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6篇

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篇总结将围绕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1.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全球视野。
2. 培养批判性思维:英语学科的教学可以通过阅读、翻译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内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塑造正确价值观:通过德育渗透,学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到积极的价值观,如尊重、诚信、责任等,这些价值观将伴随他们成长,并影响他们的行为准则。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1.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人物传记、文化差异、社会习俗等。
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元素,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2.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进行语言学习和德育体验,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3. 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如英语角、文化交流节、国际电影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尊重他人品质。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1. 德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不够深入: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德育的渗透。
建议教师应加强德育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将德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
2. 缺乏系统的德育评价体系:目前小学英语学科缺乏一套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的德育成果。
建议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
3. 教师德育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的德育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德育渗透的需求。
建议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和能力。
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第一篇: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不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用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去接受美的事物,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英语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教育的宗旨之一,我们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更完美、更全面,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德育教育。
一、良好的教师素质是德育在英语课堂上渗透的保证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建立威信;同时,老师要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乐于与他们交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师爱去包围他们。
当老师的这种情感一旦触及到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时,学生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并对此有强烈的表示,亲其师而信其道,爱屋及乌,爱这位老师,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通、心理健康、充满活力的教师,不仅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而且一定能保证德育教育在英语课堂的顺利实施。
同时,发挥教师自身的示范导行作用也十分重要。
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待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文明礼貌用语的恰当运用,对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常用“please”,读错了句子,说声“sorry”请学生帮忙时“excuse me”,学生帮了你时,常说“thank you”等。
这些都是在无形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二、课堂教学上随时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我们老师的坚持、有心、用心,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们就会提供给孩子很多受教育和体验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要从思想上有这样的一个高度,有以身作则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这不是一句空话,我觉得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老师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者说在我们的思想中还没有认识到“德育”的真正内涵,所以才会在教材中挖空心思去“硬塞”点“大道理”进入自己的课堂。
怎么从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

怎么从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怎么从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德育教育,又称为思政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素质的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怎么从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合理运用,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适时、恰当地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
一、善于挖掘新教材中的道德素材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素材,教师就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知识结构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然后通过渗透、融合的办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中。
二、善于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德育渗透1.寓品德教育于各种任务型活动之中新教材英语采用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任务(活动)、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丰富知识,提高素养。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各种任务型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组织各种游戏、比赛,渗透德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少不了各种游戏和比赛。
这时如能适时进行品德教育,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Unit5 Thesilver screen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让每个学生把自己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写下来,然后投入箱子中,接着每人抽取一张纸,阅读别人的问题,再写下自己的看法,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英语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教育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各种德育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道德不仅是规范性品格,更重要的是有理想和引导性的品格。
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
应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等品德。
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结合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学科授课时主要使用的语言不是母语而是英语,而且也不可能像思品课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接受教育。
英语课如何进行学科德育建设?我切合时机,是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教学常规,培养学生有礼貌、互相关心、谦虚等好品质。
在课堂组织教学中,课前的师生问好就在无形中增进了感情,Glad t0 meety ou! Nice to meet you,boys andgirlS等语句的使用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告诉了学生见面应有礼貌地打招呼。
在Let’s talk中,采用的对话也是很贴近学生生活的,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Goodbye……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同时也明白了应该关心他人。
2.通过鼓励和表扬进行德育渗透。
激励和表扬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因此我常常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当同学表现好,老师发奖券或奖品鼓励时,要求全班都表扬:“Good!Very good!”得奖同学应回答:“Thank you,Miss Jia.”对于受表扬的同学来说,下次会争取更好,培养了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
其他同学通过表扬学习榜样,勉励自己要向同学学习。
通过鼓励和表扬这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对于那些基础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老师鼓励性的言语,对他的正面评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树立自信心的推动力量。
二、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是课堂寓德的前提。
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同时还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促
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具体方法:
1. 强化情感教育。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
情感和人文情感,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2. 协调知识体系。
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将知识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让学生知道什
么是好的、什么是合适的。
例如在学习句型和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正面的表达方式,注重礼貌和尊重。
3. 强化实践环节。
在英语教学中,要适当布置有意义的习题或综合性任务,让学生
践行自己的知识和道德信仰。
4. 借鉴课外资源。
可以借助其他学科或其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角和
丰富的教育内容。
具体内容:
1. 尊重他人。
在英语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礼貌、诚信、积极的心态,以及尊重
他人的思想、宗教、国家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德育素养。
2. 民族文化素质。
在英语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让学
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
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增加他们的社会视野和理解力。
3. 社交礼仪。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
例如,学会如何
进行场合适当的问候、谈话和礼节,以及各种场合下的举止规范等。
4. 心理健康教育。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学会
