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和⽐较不同镜⽐实验材料:放⽐镜、平⽐镜、近视镜⽐实验过程:观察放⽐镜(凸透镜)、平⽐镜、近视镜⽐),说说它们的特点?实验结论:放⽐镜中间厚边缘薄、平⽐镜中间边缘一样厚、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材料:两个凸透镜实验过程:1.取⽐个凸透镜1放置在放⽐镜架上,观察较⽐的⽐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2.在第⽐个凸透镜下增加⽐个凸透镜2,上下移动凸透镜2,看看能不能使⽐字图像放的更⽐。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2,⽐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结论:两个凸透镜组合后能够将物体放得更大。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实验材料: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实验过程: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实验结论:知道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实验名称:制作洋葱内表⽪细胞玻⽪标本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和盖玻⽐、镊子实验过程:1、“擦”,⽐纸⽐把载玻⽐和盖玻⽐擦拭⽐净;2.“滴”,把载玻⽐放在实验台上,⽐滴管在载玻⽐的中央滴⽐滴清⽐;3.“撕”,洋葱鳞⽐叶的内表⽐⽐⽐⽐切个⽐形,⽐镊⽐从内表⽐撕取⽐块薄膜;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中央的⽐滴中,⽐镊⽐轻轻的把⽐滴中的薄膜展开;5.“盖“,⽐镊⽐夹起盖玻⽐,使它的⽐端先接触载玻⽐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在盖玻⽐的⽐侧滴加碘液,另⽐侧⽐吸⽐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由很多细胞组成实验名称: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标片实验过程:1 .取3种细胞标本,⽐显微镜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细胞⽐图和简单的⽐字记录下来2.查看微⽐物卡⽐,了解更多细胞。

小学简单科学实验报告(共3篇)

小学简单科学实验报告(共3篇)

篇一: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日益发展,科学实验也随之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实验的种类日渐繁多,如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的逐渐过渡,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逐渐转变,由课内实验向家庭实验、研究性实验的逐步扩大……在新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报告应该如何书写呢?不同的年级阶段要求不同,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或撰写科学小论文,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不同,在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上应不必强求一致,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一、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报告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六方面展开来写的:1.实验名称: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

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器材: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

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现象:正确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

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

这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2022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

2022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

2022科学实验报告通用15篇科学试验报告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改变(一)、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晰地驾驭地球内部的构造。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好了。

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视察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模拟火山喷发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态,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视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部分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部分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纸箱、木块、记号笔。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竹筷——地表的岩层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视察发生的现象。

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

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地表受到巨大的力时,会产生褶皱或断裂,形成地震(五)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相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有盖得大口玻璃瓶、谁、砖、锤子。

1、用锤子把砖敲成块。

2、把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摆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视察。

视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了圆形。

在谁的冲刷和碎砖块得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逝,变得光滑起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1实验内容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筑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洁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预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看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内容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看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3实验内容10光与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实验步骤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实验现象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局部,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看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枯燥,一边湿润。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科学实验报告1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

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

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

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原因: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20××年×月×日第×节实验名称:调查污染的来源实验目的':通过调查污染的来源,让学生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采访当地政府部门。

家庭生活污染物。

采访家用物资销售部。

医院采访。

实验现象:农药、化肥,洗涤剂等都会污染水。

实验结论:我发现水污染来自于××××××问题讨论: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好!实验人:xxx实验人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仪器管理员签字:xxx科学实验报告4今天上午,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之染色工艺。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告诉我们什么叫染色工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所需仪器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在烧杯中倒入冷热水取两只相同的烧杯。

在烧杯中分别倒入冷水和热水。

(杯中倒入水量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3正确测量水温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温度。

(温度计测量时,用手拿上部,温度计液泡不可接触杯壁或杯底,同时温度计液泡要完全浸入水中)
待温度计液柱静止后,眼睛平视温度计读数位置读出数值。

4记录测量数据记录所测的温度。

(保留一位小数例:20.3℃)
5整理器材仪器洗刷干净,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2物体的浮沉
所需仪器材料:水槽、橡皮、木块、泡沫塑料块、铁钉、气球、测力计、钩码。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检验物体的沉浮种类将水槽倒入水。

注入水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向水中放入物体。

橡皮、木块、泡沫塑料块、铁钉、气球。

3检验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用食指拉住指环,检测测力计指针是否指0。

将钩码挂在测力计上,平视测力计读出读数。

将钩码全部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平视测力计读出读数。

4记录实验结果沉的物体(能、不能)受到浮力。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实验3水的表面力
所需仪器材料:水槽、烧杯、滴管、曲别针、硬币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用硬币装水将硬币平放在桌面(为防止水渍流到桌面,可以放到平坦的盛水容器,如水槽)。

用滴管向硬币上滴水,直到水溢出为止。

硬币能装水滴。

3向水杯中放曲别针将水杯放入空水槽中,往水杯中注满水。

向水杯中放入曲别针,直到水溢出为止。

注满水的水杯能放入枚曲别针。

4实验结果:这两个实验说明水(有、没有)表面力。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实验4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关系
所需仪器材料:光滑和粗糙的木板、木块、砝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10分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

