著名政治家,闻名世界的前苏联秘密警察首脑。

是斯大林巩固政权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斯大林晋升为军事元帅。

二战之后到斯大林逝世之前,他是苏联实际上仅次于斯大林的实权人物。

无论赫鲁晓夫还是马林科夫,要想掌握实权,必须越过贝利亚这个障碍,于是有了苏共历史上的第一次政变。

据笔者根据一些材料推断是,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朱可夫等密谋,用突然袭击的方式逮捕并秘密处决了贝利亚。

当然还有别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据苏联官方正式报道,1953年6月26日,贝利亚在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被当场逮捕。

纳粹秘闻之人油肥皂

纳粹秘闻之人油肥皂

[铁血讲武堂100]纳粹秘闻之人油肥皂1945年3月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全境。

一队红军战士在波兰重镇但泽郊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集中营!当战士们冲进去时。

德国人早已离开。

硕大的营地只剩一些奄奄一息的犹太人和满地尸体。

这些幸存的人告诉他们营地的西南角上有一个德国人戒备森严的院子。

每周都会有一些人被送进去,再也没出来...红军带队的营长决定带人去看看。

战士们很轻松就找到了犹太人口中那个恐怖的院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臭味。

战士们冲进了一间房屋。

里面有几个巨大的冰柜。

打开后现场的人全惊呆了。

里面全是冻硬的人体残肢。

德国人到底要干什么!院里另外的东西更让现场的人愤怒。

几个巨大的池子。

满池的尸体和大量有奇怪臭味的皂基溶液。

德国人居然用人的脂肪制造肥皂这就是著名的纳粹人油肥皂事件的由来。

10年04月。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一商店老板出售了一块奇怪的旧肥皂。

他声称店里的这块肥皂是由二战遇害犹太人的脂肪制作而成,他从一名老兵手中购得这块印有纳粹标志的肥皂的,并准备将它以300美元出售。

当初看到这事的时候我查了查,纳粹人油肥皂这事。

在战后审判的时候被纽伦堡法庭否决了。

虽然苏联人拿出了很多证据甚至实物但是以美国为主的军事法庭还是否决了这项诉讼。

他们认为人的脂肪是无法做成肥皂的。

就算是德国人也做不到。

说道人油肥皂就不得不提到肥皂的制法。

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

相传最早的肥皂起源于古埃及的宫廷。

公元1世纪时肥皂是用煮沸过的山羊脂肪和焚烧过山毛榉灰混合制成。

在19世纪以前,肥皂都是用动物脂肪和木灰制造的。

从肉店购来干净的油脂或将硬的动物脂肪在水中煮沸,去除飘浮在表面的污物后,将脂肪用滤布趁热过滤分离、洗净并称重。

称取氢氧化钠颗粒,使其质量为脂肪质量的1/3,再称取氯化钠,使其质量为脂肪质量的2倍。

加热熔化脂肪,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慢慢加热以防沸腾溢出。

煮沸 30分钟后,边搅拌边加入氯化钠,这一步称为“盐析”。

苏联二战龌龊事

苏联二战龌龊事

苏联二战龌龊事提示:距二战爆发整整70年,俄罗斯官方对二战历史的看法是,苏联是欧洲的解放者,是二战的光荣史;但在一些西方国家看来,苏联某种程度上充当了趁火打劫的角色,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才是那个时代苏联的源动力。

莫斯科首任民选市长波波夫在《1941至1945战争杂论》一书中,披露了苏军在二战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龌龊事。

1939年8月,图为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德外长里宾特洛甫在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前夕,莫斯科首任民选市长波波夫在国内外发表关于卫国战争历史真相的着作《1941─1945战争杂论》。

书中惊人披露闻名遐迩的卫国战争大英雄朱可夫元帅曾疯狂抢掠战利品:一九四八年元月,国家安全部派员到他家搜查,查抄七车厢家俱,三百二十三件貂皮、一百六十件水貂皮、四千米丝料和呢料、四十四张名贵画毯、五十五张古典名贵油画、七大箱水晶和名贵餐具等。

苏联代表莫洛托夫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波波夫说,他揭示真相只想证明:不能按斯大林方式、苏联方式,去纪念战胜法西斯六十周年。

俄国对这段历史需要新的思考,真实的考量:战胜法西斯不是靠社会主义优越性,而是战争性质转变为人民战争;战胜希特勒专政没有引发斯大林专政的“洗心革面”;斯大林扩张社会主义造成冷战;从德国运回的赔偿没有用来发展民生经济,而是用来扩大军备;这一切把苏联引上一条死胡同。

波波夫还披露,早在二十年代内战结束后,苏共立即着手准备发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大战,打算用武力把共产主义推向欧洲。

