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精品教案 一、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 1.背景: 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 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⑶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 ▲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⑴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 P98 第一段) ⑵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2.内容: 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 主要内容:P98第二段①②③ ⑵工业:P99第一段①②③ 3.评价 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 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 4.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 具体原因: 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 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 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 1.内容: ①②③见P99第3段 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 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结果: ①②③见P99第4段 ▲注意: 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⑵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都取得一定成效;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结果都失败。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39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时间:月日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模式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故选D项。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案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课程标准: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二、知识结构: 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苏共二十大 1956年;赫鲁晓夫;揭露批判斯大林 (2)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主;失败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勃列日涅夫改革:以重工业为主;成效:一跃而为超级大国 失败原因:对原有体制仅进行修补 2、苏联解体 (1)经过: “改革”: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动荡:多党制,经济滑坡,民族分离,党内斗争 剧变:《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八一九事件” “明斯克协定”和“独联体”,《阿拉木图宣言》和苏联解体 (2)原因 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戈氏的错误路线和政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造成严重后果 三、教学过程: (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众说纷纭。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导入 1.复习旧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 (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经济、政治方面) 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 (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 (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 (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 苏联的解体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 (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发动了“八一九事变”)“加油站”:播放反映“八一九”事变的历史记录片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朱晓姝 2011-03-05 14:44:38 来源:《当代世界》2005年第4期 普京自2004年3月连任以来,为进一步强化总统权威,构筑具有俄式特点的政治体制,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依靠较高的民意支持率和连任后较大的施政自主性,大刀阔斧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效果显著。但是,由于改革刚刚起步,且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施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力,俄要建立真正高效、顺畅的国家权力体系任重而道远。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组国家权力体系 普京连任以来,本着加速发展、权威治国的理念,着力整顿权力秩序,并以别斯兰人质事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顺了总统、政府、议会、政党的关系。近一年来,普京在推进政治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举措: (一)大力扶植统一俄罗斯党并改组政府,基本确立以总统为核心、府院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政体构架。普京吸取叶利钦时期府院相争内耗激烈、国家政权机构运转受到严重干扰的教训,开始运用扶嫡遏异己手段,拉统俄、压俄共,在2003年底杜马选举中,动用行政资源助统俄参选获胜,夺取杜马主导权,从而建立总统对议会的有效控制。之后,普京在大选前后大幅改组政府,任命与自己有相同执政理念的弗拉德科夫为政府总理,组建以强力集团为班底的听命于己的“技术型小政府”,从而建立总统对政府的绝对控制权。从此,俄政坛以总统为绝对权威的“三驾马车”得以按普京意愿有效行驶和运转。

(二)改变联邦主体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强化国家垂直权力体系。针对原有的国家垂直管理体系结构松散且运作不力,总统派驻七大联邦区全权代表没能发挥实际作用,地方利益集团利用州长选举营私舞弊等漏洞。普京提出将各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由直接选举产生改由国家元首提名,经该联邦主体立法会议批准产生。在去年12月3日杜马通过的政治体制改革法案中规定,总统在联邦主体行政长官任期届满35天前提出候选人,地方议会应在14天内予以批准如果地方议会三次否决总统提名,则总统有权解散地方议会。此举一方面大大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减少了其与联邦中央抗衡的本钱,强化了以总统为筷合的垂直权力体系,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地方议会的权力,使地方领导人对本地区发展负起更大责任,并把本地区发展同国家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联邦制的发展。 (三)消肿、反腐、打寡,力图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权体系。普京连任伊始,开始大力精简政府机构,裁减冗员。他先改组政府,后又大刀阔斧精简总统办公厅,初步划清政府各部门权限、简化政府职能,提高执政效率。普京还以严惩官僚腐败为重点,采用加强反腐立法、建立专门反腐机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高薪养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全社会营造反腐氛围等多种举措遏制腐败势头,使反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普京继续对寡头穷追猛打。去年再度以偷税、逃税等罪名,对霍多尔科夫斯基旗下的尤科斯公司提出起诉,最近又对该公司最大子公司的股份进行拍卖,名正言顺地将其收归国有,把这个不可一世的石油帝国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坐拥75亿美元的俄第二大富翁阿布拉莫维奇也因“严重违反金融政策”被迫辞去楚科奇自治州行政长官一职。 (四)改变国家杜马选举方式,修改政府法和政党法,提升政党作用,加强政党制度建设。普京深知,政党是公民利益代言人,俄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体制离不开政党的作用与影响。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以此为契机,在提升政党作用、推动政党建设方面连出“三板斧”,先是取消杜马单席位选区制,将原

论苏联的激进式改革

