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_1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1.1)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2.当PB,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建能)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建能)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与报告姓名:学号:班级:组员:2019年9月目录1 静(水)压强实验 (1)2 能量方程实验..... . (8)3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18)4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24)5 毕托管(测速)实验 (30)1 静(水)压强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3.测定油的密度;4.通过对诸多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观察分析,加深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理解,提高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简图实验装置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图.1 流体静力学综合型实验装置图1. 测压管2. 带标尺测压管3. 连通管4. 通气阀5. 加压打气球6. 真空测压管7. 截止阀8. U型测压管9. 油柱10. 水柱11. 减压放水阀说明:下述中的仪器部件编号均指实验装置图中的编号,如测管2即为图1中“2. 带标尺测压管”。

后述各实验中述及的仪器部件编号也均指相应实验装置图中的编号。

2. 装置说明(1) 流体测点静压强的测量方法之一——测压管流体的流动要素有压强、水位、流速、流量等。

压强的测量方法有机械式测量方法与电测法,测量的仪器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测量流体点压强的测压管属机械式静态测量仪器。

测压管是一端连通于流体被测点,另一端开口于大气的透明管,适用于测量流体测点的静态低压范围的相对压强,测量精度为1mm 。

测压管分直管型和“U ”型。

直管型如图1中管2所示,其测点压强p gh ρ=,h 为测压管液面至测点的竖直高度。

“U ”型如图中管1与管8所示。

直管型测压管要求液体测点的绝对压强大于当地大气压,否则因气体流入测点而无法测压;“U ”型测压管可测量液体测点的负压,例如管1中当测压管液面低于测点时的情况;“U ”型测压管还可测量气体的点压强,如管8所示,一般“U ”型管中为单一液体(本装置因其它实验需要在管8中装有油和水两种液体),测点气压为p g h ρ=∆,∆h 为“U ”型测压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当管中接触大气的自由液面高于另一液面时∆h 为 “+”,反之∆h 为“-”。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力学性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了解流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加深对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容器装满了水,并通过一个小孔使水流出。

通过测量水的高度和流量,我们可以了解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小孔的面积增大时,流出的水流量也随之增加,而当容器的高度增加时,流出的水流量也会增加。

实验二:流体动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水泵和一段水管,通过改变水泵的转速和水管的直径,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流的速度和压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泵的转速增加时,水流的速度也会增加,而当水管的直径增加时,水流的速度会减小。

同时,我们还发现,水流的速度和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水流速度增加时,压力会减小。

实验三:流体粘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粘度计和一种称为甘油的液体。

通过测量液体在粘度计中的流动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实验结果表明,甘油的粘度较大,流动时间较长,而水的粘度较小,流动时间较短。

这表明不同液体的粘度是不同的。

实验四:流体流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流量计和一段水管,通过改变水管的直径和流速,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流的流量和流速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水管的直径增加时,水流的流量也会增加,而当流速增加时,水流的流量也会增加。

同时,我们还发现,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流速增加时,流量也会增加。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流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我们发现,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并且不同液体的粘度是不同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流体的流量和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工程领域的流体力学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阎宇杰丁继辉编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姓名: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目录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2)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实验 (4)实验三毕托管测速实验 (7)实验四文丘里实验 (9)实验五雷诺实验 (11)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表1.1 流体静压强测量记录及计算表5、讨论题什么是测压管水头线?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 (1)量 测 (γpz +)(gpz 22ανγ++)并 记 入 表 2 .1及表2.2(2) ;(2)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3)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E-E 和测压管水头线P-P ;表2.1 测记(pz +)数值表(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单位:cm)表2.2 计算数值表 (1)流速水头(2) 总 水 头 (gpz 22ανγ++) ( 单位:cm)5、讨论题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实验三毕托管测速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5、讨论题(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2)为什么在光、声、电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常用毕托管这一传统的流体测速仪器?实验四文丘里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

