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必修3_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高二历史必修3_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1831年起,他随“贝格尔号”考察舰进行环球考察5年。

在整理考察资料和实物标本的基础上,经长期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确立了生物的进化论。

他还通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和《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著作,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

他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南美洲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虽然在地理上是隔绝的,但是许多动植物品种十分相像。

他把在化石中发现的古生物和现存的物种进行比较,认为“像这样一些事实,显然只能用这样的假说来说明:物种逐渐起了变化”。

达尔文回国后初期,主要是从事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地质学的研究进一步坚定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看法。

但直到此时,他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还只是从感性认识中形成的一个初步的假说,是地质学理论的一个补充,只有在解决了物种是怎样进化的问题后,进化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

为了解决物种怎样进化的问题,为了弥补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不足,达尔文广泛地收集了一切有关动植物在人工培养和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的事实。

他同育种者和植物园的园丁交换意见。

他还阅读各种著作。

1837年,达尔文认识到人工培育的植物品种进化的关键是人工选择。

他系统地描述了中国关于金鱼人工选择的过程和原理,并且说明中国人曾经运用同样的原理对各种植物和果树进行人工选择。

他在《物种起源》中承认选择原理不是近代的发现,在中国古书中早就有了明确的记述。

但是,在自然界中物种是怎样进化的,对达尔文来说仍旧是个谜。

他这样写道:“1838年10月,也就是开始我的系统探索的15个月之后,我为了消遣而偶然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我由于长期不断观察动植物的习惯,对这种到处都在进行着的生存斗争,思想上就容易接受,现在读了这本书立刻使我想起,在这些情况下,有利的变异常常容易保存,而不利的变异就常常容易消灭。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苏教版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苏教版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是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出示达尔文的照片,问:认识这是谁吗?这是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达尔文的资料。

3、教师小结: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用进化论学说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诞生作出了精辟的解释。

今天我们学习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板书课题二、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学说读32页资料,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观点之一,究竟何为自然选择通过下列事例来理解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

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人类有计划地对养殖动物或种植物选择优良变异个体,从而进行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

)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

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是什么颜色了?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叫做“自然选择”)3、学生阅读33页一个自然选择的实例。

4、讨论: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5、学生交流6、教师小结: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的环境中散热。

三、了解达尔文理论面临着挑战学生阅读34页资料,说说达尔文经典进化论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澄江化石等考古新发现挑战的是达尔文的“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一观点。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原理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原理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原理引言:达尔文进化论是指由查尔斯·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学说。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逐渐进化,适应环境的个体将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会逐渐被淘汰。

本文将详细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对生物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进化的基本原理1.1 变异与遗传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物种存在着遗传变异。

每个个体都具有与其父母不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

这种变异是由基因的组合和突变所引起的。

这个变异会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有些个体比其他个体更适应特定环境。

1.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的选择过程。

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个体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因此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这些适应环境的个体会将其有利的特征遗传给后代,并逐渐在物种中占据主导地位。

1.3 适应性进化适应性进化是指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需要通过遗传变异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适应性较低的个体会逐渐被淘汰,而适应性较高的个体会在新环境中获得生存和繁殖的优势。

第二章:达尔文进化论的证据2.1 化石记录化石记录是研究物种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化石,科学家们能够追溯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例如,化石记录显示了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随后出现了多细胞生物,再到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

2.2 比较解剖学比较解剖学是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的方法。

例如,人类的手臂和鸟类的翅膀具有相似的结构,这表明它们是共同祖先的后代。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科学家们能够推断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2.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物种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和演化历史。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九章-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第三册-第九章-生物进化理论
同济一附中
一、达尔文与进化论的创立
1865年 年
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 拉马克 用进废退学说
遗传和变异
只有变异生物 能进化吗?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条件,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条件, 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繁殖过剩
老鼠具有惊人繁殖力,假设一对老鼠1年 老鼠具有惊人繁殖力,假设一对老鼠1 只产生100个后代,又因为后代雌雄的机率一样, 100个后代 只产生100个后代,又因为后代雌雄的机率一样, 因此100个后代可以等同于50对后代。10年后能 100个后代可以等同于50对后代 因此100个后代可以等同于50对后代。10年后能 产生多少老鼠? 产生多少老鼠?
3、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 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 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 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 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 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生物进化的主要环节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是基因学说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是基因学说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 内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外因---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 内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外因 环境变化;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偶然性------突变; 必然性 突变; 必然性------选择; 选择; 偶然性 突变 选择 进化的中心问题--------物种的形成过程。 物种的形成过程。 进化的中心问题 物种的形成过程
局限于科学发展水平, 局限于科学发展水平,不能阐明 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四、现代综合进化理论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者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者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Charles Darwin),英国天文学家、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被公认为进化论的奠基者。

他的理论和研究对整个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生物学的新纪元。

本文将介绍达尔文的生平、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对现代科学和人类认知的重要意义。

