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力

合集下载

切 削 力

切  削 力
削厚度增大,切削变形系数减小,故切削力减小。若主偏角从60增加 至90,圆弧刀尖在切削刃上占切削宽度增大,使切屑流出时挤压加剧, 切削力逐渐增大。
➢ (4)刀尖圆弧半径——刀尖圆弧半径增大,刀刃上参加切削的曲线
部分越长,平均切削厚度减小,切削变形增大,使切削力增大。
前角与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
主偏角对切削力的影响
➢ 通常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剪切屈服强度越高,
产生的切削力也越大。
➢ 在强度和硬度相近的材料中,其塑性和韧性越高,切削
变形系数越大,切屑与刀具间摩擦增加,故切削力越大;
加工硬化严重的材料,切削力也越大。
➢ 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切削层的塑性变形很小、摩擦
小,加工硬化小,故产生的切削力也小。
3.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
切向力是设计机床主轴、齿轮和计算主运 动功率的主要依据;它决定刀杆、刀片的尺寸; 它是设计夹具和选择切削用量的重要依据。
背向力是作用在吃刀方向上的切削分力,不 消耗切削功率。
纵车外圆时,如果加工工艺系统刚性不足, 背向力是影响加工工件精度、引起切削振动的主 要原因。
轴向力是作用在进给方向上的切削分力,消 耗总功率的 1%~5%。
各 参 数 对 切 削 力 影 响 的 修 正 系 数 值
1.6 切削力计算举例
切 削 力 计 算 例
2 解 题 步 骤
金属切削加工
2.切力的分解
切向力(主切削 力)——在主运动 方向上的分力; 背向力(径向力或 切深抗力)——在 垂直于工作表面上 的分力; 进给力(轴向力 力)——在进给运 动方向上的分力。
1.2 分力 的作用
1.切向力(主切削力)
2.背向力(径向力)
3.轴向力(进给抗力)

3-2切削力

3-2切削力
这些作用在刀具上所有力的合力称为总切削力, 这些作用在刀具上所有力的合力称为总切削力,用F来表示。 总切削力 来表示
生产中,为了分析切削力对工件、 生产中,为了分析切削力对工件、刀具和机床的 影响,通常把总切削力 分解为三个分力。如图3-15 总切削力F分解为三个分力 影响,通常把总切削力 分解为三个分力。如图 所示。其中: 所示。其中: 也称主切削力, 切削力 ——也称主切削力,车外圆时,又称切向力。 也称主切削力 车外圆时,又称切向力。 它是总切削力在主运动方向的分力, 切削速度的方向 它是总切削力在主运动方向的分力,与切削速度的方向 主运动方向的分力 一致。消耗90﹪以上的切削功率,是计算刀具强度、 一致。消耗 ﹪以上的切削功率,是计算刀具强度、机 床功率的主要依据。 床功率的主要依据。
2.切削用量
(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
ap
f
背吃刀量和进给量f加大, 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加大,均使切削力增大,但两 加大
者的影响程度不同。见表3-1。 者的影响程度不同。见表 。
f
ap
进给量不变背吃刀量增加一倍,切削力也增大一倍。 进给量不变背吃刀量增加一倍,切削力也增大一倍。
不变,进给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不成正比例增加, 不变,进给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不成正比例增加,增 大0.7~0.8倍。上述影响反映在切削力实验公式中指数, 倍
vc
vc
率,又使切削力减小。 又使切削力减小。
3.刀具几何参数 (1)前角 γ o ) γ 切削塑性材料时, 增大,变形减小, 切削塑性材料时, o 增大,变形减小,切削力
Fc、Fp、Ff降低。如图 、 、 降低 如图3-18所示。 降低。 所示。 所示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变形小,摩擦小,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变形小,摩擦小,前角对 切削力的影响不明显。 切削力的影响不明显。 负倒棱使切削刃变钝,切削力增加。 (2)负倒棱 负倒棱使切削刃变钝,切削力增加。 ) (3)主偏角 ) r 由图3-20可知,主偏角的变化,改变背向力和进给力的比 可知, 由图 可知 主偏角的变化, 主偏角增大,背向力减少, 例,主偏角增大,背向力减少,进给力增大。生产 车细长轴时 系统刚性差, 中,车细长轴时,系统刚性差,止工件在背向力 ° ° 甚至大于90°),以防止工件在背向力 腰鼓形工件 作用下变形而加工出腰鼓形工件。 作用下变形而加工出腰鼓形工件。