论俄罗斯的激进性改革 顾名思义,改革就是对事物的改造和革新,它是对事物的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时社会革命或改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因此,—个社会的改革可以看作是社会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选择科学、合理的改革来更新旧的社会体制便成为必然。 改革的方式主要有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种。激进式改革,是指在改革时,改革者一开始就将所有的改革目标和计划全盘推出,用设计好的全新的社会关系代替旧的社会关系。这种改革的过程与时间一般相对较短,有利于缩短新旧体制转换所带来的社会“阵痛期”和“混乱期”。而渐进式改革是将设计好的目标,按计划分期分批地加以实施。一般来说,这种改革所需时间长,但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改革计划,在改革进程中及时纠正失误,从而减轻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等诸多消极影响。判断—个国家究竟该采取哪一种改革方式,一定要同改革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分析。 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本想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矛盾,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这场改革带来的并不是广大人民所期待的幸福生活,而是国力下降,社会混乱。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俄罗斯没有选择科学、合理的改革,盲目的选择了激进性改革,现将这场改革失败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俄罗斯的改革之所以失败,首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俄罗斯并不具备激进改革实施所需要的国情。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国情复杂,计划体制影响深远,依据这样的国情,改革理应选择“渐进改革”模式。可是,俄罗斯却选择了另一种,它试图通过一场迅猛的改革潮流,用市场经济的雏型取代中央计划经济。虽然,这种改革方式有一些优势,但是,由于它将改革的目标和进程严格的置于预定的计划之下,而没有为俄罗斯这一特殊国情下的改革留下足够的调试时期,所以在改革中,国有企业在短时间内一方面既不能适应新体制,又不能迅速有效地私有化,旧的机制停转,而新的机制尚未确立,造成一种过渡时期的体制真空和机制瘫痪,整个经济处于无序状态,改革最后无果而终。 推行改革除了要依据现实国情选择恰当的改革模式以外,它还必须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而俄罗斯在推行激进改革时,并不很具备其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下面将分别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分析。 政治稳定是改革的首要条件,它为其提供政治资源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但俄罗斯在激进改革中,不但没有营造这样的政治条件,反而使政治环境更加恶化。多党制下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最重大的政治原则和根本问题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政府领导人的不停更换等等。这一切导致政府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左右摇摆,难以找到改革的均衡点。 同时,改革必须要形成一种“革新”的文化,它是改革得以推动和成功的社会心理基础。然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连续性。在俄罗斯,不仅有着几百年的传统文化,而且还承载了70年苏联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好几代人。可是,在俄罗斯激进改革中,“革新”文化就是在否定一切传统文化,采取“拿来主义”的方针,用不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西方文化来规范、引导迷惘的人们,从而使社会一度陷入严重的思想混乱之中。 改革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各项客观条件的满足,它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必须事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案教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案 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11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学习目标: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 2、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学习重点: 1、赫鲁晓夫的改革。 2、苏联的解体。 学习难点:苏联的解体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收集材料,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的生平。 2、结合小字部分,说明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及其后果。 3、收集材料,简单介绍戈尔巴乔夫的生平。 4、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和后果。 5、简述“八一九事件”的经过。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⑴、如何认识赫鲁晓夫的改革? ⑵、有的认为,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也有的 认为,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想一想,他们谁 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四)、系统总结: 赫氏高举改革旗,改革政治和经济。 斯大林模式受冲击,各种矛盾因之激。 1985戈上台,经政改革高起来。 政治体制变化大,国家权利分散啦。 “八一九事件”催化剂,苏联不幸终解体。 (五)、巩固训练: 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改革只限于经过领域 B、国际形式的影响 C、苏联忙于同美国争霸 D、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2、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疆域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社会生活的变化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B、社会主义应不断地进行改革来完善自己 C、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分析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1.“老人政府”的政治经济遗产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于1922年成为苏联成立后的第一任领导人。此后74年间,苏联更换了7位领导人。他们是列宁(1917-1924)、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科(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而后,戈尔巴乔夫先后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苏联总统职务,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被叶利钦取代,苏联的遗产被俄罗斯继承。 一部苏联史,也是一部后一代否定前一代的历史。斯大林否定了列宁的战友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赫鲁晓夫否定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否定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勃列日涅夫、叶利钦又否定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苏联、否定了苏共。 苏共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要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说起。 戈尔巴乔夫是在人们对安德罗波夫以来的“老人政府”的一片怨怒声中升起的年轻新星。他生于1931年,1952年入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1980年起任苏共政治局委员,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给人的印象是接近群众、富有口才、见解新颖、励精图治。但他上台后面对的是体制僵化、生产停滞、国库空虚、农业连年歉收、商品紧缺的棘手形势。苏联自1975年以来,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到戈氏上台时,已经延续10年整了。 2.成效不彰的改革:经济领域 到1986年,苏联的党政军高层充实了许多新干部,所有部长以上的高级官