一、达尔文的生平达尔文于1809年出生在英国的沃斯,从小就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

他在父亲的鼓励下,进入了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

然而,在大学期间,他对动物学和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投身于科学研究的道路。

随后,达尔文加入了一次环球航行的科学考察队,并在此次考察中积累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数据。

这次考察经历成为了他后来发表进化论的基础。

二、进化论的基本原理达尔文的进化论以观察和研究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变异为基础。

他提出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认为物种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适应环境的能力和适者生存的原则,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生物多样性。

自然选择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备有利特征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逐渐改变了整个物种的遗传特征。

适者生存则意味着那些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将更有可能生存下来、繁衍后代。

这种逐渐的适应和改变,最终导致了新的物种的形成。

三、进化论的重要意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科学界和人类认知的影响深远。

首先,在科学界,进化论成为了生物学的基石,对于理解物种的起源、进化和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解释和理论支持。

进化论的提出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为其他相关学科如遗传学、生态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在人类认知方面,进化论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和自然界的认识。

人类也被看作是自然选择的产物,适者生存的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

进化论的思想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进化论还对宗教观念和哲学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化论提出了一种自然的、没有神秘因素的物种演化理论,挑战了传统的宗教观念和解释。

六年级科学下册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案3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案3 苏教版
2.学生自学教材第32页关于达尔文的一段文字资料,完成活动记录的第一部分: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学生自学教材上的内容。
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选择。可用多媒体演示尺飞蛾的例子。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关于达尔文的Fra bibliotek识4.小结:生物不断的进化,是为了适应他们生存的环境。
5.学生试着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两种狐狸不同之处形成的原因。
二、认识人类在生物进化领域的研究仍在继续
1.谈话:近一百多年来,更的科家继达尔文之后仍在进行着生物进化现象的研究。随着新的考古证据的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着挑战。
2.学生自学澄江生物群的相关资料,并完成实验记录的第二部分内容: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
3.提问: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是否就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是错误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进化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1.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运用想象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4.小结
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
三、拓展
1.课后收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各种假设,做成手抄报,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四、教学后记(反思)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达尔文生命进化论的挑战
二、课前准备
教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4.12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课文注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1831年起,他随“贝格尔号”考察舰进行环球考察5年。

在整理考察资料和实物标本的基础上,经长期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确立了生物的进化论。

他还通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和《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著作,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

他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南美洲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虽然在地理上是隔绝的,但是许多动植物品种十分相像。

他把在化石中发现的古生物和现存的物种进行比较,认为“像这样一些事实,显然只能用这样的假说来说明:物种逐渐起了变化”。

达尔文回国后初期,主要是从事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地质学的研究进一步坚定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看法。

但直到此时,他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还只是从感性认识中形成的一个初步的假说,是地质学理论的一个补充,只有在解决了物种是怎样进化的问题后,进化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

为了解决物种怎样进化的问题,为了弥补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不足,达尔文广泛地收集了一切有关动植物在人工培养和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异的事实。

他同育种者和植物园的园丁交换意见。

他还阅读各种著作。

1837年,达尔文认识到人工培育的植物品种进化的关键是人工选择。

他系统地描述了中国关于金鱼人工选择的过程和原理,并且说明中国人曾经运用同样的原理对各种植物和果树进行人工选择。

他在《物种起源》中承认选择原理不是近代的发现,在中国古书中早就有了明确的记述。

但是,在自然界中物种是怎样进化的,对达尔文来说仍旧是个谜。

他这样写道:“1838年10月,也就是开始我的系统探索的15个月之后,我为了消遣而偶然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我由于长期不断观察动植物的习惯,对这种到处都在进行着的生存斗争,思想上就容易接受,现在读了这本书立刻使我想起,在这些情况下,有利的变异常常容易保存,而不利的变异就常常容易消灭。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汤河学校导学案(科学)科
2014年3月9日
年级
六年级
教师
杨桂英
课题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第1源自时课型单一课达成目标
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2、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
重点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难点
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课堂达标率
95%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学生交流了进化论的观点


本课亮点
课前布置让学生搜集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关资料
需改进措施
今后的教学中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力求言简意骇,文词准确
附课件:
教学流程
安全教育
一、导课:
1、提问:你认为对于生物的进化拉马克和达尔文谁的更正确呢?
2、学生讨论:
3、讲述:科学的理论要证据,并且要用实践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我们来了解达尔文的理论。
4、板书: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二、达尔文:
1、提问:你知道达尔文及他的观点吗?
2、阅读:P32页
3、小结: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专著阐述了他的自然选择观点和生物不断进化的观点。
2、观察:澄江动物化石群(P34页)
3、小结
五、延伸:
讨论:你对古生物有兴趣吗?恐龙是你们最喜欢的古生物,你去了解了解它吧!你会发现新的证据去完善达尔文的“进化论”。
板书设计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一、达尔文
二、物种选择
1、人工选择:A、人类的需求B、灭绝
2、自然选择:A、不适宜自然环境B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幅图
⑤森林中的绵羊,久而久之会变成 什么颜色? ⑥狼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⑦什么叫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的例子: 高产量的杂交水稻、五彩缤纷的金鱼 自然选择的例子: 长颈鹿长着长长的脖子、壁虎断尾逃生的本领
一个自然选择的实例 ——尺蠖(huò)蛾的故事
快速阅读教材33页下半部分内容 ——一个自然选择的实例
一、温故知新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六年 级上册的科学书中,我们认识了 哪几位在生物学领域做出重要贡 献的科学家?他们做出了哪些贡 献?
列文虎克(荷兰)——发现了微生物



