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安全技术PPT课件
触电事故防范知识

触电事故防范知识ppt•触电事故的基本知识•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安全用电常识•触电事故案例分析目•总结与展望录01触电事故的基本知识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
触电定义根据人体与电流接触的情况,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分类触电的定义与分类危害触电可引起局部烧伤、心脏骤停、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影响触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影响生活和工作。
触电的危害与影响1 2 3缺乏对电气安全知识的了解,对危险认识不足。
缺乏安全意识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违反操作规程电气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或使用不当,如未接地、破损等。
设备缺陷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影响生命安全。
财产损失触电事故可能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导致财产损失。
02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制定详细、严格的操作流程,包括设备检查、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规范操作流程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安全可靠。
对老旧设备及时进行更换和升级,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定期检修与维护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等,保障其安全。
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在操作前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触电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救援流程等,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建立应急预案03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迅速断开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以避免电流对人体的持续伤害。
如果无法立即切断电源,可采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棍、塑料棒等,挑开电线或与带电体接触的金属,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切断电源在处理触电事故时,应保持与带电体间的足够安全距离,防止发生二次触电。
一般情况下,安全距离为10cm以上,如果发现触电者衣服干燥且不导电,可将其衣服脱下,迅速将其拉出。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PPT课件

爬电距离就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体之间或导电零部件 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小路径。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 采取接地措施。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 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3.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 程。
5.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所(如高温、潮湿地点), 严禁带电工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 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的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 并设专人监护。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漏电保护器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一、绝缘防护 绝缘:用不导电的材料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
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固体绝缘三类。其中,固
体绝缘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可靠绝缘物质。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主要为:导电性、节电性、绝缘强度等,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基本绝缘进行改进后增强绝缘能力的绝 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二、外壳防护及选择 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共有五类:0类指用基本绝缘作为防护的设备;Ⅰ类指还需要
间接接触保护一 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接零)、保护切断、漏 电保护器等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和工频致命电流可求得人体的危险电压为 (800~1000欧姆) ×(30~50mA)=24~50V
防触电技术【共66张PPT】

第一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措施
绝缘 屏护 安全间距
绝缘
• 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电器 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用来防止直接接触电击。
• 电阻率 107欧米以上
提问:电气设备的喷漆可否 单独作为防止电击的绝缘?
绝缘破坏的形式
击穿 老化 损伤
击穿
• 绝缘物在强电场及其他因素的作 用下,如电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 ,将急速地发生破裂或分解,完 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破坏方式 称为击穿。
YAEBFHC
损伤
动物、植物以及工作人员的 误操作,外界的破坏
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1)、兆欧表(又称摇表) • 吸收比R60/R15:
判断受潮程度和内部有无缺陷(吸收 比越大越好) 2)、绝缘电阻指标:电动机0.5MΩ 3)、耐压试验 4)、泄漏电流指标 5)、介质损耗指标
二、屏护
• 用遮拦、护罩、闸箱等,把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措施。
网的保护零线连接在一起
部分的电位实现基本相等的一
处理方法
• 局部土壤置换,换入粘土或 黑土
• 填入减阻剂,如工业食盐、 木炭、石灰,但不能填入有 毒物质
装设要求
• 多根接地体互相靠近时,垂直接地 体的间距不小于接地体长的2倍,水 平接地体大于5米
• 尽量使地面电位分布均匀,减小跨 步电压。10KV变电所接地网应敷 设水平均匀带
注意事项
• 管道必须连通,接头处需安 装跨接线
• 1000V以下,不考虑跨步电 压,但应避开进出通道
• 与数字视频线路保持一定距 离
• 进入浴室的PE线不应再由 出线
• 按规范施工
第三节、双重绝缘和安全电压
• 加强绝缘——防止间接接触触电
触电与急救PPT课件

