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思想

科教兴国思想是指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来促进国家发展的思想。
这一思想认为,科学技术和教育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因素。
科教兴国思想强调建立以科技为导向的国家战略,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时,这一思想还强调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加强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科教兴国思想在当前全球化时代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因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科教兴国思想提醒我们,要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科教兴国思想是一种系统性思想,它涵盖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来促进国家发展。
在实践中,科教兴国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多种方式。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提高投入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比重,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推动科技与社会融合发展等措施,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促进国内科技创新的发展。
此外,科教兴国思想还提醒我们,要注重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以保证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这需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人才管理,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科教兴国思想是一种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它旨在通过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科教兴国思想对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科教兴国思想的意义更加突出。
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也是科技竞争。
因此,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科教兴国思想也提醒我们,要注重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科教兴国的概念和背景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
党
和
从我国国情出发
政
府
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
伟目标而提出的战略决策
向科学进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 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 何着手?我想,要从科学和教 育着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的概念和背景
科教兴国的定义
科教兴国是指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 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 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 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提出时间
1996年,我国进一步把科教兴国战 略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科技和教育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试论“科教兴国”的内涵

试论“科教兴国”的内涵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分析和总结近代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并充分地估计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所提出的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
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历程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赖于教育发展的思想,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1988年,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当代科技领域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事实,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他还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他在1991年就指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宣布: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0世纪后期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完善人类劳动的工具,由此使各国经济迅猛地发展起来。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掌握科技的主体——人才素质的竞争。
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的时间大大缩短,因而使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该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
二、“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深刻内涵科教兴国战略建构了一种新的推进国家战略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发展途径,这是顺应世界趋势,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战略抉择。
科教兴国心得

科教兴国心得科教兴国是指在国家发展中,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引领国家向先进的方向发展。
科教兴国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路径之一,它可以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教育质量,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要实现科教兴国,必须要有科学创新和教育改革相辅相成的支持。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一系列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进步。
而教育改革则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的基础。
优质的教育系统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因此,科教兴国战略要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我们在许多领域的科技研究和产业发展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例如,在高铁、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我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在航天、核能、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国的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缺乏充分的市场导向和创新动力;其次,我国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比较落后,缺少前沿科技的领军人才;再次,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高,科研环境和条件不够优越。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一直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我们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我们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
此外,我们还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国际高端创新人才来华发展。
科教兴国

起源与发展
科教兴国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同志始终把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战略设想。早在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重提中 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同志在科 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①明确地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
发展机制
一种新的国家发展的运行机制
以科技进步作为运行的动力和过程
科技进步是指科学技术自身的增长和长入经济、社会活动,并产生效益的现象和过程。它以解放科技生产力 为动力;以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为全过程。它的理论基础,既同志高度概括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科教兴国的演说国家富强的财富来源在哪里,财富是由什么力量创造出来的?这是经济学诞生以来,一 直引人的问题。重农主义者认为是农业,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A·斯密斯 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法则在推动, 科技只不过是“外生力量”,是“天赐之福”。
其二,科技投入低。1994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经费为196亿元,合22.53亿美元,仅为美国的1607.5亿美 元的1/71,为日本的1/29,德国的1/16,法国的1/11,韩国的1/24;还低于中国台湾省(25.4亿美元)和印度 (23.27亿美元)。
其三,中国发表的科技论文在国际上排在12位上下。每年仅有3万多件专利问世,而发达国家则多达数10万 件。作为科研创新基础的仪器设备已严重老化,实验装备水平停留在70、80年代水平。中科院有53个所没有得到 任何仪器更新的支持。以上情况表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只能采用“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有限战略。不可能 全面赶超,大多数领域采取跟踪战略。
科教兴国的例子

科教兴国的例子
科技和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而科教兴国则是指通过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来提升一个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下是一些科教兴国的例子:
1. 中国: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支持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例如,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校教育体系,其高等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
同时,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科技研发国家之一,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2. 韩国:韩国经历了一个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奇迹”,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该国在电子和半导体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了全球科技巨头。
与此同时,韩国也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成为了全球教育的典范之一。
3.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但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却拥有巨大的实力。
该国不断投资于科技和教育,通过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和实验室工作,推动了许多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发展。
同时,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也非常先进和高效,该国被认为是全球最好的教育国家之一。
4. 美国:美国一直是全球科技和教育的领导者。
该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极高的声誉和实力,不断推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例如,在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美国的科研机构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时,美国的教育体系也非常先进和灵活,培养了许多优秀科学
家和工程师。
综上所述,科教兴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发展模式,它可以为一个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无论是中国、韩国、新加坡还是美国,它们都是通过不断投资于科技和教育来实现了强国梦想。
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发展科技来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累积的宝贵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在于:第一,以科教为核心,以技术和科技为支撑,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第二,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创新型、节能型、环保型的发展阶段;第三,加强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衔接,形成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的互动和共生关系;第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全面深入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科教兴国政策

