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总结
小学诵读活动总结范文

近期,我们小学开展了一次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诵读名篇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和文化素养,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文学兴趣。
本文将从活动目的、组织过程、诵读成果等多个角度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活动目的1、增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诵读经典名篇是一项对于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挑战性活动,它充分考验了孩子朗诵、表达的水平。
孩子们需要通过大声朗诵的方式让文字活动起来,发扬言语中的力量。
2、提升孩子们的文化修养我们希望通过让孩子们诵读国内外经典名篇,让他们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对于社会、人生、爱情等主题的表达和探究方式,从而打开孩子们接触世界的视野。
3、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孩子们在诵读经典名篇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语言及文学现象的魅力,进而激发对于阅读、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加深孩子们对于文学的理解和体验。
二、组织过程1、制定计划在活动开始前,我们精心制定了活动计划,明确了活动的内容、时间安排、评分标准等,并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级制定了相应的选课内容。
2、课前教育在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课前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经典名篇的历史及文化背景,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
同时我们也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朗诵技巧,并给他们提供了朗读示范,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朗诵技能和表达能力。
3、活动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为每个年级分配了相应的时间,孩子们根据选定的经典名篇进行朗诵,并对孩子的朗诵过程进行及时评分和指导。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对孩子们进行了答辩,并对孩子们的朗诵水平给出了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诵和表达能力。
三、诵读成果1、孩子们朗诵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情感投入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诵读成果非常突出。
2、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不仅表现出对于语言表达的善于把握,同时也对于经典名篇所表达的思想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3、孩子们对于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也恰恰表明这次经典诵读活动是十分成功的。
这次经典诵读活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成功的。
一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一年级经典诵读内容1、《三字经》节选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人之初, 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性相近,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苟不教, 性乃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教之道, 贵以专。
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昔孟母,择邻处。
zǐ bù xuéduàn jī zhù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窦燕山,有义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养不教,父之过。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 xuéfēi suǒ yí子不学,非所宜。
yòu bù xuélǎo hé wéi 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玉不琢,不成器。
rén bù xuébù zhī yì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
qīn shī yǒu xílǐ yí亲师友,习礼仪。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香九龄,能温席。
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读书目

傅庄街道中心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必读书目梳理古诗:1、《村居》清高鼎2、《鸟鸣涧》唐王维3、《春日》宋朱熹4、《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5、《菊花》唐元稹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8、《江雪》唐柳宗元9、《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10、《山中送别》唐王维11、《月下独酌》(节选)唐李白12、《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南北朝佚名13、《回乡偶书》(其一)唐贺知章14、《题诗后》唐贾岛15、《遗爱寺》唐白居易16、《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1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18、《偶成》宋朱熹19、《所见》清袁枚2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经典诵读:《弟子规》节选必读书目:《读读童谣和儿歌》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一千零一夜》《闪亮的童年大地上的影子》曹文轩《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1、《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草长莺飞的二月,长长的杨柳枝条轻拂着堤岸,浓浓的春烟弥漫着整个大地,杨柳都似乎陶醉了。
一群早放学回家的儿童,急急忙忙拿出风筝迎着春风去放飞。
2、《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春天的晚上,夜很深,很静,连细小的桂花瓣飘落都能感觉到。
月亮升起来了,惊动了山中栖息的小鸟,幽谷溪涧中时时传来它们的啼叫。
3、《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4、《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5、《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一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

一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一、古诗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儿歌类。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蜻蜓半空展翅飞,
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
蜘蛛房前结网忙。
三、国学经典启蒙(部分选段)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

01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02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03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04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05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06 西洲曲南朝乐府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07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08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09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1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4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总结(精选5篇)

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总结(精选5篇)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总结(精选5篇)在经历了某次活动以后,相信全是满满的感恩与回忆,收获与经历,那么将这些记录写在活动总结中,让自己铭记于心吧。
那么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总结(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国学经典诵读社团课的指导老师,一学期以来,我认真扎实的对待教学,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实践中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感悟。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化已有了初步了解,收到了启蒙教育,开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诵读实践活动:每天一次固定时间的诵读,师生共同进步;每学期评选一次国学小标兵。
让老师、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
传统文化教育犹如一道风景,带来勃勃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操与文化底蕴。
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师生的口头禅,李杜诗篇万口传成了班级良好的学诗风气,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日益浓厚。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注重国学教育,塑造校园文化,让国学时刻围绕在我们耳边;将国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为保证同学们真正理解国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进课堂活动。
每周一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学内容与今天的生活的关系;专门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课,让感兴趣的同学得到更多的国学知识拓展。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1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
本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
学校制定了《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
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
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
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
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1、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2、各班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读后感、手抄报等。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
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教师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3、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
各班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
小学经典诵读总结

小学经典诵读总结•相关推荐小学经典诵读总结(通用15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经典诵读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经典诵读总结篇1中华经典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让学生喜爱吟诵古代经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厚学生的精神底蕴,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扩大知识源,亲近母语,提高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
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
做到了每一项活动从计划到实施方案,活动经过到项目总结,每一项都做到完善。
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背经典的综合能力。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晨会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经典诵读工作顺利开展1、组织健全,明确职责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和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经典古诗文诵读总结
二完小成建秀2015.7.
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深刻的认识到开展古诗文诵读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会抽出时间安排与小朋友们诵读经典诗文。
首先是时间的安排,我们把早读课的15分钟作为诵读时间。
一开始,为了给小朋友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我还是从诵读《唐诗三百首》开始。
我告诉孩子:如果说人生如同一片浩瀚的大海,那么知识如同金光闪闪的宝藏。
懂得知识越多,我们的人生就越丰富。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传播知识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读书。
而对于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来讲,图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吸取知识,它还是孩子们最忠实的伙伴、最敬业的老师、最开心的回忆。
读古诗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汉语打下基础,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所以孩子读古诗的兴趣十分浓厚。
在背诵经典诗文的过程中,我常常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一些比赛和活动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加很快,而且他们识字的兴趣也比较高。
诵读中孩子们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识字,随着诵读活动开展,识字量水涨船高,课后,有的小朋友还自己买相关的古诗书籍,由家长教背一些老师还没教背的
古诗,并很乐意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班上的小朋友在古诗的学习与诵读中都有有种“你追我赶”的劲头。
同时我也发现古诗文诵读对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都有一定效果。
古诗文朗朗上口,颇有韵味,学生诵读起来易上口,易入心,有的家长说孩子边玩边背,路上背、吃饭、睡前也背,无形中在训练他们的记忆和专注力。
我们从古诗入手,边实践,边探究,各种活动全面展开。
而且注意了家校结合、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学做结合,全方位地让中华传统铺洒进学生的心底。
通过“经典故事伴我成长”活动的开展,向学生展示各类经典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中感受中华传统的深厚底蕴,并且通过向父母讲故事的形式展示自己对经典故事的感悟,让经典故事指导自己的行为。
并针对诵读内容举办主题班会,并且举行了一系列家校联系活动,如“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让学生回家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听奶奶、姥姥讲讲妈妈生我的故事,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百善孝为先”;“良好习惯伴我行”主题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懂得不但要学文,更要力行,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赞扬。
自从开展了“经典诵读”,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
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
课堂中教师亦能注意将所学内容与“经典诵读”科学、有机地结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从小让孩子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思考,多实践,让诵读经典诗文的精神得到更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