员均受过大学教育、比较年轻又有一定工作经验。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根本性改革”仿真,并提出实行“人民自治”。在戈氏1987年的文稿中可以看出,戈氏起初改革主要是两个主题:其一,苏联经济制度的民主化,如分散管理、工人自我管理、工人参与管理、企业账面平衡、绩效工资制等;其二,引进市场经济成分,甚至允许扩大私人和集体所有制。 改革还包括一些私有化进程。 1985年,戈氏采取有限的措施允许市民以个人劳动者或者协作劳动者进行私人商业活动。 1986年《私人劳动法》和1988年《合作法》扩大了私人商业活动,允许个人手工业或服务业以及合作企业从事私人商业活动。 1988年《关于国有、合作和其他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决议》允许私人公司直接和外国公司进行贸易往来。 1990年国家的监管迅速减少,资本主义企业越来越公开地发展起来。 改革未见成效。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解体时,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3%,预算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严重。莫斯科街头,人们还在排着常常的队伍,苦苦等待一片面包、一根瘦的皮包骨的鸡腿、一些蔫掉的蔬菜。 经济体会改革的成效不彰,使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可以再激进些。”3.刹不住车的改革:政治领域 为了推动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被提上议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实行政治公开化、民主化、自由化。 公开化改革导致对苏联历史的大讨论,苏共的阴暗面在新闻媒体上大曝光,大量历史档案解密,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大屠杀、大恐怖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个人专制。 自由化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游行自由等内容。最初,戈尔巴乔夫还强调“不允许利用公开化反对社会主义”,到1988年,他已经主张“毫无限制地公开化”,提出“意见多元化”、“舆论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戈尔巴乔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主义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教学重点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教学难点 苏联的解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 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4、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5、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最后是怎样解体的? A、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的解体 1、苏联是怎样解体的? 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 B、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C、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 2、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学生“动脑筋”) A、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 B、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C、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女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它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四、练习巩固,课堂小结 1、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B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3、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人教课标版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江阴二中杨晓峰 一、本单元、本课内容 1、课程标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2009年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3、教学要求建议 1.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去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推动学生体会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 2.选用能够反映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部分史料,做一些叙事性的描述,使学生能够通过感知而认识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积极成效,从而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具有必要性”这一认识。 3.指导学生从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列表呈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基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特征与结果的了解,初步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这是一个有具体到概括的思维过程,因为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用谈话的方法和史论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思想等方面理性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功绩与弊端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斯大林模式”,为认识经验教训做一必要的铺垫。 3.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组织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师要准备一些史料和教材上的一些宣传画、漫画等材料,要注意联系专题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必修Ⅰ专题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内容,以丰富学生的讨论和认识。 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①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②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 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 (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阅读课本P98历史纵横)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知识点与练习题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但是他将问题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和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以后,勃列日涅夫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其经济改革重点是重工业。这使得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他的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3.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体制。 4. 苏联的解体 (1)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成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方面,从而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表现为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0年,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发表主权宣言)。(2)主要过程 1991年8月19日,一部分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试图扭转局面,但以失败而告终。 8·19事件齁,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成立“独联体”;12月21日苏联原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的文件。至此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教材知识掌握 1.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主要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欧洲)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亚洲)中国、朝鲜、蒙古、越南。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点:①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大都受制于苏联;②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它们先后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其中以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异同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异同 在我看来苏联和中国虽都是社会主义改革但确实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改革包括:1.改革社会主义理论。2.改革经济体制。3.改革政治体制,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4.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的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刚开始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但是我国和苏联的国情不同,所以完全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对我过来说是弊大于利,所以说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打倒“四人帮”、再度复出后邓小平便从体制模式上考虑问题,提出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同点:都存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都是社会主义改革,都加强了市场调节作用。 