1d = cm , 2d = cm ,水温t = ℃,(2)记录计算表格表5.1记录表表5.2 计算表 K= cm 2.5/s5、讨论题文丘里的实际流量与实测流量为什么有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实验五雷诺实验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管径 d = cm , 水温 t = ℃运动粘度 =++=2000221.00337.0101775.0tt ν cm 2/s表4.1注:颜色水形态指:稳定直线、稳定略弯曲、直线摆动、直线抖动、断续、完全散开等。

实验一 流体力学实验

实验一 流体力学实验

5
实验 流量/ 次数 (m3/h) 1 2 3 4 5 6 7 8 9 10 3 4 5 6 6.6 7 7.5 8 5.5 4.5
Re 光滑管 3.30×10
4
λ光滑管 exp 0.0252 0.0240 0.0220 0.0207 0.0194 0.0200 0.0192 0.0194 0.0210 0.0217
六、 实验结果讨论
(1)在对装置做排气工作时,是否一定要关闭流程尾部的出口阀?为什 么? 答:是,这样可使管中有较大压力使得气体排出。 (2)如何检测管路中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 答:先检查连接软管以及传感器的出口管中有没有气泡。如果没有了,关闭 流量调节阀,看压差计的读数是否为零,如果为零,则说明气体已经排空。 (3)以水作介质所测得的λ~Re 关系能否适用于其他流体?如何应用? 答:能适用于其他流体。通过密度和黏度换算。 (4)在不同设备上(包括不同管径),不同水温下测定的λ~Re 数据能否关 联在同一条曲线上? 答:能关联在同一曲线上。 (5)如果测压口,孔边缘有毛刺或安装不垂直,对静压的测量有何影响? 答:没有影响,静压是由流体内部分子运动造成的,静压一定反应到压差计 高度差一定,所以对测量无影响。
计算示例:
0.0322 Re光滑管 duρ μ 7.5 1000 π 2 3600 0.0322 4 8.24 ×10 4 0.001
光滑管exp
P 2d 3910 2 0.0322 0.0207 2 7.5 lu 2 1000 2 ( ) π 2 3600 0.0322 4
2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④关闭阀 2, 打开阀 1 并调节流量使转子流量计的示值分别为 3m3/h、 4m3/h、 3 4.5m /h……9m /h,测得每个流量下对应光滑管和粗糙管的压差,分别记下倒 U 形管压差计的读数; ⑤关闭阀 1,打开阀 2,重复步骤④,测得闸阀全开时的局部阻力;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2013年11月目录实验一能量方程实验 (1)实验二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3)实验三动量方程实验 (6)实验四雷诺实验 (9)实验五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13)1组别 实验日期 报告日期实验一 能量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恒定流的情况下,通过管道水流的位置势能、压力势能、动能的沿程转化规律,验证能量方程,加深对能量方程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的理解。

2.观察均匀流、渐变流断面及其水流特征。

3.观察急变流断面压强分布规律。

二、实验原理实际液体在有压管道中作恒定流动时,其能量方程如下:2211221222w p v p v z z h g g g gρρ++=+++均匀流及渐变流断面压强分布符合静水压强分布规律:12120p pz z C p p gh g gρρρ+=+==+以及图1 能量方程实验装置三、实验要求1.测定管道的测压管水头及总水头值。

2.绘制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及总水头线图,验证能量方程式。

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设备,记录铭牌上有关数据,分辨测压管与毕托管。

2.启动抽水机,打开进水阀门,使水箱充水,并保持溢流,使水位恒定。

3.检查尾阀全关时,测压管及毕托管的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排气调平。

4、打开尾阀,使管道通过一定的流量,量测各测压管水头值及其总水头值。

5.观察急变流断面B处及C处的压强分布规律。

6.本次实验共做两次,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及总水头线。

五、注意事项1、尾阀的开启一定要缓慢,并注意测压管中水位的变化,不要使测压管水面下降太多,以免空气倒吸入管路系统,影响实验进行。

2.阀门开启后,至少需等待3-5分钟,待流量稳定后才能读数记录。

3.流量较大时,测压管水面有波动现象,可取用波动水位最高与最低读数的平均值。

六、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七、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及总线头线并分析23组别 实验日期 报告日期实验二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丘里流量计的原理和测量方法;2、测定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μ;3、绘制文丘里流量计压差(h ∆)与实测流量(实Q )的关系曲线。

