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一课一练 课堂精练 同步练习册_2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一课一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7.1力一、知能演练提升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实力悬殊,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C.它们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2.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软着陆,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送上了月球。
软着陆的过程就是利用着陆器下方的发动机产生向上的推力,降低着陆器的下降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力改变了物体的。
3.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4.墙壁上的壁虎(如图所示)缓慢向上爬行,将壁虎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壁虎B.墙壁C.地球D.空气5.如图甲、乙所示,“跳橡皮筋”和“打陀螺”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其中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均选填“甲”或“乙”)6.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
7.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的。
8.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9.在O点用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的1 000 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中作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10.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11.如图所示,把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利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产生如图甲、乙、丙、丁中所示的形变,其中F1=F3=F4>F2。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八下物理目录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 (3)二.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7)三. 生活中的透镜 (11)四. 眼睛和眼镜 (15)第七章运动和力一. 力 (18)二. 弹力力的测量 (21)三. 重力 (24)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7)五. 二力平衡 (30)六.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2)七. 牛顿第一定律 (34)第八章压强与浮力一. 压强 (39)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 (42)三. 连通器 (45)四. 大气压强 (47)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0)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 (52)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55)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 (59)二、滑轮 (61)三、功 (64)四、功率 (66)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68)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70)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6.1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页“透镜”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1.透镜有透镜和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规律工作的.2.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
3. 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______,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
4. 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__,简称______。
(二)阅读教材2页至4页“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焦距”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1、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全册(解析版+学生版)

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全册(解析版+学生版)第七章《力》第1节力(基・达・1.(2019新密市期中)如图所示,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以下关于物体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C.路面受到人的压力D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答案】D【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
故A错误;B、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且不相互挤压的桌子。
故B错误;C、人对自行车有压力;但人与地面没有接触,所以对地面没有压力。
故C错误;D、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在竖直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人的压力、自行车的重力及路面的支持力。
故D正确。
故选:Do2.(2018恩施州)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
故选:Ao3.(2019广西)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答案】C【解析】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阻力和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足球在草坪上滚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越滚越慢,故B不符合题意;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到静止,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时练习(一课一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时练习7.1 力训练点力的概念1.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概是1 N,拿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 N,那么,拿起一本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 )A.0.25 NB.2.5 NC.25 ND.250 N【解析】选B。
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概是1 N,拿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 N,那么,拿起一本书的力大约在1 N到20 N之间,故选B。
2.如图所示,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变形,这个过程中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同时球被球拍反弹飞出,这个过程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解析】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变形,说明球对球拍施加了力的作用,所以球是施力物体,球拍是受力物体。
球被球拍反弹飞出时受到了球拍给它施加的力,故球拍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
答案:球球拍训练点力的作用效果3.下列选项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风把树干吹弯B.用力拉伸一根弹簧C.运动员将足球踢飞D.用橡皮泥捏出造型【解析】选C。
风把树干吹弯,力使树干发生形变;用力拉伸一根弹簧,力使弹簧发生形变;运动员将足球踢飞,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用橡皮泥捏出造型,在力的作用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力使橡皮泥发生形变,故选C。
4.乒乓球比赛中,有时会出现“擦网球”(如图)。
乒乓球擦网前后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 )A.只改变了运动快慢B.只改变了运动方向C.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D.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发生变化【解析】选C。
乒乓球擦网后,又受到球网施加的力,其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故选C。
5.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举行的2017年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认为,预计2017年将有11~13个台风影响我国海域,其中有6~7个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台风会给当地造成巨大破坏。
狂风把大树吹弯了腰,这是风力使树发生了_________;狂风把地面上的一些物品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地面上物品的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一课一练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 苏科版

