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doc
家风家训的读后感

家风家训的读后感
家风家训是家庭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家庭成员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家族的智慧和品德。
读完家风家训,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也更加明白了家风家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修养的重要性。
家风家训是家族长辈们对后代的教诲和期望,是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传承。
它包括了家庭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处世哲学等内容,是家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通过学习和传承家风家训,我们能够了解家族的传统和历史,感受到家族的凝聚力和温暖,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受益良多。
家风家训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是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己,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同时,家风家训也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家风家训不仅是家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
针。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依据家风家训中的智慧和教诲,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不轻易放弃,不屈
不挠。
读完家风家训,我深深感受到了家族文化的价值和力量。
在今
后的生活中,我会努力传承和弘扬家风家训,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
活中,成为一名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同时,我也会将家风家
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让家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家风家训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传承下去。
我的家风家训读后感(共6页)

我的家风家训读后感[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篇一:观《家风、家训――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有感观《家风、家训――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有感非常有幸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家风、家训――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有以下体会想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家庭又都有各自独有的家风家训,或许是“百善孝为先”、或许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又或许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但不管它是什么,总之,家风家训就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集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等多种成分于一身的综合体,体现着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行为准则、人格品位、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东西。
好的家风家训让人得而敬之,反之,则众人弃之。
当然,家庭中的成员,就是好家风的传播者和缔造者。
家风虽然是无形的,但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自动调节器,更是孩子陶冶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风好家训严的家庭势必教育出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同样,孩子也会以父母为榜样,继承父母的优良传统,从而代代相传,把好家风家训不断延续下去。
所以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训,其意义非同小可。
我觉得想要形成一种有助于孩子成才的良好家风家训,让其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铺路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慢慢营造:一是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学会感恩。
有句古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
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有助于孩子的后天教导,这是形成好家风的先决条件。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才能让他懂得从父母身上获取爱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回报父母学会感恩,让大爱充满着整个家庭。
二是树立良好的家长榜样。
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
这是形成好家风的必要条件。
要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就必须以身作则,远离通宵达旦聚众赌博喝酒;要想让孩子未来辉煌腾达,家长就必须割舍眼前的溺爱,让其从小就从生活学习中学习独立、自立、自强;要想让孩子讲文明有礼貌,家长就必须从自我做起,自尊、自重、自爱,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读家风家训家规读后感

读家风家训家规读后感家风家训家规读后感。
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文化,是家庭成员行为规范的准绳。
通过学习家风家训家规,我们可以了解家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家风家训家规的书籍,深受启发,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家风家训家规是家族文化的传承。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他们家族的家风家训家规,这些规矩是从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包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勤劳守时等。
这些家规贯穿了家族的历史,成为了家族的一部分,也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遵循这些家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族文化。
其次,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成员行为准则的重要依据。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他们家族的家规,包括言传身教、互帮互助、守信用等。
这些家规是为了引导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学习和遵循这些家规,我们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最后,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和睦和谐的基石。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他们家族因为遵循家规而和睦相处,家庭关系融洽。
这些家规不仅是为了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更是为了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通过学习和遵循这些家规,我们可以更好地维系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员之间更加团结和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家风家训家规的重要性。
家风家训家规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家庭成员行为准则的重要依据,更是家庭和睦和谐的基石。
我会努力学习和遵循家规,传承家族的传统和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家庭和睦和谐。
我相信,只有家庭和睦和谐,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家风家训家规的熏陶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精选11篇)

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精选11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篇1前不久,学校免费发放了一本叫做《家风家训》的书,这本书,我现在已经读完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弟子规》。
我现在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弟子规》里面蕴藏着许多道理1,只要反复领悟,你就会收获颇多!入则孝里面说到:父母呼,应勿欢,父母命,行勿懒。
这句话是说父母长辈叫我们,我们应该立即去,不容刻缓。
父母长辈命令我们,我们必须做到,不能想着懒过去,就这样算了。
还记得那次,妈妈对我说:“吃完饭,收碗,洗碗,还要扫地,准备洗衣服。
”听着妈妈的说词,我心里顿时一阵火大起来:“知道了,知道了,烦不烦啊。
”此后,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反而更加得意。
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才深刻的反省到自己看似平常却很严重的小事。
是自己不该反驳。
妈妈叫我做的事都是很平常的,而且都是我力所能及的小事,况且,父母每天那么辛苦。
如果说:让我做这点小事,我都不愿意,那么我的素质简直太差了。
我认为我不仅没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还没有做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如: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还有一次因为害怕公鸡,但还是要煮饭,于是我不敢出去舀米,所以就从楼上去,结果很悲剧,虽然我舀到了米,但是我过去时把油坛子打破了,妈妈回来后,我当时很不高兴,还发了脾气。
当我学习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我认为我太不应该了,简直是不孝顺的孩子,通过这样的事,我知道,自己做事以后都得小心点,不能马虎,家里的东西都是用钱买来的,弄坏了很可惜,所以以后要注意这样的事再发生。
以后,我一定要尊重父母,为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做一个人人夸奖懂事的好孩子。
小学生中国家风读后感