各种加工方法切削力计算

各种加工方法切削力计算

各种加工方法切削力计算切削力是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对工件产生的力。

准确计算切削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切削工艺和切削参数,以确保工件的切削质量和刀具的使用寿命。

在刀具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和钻削。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加工方法的切削力计算方法。

1.车削加工中的切削力计算车削过程中切削力的计算是根据切削力公式来进行的。

常见的切削力公式有以下几种:(1)柯氏切削力公式F=K×ae×fz其中,F为切削力,单位为N;ae为等效切削宽度,单位为mm;fz为进给量,单位为mm/转;K为比例系数,不同材料和刀具有不同的系数。

(2)安培切削力公式F=ae×kc×kc1其中,F为切削力,单位为N;ae为等效切削宽度,单位为mm;kc为切削力系数,不同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kc1为一修正系数,通常取值为12.铣削加工中的切削力计算铣削过程中切削力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常见的切削力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柯氏切削力公式F=K×ae×ap其中,F为切削力,单位为N;ae为等效切削宽度,单位为mm;ap 为铣削深度,单位为mm;K为比例系数,不同材料和刀具有不同的系数。

(2)Johnson-Cook切削力公式F=A×(1+ln(sin(α))×(1-Tn))其中,F为切削力,单位为N;A为切削力系数,不同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α为铣削刀具入射角,单位为度;T为切削温度,单位为℃;n为切削力指数。

3.钻削加工中的切削力计算钻削过程中切削力的计算相对简单,常见的切削力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库珀切削力公式F=π×D×f×kc其中,F为切削力,单位为N;D为钻头直径,单位为mm;f为进给率,单位为mm/转;kc为切削力系数,不同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李氏切削力公式F=0.551×π×D×f×kc其中,F为切削力,单位为N;D为钻头直径,单位为mm;f为进给率,单位为mm/转;kc为切削力系数,不同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切削力

切削力

Pm=Fzvc×103
一、工件材料
二、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愈高,切削力越大。材料的制 造和热处理状态不同,得到的硬度也不同,切削力随着硬 度提高而增大。 在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由于塑性变形很小, 崩碎切 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小,故切削力小:所以切削脆性材料比 切削塑性材料的切削力要小些 还受加工硬化程度的影响。
3. MGl432A
M—类别代号(磨床类) G—通用特性(高精度) 1—组别代号(外圆磨床组) 4—系别代号(万能外圆磨床系) 32—主参数(最大磨削直径320mm) A—重大改进顺序号(第一次重大改进)
4. Z3040×16/S2
Z --类代号(钻床类机床)
3--组代号(摇臂钻床组) 0--系代号(摇臂钻床系) 40--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40mm) 16--第二主参数(最大跨距1600mm) S2--企业代号(中捷友谊厂)
对切削热的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 而最小的是背吃到量。
3.5.2机床型号的编制
GB/T15375--94 (JB1838/85)
机床的型号是机床产品的代号,用以简明 地表示机床的类型,主要技术参数,性能和 结构特点等。
1.通用机床的型号表示
(△)○(○)△ △ △(×△)(●)/ (●)(-●)
5)切削力的计算
车削铸铁(脆性材料)时:FZ≈1000apf 车削钢件(塑性材料)时:FZ≈2000apf
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1. 切削热的来源 a . 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 b . 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 c . 工件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
2.切削温度
定义: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域的平均温度。与切削热的产生和 切削热的传散两个因素有关

切削力计算经验公式

切削力计算经验公式

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出各种影响因素变化时的切削力数据,加以处理得到的反映各因素与切削力关系的表达式,称为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在实际中使用切削力的经验公式有两种:一是指数公式,二是单位切削力。