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及其力学性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加深对流体力学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本文将对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进行详细的报告和分析。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流体静力学实验是流体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和压力分布,探究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U型管、压力计等实验仪器,通过调整液体高度和测量压力差来研究流体静力学的特性。

实验二:流体动力学实验流体动力学实验是流体力学实验的进一步延伸,通过测量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流量和压力等参数,研究流体在运动中的行为。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仪器,通过改变管道截面积和流速等条件,研究流体动力学的规律。

实验三:流体阻力实验流体阻力实验是研究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和变化规律的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流体阻力测量仪器,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尺寸和流体流速等条件,测量阻力的大小,并分析阻力与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四:流体波动实验流体波动实验是研究流体中波动现象的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波浪的传播和干涉现象,研究流体波动的特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水槽、波浪发生器等仪器,通过改变波浪频率和振幅等条件,研究流体波动的规律和特性。

实验五:流体粘性实验流体粘性实验是研究流体粘性特性的实验,通过测量流体的黏度和粘滞阻力等参数,研究流体粘性的大小和变化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粘度计等仪器,通过改变温度和流体类型等条件,测量流体的黏度,并分析黏度与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六:流体力学模拟实验流体力学模拟实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流体力学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流体力学现象。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流体力学模拟软件,通过调整参数和观察模拟结果,研究流体力学的规律和特性。

结论:通过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预习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数据的归纳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和e R 关系曲线及局部阻力系数ζ 3.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熟悉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4. 测出单级离心泵在固定转速下的特定曲线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分为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两种。

直管阻力是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可由下式计算:gu d l g p H f 22⋅⋅=∆-=λρ (3-1) 局部阻力主要是由于流体流经管路中的管件、阀门及管截面的突然扩大或缩小等局部地方所引起的阻力,计算公式如下:gu g p H f22''⋅=∆-=ζρ (3-2) 管路的能量损失'f f f H H H +=∑ (3-3)式中 f H ——直管阻力,m 水柱;λ——直管摩擦阻力系数;l ——管长,m ; d ——直管内径,m ;u ——管内平均流速,1s m -⋅;g ——重力加速度,9.812s m -⋅p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ρ——流体的密度,3m kg -⋅;ζ——局部阻力系数; 由式3-1可得22ludP ρλ⋅∆-=(3-4) 这样,利用实验方法测取不同流量下长度为l 直管两端的压差P ∆即可计算出λ和Re ,然后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出Re λ-的曲线图。

离心泵的性能受到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叶轮转速的影响。

实验将测出的H —Q 、N —Q 、η—Q 之间的关系标绘在坐标纸上成为三条曲线,即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根据曲线可找出泵的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泵的依据。

