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规模经济是从生产的平均成本角度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1)两者的联系

两者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两者的共同成因包括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2)两者的区别

除了共同成因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规模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②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③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②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③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④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答:一般以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如图2-1所示,令判定系数FC=AC/MC,则有:

(1)当FC>1时,产量小于Q1,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下方,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2)当FC<1时,产量大于Q2,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上方,存在规模不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3)当FC=1时,产量大于Q1小于Q2,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MC曲线与AC曲线重合,规模收益不变,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

图2-1 规模经济与不规模经济

3.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案例。

答: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表示为:TC(Q x,Q y)<TC(Q x,0)+TC(0,Q y)。即由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产品X和产品Y比一个企业生产产品X、另一个企业生产产品Y所花

费的成本小。

古典经济学中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是范围经济的一个例子,即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

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答:(1)规模经济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规模扩大为企业内部发展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提供了条件。分工协作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高效率:a.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b.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损失的时间;c.使用简化劳动的机械。分工和协作是规模经济的基础。

②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大规模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进行大批量运作,从而降低平均成本。

③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大批量生产方式使实行标准化和简单化操作成为可能,从而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同时这也使企业采用大型、专用设备和高效的流水作业方式成为可能。

④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规模采购生产资料,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并且享受较大的批量折扣。而大规模的产品销售不仅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促销费用;还可以通过设立销售服务中心提高产品销售效率。

⑤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企业的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此外,大批量运输有利于取得整车运输的经济性。

⑥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企业规模扩大提高了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增强了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2)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②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生产技术设备标准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使设备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

③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可以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

④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一项研究开发技术的成果往往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从而大大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研究开发成本。

⑤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企业的声誉等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费用。

5.简述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和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方法。

答:(1)影响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

某个产业的企业规模经济(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技术与市场这两个因素。技术与市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上决定了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决定了特定产业中企业的适度规模。技术创新要求高、技术装备大而复杂,而且拥有广阔市场的产业,其规模经济就十分显著,企业规模就应该较大;反之,对于那些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小且市场范围不大的产业,其企业规模就适宜于小型化。

(2)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方法

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主要方法有量本利比较法、工程分析法和适者生存法。

①量本利比较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的产量、成本和利润状况,以单位产

品的成本和利润的多少为基准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其基本假设是,当企业处于适度规模时,单位产品的成本较低,利润率较高。它比较适合确定工厂的适度规模,但在确定企业的适度规模方面缺乏科学性。

②工程分析法又叫技术定额法,它是一种在假设不同产量的基础上,根据基本的设备参数、工艺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等工程技术,以确定平均成本曲线,然后通过比较不同产量的平均成本曲线,以确定适度规模的方法。工程技术计算的平均成本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是它只考虑生产成本,因此只适用于确定工厂适度规模。

③适者生存法是一种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通过纵向对比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其基本假设是,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适度规模的要求,但是它要求产业内所有企业拥有基本相同的竞争条件,且确定的最佳规模范围可能太大。

6.简述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关系以及多元化在一体化中的地位。

答:(1)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关系

企业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三种战略形成大型企业。

①水平一体化是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②垂直一体化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的供、产、销职能纵向整合,集中于单个企业,从而在企业内部管理协调供、产、销活动。

③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因此,混合一体化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

(2)多元化在一体化中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