1 .指数公式主切削力(2-4)背向力(2-5)进给力(2-6)式中F c————主切削力( N);F p————背向力( N);F f————进给力( N);C fc、 C fp、 C ff————系数,可查表 2-1;x、y fc、n fc、x fp、y fp、n fp、x ff、y ff、n ff ------ 指数,可查表 2-1。

fcK Fc、 K Fp、 K Ff ---- 修正系数,可查表 2-5,表 2-6。

2 .单位切削力单位切削力是指单位切削面积上的主切削力,用 kc表示,见表 2-2。

kc=Fc/A d=Fc/(a p·f)=F c/(b d·h d) (2-7)式中A D -------切削面积( mm 2);a p ------- 背吃刀量( mm);f - ------- 进给量( mm/r);h-------- 切削厚度( mm );db-------- 切削宽度( mm)。

d已知单位切削力 k c ,求主切削力 F cF c=k c·a p·f=k c·h d·b d (2-8)式 2-8中的 k c是指 f= 0.3mm/r 时的单位切削力,当实际进给量 f大于或小于0.3mm /r时,需乘以修正系数 K fkc,见表 2-3。

表 2-3 进给量?对单位切削力或单位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 K fkc, K fps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分力金属切削时,切削层及其加工表面上产生弹性和塑性变形;同时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存在着摩擦力。

如图 2-15所示,作用在刀具上的力有两部分组成:1. 作用在前、后刀面上的变形抗力 F nγ和 F nα ;2. 作用在前、后刀面上的摩擦力F fγ和 F fα。

1.4.2 切削力

1.4.2  切削力

二、总切削力的分解
1、切削力Fc
——是指总切削力在主运动方向上的正投影,它消 耗的功率最多,是计算机床动力设备强度和刚度、 刀具强度的基本依据。
2、进给力Ff
——指总切削力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正投影,它是 设计和校验走刀机构的主要依据。
3、背向力Fp
——指总切削力在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它作用在工艺系统刚度最薄弱的方向,容易引起振 动和形状误差,是设计和校验工艺系统刚度和精度 的基本数据。
切削液能将切屑、金属粉尘和砂轮上脱落的磨粒等及时地 从工件、切削工具上冲走,以免其堵塞并划伤已加工表面。
4). 防锈作用 切削液能够减轻工件、机床、刀具受周围介质(空气、 水分等)的腐蚀作用。 2、切削液的种类 1). 水溶液 水溶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及防锈剂、防霉剂等,主要起 冷却作用,常用于粗加工中。 2). 乳化液
是矿物油、乳化剂及添加剂预先配制好的乳化油,使用 时加水稀释而成。 乳化液中含乳化油少的(低浓度3%~5%),冷却清洗 作用好,适用范围于粗车或磨削;含乳化油多的(高浓 度10%~20%),润滑作用较好,适用于精加工。 3). 合成切削液 它是由水、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化学添加剂组成,具有 良好的冷却、润滑、清洗和防锈性能,热稳定性好, 使用周期长等特点。 4). 微乳化液 它是介于乳化液和合成液之间的新型切削液,它是微乳化 油经水高倍稀释后形成的微乳状、半透明的液体。它克服 了乳化液易腐蚀、清洗性能差及合成切削液侵蚀机床漆面、 润滑性能差等缺陷,避免了油污污染、发霉变质等弊病, 综合了乳化液和合成液的优点,有润滑、冷却、防锈和清
(2)切削用量;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速度对切削温 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进给量,背吃刀量影响最小。 (3)刀具角度;在刀具几何角度中,前角和主偏角对切削 温度的影响较大。适当增大前角,切削层金属变形减小 , 可降低切削温度。减小主偏角,切削时切削刃工作长度增加, 散热条件好,降低了切削温度,主偏角为Kr=75°的车刀比 主偏角为Kr=90°的车刀更合适 。 (4)切削液;在切削过程中,合理选用并正确加注切削液 可改善刀具和工件的润滑条件及散热条件,并能带走一部分 热量,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 1.4.4 切 削 液

切削力 _??????

切削力 _??????

