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同志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讲述内容】

复习提问: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是什么?

A主要特征:

(1)单一的公有制;(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过渡: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说明改革不可避免,第一个站出来担此大任的人是雄心勃勃的赫鲁晓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1913年~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合作探究1:从上面的数据能得出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危害?

(1)苏联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2)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

(3)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

(4)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稳固领导地位后,开始对“斯大林模式”改革。(5)苏共二十大(1956 “秘密报告”)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中的赫鲁晓夫手持玉米的照片,并对玉米运动作了简单介绍,

提问:“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

农业

(1)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扩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2)工业改革。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②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与原因

(1)结果: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但最终失败。

(2)原因:

①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合作探究】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过渡:赫鲁晓夫改革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改革成效甚微,赫鲁晓夫也因此黯然下台。但苏联的改革没有就此终止,仍在继续推行。与此同时,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赫鲁晓夫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开始了新一轮大张旗鼓的改革。勃列日涅夫又是如何改革的呢?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1)赫鲁晓夫的下台与勃列日涅夫上台;

(2)美苏处于争霸的状态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改革的结果

(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工业产量增长迅速。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亿吨,汽车的年产量从62万辆增为196万辆。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1961—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1.3亿吨,肉类为930万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为1.8亿吨,肉类为1400万吨。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1945—1992)》。(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了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4、改革失败原因: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3: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