中国的改革和前苏联的改革的区别: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同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苏联改革失败。主要是因为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苏联以戈尔巴乔夫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中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苏联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并不符合国情,然而苏联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列宁时期,苏俄退出世界大战,放弃战时共产,实行新经济政策,但是,经济上改对了,政治上却是失败,高度的共产主义蓝图使苏联与欧洲“左翼”分道扬镳,而且长期无法解决的民族内部问题只能通过暴力解决,注定苏联的极权道路。史达林时期,采取高度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模式,极大地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和发展,忽视客观规律,极权与个人崇拜虽然令苏俄走过了二战,但令共产主义与世界主流越走越远。后苏联时期,为了解决史达林模式的流弊,全面否定史达林,社会秩序虽然一定程度地稳定了,然而面临苏联的道路问题与权力流向问题日益严重。军备竞赛,政治夺权都导苏联联人心日失。长期流弊日积月累,苏联自由化呼声高涨。末代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开了极权却最终导致苏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苏联模式 D.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D项正确。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4.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上升为16亿卢布,这意味着在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苏联模式遭到彻底否定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答案:D 解析:1960年苏联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项错误;种植业和畜牧业大力推进机械化对产量有重要影响,但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这不是影响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收入大涨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 项正确。 5.195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前来访问的苏共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在着手大规模改革,这当然好!我只是想劝您不要操之过急。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还可能会坠入沟中。”这从侧面反映了( ) A.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 B.赫鲁晓夫改革犯了急躁冒进错误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试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经验与理论创新 ——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 摘要: 斯大林—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建立的,这一模式具有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没有社会与群众的参与、不讲法治、个人专权、对外封闭等弊端。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苏联改革的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政治经验,并在其经验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革;斯大林—苏联模式;经验;理论创新; 引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所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若体制过于僵化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由于苏联国家的改革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致使剧变发生并葬送了社会主义成果。因此,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苏联国家进行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主要参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做出初步的分析。 一、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历史功过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苏联模式的形成,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列宁时期的探索和斯大林时期的定型。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实践形式,是世界上建立起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具体又可分为苏联经济模式和苏联政治模式两个方面。 1、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苏联模式的严重弊端 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三十八【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答案解析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精练 三十八【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对农庄、农场下达计划指标,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这些做法() A.增强了集体农庄抵御风险能力 B.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快速发展 C.实现了政府对农业的科学管理 D.限制了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 解析:选D材料中只是体现了政府对农庄的指令,并未说明农庄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苏联的农业并未获得快速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对农业的科学管理,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政府对农庄的严格限制,不利于农庄的自主发展,故D项正确。 2.(2019·永州一模)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为16亿卢布,即在产品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斯大林模式遭到了彻底否定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解析:选D1960年苏联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项错误;畜牧业没有大力推进机械化,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 3.下表反映了苏联集体农庄中个体家庭收支状况,对此正确的历史解释是() 项目1965 年 1970年1975年1979年 家庭 总收入集体农 庄收入 39.6 40 43.5 43.7 个人副 业收入 36.5 31.9 25.4 26.9

罗斯福新政与苏俄苏联改革试题

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余粮收集制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C.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2.俄国十月革命后,参与武装干涉俄国的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有①英②法③美④日⑤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③④⑤ 3.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上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5.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6.1922年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限量交易D.放任自由 7.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①实行工业化②实行农业集体化③实施五年计划④取消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8.斯大林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B.对市场及商品关系的利用 C.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D.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