切削力在切削加工中,切削力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参数,切削热、刀具磨损等物理现象都与切削力有关,切削力还是设计和使用机床、刀具、夹具的重要依据。

一、切削力与切削功率1.切削力切削时,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成为切屑所需的力称为切削力。

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所需克服的力主要是:1)切削层材料和工件表面层材料对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的抗力。

2)刀具前刀面与切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摩擦阻力。

2.切削合力与分力上述各力的总和形成作用在车刀上的合力。

可将分解为、和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的方向全都,称为切削力(也称切向力、主切削力)。

是计算切削功率和设计机床的主要参数。

平行于基面,并与进给方向相垂直,称为背向力。

平行于基面,并与进给方向平行,称为进给力。

在上述三个分力中,值最大,约为,约为。

3.切削功率消耗在切削过程中的功率称为切削功率,用表示。

由于在方向的位移微小,可以近似认为不作功,不消耗功率。

依据切削功率选择机床电动机功率时,还要考虑机床的传动效率。

4.单位切削力的概念单位切削面积上的切削力称为单位切削力。

二、切削力阅历计算公式1.切削力的测量2.切削力阅历计算公式三、影响切削力的因素1.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越大。

切削脆性材料时,被切材料的塑性变形及它与前刀面的摩擦都比较小,故其切削力相对较小。

2.切削用量的影响(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和增大,都会使切削力增大,但两者的影响程度不同。

增大时,变形系数不变,切削力成正比增大;增大时,有所下降,故切削力不成正比增大。

在车削力的阅历计算公式中,的指数近似等于1,的指数小于1。

在切削层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采纳大的进给量比采纳大的背吃刀量的切削力小。

(2)切削速度切削塑性材料时,在无积屑瘤产生的切削速度范围内,随着的增大,切削力减小;这是由于增大时,切削温度上升,摩擦系数减小,从而使减小,切削力下降。

在产生积屑瘤的状况下,刀具的实际前角是随积屑瘤的成长与脱落变化的。

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分析

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分析

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分析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切削是机械加工中最常见且重要的一种加工方法。

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对于工件表面质量、切削工具的寿命以及加工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切削力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切削力的来源与作用在机械加工中,切削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金属在切削区域的变形与剪切;(2) 切削剂与工件之间的摩擦;(3) 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切削力的作用主要包括:(1) 将切屑从工件上剥离,并将其排出切削区域;(2) 负责将刀具与工件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3) 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和切削工具寿命。

2. 切削力的计算方法切削力的计算是对切削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常用的切削力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经验公式法:通过实际加工经验总结得出的经验公式,如斯托克斯经验公式、特纳公式等。

这些公式简单易行,但精度相对较低。

(2) 力学分析法:通过材料力学、剪切力学等力学原理对切削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如切削力分析公式、能量法等。

这些方法较为准确,但计算较为复杂。

(3) 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力学模型和刀具与工件的材料力学参数,模拟真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一定的计算资源和专业软件支持。

3.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切削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 材料特性: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塑性和切削性能,会直接影响切削力的大小。