胡 克(英国) ——发现了细胞
界 的


弗莱明(英国)——发现了青霉素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在生物学
宏观研究领域做出伟大贡献的生物学 家以及他的伟大成果——达尔文与他 的“进化论”
二、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英国) 《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
小结:
达尔文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 家之一,是因为他出版了震惊当时学术界 的时代巨著《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 “生物进化论”,对当时西方神权思想统 治下的“神创论“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奠 定了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础,成为生物学 研究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沙漠狐又称郭狐,这是因为它的耳朵异乎寻常的大。沙漠狐的耳朵长达 十五厘米,比大耳狐的耳朵还要大。从它的耳朵与身躯的比例来说,沙漠狐 的耳朵在食肉动物中可以说是最大的了。沙漠狐的这双大招风耳是它的散热 器,这是它适应沙漠地区炎热气候的需要。同时,这双大耳朵还能够对周围 的微小声响作出反应,它能够分辨出声波的微弱差异。沙漠狐的大耳朵总是 面向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让声音同时传送到两耳。
极地狐狸和非洲沙狐
极地狐狸
非洲沙狐
1、极地狐狸和非洲沙狐的不同点。
2、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和所处的环 境有什么关系?
极地狐和沙漠狐简介
非洲沙狐 生长在非洲沙漠地带的沙漠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狐狸。沙漠狐体长约三
十到四十厘米,尾长十八到三十厘米。沙漠狐长着圆圆的脸,一双机灵的大 眼睛,体态非常轻盈灵巧。
极地狐狸 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不仅耳朵较短小,尾巴和四肢也比较短小。这种
尽量减小体表面积的形态特征,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是和寒冷的环 境相适应的。相反,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能够通过较大的耳朵和其他器 官,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
解释现象: 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这两种狐狸耳朵不同的原因。
①为什么尺蠖蛾开始时的翅膀是浅色的? ②后来为什么会变深? ③现在为什么又变浅了? ④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尺蠖蛾翅膀变化的 原因吗? ⑤知道了这个事例后,你有什么收获?
自然选择也就是在排除人为干扰因素的 前提下,生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对生物进行 的适应性选择,考验生物能否适应其所处 的自然环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 的生物,就能生存下来;不能适应不断变 化的自然环境的生物,就会被自然环境所 淘汰;生物为了生存,便不断地进化,以 适应环境的变化。
学习内容: 自学教材第32页上半部分关于达尔文的一段
文字资料。
学习要求:
思考并勾画出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1、生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 是自然选择。
3、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 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 展着、进化着。
说一说
你是怎样理解“自然选择”的?
学一学 内容及要求: 默读教材第32页和33页上自然选
择、人工选择的两个例子。 思考:这两种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结
果?
第一幅图 ①如果你是牧民,你会怎么做? ②牧民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③牧民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④什么叫人工选择?
原因: 由于自然选择, 地球上的生物为了能适应不同的环
境会不断的进化以求得生存。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是因 为北极天气寒冷,这样的耳朵可以减少体温的散发 ,对 极地狐保持体温,适应低温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非 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是因为非洲天气炎热,这样的耳朵散 热面积大 ,有利于快速散热,能避免非洲沙狐因不能适 应高温环境而死亡。
四、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自学内容及要求:
教材34页下半部分内容——澄江生物群的 相关资料。
快速浏览并思考: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 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
• 受到挑战的观点:
• 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 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缓慢、渐进的 发展着、进化着。
• 证据:
• 澄江生物化石群表明,生命从单细胞形式 向多细胞形式的演变是一个突然的过程。
科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科学理论是 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科学真理必须 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科学尊重的是证据而 不是权威。 “综合进化论”应运而生。
课后搜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各种假 设,做成手抄报,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 来,在班级中交流。
问题:
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是否就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是 错误的?为什么?
汇报:
不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全部是错误的。因为从澄江生物 化石群的发现只表明,生命从单细胞形式向多细胞形式的 演变是一个突然的过程。它只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演变过 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缓慢 的、渐进的发展着、进化着这个观点提出了挑战,对达尔 文的其他观点暂时还没有证据证明是错误的,所以,达尔 文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仍然是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