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序列训练(一)
初中九年级作文序列训练内容及题目

初中九年级作文序列训练内容及题目示例文章篇一:《我的九年级生活,就像一场冒险!》哎呀,九年级啦!这日子过得,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紧张!每天早上,我都是被那可恶的闹钟从美梦中硬生生拽出来的。
“叮铃铃!叮铃铃!”它就像个魔鬼,不停地叫着:“快起来!快起来!”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为啥不能多睡会儿呢?”到了学校,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老师们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地给我们灌输知识。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着那些让人头疼的函数,我心里暗暗叫苦:“这函数难道是故意来折磨我的吗?”同桌凑过来小声说:“别抱怨啦,认真听,不然考试又要抓瞎!”我白了他一眼:“说得轻松,你倒是都懂啦?”语文课上,老师摇头晃脑地讲着古诗词,我却在下面偷偷想着中午吃啥。
“啪!”一个粉笔头飞过来,正砸在我的脑袋上。
“你在想啥呢?专心点!”老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吓得我一哆嗦。
哎呀,这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的!课间休息的时候,那才叫一个疯狂。
同学们就像一群小猴子,在教室里上蹿下跳。
“嘿!昨天的球赛你看了没?”“看了看了,太精彩啦!”“哎呀,我作业还没写完呢,咋办呀?”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中午吃饭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战斗。
大家都像饿狼一样冲向食堂,生怕晚了就没饭吃。
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份饭菜,找个地方坐下,刚吃了两口,就听到旁边的同学说:“下午还有考试呢,真烦人!”我一听,差点噎着:“啥?又考试?”下午的考试,那场面,真叫一个紧张。
我拿着笔,手心里全是汗,心里不停地念叨:“老天保佑,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啊!”考完试,看着那惨不忍睹的试卷,我欲哭无泪:“这可咋办呀?回家又要挨骂了!”晚上回到家,本想休息一会儿,可妈妈又在旁边唠叨:“赶紧写作业,别磨蹭!”我只好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到书桌前,一直写到深夜。
九年级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辛苦和压力,但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候。
比如和同学们一起为了班级荣誉努力,一起攻克难题后的那种成就感,还有偶尔偷偷玩一会儿游戏的小窃喜。
八年级作文序列训练一

怎样把记叙文内容写具体教学目标:⑴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及具体细致的标准⑵通过示例练习,初步掌握把记叙文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⑶通过示例练习,懂得把文章写具体写细致要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和学会运用“问--扩--描”把文章写具体写细致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把句子、片段写具体细致并能注意到突出重点,抓住特点课时:45*2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由我来给同学们上一堂作文指导课。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读得最多的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时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呢?这些困难一节课当然不能全部解决,今天,老师就与你们一起来集中探讨一个问题——如何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细致。
二、提示目标:同教学目标三、合作探究(一)善于观察绘形传神。
写人,让人物“活”起来,让人物的动作、话语、思想呈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你要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却只用“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
”这样的话语来概述,读者就无从知道“怎样艰难”,“他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等具体情况了。
如果写成:“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
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
”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出现“艰难”的字眼,但读者似乎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
写景,让景物“动”起来,使其具有人的情态,或呈现出自然的形态、天然的色质。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主题是要表达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所以对百草园中的菜畦、石井栏、树木花草、藤蔓、小虫、小鸟,从静态到动态,从颜色到形状再到味道一一进行细致地描绘,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园子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和欢乐,即使那些原本在生活中并不惹人喜爱的蜈蚣、斑蟊,也变得充满情趣。
作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就洋溢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
假如只有“百草园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样很笼统地表述,文章还有感染力吗?展示交流(一)描写具体来自仔细观察。
《记叙文片段序列训练论文