(2) 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的变化都会对切削力产生影响。

(3) 刀具结构:刀具的几何形状、刀具材料的选择和刀具磨损状态等都会对切削力产生影响。

(4) 冷却剂和润滑剂:合理选择并使用冷却剂和润滑剂可以减小切削时的摩擦和热量积聚,从而降低切削力。

4. 切削力的优化控制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τAc τac aw = sinφcos(φ + β - γ o ) sinφcos(φ + β - γ o )
Fr =
可知, 由 可知, 被 加工材料的抗剪变形、 切削面积愈大, 剪切角、 加工材料的抗剪变形、 切削面积愈大, 剪切角、 前 角愈小, 则切削力愈大。 具体分析如下: 角愈小, 则切削力愈大。 具体分析如下:
二、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与切削力近似成正比; 背吃刀量与切削力近似成正比; 进给量增加,切削力增加,但不成正比; ◆进给量增加,切削力增加,但不成正比;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影响复杂
1、 背吃刀量ap、进给量f
ap 、f增大,切削宽度aw 、切削厚度ac 增大,切削面积Ac 增 增大, 增大,
抗力和摩擦力增加, 则切削力增大,但影响程度不一。 大,抗力和摩擦力增加, 则切削力增大,但影响程度不一。 因刀刃钝圆半径 的关系,刃口处的变形大, 增大时( 因刀刃钝圆半径rβ的关系,刃口处的变形大,ap增大时(如图 (b)所示 (a)所示 ) 该处变形成比例增大; 增大时( 如图(b) 所示) (a) 所示), 该处变形成比例增大 ; f 增大时 ( 如图 (b) 所示 ) , 所示 该处变形比例基本不变, 变大,变形减小。 该处变形比例基本不变,而ac变大,变形减小。所以增加ap时 的增大影响明显。 切削力的增大较 f 的增大影响明显。 一般切削力实验公式中 ap 的指数接近于1 的指数接近于0 75也可说明这一点 也可说明这一点。 的指数接近于1;f的指数接近于0.75也可说明这一点。 可见,在同样切削面积下, 省力。 可见,在同样切削面积下,采用大的f较采用大的ap省力。
在设计机床选择电机功率PE时,应按下式计算
PE ≥
ηm
Pm
式中
ηm —— 机床传动效率,通常η= 0.75~0.85 机床传动效率, 0.75~
第四节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切削力来源于工件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刀具与切屑、 切削力来源于工件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及刀具与切屑、 工件表面的摩擦, 工件表面的摩擦,因此凡是影响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变形 及摩擦的因素都影响切削力。 及摩擦的因素都影响切削力。 影响因素主要为:工件材料;切削用量; 影响因素主要为: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几何 参数;其他因素。 参数;其他因素。
进给抗力Fx ——轴向力 进给抗力 轴向力 进给方向的分力 切深抗力F 切深抗力 y ——径向力 径向力 切深方向的分力 主切削力F 主切削力 z ——切向力 切向力 主运动切削速度方向的分力 非自由切削合力及其分力 非自由切削合力及其分力 在铣削平面时,上述分力亦称为: 在铣削平面时,上述分力亦称为:Fz-切 向力、 径向力、 轴向力。 向力、Fy-径向力、Fx-轴向力。
◆ 前角γ0 增大,切削力减小 增大,
π 加工钢料时, 可知, 增大, 减小, 加工钢料时,由式 φ = − ( β − γ o )可知 , γo 增大 , ξ 减小 , 4 则切削力减小;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因变形和加工硬化小, 则切削力减小;加工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因变形和加工硬化小,
γo对力的影响不显著。 对力的影响不显著。