• 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 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 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 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
为什么???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体,电 流通过人体造成的。分电击与电伤两种。 (1) 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形式 电击——电流流过人体时反映在人体内部造 成器官的伤害,而在人体外表不一定留下电流痕 迹。表现为:刺麻、酸疼、打击感并伴随肌肉缩。 严重心律不齐、昆迷、心跳停止等。
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 个体特征:
• 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 和人体状态等。 即:男性、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的抵抗能力 则相对要强些。 •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2000欧姆 计算 • 人体电阻因人而异。手有毛茧,皮肤潮湿、 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粉尘的电阻较小,危 险性较大。
2)、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 触电
2)、跨步电压触电
接地电流电 位分布曲线 Uj Ud Uk
0.8 m 20 m
0.8 m 20 m
闪电
高压线
高压 电弧触电
跨步 电压触电
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 电流值大小:
• 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 麻。 • 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 • 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 平均(概率50%), 男:16mA; 女:10.5 mA • 最低(概率0.5%),男: 9mA; 女: 6 mA •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 流。 • I颤 = 50 mA • 一般人体所能忍受的安全电流可按30 mA考虑
3、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
• 电流种类:
电气安全知识讲座图文ppt课件

防线。
一、TN—S系统(三相五线制系 统)
10KV 高压
五线(A、B、C、 N、PE)输出
PE线的引出位置
技术特点:
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 值不大于4Ω。
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共引出5条线,其中黄绿红 三根为ABC三相线,中性点接地处引两个零线 ,一根为工作零线(N),另一根为保护零线 (PE)。
第一讲 触电与急救
1、 安全电压 2、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3、 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4、 触电急救
一、安全电压
1. 安全电压(安全特低的电压) 任何情况下都 不要把安全电压理解为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
2. 安全电压限值和额电值 图标规定工频电压U=50V 直流电压
U=120V U=IR R=1.7kn I允许=30mA 则U限值≈50v
三、TN---S系统(三相五线 制)
变 压 器
接地线
1、PE线的引出位置。
2、PE线与N线的连接关系。经过总漏电保 护器PE线和N线即分开,尔后不得再作 电气连接。
3、PE线与N线的应用区别。PE线是保护 零线,只用于连接电气设备外漏可导电部 分,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无电流通过,且与 大地保持等电位。N线是工作零线,作为 电源线用于连接单相设备或三相四线设备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会有电流通过,被视 为带电部分,且对地呈现电压。所以,在 实用中不得混用和代用。
遮 拦 和 标 志
1、屏 护
屏护是采用围拦、遮拦、屏 障、护盖、箱匣, 障碍等将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包 括遮拦和障碍。遮拦可防止无意 或有意触及带电体,障碍只能防 止无意触及带电体。
2、间距
触电事故安全教育课件

4. 证据保护
尽量保护现场原貌, 以便事故调查。必要 时拍摄现场照片和录 制视频。同时做好现 场记录笔记。
触电事故的报告流程
发现触电
1
发现触电事故发生后立即切断电源
紧急救护 2
立即为伤者进行心肺复苏和创伤处理
报警处置 3
拨打120/消防等紧急救援电话
现场隔离 4
设置警示标志,保护现场原貌
信息报告 5
不定期抽查员工操作行为,检查是否按照安全规程进行作业,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事故调查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迅速组织专业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奖惩机制
建立健全的安全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触电事故的安全责任
企业负责人
1
对触电事故负最终责任
安全管理部门 2
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实施
养成习惯
培养员工良好的用电 安全习惯,养成主动 检查设备、遵守操作 规程等自觉行为。
营造氛围
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让触电事故预防意识 贯穿于日常生产经营 管理的各个环节。
触电事故的安全文化
企业应营造浓厚的触电事故预防安全文化,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管理和作业 流程。通过持续的培训、交流和实践,让每位员工都能自觉遵守用电安全规 程,主动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安全防护 意识。 只有将触电事故预防工作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构建起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为 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触电事故的安全管理
安全责任明确
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触电事故预 防与处理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 人。
安全制度健全
建立完善的触电事故预防和应急 管理制度,覆盖从预防到应急的 全流程。
安全使用电-完整版ppt课件 (38)