新课标一课一练初中物理(八年级下)苏科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课时1 质量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天平的结构,熟记天平使用的关键操作要求,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观察、探究,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就是物体的形状B.质量是物体含有杂质的多少C.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D.质量就是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g;一枚1元硬币约 g.3.比较下列物体质量的质量,然后从小到大排列顺序:A.月球B.苹果C. 大象D.鸡蛋 4.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器,质量不变C.1kg 的泡沫塑料和1kg 的铜块的质量一定不相等D.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物理书的质量要变小5.下列关于天平操作方法,正确的认识是 ( )A. 被测物体的质量一定要超过天平的称量B. 称物体质量时,要把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右盘上C. 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发现天平不平衡,可以调动衡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D. 潮湿的物体或化学物品不要直接放置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质量,可以放在烧杯中称量6.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置在 盘中,如果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 砝码(选填“增加”或“减少”).7.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的中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1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 ( )A.57.2gB.58.2gC.57.2gD.58.4g8.“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上搭载了不少科学实验用品,这些用品从地球到太空中,其质量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9.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进行了以下几种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图6-1A.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托盘的左边B. 为了节省时间,砝码的添加要用手直接拿C. 称量物体质量时,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D.被测物体质量大小应将托盘上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10.质量为 1.6×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 )A.一头大象B.一位中学生C.一只鸡D. 一棵小铁钉11.若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则( )A.质量变小B.质量变大C.质量不变D.质量先变大后变小12.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标尺的最大示数为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后,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g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的右边;从右盘中取出5g砝码后,放入两个2g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A.将平衡螺母向外旋出B.以5g和4g的平均值4.5g作为被测物体的质量C.将平衡螺母向内旋进一点D.移动游码,使指针在分度盘中线13.一桶2l的“金龙牌”色拉油, 其质量大约为()A.16gB.16gC.1.6kgD.5kg14.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6-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2).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C.用镊子往天平托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D.实验室里的天平为了清洁,要定期用水清洗16.某同学在测铁块质量时,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随后就把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再在天平的左盘里放入砝码,从而称出铁块的质量.该同学在实验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错误是(1) ;(2) .17.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1.自我评价图6-2 图6-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正误判断2.主要错误订正:课时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1.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会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重力一课一练 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6.3 重力一课一练(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6.3 重力一课一练(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6.3 重力一课一练(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第六章课题3《重力》一课一练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B.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C.一只鸡在地球上重10 N,带到月球上这只鸡仍然重l0 ND.只有与地面接触,物体才受重力作用2.如果没有重力,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3.把一个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它的( )A.质量不变,重力变小B.重力不变,质量变小C.质量和重力都发生变化D.质量和重力都不发生变化4.篮球场上,投手把篮球投向篮筐.篮球离开手后的飞行过程中( )A.受推力作用 B.受惯性作用C.受重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5.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宇宙员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宇航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A.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B.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C.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得和地球上一样6.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A。
右面高,左面低B。
左面高,右面低C. 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全册作业设计一课一练(课时练)

第1节力一、选择题1.“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 )A. 人B. 卵C. 石D. 手2.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 甲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如图所示,天花板下用绳子吊着物体A,则对物体A施力的物体有( )A. 天花板,绳子B. 绳子,地球C. 天花板,地球D. 绳子,地面4. 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A. 力的方向B. 力的大小C. 力的施力物体D. 力的作用点5.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 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 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以上都是7. 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B.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8. 划艇比赛的运动员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合力划动木桨使船快速前进的力是( )A. 水对船的作用力B. 人对木桨的作用力C. 木桨对水的作用力D. 水对木桨的作用力9. 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10.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11.如图所示,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F 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图甲和图乙B. 图甲和图丙C. 图甲和图丁D. 图乙和图丙1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B. 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 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飞行D.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13.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14.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 力的大小有关B. 力的方向有关C. 力的作用点有关D. 受力面积有关15. 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
八年级第二学期一课一练物理普通版电子版

八年级第二学期一课一练物理普通版电子版一、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束光穿透玻璃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C、黑板反光D、小孔成像【答案】C【考点定位】光的反射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手影B、对着镜子画脸谱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答案】A【解析】手影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海市蜃楼与彩虹的形成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应选A。
【考点定位】光现象3、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放大镜的游戏B、小猫叉鱼游戏C、手影游戏D、隔墙看猫游戏【答案】D【考点定位】光的反射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B、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水中倒影——光的折射【答案】B【解析】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水中倒影属于光的镜面反射,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考点:光的色散;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5、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的是(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激光准直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不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A不合题意;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B不合题意;笔杆错位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C符合题意;手影游戏是光照到不透明的手上,被手挡住,在手后面的墙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能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选项D不合题意、【考点定位】光现象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B、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答案】C【考点定位】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常见光现象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