离心泵的扬程可由进、出口间的能量衡算求得:gu u h H H H 221220-++-=入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 (3-5) 式中出口压力表H ——离心泵出口压力表读数,m 水柱;入口压力表H ——离心泵入口压力表的读数,m 水柱;0h ——离心泵进、出口管路两测压点间的垂直距离,可忽略不计;1u ——吸入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2u ——压出管内流体的流速,1s m -⋅泵的有效功率,由于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种种能量损失,使泵的实际压头和流量较理论值为低,而输入泵的功率又较理论值为高,所以泵的效率%100⨯=NN eη (3-6) 而泵的有效功率g QH N e e ρ=/(3600×1000) (3-7) 式中:e N ——泵的有效功率,K w ;N ——电机的输入功率,由功率表测出,K w ; Q ——泵的流量,-13h m ⋅;e H ——泵的扬程,m 水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篇一:流体力学实验报告流体力学实验组班级化33姓名吴凡灿学号成绩实验时间第6周周日同组成员芦琛琳、董晓锐一、实验目的1、观察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动状况,测量气体通过塔板的压力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测定雾沫夹带量、漏液量与气速的关系;2、研究板式塔负荷性能图的影响因素,作出筛孔塔板或斜孔塔板的负荷性能图;比较筛孔塔板与斜孔塔板的性能;3、观察填料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状况,测定干填料及不同液体喷淋密度下填料层的阻力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4、测定填料的液泛气速,并与文献介绍的液泛关联式比较;5、测定一定压力下恒压过滤参数K、qe和te;6、测定压缩性指数S和物料特性常数K。

二、实验原理1.板式塔流体力学特性测定塔靠自下而上的气体和自上而下的液体逆流流动时相互接触达到传质目的,因此,塔板传质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状态。

当液体流量一定,气体空塔速度从小到大变动时,可以观察到几种正常的操作状态:鼓泡态、泡沫态和喷射态。

当塔板在很低的气速下操作时,会出现漏液现象;在很高的气速下操作,又会产生过量液沫夹带;在气速和液相负荷均过大时还会产生液泛等几种不正常的操作状态。

塔板的气液正常操作区通常以塔板的负荷性能图表示。

负荷性能图以气体体积流量(m3/s)为纵坐标,液体体积流量(m3/s)为横坐标标绘而成,它由漏液线、液沫夹带线、液相负荷下限线、液相负荷上限线和液泛线五条线组成。

当塔板的类型、结构尺寸以及待分离的物系确定后,负荷性能图可通过实验确定。

传质效率高、处理量大、压力降低、操作弹性大以及结构简单、加工维修方便是评价塔板性能的主要指标。

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开发了多种新型塔板。

本实验装置安装的塔板可以更换,有筛板、浮阀、斜孔塔板可供实验时选用,也可将自行构思设计的塔板安装在塔上进行研究。

筛板的流(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册)体力学模型如下: 1) 压降?p??pc??pl式中,Δp—塔板总压降,Δpc—干板压降,Δpl—板上液层高度压降,其中?pc?0.051?vg(u02) c0式中ρv—气相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u0—筛孔气速,m/s,c0—筛孔流量系数,筛板上因液层高度产生的压降Δpl即液层有效阻力hl:?pl??lghl式中ρl—液相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hl—液层有效阻力,m液柱。

2) 漏液为保证筛孔不漏液的下限气速为u0m,筛板的u0m可按下面的经验式进行计算:uom?4.4c0(0.0056?0.13hl?h?)l?v式中,u0m—漏液点的筛孔气速,m/s;hL—板上清液层高;hL?hw+how,m;hσ—与液体表面张力相当的液柱高度,m液柱。

h??4?9810?l.d0其中:σ—液体表面张力,N/m;ρl—液体密度,kg/m3;d0—筛孔孔径,mm 3) 过量液沫夹带ev?5.7?10?6?(uG)3.2HT?hfVs,m/s;Vs—气相负荷,m3/s;ATAT?Af式中:e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σ—液相表面张力,N/m;uG—按有效截面积计算的气速; uG?—塔截面积,m2;Af—降液管截面积,m2;HT—板间距,m;hf—鼓泡层高度,hf?hL,hL—板上清液层高度,m;Φ—鼓泡层平均相对密度,?一般情况下,取Φ=0.4,即hf=2.5hL。

斜孔塔板的流体力学模型斜孔塔板一排排的斜孔与液流方向垂直,气体从斜孔水平喷出,相邻两排孔口方向相反,交错排列,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