科教兴国政策
科教兴国政策,是指政府致力于加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发展。
这一政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促进教育公平。
为实现科教兴国,政府加大了对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投入,增加了科研经费和教育经费,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如高铁技术、5G技术、大数据应用等。
同时,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得到了不断改善和提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未来,政府将继续加强对科技和教育的支持和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怎么办? (中学生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 艰苦奋斗精神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③勤动手、勤动脑,勇于质疑,积极探索,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参 观科技馆等
经济、科技、人才与教育的作用
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水平低、高新 技术人才匮乏、发明专利数量少。 (不足)
归纳: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有重要作用: 2、我国在科技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3、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 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 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 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探究二:
材料一:从“东方红”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到“神舟五号”载 人归来,再到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辉煌对接,又到“神 舟十号”空中授课,中国的科技发展在不到半个世纪里成就举世 瞩目。科技腾飞带动经济发展、展示国力,每个中国人无不为之 自豪。 材料二:下表是我国与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在某些指标上的比较:
怎样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 创新和教育创新。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 创新能力。 (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 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3)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水平。
一个没有自己核心知 识产权、没有自主创新 我国企业卖出一台售价79美元的MP3,国外要 能力的工厂,是没有竞 拿走专利费45美元,企业纯利润仅为1.5美元。 争力和生命力的。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要加强科技创新?
(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 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探究三:
13亿人口 13亿人口 教育 =沉重的包袱 - _________
+
教育 _________
=丰富的资源
人力资源大国 + _________ 教育 =人力资源强国
上述公式说明了什么? 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 轨道上来。 (2)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 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水平
科技研发投人占国 对国外技术的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依赖程度 的贡献率
中国 1. 4% 创新型国 2. 0% 家 50% 30% 40% 70%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怎样的科技现状? (3)要改变材料二的现象,国家应该怎么做?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 骄 傲
必须实施 科教兴国、人才 强国战略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64全文,将下列各题找到并将标题写在课 本相应的位置,同时划出各题的关键词。
1、怎样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p64 2、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P64
要求:自学完成后,师友间、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疑难 问题,课堂展示时提出并寻求全班同学的帮助。
国 情 资源国情 :资源现状是什么
科技国情 教育国情
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 节约资源的 基本国策
续 发 要求 展 战 目标 略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
为什么实施 怎样实施
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
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 合国力的增强产生巨大推动力量, 以及对我国的严峻挑战。
怎样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某制药厂不重视技术创新,高价购买国外药品 的现成配方,生产成本加大,药价高,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遭受挫折,濒临倒闭。
中 华 骄 傲
2015年9月20日,中国长征六号新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 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 次“一箭20星”的发射任务不仅创造了国内单次发射卫 星数量之最,同时也改写了2008年印度“一箭10星”的 亚洲纪录,标志着中国掌握的多星发射技术仅次于美俄。
辩证看待我国科技现状(科技国情) • 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 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 已走在世界前列。 (成就) 2、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 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 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1、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p60-61 2、我国的科技国情?p61 3、我国为什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p62-63
要求:自学完成后,师友间、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疑难 问题,课堂展示时提出并寻求全班同学的帮助。
探究一:材料一: 中国家庭三大件的变化:70年代:手表、自行 车、缝纫机;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世纪的三大件:房 子、汽车、教育(或保险);家用交通工具的变迁:自行车——摩 托车——电动车——轿车。 材料二:科技的三次变革引发生产力的三次飞跃,也使人类社会发 生变化: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 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 时代。
1、材料一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力量的推动?这说明 了什么?
科技改变生活(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
2、结合材料二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科学技术会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巨大进步。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1)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突破都 会引起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 进步。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已渗透到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 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什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国际:62页
(2)国内:63页
(3)对个人发展:63页
(4)总结:教育优先发展的意义 (三个才能)
经济发展
依 靠
科技发展
依 靠
人才竞争
依 靠
提高全民族的思 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
教育
科技的作用
我国科技的 成就与差距
教育的作用
我国坚持教 育优先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在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坚持改革
开放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进行改革
人口现状特点 人口国情 人口问题带来的 (人口最多) 影响 我国环境问题的 重 原因、主要表现、 环境国情 要 我国的环境现状
必要性 目的 实 必要性 计划生育的 施 要求 基本国策 可 意义 持 含义
科教兴国
可 上 九 天 揽 月
可 下 五 洋 捉 鳖
学习目标:
1、记住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和 我国的科技国情 2、知道教育的重要作用 3、知道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战略的要求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60-62前两目内容,将下列各题找到并将 标题写在课本相应的位置,同时划出各题的关键词。(6 分钟)
总之,发展科技、教育,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 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必然要求。
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加快发展科技
首要
科技创新
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创新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 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应怎样做? ①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摆 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加大科技和教育的资金投入。 ③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奖励科技和教育创 新人才,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和创造的社会氛围。 ④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⑤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6)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 国实际加以创新。
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 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再次冲破7000米 深海,达到7035米,完成了全流程功能验证等各 项深海科考试验,顺利返回海面,标志着深海载 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 上拥有作业深度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中 华 骄 傲
最新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公布,中国 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峰 值性能达每秒12.5亿亿次,成为世界首台运行 速度超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一分钟计算能 力相当于70亿人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