小学生中国家风读后感一代一代子女在长辈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积淀,我想,这就是家风,这就是家风的传承。
下面是小学生中国家风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中国家风读后感一:好的家风,就像家的主旋律;就像家的柱子;就像春雨,滋润着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最近童鞋(同学)们总是在谈论着自己的家风,现在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的好家风吧!我们家也有许多家风呢!有着许多比如:嗯,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有吃饭时要洗手,上完厕所要洗手。
好的学习习惯,写作业要有计划性,书桌要整理好。
好的生活习惯,教我要怎样做人等等。
在我们家,我的爸爸妈妈经常教我做人的道理,还给我们家定了家规呢。
不过,他们喜欢用事情告诉我道理,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上街。
外面有好多乞丐,我对他们产生了厌恶,看见他们就恶心。
这时,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旁边,还向我乞讨。
我心想;恶心死了,给他一毛钱吧。
我便把钱投到他的碗中。
不想搭理他,可他竟然死不要脸的还向我要钱,我气愤极了大声说:“滚开!”妈妈看见了说:“注意礼貌。
”我想一个乞丐而已。
可妈妈却把5块钱给了他,我大吃一惊。
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干嘛给他,五块钱可以买一根梦龙耶。
”妈妈和蔼对我说:“他是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就是献出自己的爱心啊。
孩子,记住啊,一定要有爱心和帮助他人的一颗心,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东西,就是那金子般的那颗心。
”这番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告诉我一定要有爱心,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
还有一件事,使我一生难忘,那是爸爸妈妈要告诉我要独立和坚强的道理时地一件事。
记得有一场大雨,我的同学都被接走了。
我还在教室里,我想如果今天爸爸妈妈开车来接我就好了。
可我等了好久,爸爸妈妈还没来,我只好打着我那把破伞,带着怨恨的心情走在回去见到路上,我看这次我一定不会原谅他们了。
烦死了。
我只好慢吞吞地走着,雨点打在我的身上,我觉得异常的冰凉,也许是心凉了吧。
我打开家门,我想哭可还是忍住了。
家风家训的读后感

家风家训的读后感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家族的智慧和传统,是一种家族内部的精神纽带,也是一种对后人的教育。
读了《家风家训》,我深深感受到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家风家训》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讲述家族的故事和家训的传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传承。
在这些故事中,我看到了家族成员们对家风家训的尊重和遵循,也看到了他们在遵循家风家训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幸福。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家族的兴衰与否,关键在于家风家训的传承与贯彻。
家风家训不仅仅是一些口头禅或者规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原则。
它包含了对待他人的态度、处事的方法、做人的准则等方方面面。
在这些家训中,我看到了对待他人真诚、宽容的态度,看到了对待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做人诚实、守信的准则。
这些家风家训,不仅是对家族成员的教育,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教化。
通过阅读《家风家训》,我也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意识到,家风家训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多变的社会中,家风家训是我们立足的根基,是我们前行的指南针。
只有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我们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不迷失方向,才能够在取得成就和幸福时不忘初心。
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会努力遵循家风家训,不忘家族的传统和文化,传承家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也会将家风家训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我相信,只有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我才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担当的人,也才能够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家风家训》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会努力遵循家风家训,传承家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也会将家风家训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相信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下,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担当的人,也能够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心得体会

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心得体会
家风家训家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
是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要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
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2. 家风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健康的家风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
3. 家训是家长传承给子女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明
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4. 家教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5. 家风家训家教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父母要自己做到身教言教一致,以身作则,成
为孩子的榜样。
总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风家训家教的系统建设和落实对孩子的成
长至关重要。
要重视家风家训家教,注重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方式,用心引导孩子成长,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风家训读后感