《记叙文片段序列训练教学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化情为物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写作技巧教学难点:模拟写作教学设想:高一学生要想更好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写作转化,我认为重要的是强化写作片段的训练,只有局部写作有了提升,整篇作文的写作也就有了保证,基于此,我们高一语文的作文首先安排的就是片段作文序列训练,这一节课安排的是“化情为物”的训练,写好这个片段,对于写好记叙抒情性的整篇作文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训练展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煜的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而引发的多而不绝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
诗歌如此,记叙文也同样,写作者可以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化为某一特定的物象(即景物)上,这样的写法可以使文章的描述形象生动,所抒发的情感真挚淋漓。
二、概念阐释“化情为象”是指将情感融入文章的语句中,融入所写的具体的物象中,通过物象来表达情感的构思方法。
三、片段展示,合作探究有的学生在以“期待”为话题的作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的脑海里一直有那样一幅画面——黑色的海水在涌动,生病的海鸟奄奄一息,沙滩上骨瘦如柴伤口溃烂的儿童睁着疑惑的双眼,似乎在问自己做错了什么。
每想到此,我的心底就会有深深的痛楚。
他们没有错,为什么他们也要背负这厚厚的一层污油?石油可以利于人类,它是工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血液,可是在这里,我却只感到罪恶,罪恶的战争!看到这样一幅画面,站在这样一段历史之前,我觉得这一片天与地是灰暗的。
太阳没有了光华,她在哀叹世界的不幸,在哀悼无辜的死难者。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和平也被乌云遮住了。
她期待着有一天人们再次去追寻她。
我也期待着,深深地期待着和平和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探究讨论:这个作文片段中作者期待的是什么?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更生动地抒发这一情感的?明确:期待世界和平的到来。
这样的重大主旨,因为太大,容易写得空泛,难以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高考作文阶梯序列化训练

2013年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及优秀作文第一次作文序列训练审题立意训练之一寓言故事型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高考全国卷Ⅱ)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导引】原文的中心是:人们对小海龟的帮助看似善举,实则违背了自然之道,给海龟带来的反而是莫大的伤害。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并未在材料中表现,材料的中心也不明确,就像一个影片片段。
这样的材料作文,优点是给考生很大的审题立意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作文角度,提取观点,确定写作范畴,但同时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1)从海龟的角度看,它们派侦察兵出来了解情况,由于人为的干预,获得的是错误的信息,结果遭受损失,可以立意为不要盲目跟从。
(2)从老鹰的角度看,它被人赶走没有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并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可以立意为坚持,抓住机会,不放弃等。
(3)从好心游客的角度看,他自认为是做了好事,帮助了小海龟,结果给海龟家族带来巨大的伤害,可以立意为好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结果,爱与害,人应该尊重自然,帮助别人方法要得当等等。
(4)如果考生还能深入分析海龟、老鹰、好心游客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海龟与老鹰,好心游客和海龟或老鹰的关系角度考虑,立意就会更为深刻,谈论的范畴就会更为宽广。
比如从好心人和海龟的关系谈遵循自然规律;从海龟的生活和好心人的角度谈学校教育,谈家庭教育:不要溺爱,不要包办代替,要放开手脚,让他们经受挫折、磨难;从老鹰和海龟的关系角度谈机智和审时度势、综合把握信息的问题;从海龟与老鹰的关系还可谈遵循自然规律,不要人为去破坏,这样立意就更胜一筹。
高一作文写作指导序列:记叙文写作

高一作文写作指导序列:记叙文写作高一作文写作指导序列:记叙文写作红笺一叶高一作文写作指导序列:记叙文写作(一)第一课时记叙文在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受到青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相对于议论文来说,记叙文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考生受思维能力和阅历的限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文章的;而记叙文则不同,只要把事情说清楚或者把人写“活”就可以了。
在记叙文写作时,应防止犯以下的错误:一、记叙文容易写成“流水账”。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能把握好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哪里需要浓墨重泼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写下来”。
又因为受字数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所以写出的记叙文往往只有“结果”而无“过程”。
二、记叙文容易犯叙事“低幼化”的毛病。
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在抓耳挠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时代或小学生活。
当然不是不可以写童年或小学,而是需要注意叙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学在叙述的时候完全变成了一个“七八岁”或“十几岁”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
要记住,有些事情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铭心的,但现在所写的文章是给成年人来看的(阅卷老师),因此此类文章得分很低。
三、记叙文一旦追求“写出波澜”容易走上不合理虚构的歧途。
现实生活很平淡,少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写。
而作为考场作文,平铺直叙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而学生为了叙述的“引人入胜”,为了结果的“出人意料”,往往会无中生有,编造故事。
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生活常识的匮乏,所编的故事常常破绽百出、捉襟见肘。
因此记叙文写作就陷入两难的地步:不虚构吧,情节平淡,不能引人入胜;虚构吧,生活经验不足,细节不真实,也难以引人入胜。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重点练习记叙文的写作。
那么,如何写好记叙文呢,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写出具体而生动的记叙文应该不是难事。
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多去思考,多去练习:1 在细节上展现情趣写老师,我们有的同学可能就是写写老师带病上课,或者帮我补课之类。
初中九年级作文序列训练内容及题目