1941年苏联基本上准备好打一场大战,当时红军已拥有二万六千辆坦克、二万架战机、十二万门火炮,实力超过德军。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德军突然入侵苏联,并在十天内逼近心脏地区。

长期以来,对于苏联失利的主要解释是“战争突发论”、“装备落后论”等,但波波夫指出,其实是斯大林本人、斯大林式共产党导致的失利。

二战历史秘闻:历史上罕见的色情战

二战历史秘闻:历史上罕见的色情战

导读:二战历史秘闻:历史上罕见的色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对于那一段历史人们并没有忘记。

有给世界造成的损失等。

可是有一项却没有记录,至少是没有公开的记录.不论是教科书、电影、小说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对于那一段历史人们并没有忘记。

有给世界造成的损失等。

可是有一项却没有记录,至少是没有公开的记录.不论是教科书、电影、小说等,都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人们对其几乎是一无所知,这就是发生在英国和NZ德因之间的色情大战。

用色情战攻击NZ首领英国二战专家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英国在与德国进行真刀实枪战斗的同时,还对NZ分子尤其是高级将领进行色情攻击。

他们主要是以漫画、传单和广播的形式进行攻击宣传,比如向NZ军队宣传什么希特勒只有一个睾九,希特勒的得力干将戈林倒是有两个,但是特别小,党卫军司令希姆莱比戈林好不到哪里去,也是很校最可怜的要数戈塔尔了,这位老兄压根就没有睾丸,如此等等,不择手段地进行人身攻击。

英国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对NZ首领进行带有色情性质的攻击,降低他们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威信。

在有史以来的战争中.这是史无前例的淫秽宣传战,而且达到了效果。

在德国大众的面前,至少是在德国孩子的心目中,所有的NZ高级领导人都是被阉割了的,所以他们表现得那样疯狂和偏执也就不足为怪了。

发动色情战的专门机构很少有人知道英国有一个专门的间谍机构在进行这种恶意宣传。

英国公共记录办公室最近公布的一些档案披露道,专门搞颠覆破坏活动的战时政治执行委员会,,PWE,,绘制并散发了成千上万张色情传单,对德国进行强大的色情攻击战。

有一种附有文字的漫画说胸部丰满的德因未婚少女们与在德国的外国劳工关系非同一般,成为这些外国劳工的“心上人”或得到快乐的对象。

这些传单和漫画散发到德团的前线部队,当德国军人看到这种宣传品上写有“祖国的少女保证外国劳工有乐趣”时,他们内心的反应可想而知。

英目的这种宣传效果很有效,严重地打击了德国军人的土气。

二战前苏军的最大悲剧--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上)

二战前苏军的最大悲剧--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上)

二战前苏军的最大悲剧--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上)
王益民
【期刊名称】《军事史林》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 1937年6月12日,苏联塔斯社宣布,以原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8名将领,因犯有"叛国、间谍罪",在6月11日被判处死刑,所有被告均已被枪决.同时还宣布,原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加马尔尼克因与这些"人民敌人"有联系而自杀身亡.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王益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
【相关文献】
1.图哈切夫斯基案件真相不能改变——图氏蒙难70周年纪念
2.一款二战前期苏军坦克兵中士模型的涂装
3.红鹰,红鹰二战前苏军空降兵的发展
4.战前苏军情报机关真相
5.苏军对日作战前日本关东军实力的变化及其结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联引爆富士山计划

苏联引爆富士山计划

苏联引爆富士山计划苏联引爆富士山的计划可谓是世界上最为疯狂的计划之一。

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疯狂的想法,他们计划在日本国内的富士山上进行核爆炸实验,以达到影响日本国内政治和经济的目的。

这个计划最早是由苏联的一位高级军事将领提出的。

他认为,富士山地处日本国内,一旦在富士山上进行核爆炸实验,将会对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

当时的苏联和日本并不是盟友关系,苏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削弱日本的实力,从而在亚洲地区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为了实施这一疯狂的计划,苏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他们派遣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军事专家前往日本,对富士山周边的地理环境、地质构造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同时,他们还秘密向日本国内渗透,试图获取有关富士山的详细情报。

然而,正当苏联准备实施这一计划的时候,却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

首先,苏联在日本国内的渗透行动并不顺利,他们遭遇了来自日本政府和军方的强烈抵抗,导致情报获取的难度大大增加。

其次,苏联的核爆炸技术并不够成熟,他们无法确保在富士山上进行核爆炸实验不会对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辐射污染。

最终,苏联不得不放弃了这一疯狂的计划。

然而,即便如此,这一计划的提出和准备过程,都足以让人们深思。

它不仅揭示了当时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也反映了苏联当时对于亚洲地区的野心和企图。

苏联引爆富士山的计划虽然最终没有实施,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它让人们看到了国际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人们意识到了核武器对于世界的威胁。