ap、f对切削力的影响 对切削力的影响 对切削力的影响 (a) ap; (b)f
切削速度v 2、 切削速度vc
切削塑性金属时, 切削塑性金属时,vc对切削力的影响如同对切削变形影响的 规律, 是由积屑瘤与摩擦的作用所造成的。 m/min时 规律 , 是由积屑瘤与摩擦的作用所造成的 。 当 vc<35 m/min 时 , 由于积屑瘤的产生和消失, 增大或减小, 由于积屑瘤的产生和消失,使γoe 增大或减小,导致切削力的 变化;当vc>35 m/min时,vc大,切削温度高,μ减小,增大, m/min时 切削温度高, 减小,增大, 变化; 减小,致使切削力减小。 则ξ减小,致使切削力减小。
一、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是通过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 塑性变形、 工件材料是通过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τs、塑性变形、 切屑与前刀面间摩擦系数μ等条件影响切削力的。 切屑与前刀面间摩擦系数μ等条件影响切削力的。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愈高,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τs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愈高, 越高大,切削力越大。材料的制造和热处理状态不同, 越高大,切削力越大。材料的制造和热处理状态不同,得 到的硬度也不同,切削力随着硬度提高而增大。 到的硬度也不同,切削力随着硬度提高而增大。 还受加工硬化程度的影响。 还受加工硬化程度的影响。 强度高 切削力大 加工硬化倾向大
直角自由切削切削力 的合力及其分力
二、切削合力及其分解
为了便于分析切削力的作用和测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 为了便于分析切削力的作用和测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通常 将合力Fr在按主运动速度方向、切深方向、 Fr在按主运动速度方向 将合力Fr在按主运动速度方向、切深方向、进给方向作的空间 直角坐标轴z 上分解成三个分力,它们是: 直角坐标轴z、y、x上分解成三个分力,它们是:
y Fz nFz c
式中: 式中:
Fz、Fy、Fx:分别为主切削力、切深抗力、进给抗力; 分别为主切削力、切深抗力、进给抗力; CFz , CFy , CFx :决定于被加工材料和切削条件的有关系数; 决定于被加工材料和切削条件的有关系数 的有关系数; xFz、yFz、nFz、xFy、yFy、nFy、xFx、 yFx、 nFx:分别为 三个分力公式中, 的指数; 三个分力公式中,背吃刀量ap、进给量f和切削速度vc的指数; 考虑切削速度、刀具几何参数、 KFz , KFy , KFx :考虑切削速度、刀具几何参数、刀具磨损等因
第四章 切削力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其分解、切削功率 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其分解、 切削力的测量及切削力的计算 切削力的指数公式和切削力的预报及估算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切削力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其分解、切 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其分解、 削功率
PE≧Pm/η kW
式中η——机床传动效率 式中η 机床传动效率
(3)单位切削功率 所消耗的功率。 单位切削功率Ps是指单位时间内切除金属体积Zw所消耗的功率。
Ps=Pm/Zw
kW/( kW/( mm3·s-1) s
单位时间内切除金属量Zw
Zw=1000vc·asp·f ( mm3/s) /s)
之间的关系式: 另外可导出Pm, Ps之间的关系式:
素影响的修正系数。 素影响的修正系数。
二、单位切削力
切除单位切削层面积的主切削力
Fz Fz Fz p= = = Ac ap f aw ac
通过实验求得p后, 则可通过上式求得主切削力Fz。
三、单位切削功率
单位时间内切除单位体积的金属所消耗的功率称为 单位切削功率Ps Ps。 单位切削功率Ps。
Pm Ps = Zw
加工铸铁时曲线如图4 12( 69) 加工铸铁时曲线如图4-12(P69)
v对切削力影响不大。 对切削力影响不大。
主切削力 主切削力Fz(N) )
981 784 588 5 19 28 35 55 100 切削速度 vc(m/min) 130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
三、 刀具几何参数 1、 前角γo
一、切削力的来源
切削时作用在刀具上的力,由下列两个方面组成: 切削时作用在刀具上的力,由下列两个方面组成: ① 变形区内产生的弹性变形抗力和塑性变形抗力 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力。 ② 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力。
作用在前刀面的弹、 作用在前刀面的弹、 塑性变形抗力Fny 作用在前刀面 的摩擦力Ffy 合力Fr 作用在后刀面的弹、 作用在后刀面的弹、 塑性变形抗力Fna 作用在后刀面的 摩擦力Ffa
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 式中: 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 s 式中: Zw——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mm3·s-1)。
Z w ≈ 1000vc fa p
整理后得
Ps = p ×10
−6
通过实验求得p 通过实验求得p后,反过来可以求得Pm,然后再计算Fz。 反过来可以求得P 然后再计算F
四、 机床电机功率
p ⋅ asp ⋅ f ⋅ vc P m P= = ×10−3 = p ×10−6 kW /(mm3 ⋅ s−1) s Zw 1000 sp ⋅ f ⋅ vc a
第二节 切削力的测量及切削力的计算机辅助测试
• 测定机床功率及计算切削力 Pm=PEηm • 用测力仪(机械、液压和电气测力仪)测量切削力 用测力仪(机械、液压和电气测力仪) 多采用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仪 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仪, 多采用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仪,压电式测力仪 采用单片机微机进行切削力数据采集和处理
电阻应变片测力仪测量切削力 电阻应变片测力仪测量切削力
压电晶体测力仪测量切削力 压电晶体测力仪测量切削力
切削力的测量
切削力的测量
第三节
切削力的指数公式和切削力的预报及估算
一、切削力指数公式 x Fz Fz = C Fz a p f
v K Fz x Fy y Fy nFy Fy = CFy a p f vc K Fy x Fx y Fx nFx Fx = C Fx a p f vc K Fx
FZ p= = AD
C Fz asp
Fz
f
Fz
asp f
=
C Fz
f
1− y FZ
N / mm
2
表明,单位切削力p与进给量f有关,它随着进给量f增加而减小。 有关, 增加而减小。 表明, 的影响,这是因为背吃刀量改变后, 单位切削力p不受背吃刀量asp的影响,这是因为背吃刀量改变后, 以相同的比例随着变化。 切削力Fz与切削层面积AD以相同的比例随着变化。而进给量f增 随之增大, 增大不多。 大,切削层面积AD随之增大,而切削力Fz增大不多。 较为简易直观。 利用单位切削力p来计算主切削力Fz较为简易直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