初中九年级作文序列训练内容及题目示例文章篇一:《我的初中九年级生活》嘿,你知道吗?初中九年级的生活就像一场激烈的马拉松比赛,我就在这赛道上拼命奔跑着!刚升入九年级的时候,我还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不就是多了几门课,作业多了一些嘛!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啦。
那作业量,简直像洪水猛兽一样向我扑来,压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得从那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迷迷糊糊地洗漱,然后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
这感觉,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硬拽着走,心里一万个不情愿,可又能咋办呢?到了学校,那紧张的气氛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
老师们一个个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地给我们灌输知识。
“这个知识点很重要,中考一定会考!”“这道题做错的同学,放学后留下来重新做!” 哎呀,我的耳朵都快起茧子啦!课堂上,同学们也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你看,坐在我前面的小李,那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死死地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一个字。
我旁边的小王,不停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那手速,简直比闪电还快!我呢,也只能跟着大家的节奏,拼命地吸收着那些知识,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努力地吸收着水分。
课间休息的时候,本以为能放松一下,可没想到,教室里依然是一片紧张的景象。
有的同学在讨论难题,争得面红耳赤,“这道题应该这样做,你那样是错的!”“不对不对,我觉得我的方法才是对的!” 有的同学则在抓紧时间背单词、背课文,嘴里念念有词。
我也想休息一会儿,可看到大家都这么努力,我哪敢放松啊!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也是狼吞虎咽,匆匆忙忙吃完就又回到教室继续学习。
我有时候会想,我们这是为了什么呀?这么拼命,这么累!难道就为了那一场中考吗?晚上回到家,本以为能轻松一点,可还有一堆作业等着我呢!写到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又得重复这样的生活。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不过,虽然九年级的生活很辛苦,但也不是没有快乐的时候。
比如,每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那种喜悦简直无法形容!还有和同学们一起攻克难题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最终找到答案,那种成就感也是满满的!九年级的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虽然苦涩,但细细品味,也能尝到一丝甘甜。
2021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序列构思(一至六部分)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序列构思一、选材精当,表现主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选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那么,怎样的素材算是好的素材呢?我认为,这要与文章的主题结合起来谈。
主题和选材是记叙文写作中两个重要的环节,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素材选得好,能够为表现主题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主题的表现和深化,又反过来制约、促进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基于此,我们围绕素材选择的原则来谈一谈。
1.材料真实这里的真实,指的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即事件的参与者;也可以是自己耳闻或目睹的事,即事件的旁观者。
只有真实或者基于真实,才能有真情,进而才能打动人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史铁生的经典散文《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作者叙述了对已故母亲的回忆,无需华丽的语言,通过这些亲身经历传达出对母亲无尽的怀念。
元好问有诗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诗人是在告诉我们,语言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要做到自然天成,就离不开写真实的材料。
2.材料切题“切题”,顾名思义,是切合主题。
在开始我们谈到主题和选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文章的主题立意决定了对材料的剪裁。
“剪裁”本指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照一定尺寸剪断裁开,使服装合体美观。
用于写文章就是指对材料的取舍安排。
剪裁所依据的“尺寸”便有力求对文章中心主题的突出,因此能够很好地表现主题的材料,我们可以详写;对于能够辅助表现主题的材料,可以略写;对于与主题关联不大甚至毫无关联的材料,不管本身多么生动精彩,都要果断舍弃。
记叙文作文训练序列