同时,它也成为了当时国际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让人们不得不对人类的智慧和愚蠢产生深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苏联引爆富士山的计划是一段充满着荒诞和危险的历史。

它让人们看到了国际政治的黑暗面,也让人们意识到了核武器的可怕。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共同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937年的苏联军事理论有多落后?
1937年,在苏联的军事理论上,最流行的是对骑兵解决战术和战略任务的夸大,而斯大林和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坚持这种主张,而重视装甲部队建设的“苏联装甲之父”图哈切夫斯基被指控为“人民公敌”,被解除军职。

二.苏联大清洗时期之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死因
1937年5月,盖世太保头子海德里希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导演了一场德国军事谍报局的火灾,借此炮制了一份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谋反的专卷,借苏联肃反委员会之手除掉了大患图哈切夫斯基。

三.为何日本没在德国突袭苏联时,北上支援?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苏联在伪满洲国制造“张鼓峰事件”,并在之后的诺门坎战役中大捷,使日本被迫调整战略,由西进变为南下,对苏联产生了深深的忌惮,并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四.苏联打造“东方战线”
1.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与德国合伙瓜分了波兰。

2.1939年11月,苏联制造“曼尼拉事件”,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30日,45万苏军入侵只有18万部队的芬兰。

但由于苏军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天气地形等因素,苏联第一次入侵损失惨重,斯大林震怒,重新聚集兵力,发动第二次入侵,3月12日,苏芬签订合约。

苏芬战争中,苏联对外宣称近50万伤亡,事实上近百万,而芬兰伤亡仅5万,这一战充分暴露出苏联军队巨大的弱点。

3.1940年6月,苏联通过威逼利诱兼并波罗的海三国。

斯大林本想把“东部战线”作为抵御德国入侵的屏障,却使得被入侵国家和一些还未被入侵的国家倒向了德国,壮大了德国的力量。

而苏军在作战中暴露的弱点,充分展示在德国的面前,这使得希特勒更加坚定了入侵苏联的决心。

五.遭到德国突袭的苏联真的是毫无准备吗?
1940年1月,苏联秘密制订了“大雷雨”计划,准备对德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实施的时间定于1940年夏季。

斯大林估计德国很难在西线取胜,只要德国陷入西线泥潭,苏联就会入侵德国,对付英法。

不料,英法联军一败再败,最后连法国都投了降。

苏联未能完成攻打德国的军事准备,故而计划延后。

尽管如此,战前,德军在苏联边境部署的陆军部队人数为250万,而苏军西部边境总数达到430万;苏军坦克数量增加到15687辆,是德军的4倍多,其中1500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苏军部署在西部边境的飞机有11000多架,其空军对德国空军具有至少5倍的数量优势;苏联拥有6万门火炮,德军拥有43000门火炮。

可以说,苏军对德军具有各方面绝对数量优势,故而斯大林认为德军在灭亡英国之前是不敢对苏联开战的,并且自己会抢在希特勒之前动手。

六.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对背后的日本真的毫无戒备吗?
事实上,苏联间谍查德.佐尔格潜伏日本,与日本的尾崎秀实等人一起成立了“扎姆扎”小组,在被捕前,他向苏联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关于苏联,日本政要一致认为,即使德军战胜苏军,日本也要等到明春出兵苏联,因为美国问题和南进问题比远东问题重要。

”,这使得后来的莫斯科保卫战中斯大林将远东的最后20个师调往莫斯科,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七.希特勒出台对苏作战的“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到底对苏联了解多少?
事实上,战前,德国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也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希特勒的情报部门只能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粗略而草率地判断敌情。

也就是说,苏联的战争潜力有多大,希特勒根本一无所知。

不过,希特勒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参照物,那就是1939年的苏芬战争,苏军低劣的战斗素质让希特勒坚
定了进攻苏联的决心。

所以,希特勒并没如斯大林所想的那般惧怕苏联,反而反其道而行,对苏联发动突袭。

八.德国偷袭前夕,苏军为何对德军行动毫无防范,是谁在背后误导斯大林?
为了离间对英国构成致命威胁的苏德关系,丘吉尔命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将一份英国备忘录交给苏联,提醒苏联应趁德军把主力对付英国时,马上进攻德国,因为英国很快就要向德国投降了,处于蹉商阶段的英德和平协议,是丘吉尔为离间苏德关系散布的假情报。

苏联在英国的间谍报告了这一消息,斯大林故而不信英国,1941年4月,丘吉尔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提醒他德国即将向苏联发动进攻,斯大林认为这是英国离间,并发布社论辟谣。

6月初,等到丘吉尔真的得知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真诚地提醒斯大林时,斯大林又认为是假情报,结果差点输掉整场战争。

不过,丘吉尔的假情报,希特勒却深信不疑,他认为斯大林也是个和他一样的好战分子,所以对于苏联当局的解释,他全然不信,暗地里加紧备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