2测量在平滑木板上的摩擦力将木板平放,光滑面朝上。

用测力计在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在平滑木板上的摩擦力为牛。

3测量在粗糙木板上的摩擦力将木板平放,粗糙面朝上。

用测力计在木板上匀速拉动木块,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测量在粗糙木板上的摩擦力为牛。

4实验结论:
物体表面越(光滑/粗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实验5磁铁的性质
所需仪器材料:磁铁、小车、细线、铁、铜、铝、塑料等材料、大头针。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磁铁的吸铁及磁极性质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铜、铝、塑料等材料。

磁铁吸引的材料有(铁/铜/铝/塑料)
用磁铁吸引大头针,看哪处吸引得最多。

磁铁哪部分可以吸引大头针最多(两端/中间)。

用细线吊起磁铁中部,观察静止后指向哪里。

用细线吊起磁铁中部,观察静止后指向哪里。

3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将磁铁放到小车上,让相同极性相互接触,观察现象。

将磁铁放到小车上,让相同极性相互接触,小车(吸引/排斥),不同极性相互接触,小车(吸引/排斥)
4实验结论:磁铁可以吸,磁铁(两端/中间)的磁性大。

磁铁有两个磁极是极和极,磁铁相吸,磁铁相斥。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实验6组装小灯泡电路
所需仪器材料:灯座、小灯泡、电池盒、电池、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组装一个灯泡电路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用导线把一个灯泡、开关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闭合开关,小灯泡能发光。

3组装两个灯泡电路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用导线把两个灯泡、开关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闭合开关,小灯泡能发光。

4记录实验结果简要画出连接电路图。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10分仪器器材归位,摆放整齐得10分。

实验记录单
组装一个灯泡电路组装两个灯泡电路
所需仪器材料:电池、灯泡、导线、小刀(砂纸)、烧杯、锤子、铁砧、至少3种金属材料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10分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

2观察金属的光泽和延展性将金属表面用小刀刮擦或用砂纸擦光,观察表面(有、无)金属光泽。

将金属材料放到铁砧上,用锤子敲打,金属(是、否)变形,说明金属(有、无)延展性。

3验证金属的导热和导电性在烧杯中倒入热水,将金属材料放入水中,过一会,用手摸另一端感觉一下。

金属(有、没有)变热,说明金属(有、无)导热性。

将电池、小灯泡、导线连接成一个电路,测试成功连接后,一一将金属材料接入电路中验证。

灯泡(亮、不亮),说明金属(有、无)导电性。

4记录实验结果金属具有、、、。

5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所需仪器材料:纸板、蜡烛、纸筒、果冻(容物透明均一的)、激光灯。

实验步骤: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用纸直筒验光用纸卷成直筒,对着灯光(或窗户等光源)用眼观察,(可以、不可以)看到灯光,弯折纸筒,然后再一次观察灯光(可以、不可以)看到灯光。

3用纸板验证光将三块带有小孔的纸板,排成一排(小孔对准,成一条直线),点燃蜡烛放在小孔前,从另一边,用眼观察烛光。

(可以、不可以)看到烛光。

挪动其中的一面直板,再次观察烛光,(可以、不可以)看到烛光。

4观察光的路径用激光灯穿过果冻,从侧面观察激光灯射出光的路径(是、不是)直线。

改变入射角度,再次观察激光灯射出光的路径(是、不是)直线。

5记录实验结果
光是沿着传播。

6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实验9凸透镜成像规律
所需仪器材料:成套光具组(或蜡烛、凸透镜、光屏、直尺)。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10分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

2验证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点燃蜡烛,将凸透镜靠近光屏,移动光屏,使所成的像清晰,观察屏上所成的像。

用尺子测量透镜与蜡烛,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3验证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将凸透镜靠近蜡烛,移动光屏,使所成的像清晰,观察屏上所成的像。

用尺子测量透镜与蜡烛,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5记录实验结果简要写出实验结论。

6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实验10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
所需仪器材料:烧杯、广口瓶(含橡皮塞)、直角玻璃导管、清石灰水。

1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10分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

2组装仪器向广口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0分倾倒石灰水时,应倾斜倒入,未正确操作扣10分,瓶塞未塞紧的扣5分。

将装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塞入瓶口。

20分进气玻璃导管未深入溶液中的,扣10分。

出气导管深入溶液的扣10分。

经调整导管深入溶液的,不扣分。

检验呼出气体用鼻吸气后,向进气玻璃管中吹入呼出气体,直到溶液现浑浊为止。

20分向出气玻璃管中吹气的,扣10分。

用嘴吸气的扣10分,扣完为止。

3记录实验结论写出实验结论。

20分实验现象描述正确,并得出正确结论。

4整理器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10分仪器洗刷干净,器材摆放整齐得10分。

实验结论: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不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的气体含量增多。

说明:
1. 所有用水的实验应准备好抹布,以便清理桌面水渍。

2. 实验室中未配备的实验材料,应提前购置准备好。

3. 清石灰水应提前配制,静置12小时(一夜),现配现用。

曲别针、大头针至少备一盒。

4. 橡皮塞要预先打好孔,与导管要配合好。

电池要保证电量充足能用。

火柴可用打火机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