二、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
发现落地的电线,离开8米以外, 更不要用手去拾。同时,要设法看 护落地电线,并请电工来处理,以 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第三部分
如何应急处置触电事故
三、如何应急处置触电事故
脱离电源
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 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可用干燥的 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当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后,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确认电 气装置已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接通电源、继续使用。更换熔体时不应任意改变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或用其它导线代替。
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 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 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一、安全用电须知
注意事项
确保电器设备良好散热(如电视机、电热开水器、电脑、 音响等),不能在其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防止 因散热不良而损坏设备或引起火灾。
第一部分
安全用电须知
一、安全用电须知
基本电路构成
① 家庭用电
220V。 电 表
断路器
保险丝
.. 插座
开关 电灯
火线
零线 地线
一、安全用电须知
基本电路构成
② 工业用电
一、安全用电须知
触电方式与电击机理
① 双线触电
双线触电是指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 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 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 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 人体流入另一导体,构成一个闭合电路 的触电方式。
一、安全用电须知
注意事项
当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后,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确认电 气装置已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接通电源、继续使用。更换熔体时不应任意改变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或用其它导线代替。
03第三章《防触电技术》

三、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一)、接地
1、接地
临时接地 固定接地
检修接地—临时接地线
事故接地—带电体与地意外连接 工作接地—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
保护接地
安全接地
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屏蔽接地
3
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
2、保护接地
电业安全
变压器中性点(或一相)不直接接地的电网
内,一切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和 它连接的金属部分与大地作可靠电气连接。
事故原因:1、炉内原料潮湿,回炉钢水过快造成爆 炸喷射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风扇防护罩不全,遇见突发时件惊慌失措是事故 的直接原因
事故案例
• 2 000、7、22日下午17:00炉前工樊xx在3# 电炉进行冶炼作业,还原期站在炉侧向炉 内加白灰时,从炉内飞出钢花进入樊xx左耳 道,造成左耳道耳膜穿孔。
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人体或其所带工具与带电体 之间的最小距离(m)
10 kV以下 20—35 kV 35 kV
一般情况下
0.7
1.0
用绝缘杆操作时
0.4
在线路上工作时
人与临近带电线的距离
1.0
使用火焰时,火焰与线
1.5
0.6
2.5 3.0
11
事故案例
2000、7、21日中午12:00,天车工桑xx在30t北跨作 业,当驶到30t附近时, 30t电炉由于回炉钢水发 生爆炸,钢水向空中喷溅,桑xx立即站起来向操 作室后方躲避,在慌乱中将左手伸到操作室的风 扇中,扇叶将食指打成放射性骨折。
• 事故原因:冶炼过程中钢花无规则飞溅是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 防范措施及教训:加料时选择合适的站位, 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我国用电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2、 防触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绝缘、屏护、间矩、接地和接零、安全电压等是传统的防触电技术措施,这
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应用时应注意保持其完好。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电状况的变化,有些传统方法需要完善和更新。其中,
最为突出的是接地和接零的问题。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 基本安全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电工对于接地和接零的防护原理、适用范围、 技术要求以及二者的区别认识不清,甚至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这些问题也认识 不清。因此,不少单位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场所接地和接零的现状是不完善的。最 常见的问题是,应当接零的部位错误地采取了接地措施;错误地将工作零线作为 保护零线使用,或将保护零线作为工作零线作用;以及保护零线没有足够的面积 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