家风家训读后感
家风家训,是家族的智慧,是家族的精神传承。
它不仅是家庭的风气,更是家庭的风尚,是家庭的风范。
读完家风家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风家训的力量和魅力。
家风家训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它是家族的精神象征,是家族的精神指引。
家风家训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蕴含着家族的智慧。
它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通过言传身教,将家族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规范传授给后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家风家训是一种行为的规范。
家风家训是家族的行为准则,它规范着家族成员的行为,引导他们做到言行一致,做到心中有家,心中有爱。
家风家训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它能够引导家族成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到遵纪守法,做到诚实守信。
家风家训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家风家训是家族的情感纽带,它连接着家族的过去和现在,连接着家族的每一个成员。
家风家训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语言,它能够表达家族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家族成员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力量。
读完家风家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风家训的力量和魅力。
家风家训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行为的规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它是家族的智慧,是家族的精神。
我们应该珍视家风家训,传承家风家训,让家风家训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家风
家训的魅力在我们的心中绽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
端正的家风,优秀的家训让我们在家庭里茁壮成长。
那么,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
前不久,学校免费发放了一本叫做《家风家训》的书,这本书,我现在已经读完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弟子规》。
我现在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弟子规》里面蕴藏着许多道理1,只要反复领悟,你就会收获颇多!
入则孝里面说到:父母呼,应勿欢,父母命,行勿懒。
这句话是说父母长辈叫我们,我们应该立即去,不容刻缓。
父母长辈命令我们,我们必须做到,不能想着懒过去,就这样算了。
还记得那次,妈妈对我说:“吃完饭,收碗,洗碗,还要扫地,准备洗衣服。
”听着妈妈的说词,我心里顿时一阵火大起来:“知道了,知道了,烦不烦啊。
”
此后,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反而更加得意。
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才深刻的反省到自己看似平常却很严重的小事。
是自己不该反驳。
妈妈叫我做的事都是很平常的,而且都是我力所能及的小事,况且,父母每天那么辛苦。
如果说:让我做这点小事,我都不愿意,那么我的素质简直太差了。
我认为我不仅没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还没有做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如: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还有一次因为害怕公鸡,但还是要煮饭,于是我不敢出去舀米,所以就从楼上去,结果很悲剧,虽然我舀到了米,但是我过去时把油坛子打破了,妈妈回来后,我当时很不高兴,还发了脾气。
当我学习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我认为我太不应该了,简直是不孝顺的孩子,通过这样的事,我知道,自己做事以后都得小心点,不能马虎,家里的东西都是用钱买来的,弄坏了很可惜,所以以后要注意这样的事再发生。
以后,我一定要尊重父母,为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做一个人人夸奖懂事的好孩子。
但愿每个中小学生抓住根本,重在实践,当祖国和人民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篇二: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
暑假期间,反复读了《中国家风》一书,流连于字里行间,畅怀于一个个家风故事,感受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所谓的家规归根到底就是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现如今,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已经耳熟能详,根据这个,我们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训。
我们的家风家训是:孝敬长辈、诚信做人、俭以养德、行善为美、宽容待人、自强自立。
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家风家训,我在这里简单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的家风家训第一条就是“孝敬长辈”,常言道:“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当头,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业以及未来都会更加出色;“诚信做人”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样我们的周围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会让自己的工作与家庭受益无穷。
“行善为美”是要以善来践行自己的行动,要日行一善,做到语善、视善、耳善、心善、行善,因为美是从善行开始的;“俭以养德”,要做勤俭的人,一个家庭如果不勤俭无论有再多的钱财,都会散失殆尽。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小到一个家庭更应该以勤俭来治家;“德”是衡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只有出众的才华,而他的品格恶劣,那么他的才华会黯淡无光;一个人的才华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础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华才能熠熠生辉。
“自强自立”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有志气,不让父母操心。
遇到困难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传承。
俗话说得好:“以小家治大家。
”只有我们每个家庭自己做好了,国家才会更和谐,世界也会更美好。
让我们每个家庭通过自己的家风家训来拥有更多的正能量,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所在。
篇三: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
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
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
更重要的是她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盛,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盛民强,才真正算上一个强国。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
尽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质的责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当“牛”做“马”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家风,用好家风培养好孩子,责无旁贷。
如果因为家风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爱得华’而像“珠克”,不仅会让父母伤心失望,对社会也将贻害无穷。
“以德立家、以学养家、以俭持家、以国为家。
”教育孩子崇尚节俭,力戒奢侈。
少与他人比钱财、比阔气、比享受。
多与他人比修养、比学识、比勤俭。
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树立良好“家风”之典范。
《礼记.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基础。
全员素质提高了,无数“最小国”的“家风”也好了,“国风”、“党风”、“社风”、“民风”自然就好。
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希望家家户户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
篇四:小学生家风家训读后感
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
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财富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
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
读《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
当我读到《读书亦如生活》、《读书唯高家风继》时,我读懂了“书香”亦是一种家风,让我不禁想到身边的家风实例。
小时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看到姨爷爷戴着老花镜或是看书,或是写字,那时候觉得姨爷爷好厉害,二十年代的人还识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认识“大”、“小”等几个简单的字。
长大一点才知道姨爷爷家的三个孩子都是教师,顿时觉得姨爷爷更厉害了,能教育出三个教师一定有秘诀。
再往后,姨爷爷孙子辈的七个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学,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偏远农村大学生还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为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学习的榜样,在我看来姨爷爷的秘诀定是传给了姑姑大爷们。
现在,表哥表姐们有的成为党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业成为翘楚,收入颇丰,姨爷爷的秘诀被发扬光大?
前些日子姨爷爷的十年祭上,困扰了我许久的谜团终于解开。
原来秘诀就是姨爷爷家的家风——书香。
据表哥表姐说,姨爷爷是村里的大队会计,喜欢读书、看报、写字,每年春节前还要写春联到集市卖,家里文化氛围浓厚,姑姑大爷们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欢读书。
同样,表哥表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书香”的传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长辈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积淀,我想,这就是家风,这就是家风的传承。
不需要刻意,它是无形的优良传统,存在于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传。
家风,虽短短两字,却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
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
几千年来,正是凭借着这点滴传承,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久不衰,生生不息。
正如《杂说“中国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则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则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
”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