自我控制、自我调适和情绪管理等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英语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忽视了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虽然部分教师在授课中也能结合课文的中心渗透一些良好的思想,但常常是轻描淡写或一语带过,未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正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这一环节显得比较薄弱。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注重情感因素,进行思想教育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教师一般注意传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而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少注意,教学中多采用听说读写诸多方面的训练,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一般采用批评甚至惩罚等消极的手段,而较少考虑情感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情感是打动人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
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欢快的气氛,学生会感到老師亲切可信,上课时遇到困难也不怕了。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能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减少学生的焦虑,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情感因素是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学生成绩好的话,就会感到在学习上有成就感,再加上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羡慕,学习上更是快马加鞭;而成绩差的的同学,由于家长不满意、老师不高兴、同学们不重视,他们的情绪处在抑制状态,这种抑制反过来更制约其能力的发挥,以至产生恶性循环,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正在成长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十分脆弱,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关怀、爱护、尊敬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柔弱的心理都能得到爱的滋润,学生就能报以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
二、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德育教育英语课文中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有坚强的毅力和远大的理想,不怕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绝不能脱离课本去空洞地说教。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渗透德育。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教育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各种德育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的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平等与他人相处,能够被尊重,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每个同学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始我通常让学生唱一首或几首英语歌曲或儿歌,然后再亲切地用日常用语和学生进行 Free talk,如:How are you? How is your father / mother? I like…What do you like? What day is it today?等,让他们首先在轻松、优美的英语歌曲和亲切自然的交谈中身心都放松下来,轻轻松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我总是及时地给予评价,如果学生回答正确了,得到的将是老师:Good!,Very good!,Well done!,Excellent!, You, re very clever!等赞叹声和同学们的一阵热烈的掌声;如果回答得不正确,听到的也将是老师亲切的鼓励声:“Don’ t worry. It doesn, t matter. Think it over.…”;和学生相遇时说一句“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again .在天气急剧变冷时说一句:"It, s so cold today that you' d better wear more so as not to catch cold:学生交作业时说一句"Thank you. ”。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含五篇)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渗透(含五篇)第一篇: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渗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
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
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
通过英语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
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感染人、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
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广义上的教育,是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一切活动。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可见,德育是搞好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目标与需求。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甚至于在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视野,增强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在遵循英语教学规律的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内容包括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妇女权利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良好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一、构建和谐健康课堂
在教育实际中,有的教师养成了随意“教训”(其实就是体罚或
者变相体罚)学生的习惯。
或许这一切都源于“老师教训学生是为学生好”的初衷,但学生也同教师一样,渴望自由和平等,渴望受到尊重。
的确也是这样,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我们在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也要尊重学生,包括对他们的人格的尊重。
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能把学生仅仅当成学生,而首先要把学生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接纳、关爱、宽容每一位学生。
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心理。
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
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用意。
真正地做到平等与相互尊重,学生就能在学习时保持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有合作、交流的愿望,学习兴趣较浓,信心较足,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强。
只有达到平等与相互尊重,学生才能接受教师对他们的一番苦心,进行德育教育也就成了顺水推舟之事。
二、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根据英语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优势,要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就要去挖掘和整理教材内容与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德育教育便能在英语课堂中和谐进行,英语课堂也就能够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一)精心组织例句
在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时,紧密结合所学语言项目,精心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句,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
1)We must take good care of follows and trees in school.我们必须珍爱学校的花草树木。
2)It’s very polite to say “Thank you” or “Thanks a lot”when someone helps you.当有人帮助了你,说声谢谢是很有礼貌的。
3)Harder we work at our lessons , Better we’ll be able to learn them all.我们学习更努力,我们就能把功课学得更好。
4)Mr. Wang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 never thinks of himself.王老师总是乐于助人,而从不想到自己。
(二)挖掘教材,自然启发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教材的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问,使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熏陶。
老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自然而然的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以免增加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引用名言、警句及谚语等来进行德育教育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及谚语等来进行人生观教育,有时往往恰当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甚至会让他们终生受用。
如:
1)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3)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4)Life is not a bed of roses. 生活不是玫瑰花床,人生并不到处处鸟语花香。
5)Never say die. 永不言败。
6)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7)Success always belongs to the most persevering. 成功总是属于最有毅力者。
这类谚语可以让学生明白面对人生的时候,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准备,遇到挫折和失意的时候,又要满怀信心,战胜困难。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又如:1)A man becomes learned by asking questions.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
2)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
3)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Custom makes all things easy.有个好习惯,事事皆不难。
5)Practice makes perfect.实践出真知。
6)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
这些谚语可以让学生更明确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学习。
7)Content is better than riches.知足者常乐。
8)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9)Fool's haste is no speed.欲速则不达。
10)Never judge from appearances.不可以貌取人。
11)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12)Respect yourself, or no one else will respect you.要人尊敬,必须自重。
这些谚语能让学生明白对待生活的态度及如何“做事”与“做人”。
四、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智慧,我们不能一味地以成绩的好坏来断定他们将来的事业与成就。
在他们有好的行为、好的做法时教师就应及时称赞,这是德育教育的润滑剂。
如
“Wonderful/Excellent/Well done /Very good”,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的各项活动中来,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如“Don’t lose heart .Try it again .”“Don’t laugh at others when he / she makes mistakes . ”“Do cooperate with your partners.”等等,既能激励学生,又能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
因此,适时适量的课堂用语既能让学生学习信心大增又能让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在我们的教材中、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德育素材。
教师应善于发掘、注意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件复杂的需要长期探索的事情。
如果广大教师有针对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