1、 我国用电安全的现状 我国用电安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发展比较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较大。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人均占有的发电量仅200kWh,而每年平 均触电死亡人数近6000人,大约每用电0.25~0.3×108kWh触电死亡1人,与 发达国家同期的用电安全水平相差几十倍。据劳动部门统计,1980年以前,我 国工矿企业单位触电死亡人数占因公死亡人数的6%~8%,排在第5、6位;进入 20世纪80年代,触电事故比例呈增加趋势;1980年,触电死亡人数占因公死亡 人数的10%以上,排在第4位;而1993年,触电事故又上升到职工伤亡事故的 第3位。在建筑行业和农村,触电事故还要严重一些。将触电死亡人数与用电量 对照分析,我国用电量与触电死亡人数之比不到2×108kWh /人,大约是发达 国家的1/25,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2019/9/12
5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我国用电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我国用电安全的现状 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同时,用电安全水平也大幅度地提
高。20年来,尽管我国的用电量迅速增加,供电区域迅速扩大,而每年触电死 亡人数的绝对值却呈下降趋势,我国用电安全水平的提高是显著的。20年来, 我国年发电量与触电死亡人数的比值从0.38×108kWh /人增至1.51×108kWh /人。从这方面来看,用电安全水平大约提高了4倍。
1、 我国用电安全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人均用电量接近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我们可以以英国当
时的统计资料为例来分析一下用电安全水平和电力事业发展的关系。20世纪20 至60年代,尽管这期间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年平均用电量仍逐年增加, 而在这一时期,触电死亡人数的增加比用电量的增加慢多了,使得年平均用电量 与触电人数的比值也逐年增加,这就是说,用电安全的水平在逐年提高。显然, 用电安全水平的提高与电力事业的发展应当是一致的。
田水电厂
2019/9/12
1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开篇语
电力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生产和生活的面貌。 我国电力工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还有较大差距,但年人均用电量 已经突破了1000kWh。了解我国用电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新 形势下触电事故的规律,研究传统的防触电技术措施在新形势下的应用, 对于提高用电安全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电路中的不平衡电流以及当设备金属外壳与之相连后防止人体间接触电。 ②保护线PE——以防止触电为目的,用来与设备或线路的金属外壳、接地母
线、接线端子、接地极等作电气连接的导线。 ③ 保护零线PEN——当零线与保护线PE共为一体,具有零线与保护线两种功
能的导线。 ④IT系统(保护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经各自的保护
线PE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低压配电系统。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 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⑤TT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壳导电部分经各自的PE线直 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系统。
2019/9/12
9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勘探局2010年基层干部HSE集中培训,安排了防触电安全技术知 识的内容,下面就相关内容分四个部分与各位共同进行交流、学习。
2019/9/12
2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我国用电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触电事故案例 三、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四、防触电小常识
2019/9/12
3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我国用电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为对比,在此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当前的用电安全水平。以用电量与触电 死亡人数的比值来表征用电安全水平是常用的评价指标。目前,发达国家的用电 安全水平一般为每用电50×108kWh触电死亡1人。另外,评价用电安全水平还 应考虑用电人口及用电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
2019/9/12
4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我国用电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般说来,管理差、技术水平低的单位触电事故多,湿热季节触电事故多, 各连接部位(导线与导线连接、导线与设备连接、设备与设备连接)触电事故多, 高温、潮湿、有导电性粉尘或腐蚀介质、现场混乱、现场金属设备多的作业环境 中触电事故多。应当充分研究触电事故的规律,熟悉、掌握才可能减少触电事故 的发生。
2019/9/12
2019/9/12
6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我国用电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我国用电安全的现状 触电事故没有预兆,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有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工
程技术方面的因素;有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因素,也有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因素。由 于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和用电状态的变化,我们应当了解新形式下的触电事 故规律。就人员而言,一般中、青年人触电事故多。就设备而言,手持电动工具、 临时性设备触电事故多。
2019/9/12
8
防触电安全技术知识
一、我国用电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2、 防触电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应当看到,在接地和接零防护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关于低压配电防护系统,涉及电工专业知识,这里不做详述,只介绍几个概念: ①中性线N——引自电源中性点的导线。用来通过单相负载的工作电流、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