丰台分院 谢政满 fengtaigaoeryuwen@
密码 111111
基于两点思考
学情分析:对于刚刚踏入高中的学生来说, 写作要迈上一个台阶,需要一定时间去积累、探 索、实践和沉淀。短时间内写作训练的效果难以 显现。如果将一个学期视为一个写作训练单元, 打破学段分割,将两个模块的写作专题压缩整合, 可能更符合学生写作的需要,更有利于教学。
( 创
六
造 性
尝 试
想虚
像构
)
一 心音共鸣
必 二 园丁赞歌 修 一 三 人性光辉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写人要凸显个性
四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一 直面挫折
必 二 美的发现 修 二 三 亲近自然
学习描写 学习抒情 写景要抓住特征
四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谈高中语文教师的 内功修为
(
四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练
一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审必
题 修 二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 二 三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四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 练
三
聚绘
合景
思 维
及 其
)他
一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必 二 园丁赞歌 修 一 三 人性光辉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写人要凸显个性
四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1、2“表达交流 (写作)” 板块的整合开发
第一学段 以写人记事为主
第二学段 在写人记事的基 础上尝试虚构
1.写事(选材) 2.记人(审题) 3.绘景(聚合思维) 4.构思(立意) 5.创编寓言
(思想深度)
6.尝试虚构
(创造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记叙文表达方式的运用
3.语言描写——生活化、口语化、个性化 写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态 4.心理描写——渐变与突变 5.细节描写——暗示性 启发性 入情入理 三、议论与抒情——简洁精当严密的逻辑推理
§3
学会记事
§1
认识记叙文
三、记叙文的基本特征 ⑴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⑵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 ⑶以叙述描写为主,重视细节描写,穿插抒情 议论。 四、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⑴要素:时、地、人、事 ⑵人称:你、我、他 ⑶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⑷叙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记叙文表达方式的运用
一、叙述——条理清晰 有波澜 1.要素——交代清楚 2.人称、角度的选择与变换——合适合理 二、描写——传神写照 立体化 1.肖像描写——抓特征 以“形”传“神”。 避免铺陈求全,避免落入俗套。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 睛„„倘若画了全幅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 意义。——鲁迅 2.行动描写——慢镜头 ⑴写人物怎么做 ⑵写动作的情态
写作训练一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大千世界五彩斑斓,现代生活丰富多彩,到处 散发着诱惑的味道:功、名、利、禄,美景、 美食、美声、美色,漂亮的服饰、心爱的手机、 精彩的球赛、迷人的游戏、浪漫的韩剧……诱 惑,就在我们身边,它已经成了现代人几乎无 法隔绝的东西。 • 请你写一篇记叙文,与我们分享你生活中与 “诱惑”有关的经历、见闻,也可以虚构一个 关于“诱惑”的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800 字。
记叙文写作序列训练(一)
1.认识记叙文 2.学会叙事:生动有波澜
§1
认识记叙文
一、何谓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兼顾议论、抒情,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文 体。 二、记叙文与小说、散文的区别与联系 小说、散文属文学体裁,记叙文是一种教 学文体。 记叙文包含了小说及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 文。
一、原则: 叙事清楚、情节完整、有波澜。 二、方法与要求: 1.写清楚。要素清楚 2.有条理。顺序、情节、过渡、照应、伏笔、铺垫 3.有情趣。生动的语言、表现手法、修辞技巧„„ 4.有波澜。倒叙开头、悬念设置„„ 5.有重点。围绕中心,抓住重点,详略结合,不面 面俱到。 说明:记事离不开写人,记事过程中,要把人物的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
§4
掌握叙事技巧
一、情节设计技巧 1.善用倒叙设悬念吸引眼球。 2.巧用插叙、补叙穿插回闪,使叙事生动不呆 板。 3.善用巧合、误会、抑扬法,使叙事有波澜。 二、语言技巧 修辞美化、个性化、生活化、口语化„„ 三、手法技巧 细节描写、对比、衬托、双线结构„„
悬念、巧合和误会示例
张三其人(小品) 门卫张三是个热心肠,经常帮人看管物件。 然而,有一次单位的同事上班期间买菜,让他帮 忙照看一下,结果无意中被单位领导撞见(巧 合),而这一情景恰巧被这位同事看到(巧合), 说张三在领导面前打小报告(误解);接着张三 正准备煮鸡蛋,又有同事让他帮忙照看一篮鸡蛋, 偏偏卖鸡蛋的少给同事一个鸡蛋(巧合、悬念), 于是围绕这个鸡蛋,张三清点了几次,当他拿着 鸡蛋左思又想时,同事回来取鸡蛋,看到这一幕, 张三又一次被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