既有气流水平喷出的优点,又消除了气流对撞转为向上冲的现象,板上保证均匀的低液面,使得气体和液体不断分散和聚集,通量比普通筛板可增大30%~40%。

斜孔塔板属筛板型塔板,其设计及计算方法与筛板塔类似。

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在阻力降、漏液和夹带的计算公式上与筛板又有不同。

1) 压降干板压降可按下式计算:2u0?pc??.?v2式中:Δpc—干板压降,ζ—干板阻力系数,实验测定ζ=2.1;液层压降可按下式计算:hl??.?lghL???lg(hw?how)式中:hl—液层压降,Pa;ε—发泡系数,对于水—空气系统,ε=0.5hw—堰高;how—堰上液头高; 2) 漏液为防止严重漏液,保证正常操作,斜孔塔板的孔动能因数F0必须满足下式:式中:F0?u0F0?8?l1000?v,ρl、ρv—液相、气相密度,kg/m3;u0—孔速,m/s;3) 雾沫夹带斜喷型塔板的雾沫夹带量均大大小于普通筛板的雾沫夹带值,但雾沫夹带的规律相似,斜孔塔板雾沫夹带计算公式如下:ev?0.157(ugHT?Hf)1.9(ev)0.7?0.2?l??v式中:ev—雾沫夹带量,kg(液)/kg(气);ug—液层上部的气体流速,m/s;uG?Vs,m/s;Vs—气相负荷,m3/s;AT—AT?Af塔截面积,m2;Af—降液管截面积,m2;ρl、ρv—液相、气相密度,kg/m3;σ—液体表面张力,N/m;HT—板间距,m; Hf—鼓泡层高度,Hf?F0hL,m;F0—孔动能因子,无因次;hL—板上清液层高5.3度,m;三、实验装置与流程装置中的有关尺寸:筛板塔塔径D=200mm板间距HT=294mm 堰高hW=30mm 降液管底距塔板hO=16mm 堰长LW=130mm 孔径dO=8mm开孔数n=36个孔心距t=21.5mm 开孔率:按传质区计算Ф=12.6%,按塔截面积计算Ф=6.38%四、操作注意事项塔设备实验:1.不得急速开关阀门,以防损坏设备。

2.不要让衣物、长发、饰品等接近风机吸入口;3.打开风机、水泵时务必保证出口阀门关闭,以防打坏转子流量计;4.进行实验操作时不要超过设备正常操作范围,以防设备损坏、大量水飞溅。

5.先测定干塔、干填料压降与空塔速度的关系,不要开水泵以免淋湿塔板、填料。

6.注意开关水泵、风机的顺序,防止水倒灌入气路。

原始数据:干塔气速:喷淋密度:0.8??3/h喷淋密度:1.2??3/h数据处理:已知数据:筛板塔塔径D=200mm 板间距HT=294mm 降液管底距塔板hO =16mm堰高hW=30mm 堰长LW=130mm孔径dO=8mm开孔数n=36个孔心距t=21.5mm 开孔率:按传质区计算Ф=12.6%,按塔截面积计算Ф=6.38%1. 做出干塔pu曲线公式:空塔气速=空气流量/截面积/3600 (m/s);以第2组数据为例:u=300.0283?3600=0.2945??/??截面积=3.14×0.1902/4=0.0283??2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做出△p~u的图像如下:从图像可以看出压降与气速取对数后呈线性关系,且斜率为1.5左右,可知?p与u的1.5次方成正比,压降与气速的关系与△p=u表示的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正常的,因为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2、不同喷淋密度下,全塔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喷淋密度:0.8??3/h1.8-2.0篇二: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三篇三: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1.1)式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

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

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

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

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

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

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之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而测压管液面将升高H,实验时,若以P0=0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H+δ)与视在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

本仪器测压管内径为0.8cm,箱体内径为20cm。

加压后,水箱液面比基准面下降了,而同时测压管1、2的液面各比基准面升高了H,由水量平衡原理有则本实验仪 d=0.8cm, D=20cm,故H=0.0032于是相对误差有因而可略去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